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近體律詩一定要遵守平水韻格式嗎?

大秦詩人


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反映的是唐宋時的語音,一個反映的是我們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現代語音。喜歡用哪個就用哪個,沒有誰規定必須用哪一種。用平水韻寫詩的主要是為了仿古,對於一般人來說有難度而且用普通話讀起來不一定押韻,反而失去了詩歌的韻律之美。而且平水韻中有許多我們現在讀起來讀音完全相同的字卻列入不同的韻部,比如宋和送,東和冬,在我們看來毫無道理,不但使寫詩時能夠選用的字數受到無意義的限制,還要死記硬背或拿著韻書來選字。還有就是在普通話和大部分北方方言中入聲字已經消失,分散到其它聲調裡了,平水韻的入聲單獨列出不能和其它聲調的字押韻的規定,對我們已經毫無意義。我認為現在人寫詩應該首先使用中華新韻,但要是寫類似格律詩時押平聲韻的規則還是要遵守的,不能押仄聲韻,更不能平仄互押。否則就不要稱為格律詩,或叫古體詩或叫自由詩都可以。當然有些人為了仿古自娛,按照平水韻來寫詩也不是不可以。


無聊的聊天室


一、 《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不同,在我的理解中有兩點:

1,時代不同,語音有變。這點卻又是二者最大的相同點,即都是根據當時官方定的全國通用語來確定。《中華新韻》完全按當今普通話為準來確定。其中,最大的、最讓大家詬病的變化就是入聲字的消失!

2,《平水韻》除按音外還按調劃分,顯得極為煩瑣,平(上平、下平)、上、去、入細分韻部,總共細分了一百零六個韻部。而《中華新韻》在韻部劃分上僅按韻母來劃分,即將韻和調不混為一談。比如媽、麻、馬、罵,均為“一麻”韻部。這樣劃分,科學實際!簡約明瞭!韻和調應是兩個概念,《平水韻》中實際上是將二者綜合了,看似細緻好用,實則增加了巨大的記憶負擔,實無必要。那是《字典》該乾的事。從應用上說,我知道這個字是幾聲,合不合平仄即可。就算讀不準,查下韻書,也不影響。比如,麻馬是同一個韻部,用在同一首詩的韻腳中,不合律,不是不押韻,而是違反了“不能平仄通押”的要求!所以,韻部沒必要像《平水韻》那樣細分!

二,近體詩是不是必須遵守《平水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語言是變化的,《平水韻》只是當時語言狀況。哪個時代都是以官方確定的語言為標準!(本人方言屬西南官話,雖然屬北方語系,大部分音都沒問題,但還是有難以區分的音(比如en與eng、in與ing根本就分不清,準確的說在我的方言裡就沒有eng和ing這兩個音)。儘管如此,最多抱怨一下,還得以當下全國通用的話為標準來確定。)

舉例子來說明吧。1,如《平水韻》上平一東韻部中:東、中、衝等為一聲,同、虹、叢等為二聲。而當時都是上平聲(對應現在一聲)。這是聲調的變化,至於入聲字派入四聲就不說了。2,更為明顯的是音的變化。如上平十灰韻部:灰、槐等,現在還將其作為同韻,就無語了!吟誦起來還有什麼美感呢?讀到這樣韻腳的詩,就算是懂《平水韻》的人,心中也得打斷一下,“《平水韻》中是押韻的”。不是以現在吟誦來感受,而是以韻書規定來“假押”,美感何在?

所以,部分“行家”有個誤區,形成以《平水韻》來判斷是否是近體詩。其實,從道理上、邏輯上來說,相反應該是以格律(條款)來驗證《平水韻》是否還可行。

當然,如果“行家”說,只有用唐宋語言寫的才是近體詩,那就沒話說了!

另外,藉此也對《中華新韻》談點看法:

1,en與eng能否合併,照顧下南方人?

2,將“兒er”歸入十二齊韻部實在不合理,為什麼不併入實際發音相押的三皆韻部呢?

3,將ie韻獨立三皆韻,得贊!但最讓我叫好的一點是,將“零韻母”獨立出來作一韻部——十三支韻部,使得“幾棲西”與“知吃師”等實際發音不押韻卻又相似(發音動作)的兩類字區分開來!(部分南方地區尚保留有尖音,地區方言,在此不討論)。

——以上觀點,之前的文字(悟空問答)裡多有表達過,這次借悟空之邀再次表達,不妥或沒深入到的地方,各位大師多包涵和指教!


普穡齋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說實話一定會受到很多人批評。

先說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差異,中華新韻是中華詩詞學會於2010年公佈的,韻部劃分依據普通話,所以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沒有入聲,在平仄劃分時,陰平和陽平的字劃入平聲,上聲和去聲的字劃為仄聲,這一點是中華新韻與平水韻最大的區別。



平水韻最早來自金朝江北平水人劉淵所著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後來元明清各代主要韻書雖略有修改,但均稱為“平水韻”,當今通行的平水韻是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各分陰陽,其中陰平和陽平歸入平聲,其餘各聲歸入仄聲。

入聲在當代普通話已消失,普通話中,原來的入聲字被分入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很多原本讀入聲歸仄聲的字,按中華新韻則成為平聲字,比如“黑”“白”“竹”“屋”等。



弄清楚了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的不同後,再說格律詩創作用韻,當前大部分舊體詩創作者是使用平水韻的,也有少數人用中華新韻,實事求是而言,用中華新韻是比較容易的,小學生都可以做到。

至於入聲,有人說八百年前已弱化,當前只有極少地區方言存在,這是不對的,廣府白話(廣東和廣西白話地區)、潮州話、客家話(廣東、江西、福建客家話地區)、閩語(福建和臺灣方言),湘語(湖南方言)、吳語(浙江、江蘇、上海方言)都是保留入聲的,但這些地區的人口,就超過4億,除去外來人口和新生一代人口,至少也有2到3億人會說入聲。

既然入聲依然廣泛存在,那麼人為切割開來就不太妥當了,其實在舊體詩創作時,如需要判斷入聲字時,是完全可以藉助方言進行判斷的,入聲一般比較短促,一發即收,稍作練習,就能弄懂,無須強記入聲字表。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寫詩不必糾結於用平水韻還是新韻,具體分析如下:

其一,詩是文字遊戲,一首詩的高低是由文字組成的意境來評判的,與用韻無關。

其二,韻的基礎是語言,無論是平水韻還是新韻,其目的都是為了讀,換句話說,平時怎麼說話的就用什麼韻。如果以平水韻寫詩,但是隻會用普通話讀,無異於張冠李戴。

因此,寫詩用什麼韻,根據自身的語言習慣來選擇就可以。



但如今就平水韻或是新韻的問題一直爭議不息,我認為也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古韻系統一直以平上去入四聲為基礎,而新韻缺少了入聲,因此在語言表述方面,新韻不及古韻豐富。

第二,以平水韻為例,如今常用的平水韻其實指的是清代康熙年間編撰的《佩文韻府》,共有106個韻部,而新韻只有十四韻、十六韻等。前者聲韻分類繁多,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心力才能熟悉並掌握,而後者則容易地多。兩者付出的成本不同,是造成衝突的主要原因。

第三,古代的韻書有成本記載的可以追溯到隋朝的《切韻》,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體系已經趨於完善。而新韻系統只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仍有待完善。況且如今詩詞聲韻方面研究的人才稀少,也是面臨的一大難題。

第四,有些別有用心之人,因方言中有四聲,自詡為中原正統,便排斥其他語言支系以滿足自身的優越感,頗有地域乃至民族歧視色彩。

其實所謂的平水韻,就是古代按照當時官方語言制訂的韻書,與當今普通話對應的新韻地位一致,所以新韻是趨勢,這點對於寫詩之人來說心知肚明。

再者,新韻簡單的語言體系更有助於初學者掌握格律,有利於詩詞文化的普及,與其繼續糾結聲韻,不如多花費點時間鑽研提高詩詞創作水平。


詩詞補習班


問題: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近體律詩一定要遵守平水韻格式嗎?

..........

前言

題主提了兩個問題,第一、簡單來說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的不同是”入聲字“; 第二,現在人寫詩用平水韻還是中華新韻是自己的自由,跟是否是近體詩無關。

另外,新韻也有幾種,現在統一的標準是《中華通韻》。

一、平水韻和 新韻最大的不同

1、關於入聲韻

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的不同是,新韻取消了”入聲“。

今天的人閱讀《念奴嬌赤壁》、《滿江紅》等入聲韻的詞,肯定是不押韻的,閱讀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也是不押韻的: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如果不瞭解古韻,可能很奇怪為什麼詩詞不押韻呢?因此造成很多一部人認為詩詞是可以不押韻的。

二、平水韻中,有的平聲韻不可以亂押韻

例如元、先、寒、刪、鹹等平聲韻不是一個韻部,不可以亂用,例如杜甫的這首《秋興八首》押韻十五刪: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李商隱《無題》用的是十四寒: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兩首詩不是用的一個韻部,十四寒和十五刪是鄰韻,律詩除了第一句可以用鄰韻外,2、4、6、8句必須是同一個韻部,因此這兩首押韻的字古人是不可以混用的。特別是科舉考試中,絕對不可以犯這種低級錯誤。

例如唐朝錢起參加科舉考試時所作的《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這首詩押韻【下平九青】,今天讀起來同一個韻母的【下平八庚】裡的這些字“庚更羹橫亨平京驚荊明鳴”等字就絕對不能用。

不知道平水韻,不會知道古人的押韻有這麼多講究,也不知道古人遣詞造句的功力有多深。有一些學詩的人就因為押古韻顧此失彼而望而卻步,這是很遺憾的一件事。

三、新韻與古韻韻部不同

《大宋重修廣韻》,是北宋時代官修的一部韻書,根據隋唐時期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而成,分206韻。宋朝平水人劉淵又合併了很多韻部,劃分成106個韻部,清代康熙年間,後人所編的《佩文韻府》就是依據106個韻部的《平水韻》 。其中:

上平聲15部,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聲15部,如一先、二蕭、三餚、四豪……等;上聲29部,如一董、二腫、三講、四紙……等;去聲30部,如一送、二宋、三絳、四寘……等;入聲17部,如一屋、二沃、三覺、四質……

而最新的中華通韻只有十六個韻部,非常好記,下面是 (十六韻)簡表目錄(按照漢語拼音韻母順序排列):

新韻取消了入聲韻,基本是以漢語拼音來分韻部,不再像平水韻那麼麻煩。困擾詩詞創作者的今古字不同音的押韻問題得到了解決,作詩不用再去查韻書了。

結語、近體律詩一定要遵守平水韻格式嗎?

首先,用平水韻還是中華新韻是自己的自由,跟是否是近體詩無關。現在很多人寫近體詩也用新韻寫。

喜歡用平水韻的人,寫古體詩也一樣用平水韻,只不過近體詩要求的嚴格,除了首句不可以用鄰韻,而古體詩可以用鄰韻、可以換韻、可以用仄韻。

《老街詩詞閒話08-古體詩可以不講平仄只押韻嗎?》《詩詞創作中的蹊蹺問題 七絕押仄韻有哪些格式?》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一、《平水韻》和《中華新韻》最大不同。

1、一個是古韻一個是現代韻。平水韻是宋朝人總結的古人用韻。中華新韻是中華詩詞學會總結的現代人用韻。

2、平水韻的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其實隋朝時的《切韻》是206韻,唐朝時簡化為193韻,到南宋時的“平水韻”合併成106韻。

3、中華詩詞學會的《中華新韻》,韻部劃分以普通話為讀音的依據,根據《新華字典》的注音,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其中一二聲為平聲韻,三四聲為仄聲韻。

二、關於寫詩遵守何韻全憑個人愛好,沒有高低之分。

1、現在普通話已全國普及,普通話中沒有了入聲。平水韻作為一種文化遺產,可以進行學術研究,以便更好地欣賞古代格律詩詞的藝術。如果一味的強調現在寫格律詩必須用平水韻,就會害得一些年輕人鸚鵡學舌,難以適從了。因為漢語拼音在他們的腦海中已根深蒂固,而某些字的古代讀音與現代不同,如“婀娜”的“娜”,漢語拼音讀第二聲(平聲)“uuó”,平水韻讀上聲“uuǒ”,他們若用平水韻就不習慣了,就像用慣平水韻的人叫他用新韻不習慣一樣。特別是入聲字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如“傑jié、國guó”等,漢語拼音都是第二聲(陽平),平水韻卻是入聲(仄聲),增加了他們寫詩的難度,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使一些想寫格律詩詞的青少年望而卻步。

2、《中華新韻》叫“同身同韻”。有了漢語拼音,人們更懂得音韻了,小學生都知道什麼是“韻”。所謂押韻是指韻母相同或相近。對“平水韻”來說,如果用漢語拼音來衡量,那簡直是亂得很。如“東與冬”(dōng)、“中與鍾”(zōng),拼音聲調完全相同,卻分屬“一東、二冬”;“融、容、榮”(róng),拼音聲調完全相同,卻分屬“一東、二冬、八庚”;“移與衣”(yí、yī)、“為與微”(wéi、wīi)拼音相同,只是聲調不同,卻分屬“四支、五微”;“佳jiā、柴chaī、皆jiē”韻母並不相同,卻同屬“九佳”;“杯bēi、才cái”韻母並不相同,卻同屬“十灰”。像這種情況“平水韻”中很多很多,原因大概唐宋時的讀音與現在不同所致,也許當時是同韻的。

三、擺正《中華新韻》與《平水韻》的關係。

1、考慮現代大多數欣賞者的感受。中華新韻也是在“平水韻”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的,繼承了它的精華部分,修改了它的不適應現時代需要的某些部分。寫詩是給人看的,不只是自我欣賞,不是給少數人看的,更不是給古人看的。今人和後人絕大多數以普通話為準,平水韻中的一些字的讀音與普通話不一樣,今人和後人讀起來就咬口了,又怎能體現格律詩詞的音韻美?要考慮到現代大多數欣賞者的感受。

2、習慣了平水韻的人,仍可使用平水韻。當然一些用慣了平水韻的人,是從平水韻時代過來的人,仍可使用平水韻。讓他使用新韻還不習慣,就像吃飯用慣了筷子而改用刀叉很不自在一樣。但是不可認為平水韻比中華新韻高人一等,在這舊韻和新韻交替時代的格律詩詞愛好者更有責任推廣《中華新韻》,為年青一代和下一代人負責,為繁榮格律詩詞創作發一份光和熱。




詩畫天地社


中華新韻和平水韻有許多共同之處,同時也有許多不同之處。要說“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新韻取消了入聲字,根據普通話的讀音把入聲字派入了平聲和仄聲。

再者就是平水韻有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和入聲共106個韻。


新韻則以普通話和《新華字典》的注音為讀音的依據,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這14個韻部分別為:

一麻,二波,三皆,四開,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齊,十三支,十四姑。

  一般說來,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便於初學者記憶,這對於繁榮詩詞創作應該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這並不妨礙繼續使用舊韻,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則。而且,即使使用新韻,也可以使用比《中華新韻》更嚴、更細的韻目,這就是“寬不礙嚴”的原則。

所以,使用平水韻或者使用中華新韻,全憑作者自己的需要選擇。不過如果使用新韻的話應該註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用戶95548567742



如何回答才好呢?

這個問題在此已出現不下二十餘次,說明不少人在詩詞創作上遇到了困惑。對此,在多數情況下盡力回答,做了些拋磚引玉的事。其實,這個問題大家都懂,不過《平水韻》聲調分平上去入,新韻的聲調是陰陰上去。它們最大區別在於新韻沒有入聲,入聲到哪兒去了?分別派到平聲、上聲和去聲了,就這麼簡單。


問題的焦點在於創作近體詩如何押韻?眾說紛紜,不一而足。常見的觀點是,時代不同了,語音也發生了變化,現代人再寫近體詩,當然是押新韻。如果用《中華新韻》十四韻,說實在的還不如用十三轍,即:“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更為方便。創作近體詩取什麼韻的問題,如果用生活中的現象相比擬,比如現代人用牛車,還是汽車,甚至用高鐵,那麼這個問題不該問,不該回答,稍有點腦子的人都會選擇。既然要問,說明心裡還是不踏實,擔心一股腦寫了好多詩,反而成了笑話。如果有擔心,這個問題就好交流了。


從表面上看,創作近體詩是押什麼韻的問題,實際上是涉及音韻和樂理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大,非一兩篇文章所能說得清楚。從最基本的說起,一首詩,不單是押韻,關鍵的是句式聲調如何判斷,即入聲字算平聲,還是算仄聲;這個入聲包括所有聲調,到底僅僅是聲調即讀音,還是與樂調有關係?不然歷朝歷代都堅持這個?是不是,當時光輪轉到二十世紀時,這時的人基因一下變了,是否可以笑話先人落後了1000多年?作詩押韻不在於韻,而在於音樂的要求。唐代的文學為唐代服務,現在拿唐代文學體裁寫反映現代的事,必然少不了照貓畫虎。如果寫現代詩,即不標所謂的“五絕”“七絕”“七律”等,就大大方方地用新韻,這個再過幾百年或更長時間,沒人會挑剔的。


關於創作近體詩,必然要用《平水韻》的問題,在此用旁證說明:每年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幾千年的民俗是吃粽子,如果套用與時俱來的話,能否改為吃“米漢堡”成不?還有民間每年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以洮硯製作為例,不用甘肅卓尼縣洮硯鄉喇嘛崖石料,也不用傳統手工雕刻,改為其它石料,雕刻用機器壓花,這樣成嗎?對此,話再說回來,現在創作近體詩用韻的問題,還有討論的必要嗎?



點擊鏈接 拓展閱讀


三上詞話作者


這個回答的人挺多。受邀過來覺得其實我可以不用再講了。

但是想了一想,還是再說一些吧。

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區別在哪裡?

區別一:格式與內容

平水韻劃分有“上平、下平、上、去、入”的聲調區別,並在聲調區別上劃定韻部。

例如:上平韻部中有,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

而中華新韻不同,中華新韻是先劃分韻部,再在已經劃分的韻部基礎上再來區分聲調。

例如:四開 ai ,uai

陰平/開哎哀埃娭唉欸掰猜偲釵差揣呆該陔垓荄賅乖揩腮毸鰓篩釃(又衣韻去聲)衰(又微韻陰平)摔(又上聲)苔(又陽平)臺(又陽平)胎歪災哉栽甾齋

派入陰平的入聲字:拍摘拆塞伯

陽平/挨駿皚癌才財材裁儕柴豺還(又寒韻陽平)孩骸徊懷淮槐踝來萊崍徠淶埋霾俳排徘牌簰臺(又陰平)邰苔(又陰平)抬駘炱鮐薹

派入陽平的入聲字:白百宅翟(又衣韻入)

上聲/噯矮藹靄捭擺採彩睬踩揣逮歹傣改海醢剴凱塏闓愷鎧慨楷鍇蒯買乃艿奶氖甩

派入上聲的入聲字:百佰柏

去聲/艾(又衣韻去)愛僾隘礙噯嗌璦曖敗拜稗唄採菜蔡縩躉瘥踹膪嘬大代岱迨紿駘玳帶殆貸待怠埭袋逮靆戴黛丐芥鈣蓋溉概怪亥駭害壞愾會塊快儈鄶噲獪澮膾筷徠賚睞賴漱癩勱邁賣奈柰耐鼐褦派湃塞賽曬帥率(又烏韻去)太汰態泰鈦外再在載債砦祭寨察拽

派人去聲的人聲字:麥脈塞霢

這種區別也不是現在才有的。一般來說有入聲派入其他聲調的韻書都會選擇《中華新韻》的韻部劃分法。反之則是選擇《平水韻》那種劃分法了。

比如元曲中北曲所用的韻書《中原音韻》也是和《中華新韻》一樣。有興趣的可以去多找幾本韻書對照一下。

這樣一來,也造成了韻部數目的極大差距。平水韻有107個韻部(清代湯文璐編纂了《詩韻合壁》,康熙年間,篆刻家劉維坊編出《佩文詩韻》,後人又編纂出《韻府群玉》,它們都將“平水韻”的107 韻部併為106 個韻部,當時人們改稱“平水韻”為“佩文詩韻”。),但是中華新韻只有14個韻部。

再者,對於聲調的區分,平水韻用的平(上平、下平)上去入四聲。其中上平下平中只有鄰韻的存在,但是並不能無所禁忌地通押。

中華新韻則是陰平、陽平、上、去四聲。而陰平陽平可以通押。

韻部數目的急劇減少、韻字數量的增加,以及更寬鬆的規則,導致了中華新韻比之平水韻更加容易入手。

區別二:讀音和注音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文字音韻的發展史。

先秦時期的上古音,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地域方言之中,楚音逐漸脫穎而出。

秦漢時期,尤其是漢朝樂府,對於楚音有著充分的繼承,並且吸取各地區的口音,包括北狄、西域等地方的新聲。

後來齊梁時期周頤著《四聲切韻》,提出平上去入四聲。 而後逐漸打開了中古音的發展歷程。

隋唐以後,就是切韻體系的天下了。說到切韻的話,那就再講一下注音法吧。

古人常用的注音法一般有兩種:直音法和反切法。

舉個例子:

蒹:古甜切,音兼。

其中“古甜切”是反切法,讀音是以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組成。

“音兼”則是直音法,是用一個字的讀音注另外一個字的讀音。

而現代,則是直接用漢語拼音注音法。近代還有類似於漢語拼音的注音法。那就是半音節文字注音法。

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期間備有“記音字母”,凡三十八,聲母二十四,韻母十四,臨時用於審定“國音”,當時,以刂為ㄉ,丨為ㄍ,彡為ㄙ,為ㄟ,厶為ㄥ,並未立ㄦ。後將之正式通過,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公佈。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發佈“注音字母”,此字母為改良舊日反切而作,用以標註漢字讀音,故曰“注音字母”。凡三十九,聲母二十四,韻母十五(新增韻母ㄦ;“一”豎寫作“一”,橫寫作“ㄧ”,以區別破折號“——”),其中,有十六個參考了章炳麟的“紐文韻文:

“ㄌ”、“ㄋ”、“ㄇ”、“ㄈ”、“ㄗ”、“ㄘ”、“ㄙ”、“ㄕ”、“ㄏ”、“ㄧ”、“ㄩ”、“ㄛ”、“ㄟ”、“ㄠ”、“ㄢ”、“ㄥ”

再另取部分漢字得出其餘二十三個字母,並造一字母“ㄦ”。

臺灣等地區也依然還是使用這些注音字母來注音,並且在臺灣閩南語、客家語的教學上,教育主管部門另外增添新符號以使之能夠拼讀這些“鄉土語言”(方言),稱之為“臺灣方言音符號”。但是內陸再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以後就不再使用注音字母了。

迴歸原來的話題。

蒹:古甜切(唐韻),音兼。

其中“古甜切”是反切法,讀音是以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組成。

“音兼”則是直音法,是用一個字的讀音注另外一個字的讀音。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發音差異。

這種發音差異造成的後果就是在韻書的編纂過程中會有一定的異同。

遑論現代漢語與古音的差異了,就是明清與唐宋也有著一定的差別(這裡的言論還僅僅是針對官話的)。

舉個例子:清代科舉寫詩所用的韻書為《佩文詩韻》,宋人歸納出唐人寫詩用韻的韻書為《平水韻》。兩部韻書皆是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分上下)。而前者是在後者的基礎上整理彙編。整編以後,前者比後者少了一個韻部,這樣的結果對於韻書的內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其中《佩文詩韻》裡有:

去聲一送

送夢鳳洞(巖洞)眾甕貢弄凍痛棟仲中(射中,擊中)粽諷慟鞚空(空缺)控

而《平水韻》同韻部的則是:

去聲一送

送凇夢鳳洞眾甕貢弄凍痛棟慟仲中[擊中]粽諷空[空缺]控哄贛

(以上內容是經過近代大詞家張珍懷,為適應不同讀者的需求,刪去《詞林正韻》中的一些僻字,將繁體改為簡體,編出了《詞韻簡編》,再加上語言學家王力先生依平水韻編排,以杜詩為準,此外酌收一些詩中未出現的常用字,編輯出《詩韻舉要》之後才確定的內容。)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性,究其原因,是因為發音的變化。清人選擇了更加適應本朝人的發音標準(或許不是完全契合當時的官話發音,但是也是更加契合)。可想而知,再漢代漢語基礎上編寫的韻書和在唐朝官話基礎上編寫的韻書之中讀音差異有多大。

而在2004年《中華新韻》出現以前還有沒有現代新韻呢?

194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告新韻,共列出十八個韻。

建國後:

1965年,:《新詩韻》,歸納為十八個韻部,只分平仄,不分四聲,保留入聲字,另編為八部。

1978年:《詩韻新編》,書中增添了《通押的十八韻與十三轍對照表》分別於1978 年、1981 年和1984 年發行了第一版,於1989年10 月發行了第二版,《詩韻新編》是依據《新詩韻》歸納的十八韻部編寫的。

1994 年1月:《新詩韻辭典》,分為十三轍;

1995 年12月:《中華新韻譜》,分為十二韻部。

至於其他的還有沒有我不清楚。或許還有。但是近現代的我只知道這些了。

《平水韻》和《中華新韻》的差異暫且講到這裡。

接下來說一說現代人寫詩到底要不要堅持使用《平水韻》。

我先不說我的觀點。先說一下現在最盛行的兩種觀點。

以中華詩詞學會為代表,很多人堅持音韻改革。這裡的音韻的改革是說對於《中華新韻》的推行和古音的堅持雙軌道推進。而不是說廢除《平水韻》,只用《中華新韻》。

這種觀點通俗一點說就是,看古詩必須用古音,寫詩的話可以用新韻。

注意,這裡是可以用新韻,不是必須用新韻。包括詩詞學會本身依然還是有極大一部分人在堅持使用古音。當然了,有些人是不習慣用新韻。這點千萬不要奇怪,如果一開始學詩詞就是學得古韻,久而久之,對於新韻是很難接受的。因為看到一個字就會下意識想到它的古音是平還是仄。拿我來說,讀一首詩的時候看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些字,第一個念頭絕對是他們的古音平仄:

一(入聲四質)、二(去聲四寘)、三(下平十三覃)、四(去聲四寘)、五(上聲七麌

)、六(入聲一屋)、七(入聲四質)、八(去聲十五翰)、九(上聲廿五有)、十(入聲十四緝)。

有時候習慣真的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對於古音熟悉了以後,會有很多人無法在短時間內一下子適用新韻的。再加上也不是強制必須寫新韻,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會刻意去改。當然了,有人寫多了新韻,也很有可能不會去嘗試古韻。兩個原因,首先新韻是一直在使用的,早就熟悉的不要不要的了,而古音還得再去了解學習;其次,新韻比古韻寬多了,押韻的選擇也更多,寫詩更加方便。

另外一種觀點是說,寫古詩必須用古韻,甚至說還得儘量用正體字(繁體字)。

首先《中華新韻》的內容編纂就和一般的詩用韻書有所區別:平聲字和仄聲字絕對不會混淆入一個韻部之中。

《中原音韻》裡面為什麼平仄聲字混雜在一個韻部裡面無人詬病呢?那是因為《中原音韻》是曲用韻書,而曲牌裡面大量充斥著平仄韻混押的局面。不過詩裡面絕對不會有平仄韻混押的情況。我們翻看一些古詩(非近體詩),會發現類似有平仄韻混押的情況,但是真實情況是叶韻或者換韻,甚至是間韻。

詞裡面也有少數平仄韻混押的情況,比如西江月。

柳永《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鳳額繡簾高卷,獸鐶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懨懨難覺。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好夢枉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

西江月就是少見的平仄韻混押的詞牌之一。不過近體詩裡面是不會有的。

再者,到了元朝,北方方言之中入聲已經差不多消失殆盡了。所以才會有入聲派入另外三聲(平聲分陰陽)的情況。但是這也只是針對於曲,不然到了清朝,詩韻就不會恢復成平上去入四聲的體制。

並且,寫詩的傳統不可隨意拋棄。清人在元朝之後還能迴歸平上去入,為何到了現代卻要拋棄傳統呢?

現在還有比賽會特意標明,只能使用“平水韻”。像海嶽杯詩詞大賽,更是會標註必須使用正體字(為什麼堅持用繁體字我就不解釋了。和這個問題無關,我懶得打字了)。

那麼我的觀點呢?第一個觀點吧。

雙軌道共同發展。寫詩可以用新韻,但是研究古人詩作必須要學習古韻。不過我個人更加希望用古韻的人多一些。為啥呢?因為我讀詩詞的時候,會下意識的辨別它的古音是否合律,而不是現代漢語。

當然用古音,也不是說一定要用《平水韻》。

中華詩詞學會中棲鳳堂先生寫詩習慣用《佩文詩韻》。據說毛澤東創作詩詞常用《中原音韻》。而我個人,因為研究過一定時間的《廣韻》有時候用韻也會受到廣韻的限制。考慮一下十六攝、四等韻之類的。

最後再補充一句,創作需要與時俱進。我贊同使用現代意象,也不反對使用新韻,只是再怎麼與時俱進,也不能忘本。不要到最後,看古人的作品也還是用新韻來看,對於古音一竅不通那就過分了。


易362330


我的意見是識古用今。平水韻我們必須要學,不然就無法弄懂經典。但是我們作詩可以用新韻,但是要把古入聲字分辨出來專用。有人就會說那和平水韻有什麼區別?有很大的區別!如果用平水韻,一東二冬不能混用,而新韻就可以擇而用之,新韻我們用普通話讀起來更順暢。平水韻早就該改革了,就是古人也在使用中感到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那該死的十三元,不但記不住,就是搬著書本用也嫌彆扭。但是為什麼要把入聲字分別出來呢?因為我們在填詞的時候有些詞譜規定必須用入聲韻腳。一些表現悲涼,蒼勁的詞須用入聲韻腳。其實在我國的南方和一些北方地區,還保留著入聲所以我建議寫詩詞可以在《詞林正韻》的通押中選用新韻的韻腳來使用。入聲部分保持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