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国家公祭日

NATIONAL MEMORIAL DAY

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忘记历史 意味着背叛

01

国家公祭日介绍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今天,让我们重温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一起缅怀历史,珍爱和平!

02

国家公祭日设立

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7月6日,“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

除公祭仪式外,还安排6项悼念纪念活动:举行下半旗仪式、南京市部分区同步举行悼念活动、举办国际智库交流活动、组织“世界和平法会”、举办“烛光祭”活动、是全国抗战主题纪念馆和部分城市同步举办纪念活动。

03

国家公祭日影响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国家公祭日,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不能遗忘!

12.13

国家公祭,继往开来!愿逝者不朽、愿中国更强!

不忘历史,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