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京,東上海,南廣州,西成都”這個說法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論道歷史


有道理,不過南廣州已經被南深圳取代了。

現在是北北京,東上海,南深圳,西成都,中武漢!這是國家最重要的五大一線中心城市,五大大區中心。

有人說,這樣說廣州重慶會不服氣不高興的,實事求是地說目前就是這樣的格局。講真話當然會有人不高興啊。

甚至放眼未來三個世紀,中國的城市格局也是如此,東西南北中,各有一座一線城市,引領著國家的崛起。


武大東湖


邀我說就直說了,你這個說法沒道理。北北京,沒錯,北京是首都,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城市。東上海,沒錯,上海是國家的金融中心,東邊的最大城市。南廣州,也沒錯,廣州是國家對外貿易中心,是南邊最大的城市。至於深圳,只能靠邊,還不是國家中心城市,級別不夠。西成都,不對,成都沒有國家中心層面的東西,也不算西部最大城市,西南還有直轄市重慶,西北還有與成都同級別的西安,比政治地位,成都比重慶低,比經濟體量,成都比重慶小,比人口規模,成都比重慶少,成都是西部特大城市之一。

前面說了,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廣州是外貿中心,還有個中心應該是武漢,交通中心(水、鐵、空、公)。這些中心都是國家層面上的。至於西部的成都、重慶、西安弄出個什麼東西是國家層面的中心,還需努力,如果僅僅談西部中心,重慶也不會讓給成都,不說別的,重慶的1號一定是最高層面的,開會的級別也比成都高。


無語石1


不說北京,上海和廣州了,沒有太多爭議,只說成都。

成都當之無愧於西的最重的一點,在於西藏。成都是康巴藏區(和西藏的門戶和樞紐,成都對於西藏的戰略輻射作用遠遠強於其他城市。成都並不在四川盆地中央,而是緊靠佔四川一半的川西高原和山地,而四川背靠著西藏。

注:康巴藏區雖說俗稱藏區,但不止藏族,康巴藏族和西藏藏族也有區別。例如白馬藏據說就是西夏後裔。

成都軍區的主要戰略投送區域就是西南三省和西藏(也包括重慶)——川藏線和未來的川藏鐵路都必須要依靠成都和成都平原的戰略資源。這種戰略優勢不是位於大江分隔,需要靠大橋鏈接交通的重慶所能比擬的。類似的戰略重要性還有蘭州之於新疆。但綜合軍事,政治,文化和經濟,成都與重慶之爭可以休矣。

不要認為美國把領事館設在成都是某不靠譜的總統投飛鏢決定的?


小宇堂


重慶,一直是成都追趕的對象,一直是成都邁不過去的坎,成都只有靠吹牛B買榜來掩飾自己的自卑!








用戶6531050676301


當初重慶改設三峽省為八萬多平方公里的直轄市。川籍國家級領導。鄧公。李鵬總理功不可滅。李鵬總理明言如分成兩省還是欠發達省份達不到小平同志四川要儘快脫貧的要求。故國家給了重慶的。也會給成都。另外成都更靠西。加之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四川省支持。從成都規劃雙機場營運。西成都一定沒問題


熊181166


北上廣不說,西成都是否成立,我以為成立。

成都向西,好像沒有足以扛鼎的大城市了。自古有‘’得蜀地者得天下‘’之說,和得隴望蜀的成語,而成都,向來是天府之國的首府。

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這些環繞成都,高度璀璨的文明,使成都成為蜀地的政經中心,蜀文化的發祥地,當之無愧!

那重慶,中國人口面積都第一的直轄市,委身成都之後之下,情何以堪?

其實,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重慶,一個碼頭起家的城市,心思在物流,人流,在生意,在交換,在喧鬧,無意也靜心做地區政治中心的角色。

因為抗戰,重慶做了一回陪都,戰後立馬退去了政治色彩,就像上海,北伐成功,立馬燈紅酒綠,靡靡之音,群魔亂舞,讓位南京首善一樣。這是城市性格,難以改變的。

有此可見,北北京,東上海,南廣州,西成都,實至名歸,無可辯駁。

可直轄市重慶的地位擺著,誰也不能忽略忽視吧,畢竟人口面積,是直轄市的老大,儘管新了一點,可級別尊貴,身份顯赫啊。

‘’中重慶‘’,如何?為什麼不加一條中重慶呢?中重慶一定沒有爭議的吧。

長江京廣十字相交的大武漢呢?九省通衢,也是個耀武揚威的重磅貨色,九頭鳥肯定會不樂意,也是個辣辣辣啊。

好辦~~

北北京,東上海,南廣州,西成都,中渝漢!

記得小時候,用硬紙按圖剪下一個中國地圖,在渝漢之間,開小孔穿上細線提起,中國地圖四平八穩,沒有絲毫傾斜,中國的中心原點啊!

哈哈哈,我蠻能胡謅的吧 😄


鋼的花


上北京,下廣州,去上海,回成都!我認為是這樣的,才有道理!


風雲評談


西成都不對,西應該是重慶,重慶才是西部第一城。

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重慶直轄以前,每年都要在重慶召開西南四省五方經濟協作會議,為此還專門在重慶南坪修建了一棟四省五方經協大廈,後來還加入廣西,就成了五省六方會議。當時重慶市就是以單獨一方的身份和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同參會,研究西南經濟問題。那還是在重慶沒有直轄之前。那時重慶還只是計劃單列市,由此可見當時重慶在西南地區的經濟地位,當時重慶的經濟體量已經比西南一個省還大,是其中幾個省的總和。直轄之後,雖然重慶多了一些原來川東的貧困地區,表面看人均被拉低,但整體的經濟體量有增無減,人口、土地更大,人口市場的巨大潛力才剛剛開始。

重慶曆史上一直是中國西南地區出入中原和江南的最大的水路通道。重慶是匯入長江支流最多的城市,是西部水運最發達的城市,擁有十多個內河港口。是西部最早開埠的城市。是西部區位最好的城市。

重慶雖然是山地,但在現代工業社會,山地已經不是發展的阻力,逢山開路,遇水填橋,最近十年,重慶的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很大,已經徹底改變交通狀況,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和米字形高鐵網正在不斷完善。已經擁有五個民用機場。困擾四川盆地上千年的交通問題將會在高鐵時代徹底得到解決。在高鐵規劃中,重慶出海只需要三、四個小時便可以到達北部灣經濟區。重慶處於南向大通道、新絲綢之路和長江黃金水道的節點上,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遠山的日出



Wwbing


成都還沒資格排這隊例,和前三位比差距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