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上學時,我曾不止一次地將南斯拉夫(當時這個國家正存在)的首都填成“薩拉熱窩”,地理老師嘴一咧:“'少看兩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吧?”我心裡暗嘀咕:“早就不止兩遍了。”

瞧,他就是“瓦爾特”

你看他時而身著德軍制服橫衝直闖,如入無人之境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時而西裝革履,衣冠楚楚混跡於鬧市街頭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德軍機關算盡,各種伎倆逐漸顯形。“勞費爾”行動夭折,全盤皆輸。這時,影片在結尾處才拋了一個大包袱:原來這個皮勞特就是大名鼎鼎的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心滿意足的觀眾走出影院後,紛紛讚歎:“這個‘瓦爾特'太厲害了!”

巴塔.日沃伊諾維奇(1933年一2016年5月)就是片中瓦爾特的扮演者。

巴塔1933年出生於離貝爾格萊德50公里的科拉契察小鎮。15歲時就開始在劇院裡打雜,後來從貝爾格萊德戲劇學院畢業後,演了一段時間的話劇,於1955年開始其電影生涯,他一生共拍了300餘部電影和電視劇。

引進到中國由他主演的其他南斯拉夫影片還有:《橋》、《夜襲機場》、《67天》、《蘇捷什卡戰役》、《你好,出租車》等。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因為他飾演的“瓦爾特”在中國太深入人心了,所以不管他在哪部電影中出現、劇中人叫何名,人們都只叫他:“瓦爾特。”連他在劇中所穿的燈心絨夾克也被商家仿製,以“瓦爾特衫”命名推出。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瞧,他就是“瓦爾特”

象他這樣在中國家喻戶曉、人人喜愛的外國影星確實不多見。

巴塔1990年當選為塞爾維亞議員,活躍在政治舞臺上。2002年8月被推舉參選總統,可惜未能成功。巴塔是這樣解釋失敗的原因,塞爾維亞人喜歡演員巴塔,不喜歡總統巴塔,“只有讓廣大中國觀眾參與投票,'瓦爾特'才會有機會當選”。

瞧,他就是“瓦爾特”

這樣演技高超、風趣幽默的演員,您會不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