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團軍能兩次圍殲蘇軍,南方集團軍為何做不到反而拖了後腿,隆德施泰德有何責任?

兵器世界


1941年的巴巴羅薩行動中,一開始南方集團軍群的進展確實不如中央集團軍群那樣迅速,沒能圍殲當面的蘇軍主力,這樣的問題同樣出現在北方集團軍群那裡。顯然問題並不出在指揮官身上,龍德施泰特元帥的指揮能力毋庸置疑。



中央集團軍群之所以能取得兩場大規模的圍殲戰的勝利,完全是得益於其強大的裝甲部隊。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強大的裝甲集群像鐵鉗一樣撕開蘇軍的防線並深入其後方完成對蘇軍的合圍。而北方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各自只有一個裝甲集群,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向中央集團軍群那樣發起“雙管齊下”的強大攻勢,他們鐵鉗的另一半隻能由行動緩慢的步兵集團軍擔任,顯然無法像中央集團軍群那樣快速的合攏包圍圈,蘇軍的主力得以有時間跳出其包圍圈後撤到下一防線繼續抵抗。


而且南方集團軍群當面的蘇軍是三個方向中最強大的,蘇軍的兵力是德軍的兩倍,坦克數量則是四倍,這些都將使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速度陷入緩慢,即便在這種困難條件下,南方集團軍群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了一場經典的合圍戰,烏曼合圍戰圍殲了蘇軍3個集團軍,俘虜了10萬人,這些都是僅憑一個裝甲鐵鉗來完成的,實屬不易,龍德施泰特元帥的指揮能力再次得到了證明。

烏曼合圍戰的勝利使得南方集團軍群的裝甲集群可以直抵第聶伯河下游一線,深深的插入了位於基輔附近蘇軍西南方面軍100萬軍隊的側後方,從而為後來更大規模的基輔合圍戰提供了機會。希特勒抓住了這個機會,不惜中止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的行動,騰出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南下基輔,和南方集團軍群的裝甲集群一起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型圍殲戰:基輔合圍戰。


小小狼王


這真的不是龍德施泰德的鍋。

首先,入侵蘇聯初期,德軍的北方、中央、南方集團軍實力對比中,中央集團軍老大,北方集團軍老二,南方集團軍才老三,南方集團軍被加強做主攻那都是後來的事了。這個時候的南方集團軍群,旗下部隊除德軍外,還有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等國的部隊,戰力參差不齊,憑一己之力是吃不掉南線諸如蘇聯西南方面軍這樣的大個頭的。而且,由於中央集團軍在進軍莫斯科時,側翼將會暴露給當時蘇聯西南方面軍,這使得希特勒不得不考慮先得把西南方面軍解決了,所以德軍當時軍中有句口號“要想進攻莫斯科,必須擊敗布瓊尼”(布瓊尼時任西南方面軍司令)。



德軍分兵,完全是希特勒的考慮,除了寄希望於消滅中央集團軍群側翼威脅,更主要想到的是長遠的經濟利益,把高加索油田和烏克蘭糧倉拿到手,改變資源窘迫的狀況。結果我們看到了,德軍在基輔,包了60多萬蘇軍一個大餃子,不過,撿了烏克蘭,丟了莫斯科,中央集團軍群分兵這兩月,成功讓莫斯科蘇軍緩過來了,造成了後面莫斯科戰役的慘敗。也讓這次所謂的南下“8月分兵”,成了一次“戰術勝利”,而不是戰略勝利。

龍德施泰德,在前線是積勞成疾,心臟病發作差點玩完,後面,他也意識到到了戰線過長,冬季將至的危險,還向希特勒建議後撤100公里,希特勒不允,接著就被希特勒解職了。他到1942年3月15被啟做了西線總司令,東線南方集團軍群,後來的是是非非早就跟他無關了。


那年那兔這些事


“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德軍集結三個集團軍群,分三路向蘇聯發起閃電式突襲。德軍在北路和中路紛紛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南方集團軍群的攻勢卻要遲緩很多,到了8月20日,甚至已經落後中路550千米。儘管如此,南方集團軍群的落後卻與隆德施泰德沒有太大關係,當然他也不需要負任何的責任。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遲緩了德軍的攻勢呢?

▲德軍攻勢圖

南方集團軍群實力最弱

在三路德軍中,中央集團軍群的實力最強,北方集團軍群次之,而南方集團軍群的實力最弱。在蘇德戰爭初期,中路一直是希特勒的重點進攻方向,直到莫斯科慘敗後,希特勒才將主攻方向轉向南路。中央集團軍群除了下轄兩個集團軍外,還包括了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以及霍特的第3坦克集群,是德軍的中堅力量,其實力遠勝南方集團軍群。

▲隆德施泰德元帥

烏克蘭是蘇軍防禦的重點

在戰爭爆發前,斯大林已經對德國有所防範,而他防禦的重點就在烏克蘭。斯大林認為,蘇德一旦開戰,烏克蘭的小麥、石油和煤礦等資源必然成為德軍掠奪的重點。因此斯大林在烏克蘭方向部署了45個步兵師、20個坦克師、10個機械化師以及6個騎兵師,這使得蘇軍在該地區的防禦能力要遠強於其他地區。

▲斯大林

蘇軍指揮官部署得當

蘇軍在烏克蘭地區的指揮官是基爾波諾斯上將,他是一位十分優秀的指揮員。他在防禦部署上採用了縱深梯次防禦的辦法,並且在防禦線上修築了大量掩體以及炮火支援點,而這讓德軍在進攻過程中吃盡了苦頭。除此之外,當地密佈的河流和沼澤也為蘇軍提供了便利,而基爾波諾斯則利用這些天然屏障將整個防區打造非常牢固。

▲基爾波諾斯上將

單從蘇軍的防禦情況來看,烏克蘭地區都算得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再加上南方集團軍群的實力本就偏弱,那麼其攻勢緩慢也就不奇怪了!


關注歷史文齋,看更多精彩歷史故事!


歷史文齋


歷史證明,南方集團軍群確實拖了巴巴羅薩計劃的後腿,而且北方集團軍群也同樣脫了德軍的後腿!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隆德施泰德”元帥、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勒布”元帥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日過他們的軍團能跟上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元帥的腳步就好了!

(中央集團軍分兵兩路支援南北德軍)

但是將全部罪責加到他們身上是也是不正確的!根據巴巴羅薩計劃的兵力分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紙面上比中央集團軍群多一些。中央部分有51個師組成,包括第2、第3裝甲集團軍以及第4、第9集團軍,由空軍第2航空隊支援作戰。兵力分配就是一個坦克集團加上一個多兵種集群組成一個突擊力量,兩股力量形成鉗形攻勢連續對蘇軍合圍殲滅!

而南方集群包括63個師,主力是第1裝甲集團軍,多兵種集團包括第6、第11、第17集團軍,空軍的第4航空隊負責支援作戰(最高統帥部還預留了一個第2集團軍預備隊,指揮官就是鼎鼎大名的保盧斯元帥)。很顯然,希特勒少給了

隆德施泰德元帥一個裝甲集團軍群,只是用一個多兵種集團軍來加強它的兵力。這就導致南方集團軍群不具備像中央集團軍群那樣大規模合圍殲滅對手的能力!因為少了一直臂膀啊!這是元首故意虧待隆德施泰德嗎?儘管這位老元帥在納粹上臺之初就曾反對指責這個政黨,但希特勒犯不著拿德國命運懲罰一位老元帥吧!

事實上,這並不是希特勒或者隆德施泰德元帥的錯誤,而是德國的隊友不合格。原本的巴巴羅薩計劃就是集中力量在中央方向,儘快消滅

“華沙——莫斯科”中軸線上的蘇軍,佔領重要的工業中心、鐵路樞紐、政治象徵“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的目標是更加重要的石油、糧食、牲畜和生存空間!也就是烏克蘭高加索,根據習慣上考慮德軍判斷蘇軍會把主力部隊部署在中央中軸線方向,如何吃掉蘇軍主力才是德軍最高統帥部要考慮的!因此放在南方的德軍可以適當削弱一些,開戰之後預備隊第2集團軍群立刻增援給中央集團軍就是很好的證明。

(羅馬尼亞被德國仲裁出去了大量土地,怎麼可能有作戰的意志呢?)

原計劃協助南方集團軍群的德軍隊友是羅馬尼亞部隊,德軍期望羅馬尼亞和匈牙利軍隊能在第一時間奪取比薩拉比亞,一口氣突擊到第聶伯河西岸,與南方集團軍群一起合圍蘇軍部署在基輔的7個方面軍,但這明顯不是二流軍隊能做到的!


利刃巨透社


蘇德戰爭開始前,德軍及其僕從國軍用於進攻的兵力為550萬、坦克4300輛、飛機5000架,編成153個戰編師。蘇軍在列寧格勒軍區、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西部特別軍區、基輔特別軍區(戰爭開始後為西南方面軍)和敖德薩軍區總兵力為290萬。而蘇軍各軍區中西南方面軍的兵力兵器最多,當時蘇軍全部9個機械化軍中的6個在這一方向,這是其一;其二,西南方面軍首長和司令部警惕性要高於西方面軍,當接到最高統帥部命令時迅速下達了戰鬥警報,並堅決執行了反擊命令,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遲滯了德軍進攻;第三,西南方面軍的軍事首長的軍事技能要優於西方面軍,雖然遭到突然襲擊,但沒有驚慌失措,而是在困境中頑強作戰,並曾一度攻佔杜布諾。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投入進攻的兵力為33個師,其中9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而中央集團軍群為50個師,其中15個坦克師。德南方集團軍群在戰爭開始時沒有取得中央集團軍群那樣輝煌的戰果,自身主要是沒有形成碾壓性的兵力兵器優勢,結果基本上沒能形成大的圍殲戰,而是平推至基輔。


孫悟空144972747



125878215蜂獾


不單是南方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也沒有能夠合圍方面的蘇軍,不過是把當年的蘇軍迅速擊退而已,不過這就已經是足夠保障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了。

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包括50個師1個旅,總兵力有1455900人,對面的蘇軍西方面軍包括54個師80萬人,德軍的坦克有2156輛,蘇軍坦克有2900輛。

德國的南方集團軍群包括41個德國師和1個德軍旅,還有羅馬尼亞14個師10個旅,匈牙利5個旅,總兵力151萬人,其中德軍97.2萬人。對面的蘇軍包括西南方面軍和敖德薩軍區,一個有80個蘇聯師,120萬人,蘇軍坦克有6500輛左右,德軍坦克1144輛其中包括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342輛。

對於蘇聯來說,在戰前的作戰計劃中,把西南方向作為最重要的作戰方向,所以西南方向的蘇軍包括基輔特別軍區和敖德薩軍區,集中了蘇軍最強大的重兵集團。而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對面的西部特別軍區的兵力明顯居於劣勢。而西南方向的蘇德雙方兵力對比幾乎是1:1,而中央方向的蘇德兵力對於接近1:2。兵力對比明顯的在中央方向德軍是佔有比較大的兵力優勢。

而對於南方集團軍群來說,面對的蘇軍將領基爾波諾斯的表現遠遠好於巴甫洛夫,在遭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基爾波諾斯迅速做出了反應,開始利用手中數量佔優勢的機械化軍進行反擊,雖說這些反擊由於缺乏協調而全部失利,但是畢竟打亂了德軍的進攻節奏,拖延了德軍的進攻速度。

巴甫洛夫則是由於情況不明,在6月22日上午沒有做出什麼決定,西方面軍處於癱瘓狀態,聽任德軍的機械化部隊迅速開進。

不過,中央集團軍群和北方南方兩個集團軍群最佔優勢的是有2個裝甲集群,這兩個裝甲集群就像兩個鐵臂,左右開弓打得蘇軍難以招架。對於合圍來說,最好是能夠從兩翼同時對進,就像一個人張開雙臂抱住另一個人一樣,兩個胳膊同時伸出去才能保證抱緊人,德軍的裝甲集群就是這個鐵臂,中央集團軍群對於蘇軍的幾個大合圍圈都是利用兩隻鐵臂展開,把大量的蘇軍裝進口袋中,西方把這種合圍叫做坎尼式的合圍,西方的將領都把坎尼式的合圍視作戰爭藝術的經典之作。

而南方集團軍群則是隻有一個裝甲集群,也就是隻有一個鐵臂,無法象中央集團軍群那樣,從兩翼包抄當面的蘇軍重兵集團,只能是從一翼包抄蘇軍的側翼,這種情況一般只能是把當面的蘇軍擊退,而由於在南方集團軍群和當面的蘇軍相比,兵力不佔優勢,所以只能是將蘇軍擊退。由於無法合圍蘇軍的重兵集團,南線的德軍就無法迅速的改變雙方的兵力對比,進展就會更加緩慢。

而在從中央集團軍群得到一個裝甲集群的支援,南方集團軍群消滅了當面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以後,進展異常順利,迅速的打到了高加索地區,雖然後來被打了回去,但是南方集團軍群已經深深的深入蘇聯的腹地。

德軍的南方集團軍群對面的蘇軍要比蘇軍西方面軍要多,進展緩慢則是情有可原的,而且龍德施泰特乾的很出色,在只有一個鐵臂的情況下,還是在烏曼合圍了蘇軍的第6,12集團軍,消滅了十多萬蘇軍,並且兵臨基輔城下。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說拖了中央集團軍群的後腿的是德國的坦克工廠,德國坦克工廠沒有生產出來足夠的坦克,使南方集團軍群只有一個裝甲集群,而不是2個。


有痰


提問得很奇怪,那兩次圍殲蘇軍也語焉不詳,中央集團軍群是東線德軍兵力最多的集團軍群,但並不是最強的,缺乏裝甲力量是其軟肋,這點和南線的德軍剛好相反,就戰爭後期的走勢來看,中央集團軍群確實是整個覆滅了,而南方集團軍群的精華一直存在到戰爭結束前,所以兩者根本無法比較


小康足已


並不是龍帥的責任,基輔已經打到城下了,兵力也沒有絕對的優勢,基輔作為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莫斯科最重要的四個城市之一,控制的是整個蘇聯的糧食,試問除了基輔被打下來其他三個城市哪個被佔領了,並不是龍帥無能,換誰都不行沒有幫助的情況下


看的淡一點2745


主要是碰到了硬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