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来到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你会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有三个博物馆外加一个文化馆,这广场确实顶内涵了。小编被浙江自然博物馆成功吸引,它的展厅设计十分巧妙,其主线是把各个阶段的生命形态按照生命推进的时间方向串联起来。模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仿真过渡设计带来了连续性的过程式体验,当你走完全程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竟不知不觉从底楼来到了四楼。这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真是太棒了。亿万年的生命积累留下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博物馆哪里放得下。可就算是精选再精简,馆里的展品也是多到应接不暇,两、三小时根本不足以让小编任性挥霍、自由沉浸。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堂皇海菊蛤,人家C位出道啦!

从前我们小的时候总会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答案竟全国上下超乎统一。均被告知是路边捡的,呵呵。中国的父母啊可真是会忽悠。然而时代变了,科学技术进步了,人类文明程度提高了,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现在的家长或许已经不再用如此简单的一句小幽默给小孩忽悠过去了,反而会耐心地讲解或者直接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所以杭州的博物馆第二课堂大多都做得有声有色。这不,一碰到关于科技、自然、艺术的类型馆,你就会遇见好多家长和小朋友。但是小编想说,不分年龄,自然博物馆绝对是一次值得参与的“生命真的太奇妙”之旅。呵呵。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这门楣,要不要这么高!

地球和宇宙,太大了,我们总是看不到全貌,也不能穷尽它们的玄妙;又太小了,在莫大的时空长河中一切都显得无比渺小,没有参照物就没有意义。也太奇妙了,为什么地球上就产生了生命?虽然科学家在浩瀚的宇宙中努力寻找地外生命,但在至今为止的探查结果和经验预测范围内,地球是唯一一颗生机盎然的星球。这是地球的传奇,也是生命的故事。自然博物馆通过体验式的场景模拟带我们参与地球生命的产生和演进,它们是如何从海里爬上岸又飞上天的,都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爆发和灭绝?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非洲动植物圈地貌

宇宙和太阳系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小编一样觉得人类从婴儿长成大人已经很是神奇,而生命从海里的小小细胞跑到陆地上变直立行走或干脆一飞冲天,如果不是演变时间够长小编简直不敢想。实际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是非常缓慢和艰难的。不说别的,光宇宙和太阳系的形成过程都是以亿年为单位计算的。根据大爆炸理论推测,宇宙形成于大约137亿年前,太阳系则是在距今约46亿年前的宇宙加速膨胀过程中诞生的。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各种岩石

地球构造运动

地球这个物质本体有了,便是一步步打造适合生命萌芽及其进化的生态环境。地球通过内部动力引起固体表层不断发生机械运动。这一系列的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物质不均衡运动的结果,却也因此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方解石晶洞,成分:碳酸钙

海底黑烟囱与生命起源

海底黑烟囱的形成主要与海水及相关金属元素在大洋地壳内的热循环有关。黑烟囱与含矿液体的运移通道共同组成了金属硫化物的成矿环境,并可以在地层中保留下来成为研究当时古大洋环境的重要样本。黑烟囱喷出的矿液温度高达350度,可以满足各类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有利于原始生命的生存。因此科学家们依据海底黑烟囱周围环境及其周边广泛存在的古老生命孑遗“古细菌”,提出了原始生命起源于海底黑烟囱周围的理论,认为海底水热环境和嗜热微生物在那个时候也许十分的普遍,就是最早的生命萌芽。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2.3亿年前*海百合,明明是动物却取个植物名!

地球生命的诞生

地球生命源于陆地还是海洋?还是由小行星从遥远的宇宙某处携带而来?至今它还是个不解之谜。科学家虽有提出各种理论,但也仅仅是理论和猜测而已。化石记录表明,距今大约38亿年前,地球这颗毫无生气的天体出现了最初的生命形态,其后发展成被称为“原核生物”的原始生命。历经数亿年漫长岁月,原始单细胞藻类诞生了,地球生命完成了进化的最初行程。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动植物进化图

古植物

在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到处都有植物的踪迹。然而,今天的绿色世界只是整个植物界演化长河中一个最新的断面。植物究竟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地球居住者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只有植物化石可以给我们答案。其进化过程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产生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植物化石

生命的大爆发

大约6亿年前,众多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几乎“同时”、“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这种情形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爆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海洋生物发展缓慢,几乎停滞。至奥陶纪,它们才开始迅速发展、繁衍,使海洋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但是这些古老生物在古生代末大规模绝灭,幸存物种历经中生代的发展,到新生代演化成现代类型众多的无脊椎动物。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侏罗纪*菊石,名字诡异,颜值很高

鱼类和两栖动物登陆

大约在4.5亿年前的奥陶纪,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无颌类”。到泥盆纪,古鱼类的各种主要类型均已出现,标志着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的一个质的飞跃。距今约3.6亿年前,某支总鳍鱼类的后裔从水中爬上了陆地。慢慢地,它学会了用肺呼吸;慢慢地,它的鳍变成四肢,脊椎动物完美演绎了一场由水登陆的重头戏。而后再逐渐发展成为鸟类、哺乳类动物。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早白垩世*原白鲟,好古老的鱼

翼龙

它是一类很奇特的爬行动物,是恐龙的近亲,也是最早飞向天空的脊椎动物。它起源于2.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在地球上生存了1.5亿多年,肩带及前肢发达异常,第四指加长加粗形成飞行翼,具特有的翅骨,骨骼中空轻巧。当恐龙称霸陆地时,翼龙始终占据着天空。纵观恐龙时代,我们只能从化石了解它们的辉煌。雄霸地球2亿多年其实是个很长的时间段,恐龙如果没有遭遇天灾而灭绝,估计可能不会有现代人类的繁荣。其实小编有一点好奇,人类是否能够创造比恐龙更长的历史呢?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白垩纪*礼贤江山龙,植食性蜥脚类恐龙,这么大只吃草怎么有点不信呢!

再生能力

很多无脊椎动物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海绵和海星等。若把海绵切成小块抛入海中,每小块都能独立生活,并很快长成一个新海绵。很神奇有木有?即使把它捣烂过筛,再混合起来放入水中,只需几天功夫,它们又重新组合成若干个小海绵。太无敌了这个,若放到人的身上那简直就是特异功能了!再来说说海星,它一般都是五个腕的,只要还有一个腕在,过几天它就能生出4个小腕和1个小口。还有一个动物比较喜剧,海参在遇到敌害时,为了争取逃跑时间居然把自己的内脏全部吐出以迷惑敌害,傻傻分不清楚的敌害本尊就此被妥妥地转移注意力。而经凶险逃脱的残疾海参在大约50天后便再生出了一副全新内脏。这种机制简直完爆现代医学啊,太强了!为什么作为最聪明的灵长类的人,却没有这种功能呢?

有些物种很喜剧,吐掉全部内脏逃生后竟能再生!迷之生命!

一直不懂蝴蝶怎么可以这么完美?

小编在想,如果人类实现了再生能力,我们的生命体验会有哪些不同(想死死不了会不会也很痛苦,哈哈)?世界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讨论一下。

门票:免费

地址: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6号

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30-16: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