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山西洪洞有一處壁畫,

不同於宗教氣息濃郁的敦煌壁畫,

不同於場面宏大的永樂宮壁畫,

以活潑的生活氣息獨樹一幟。

它就是位於水神廟明應王殿內

200平方米的壁畫。

其中

《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壁畫、

《打球圖》,

被編入《中國歷史》教科書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照片@這個名字被佔用了

打球圖(捶丸圖)

繪在西壁北端上方。

兩位官員一東一西,

持杆俯身拾球,相互間作攻球狀。

從器具形制來看,

就是元代版的“高爾夫”啊!

高爾夫起源於15世紀的蘇格蘭,

但壁畫完成於13世紀。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戲劇畫

在南壁東下部,

一個散樂班正在舞臺上演出

(散樂是各種樂舞雜技表演的總稱,

和百戲一個意思,

元代雜劇亦通稱散樂;

大行是“大行院”或“大行首”的簡稱,

指戲團、戲班。

散樂的概念日本仍在用,

大行首的稱呼朝韓仍在用)。

登場人物11個,7男4女。

正中央著圓領紅色長袍的就是領班演員忠都秀,

看來那時女扮男裝業已成風

(忠都秀不是本名,

忠都即中都,唐開元時曾以蒲州為中都,

元時習俗,用地名冠於秀字來稱呼

某一地區優秀的女演員,

比如周冬雨可稱為石家莊秀)。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伴奏有鼓、笛、拍板三種樂器。

忠都秀右手邊著皮紋黃色花衣的丑角似乎

正在咿咿呀呀作唱,

引得幕後女演員探頭窺視,

更增加了畫面的景深感。

金元時期,山西劇作家輩出、雜劇盛行。

水神廟這幅戲劇壁畫,

就是當時戲劇發展狀況的縮影,

也是古代壁畫中的孤例。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漁民售魚圖

位於東壁北側。

一位老漁翁正在和一名官員討價還價。

老翁蒼老消瘦、皮膚黝黑,面露為難神色,

官員豐滿圓潤,

鮮明對比暗諷當時貧富懸殊的社會,

這在古代壁畫中是難能可貴的。

1324年已進入元朝中後期,

此時權臣專擅蠹政現象嚴重。

社會上流傳著“使錢不慳,便得好官;

無錢可斡,空作好漢”的民謠。

收禮索賄、欺凌百姓的事司空見慣。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下棋圖

位於西壁北側,

兩位官吏對坐攻棋,

後有四位神態各異的侍者觀戰,

周圍景色山清水秀、深邃安謐。

奇怪的是兩人所下之棋似有漢河楚界,

但又絕非象棋。

不是圍棋,更不是五子棋......

究竟是啥至今仍待考證。

厲害了!洪洞這兩幅壁畫上了《中國歷史》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