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在中國五千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朝代更迭,政*權林立。“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短短十個字,讓我們大體知道中國古代的歷史朝代順序,但這十個字說的只是一個大概,也就是說這十個字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代最主流的帝國王朝,都知道,古代中國並不只是由這十個王朝組成,在這之外有很多林林總總的大小王朝一起組成了五千年的歷史。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在古代一些特殊的時期,會出現很多王朝並立的現象,很多存在數十年,甚至有些僅僅存在數年便即土崩瓦解,退出歷史的舞臺。而有少部分的王朝卻存在數百年,甚至在當時算是國富民強,盛級一時的王朝。就如今天要說的這個,前後延續三百多年,歷二十二帝,但是不知道何種原因,這個王朝卻幾乎被今人所遺忘,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在歷史上有這樣一個王朝出現過,真有點可悲。

在公元紀年即將進入第一個千年時進入了五代十國時代,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趙宋王朝,北宋是盛極一時的帝國,經濟繁榮程度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的頂級富裕國家。和北宋同存在的帝國有好幾個,遼、吐蕃、西夏等,這幾個帝國,尤其是遼和西夏,經常和宋朝發生爭執,都不會陌生,而有一個王朝,面積甚至比西夏大得多,建國時間比宋朝早,早在宋朝建國的二十三年前的937年就建立了,而且歷代君王勵精圖治,積極和宋朝交好,可以稱得上繁榮的國度,但後世的人們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王朝曾經存在過。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說到這,不得不說一個人的名字,誰?金庸,金庸是中國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可以說是當代武俠世界的盟主,他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無人撼動。正是金庸先生的書風靡盛行,才讓這個幾乎被遺忘的王朝進入了人們的印象。

金庸的筆下有幾個主角人物,可以說知道金庸名字的人就知曉這幾位人物的存在,哪幾位呢?《天龍八部》中的保定帝段正明、鎮南王段正淳、段譽(又名段正嚴),《射鵰英雄傳》裡的一燈大師段智興。以上這幾位的一陽指威震武林,段譽的六脈神劍更是橫掃一切。別以為小說人物都是虛構的,金庸高明就高明在在虛構的小說中加入真實的歷史人物,讓人有種感覺金庸的小說中的故事就是真實的歷史故事。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到這裡都應該知道今天要說的是哪一個王朝了吧?對,就是地初西南的大理國,段正明、段正淳、段譽、段智興都是史上真真切切存在的大理國皇帝,而這幾位皇帝都如金庸先生書中寫的一樣,都是篤信佛教,最後都禪讓帝位出家為僧。從大理皇帝都篤信佛教來看,大理正如史載的一樣,是一個帝王信佛,臣民和善的國度。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大理是由後晉節度使段思平於公元937年所建立,定都今天的雲南大理,疆域包括今天雲南、貴州、四川西部,今天的越南、緬甸、老撾等國的部分,從地圖上就知道,大理不小,前後歷二十二代帝王,其中段譽是段氏第十六代帝王,段智興為第十八代帝王。到公元1254年被蒙古滅,歷時317年,和宋朝存在的時間大致一樣長。能和宋、西夏、遼、吐蕃等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王朝同時存在,能說這個國家不強盛嗎?如果是一個弱不禁風的王朝,在這樣複雜的大壞境下,必須延續不了三百年。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但就是這樣一個帝國,卻幾乎被後世人們遺忘,直到金庸的《天龍八部》和《射鵰英雄傳》的廣為傳播,才漸漸被人們認識:哦,原來在宋時的西南還有這樣的一個不算小不算弱的王朝存在過!

一個延續了三百年的王朝卻幾乎被遺忘,最終是金庸使之家喻戶曉

順便說說,在《射鵰》裡,段皇爺段智興可是一個賢明仁慈的主,可是歷史上的段智興可是親手將大理送上衰微之路的人,由於對佛教的絕對信奉,所以,當政期間大肆修建寺廟,這讓財政空虛到無法彌補的地步,繼任者多方努力,終究還是無力迴天,蒙古人一到,猶如入無人之境。

一個延續二十二帝,歷時三百餘年的王朝,卻要靠一部小說刷存在感,真感可憐。為什麼會被遺忘,或許是諸多原因造成,大家認為主要原因是?(文/納雍趙遠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