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當初的原民辦教師和原代課教師,當今的社會會是什麼樣的?

新年


不能不說當初的原民辦教師是中國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基石,是他們撐起了當時教育的“半邊天”。沒有他們的付出至少現在農村還會有文盲,我國還會缺乏各類人才;如果沒有現在在崗的代課教師,如今師資力量仍很不足,學生接受教育面臨困難,

地方財政支付還會很大。

原民辦教師始於50年代末期,其稱謂完全消失於2003年9月。各年代的原民辦教師都是農民的身份,或計工份,或補糧食,或享受國家幾十元的補助,自始至終都是在生活清貧和無私奉獻中度過。特別是進入80年代中期,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及農村掃盲教育,原民辦教師更是起到了舉足重輕的作用。下午放學後,進村入戶動員學齡兒童入學,晚上又是各村“農民掃盲識字班”的教員。雖然這些都是“額外”的工作,可他們無怨無悔。村裡的學齡兒童全部入學接受教育,目不識丁的農民也會數數字,寫文字了。只要是從農村出去的,從政或其他行業的,至小30歲以上的,都是原民辦教師的學生。就是這些學生正在推動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原民辦教師功不可沒。

原民辦教師退出了中國教育舞臺後,原則上再不允許出現代課教師,而在現有城鄉教師編制比例下,尤其是老、少、邊、山、窮地區,因其貧窮,長期招不起正式的教師,或者師範畢業的不願意去任教,或分配不到位,或原有公辦教師轉行等流失嚴重,更主要的是這些地方地區財政入不敷出,根本無力招用足量的公辦教師,也就不得不返聘原民辦教師,或者重新使用每用40一300元(依地區而不同)工資的,非縣聘的臨時任教人員,當起了代課教師。他們任教一二十年給當地財政起到了“減負”作用,也培養了一批批新型農村及新一代的大學生。代課教師也是一支支燃燒著以蠟燭。

眼下,原民辦教師有些已經因病無錢醫治離開了人世,還有很多的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為養老生活得不到完全保證而發愁;代課教師雖仍堅守在教學崗位,而他們的未來迷茫。因此,提高原民辦教師養老補助,解決“代轉公”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為生活而提神


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小學5年中,有4年是民辦教師教的,五年級時從師範學校畢業的老師接了我們的班主任及語數兩科老師。不過,這位老師的出身也是民辦教師。


當時的農村小學中90%以上都是民辦教師,或者由民辦教師轉正的。民辦教師撐起了基礎教育的大半個天空,因為當時全國80%的人口在農村,這些孩子的教育任務就靠給了這些掙工分或者相當低廉工資的民辦和代課教師身上。


不可否認,民辦教師的素質確實不高,而且他們還會自己創造概念,不懂裝懂,甚至會誤導。比如拼音裡的前鼻韻母,叫輕音;後鼻韻母叫重音。而且也不會發,教學生的時候,前鼻韻母就發音低一點,後鼻韻母,音量大一點。根本就不能區分。有個老師教蝴蝶,他看見圖上是蝴蝶,教學生讀蛾蛾(方言),很多看起來很好笑的事情,實際上都是真實發生的,而且是作課時候被發現的。有的老師只會教一二年級,其實也不是會教,而是到了三年級題就不會做了。


我絲毫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他們這樣的水平並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耽誤了他們。他們實際是村子裡最聰明的,也是學識最高的,所以他們承擔起了鄉村教育的重任。他們大半輩子撲在教學上,辛辛苦苦,兢兢業業,但是卻無法改變他們本身的處境。

八九十年代,當時民辦教師的工資才60元錢,要不是家裡還有幾畝地,早餓死了。當時,當一天小工也能掙幾十塊錢吧,就是養一頭母豬,一年的收入也不止這麼點。

但是他們一直堅持,我不想說他們是為了國家的教育事業怎麼樣,他們心裡其實想的是給他們轉正,讓他們也拿上高工資。

說實話,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也沒有我們的今天,我能坐在這裡調侃民辦老師學識不高,其實,如果沒有他們,我現在或許正在蔬菜大棚裡勞作呢。

感謝你們,民辦老師!

請用你的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吧,以此來表達我們對民辦教師的敬意,如果右上角是“已關注",就不要點了,在文章下面的三角形上點一下就好了。


愛河北人


原民辦教師為當初的農村教育奉獻青春年華、讓農村兒童學到文化、給中國造就一大批有知識文化有用人才,可現在他們年事己高,給予老有所養醫有所醫是完全應該的!同意的請點贊!


愚叟791


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是當時歷史的需要,是教育界的基石。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掃盲,識字班,後來多少年一直有很多民辦教師或代課教師在教育戰線上辛勤的耕耘。現在有很多科學院院士,大校教受,在教育戰線上的教師都是他們的學生。

九十年代有一批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沒有轉為正式教師,被集體辭退了。

可誰知道他們從事教育多年,很少參與農業生產勞動,農業生產勞動在當時機械化成度還不高的情況下,他們如何能適應,他們是怎麼渡過來的可想而知。既便他們慢慢的適應也比其它一直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村勞力差遠了。他們生活的很辛苦,現在他們老了,失去了勞動能力,甚至沒有生活來源,需要社會的關心,更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沒有以前的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就沒有教育界的今天。


世通27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人大多數人是文肓。

毛澤東主席,讓所有有文化的人去“教書”,並把教師稱為:國家幹部。進入國家編制。也就是有人說的“吃皇糧”“鐵飯碗”。

從那時起,農村就有了“民辦教師”。為中國的人民“掃除了文肓”。辦夜校辦村校…

民辦教師為當今中國社會發展功不可沒!


PPL64


當初,我們學校九個班級十三位老師,一位校長,兩人公費,十一人民辦老師,照樣教書育人,畢業的學生現有的在省廳工作,也有在當教師,醫生,機關,企業,村官等都有工作,不是當初民師們起了趙級性過度橋樑,國家少一批人才,而今這些老民師們沒有教齡補助,生活確有困難,當下媒體炒作,民師呼聲,無用,政府一直不吭聲,不聞不問,試問青天在哪裡?


王則純


如果那是沒有民辦教師,當今社會上的文盲就多得可怕。


手機用戶50325429155


如果沒有當初的民師,知識和人才斷層是必然的,不會有現在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這些教師多為七十歲左右以上,退休早工資低且疾病纏身,要善待以示關愛。


俯首儒牛309


想想吧。一個村小一百多個學生,清一色民辦教師。準確地說,是民辦教師託舉了中國鄉村基礎教育。學生們從小學升中學再考入大學,而後才有一批又一批學院大中專畢業生們回哺農村教育和從事其他行業工作。比如一個呀呀學語丶蹣跚學步的嬰兒,被教會說話丶走路,而民辦代課教師就是這個教說帶路的人。

沒有天生會飛的雄鷹。翱翔蘭天也不要忘卻那些託舉你泥巴手臂。


王軍95141


民辦教師是歷史遺留問題,民辦教師為農村基礎教育發揮了作用,但如果說沒有民師現在會怎麼樣了?有點言重了。我們這兒赤腳醫生、電影放映員、水利局僱的堤防員、林業部門僱的護林員、供電部門僱的村電工,等等,還有意見呢。他們認為,如果也像民師那樣,給他們三次考試轉正的機會,哪怕一次,考不上,願賭服輸。其實,農村中的民師、赤腳醫生等等,一方面確實需要有人做這些工作,另一方面小青年都想找個事情做做,避免上河工吃苦,所以就託人找關係當民師,做赤腳醫生等等,有水平但無人幫忙的小青年是做不到民師的。現在,各地政府從民師當年所作的貢獻和給多次機會但沒考過的事實,給予生活補貼是可行的,將來會隨物價上漲和經濟發展適當增加,也是人性化的,所以,我認為民師應該自足,千萬不要認為,少了當年的民師,現在的中國會落後幾十年,這種誇大其辭的過頭話不宜說。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