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家學寶主筆團 | 顧曉虹

愛因斯坦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天賦,那麼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的。”

Prince Ea在饒舌詩歌裡,控訴了現代教育制度的諸多不合理,他大聲地反問:“為什麼一定要讓魚學會爬樹?”

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還是和一個世紀前一模一樣,沒有任何的改變。讓學生坐成一排,整整齊齊,若是不懂,舉手回答問題,一天八小時,告訴他們怎麼做習題;可是20年後,等孩子們工作了,還是一天八小時,他們曾經學到的標準答案,卻無法拿來應對複雜變化的世界!多麼可悲啊!

如果喜歡玩具,為什麼不去設計一款自己的3D打印作品?

如果喜歡玩遊戲,為什麼不去編寫一款讓自己滿意的app?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是的,如今我們社會需要的是有創造力的,會獨立思考的、有批判性思維、能溝通交流的、能團隊協作的人。教育真的沒有什麼一定之規,由興趣開始,有目標有追求的學習,才會讓你走的更遠。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教育的改革,其中由HTH學校(High Tech High School)倡導的項目制學習就是和社會生活聯繫最緊密的一種教學方式。

項目制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通過運作一個項目來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參與策劃、創意、設計、協作、管理、運營、營銷、推廣、文案等多項職能工作,最終鍛鍊到溝通和理解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反省和批判思維的能力等。其背後的教育學理念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知行合一

我們國內的一些大學和機構冬夏令營也都開設了這種主題式的項目制學習課程,但遺憾的是這些高大上的PBL課程,要不就是費用高昂,要不就是走馬觀花,很難對孩子的教育有深刻的影響。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那麼,該如何開展最簡單可行的項目制學習呢?

01 要以孩子為中心

他們才是整個項目的team leader

這樣做的最大的好處是,孩子們知道他們需要為項目最後的結果負責,只有這樣才會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對學習的熱情,體驗到浸入式的思考學習。因而項目制學習不再是簡單的,由家長和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而是孩子們發自內心想要探索和攻克的任務。假設項目成功,整個團隊也會因此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具體如何操作,可以參考《爸爸去哪裡》裡的節目設置。有一期,諾一在做超市購物的任務時,思路清晰、井井有條,非常順利的完成了採購任務。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同樣,我們也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設定項目規則,讓他們獨立策劃一次週末超市大采購:

先給孩子一筆合理的購物預算,告訴他們必須購置的物品,其餘可以讓他們自由安排。

1、確定去哪一家超市購物。參考因素:交通出行是否方便?價格是否合理?

2、確定什麼時候去超市。參考因素:安排課餘空閒的時間,優先選擇週末或晚餐後。

3、制定一份購物清單。參考因素:寫下一週家庭需要的食物和緊缺的日用品,列出爸爸、媽媽和自己必須的商品。

4、購買商品時,節約控制成本。參考因素:優選打折活動的商品。

5、提前預估商品的價格,以免預算超支。參考因素:購物網站的價格

6、核對商品和超市小票,確保沒有價格錯誤。

PS:要給孩子適當的激勵,告訴他如果購物預算有剩的話,可以作為你的零用錢。

02 要把整個項目的流程、框架和進度,對孩子可視化呈現。

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思維就是結構化思維。

比如,寫一份調研報告要從5W2H分析:

What是什麼?

Why 為什麼?

Who 由誰?和誰?

Where 何處?

When 何時?

How怎麼做?

How much 成本多少?

比如,範式的產品流程需要5步:

1、 調研需求

2、 確定功能

3、 設計流程

4、 原型設計

5、 視覺設計

看起來有沒有特專業、高大上的感覺呢?!可是這些複雜的、抽象的概念,對於孩子的理解體驗是非常不友好的。因此項目制學習的每一步,都需要儘量用孩子能理解的,可以和生活聯繫的現象知識來表述,並把每個信息、知識、工作做可視化呈現,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每一步的思考,都更加的具體和富於細節。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參考以上把時間軸做線索的項目圖片牆,清楚的記錄了,每個孩子要負責的工作、他們的創意點子、調研的數據等。由此,確保項目組的每一位成員,對項目的進度、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都一目瞭然。

03 項目制學習的最後,孩子們一定要進行復盤總結和成果分享。

能給予及時反饋的學習,才是好的學習模式。在項目的後期,團隊組員之間的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能讓孩子們更加清楚自己在團隊學習中所處的位置,有哪些能力是需要進一步提升的,有哪些是自己的優勢特長,自己的特長可以為團隊做什麼貢獻?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並且,如果家長和老師有機會為孩子開一場“產品項目”發佈會,那麼將對孩子自信心起到極大鼓舞,還會進一步推動他們向更有難度的項目做出挑戰。同時,公開的分享還能讓孩子克服自身的緊張與恐懼,鍛鍊他們的公共演講能力。

芬蘭和美國多年實踐,這種最有可能讓孩子成功的學習模式!

芬蘭教育特別富有成效的一點,就基於他們對孩子的尊重與信賴,整個社會都儘可能的,給予孩子展示項目制學習的成果。比如,在芬蘭著名的建築學校Arkki(為4-17歲的孩子上建築課程),他們學生的概念作品,竟然可以作為芬蘭城市規劃的提案。孩子們創作的“未來博物館模型”,居然真的在展場進行了展出,即使作品與傳統意義上的“美觀”相去甚遠。

最後,就像教育紀錄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最可能成功)》描述的那樣,我希望孩子們通過項目的創新學習,能像打遊戲一樣愛上學習本身,並最終在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獲得成功與幸福。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