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蘋果和棉花之後 誰將成為農產品中下一個“黑馬”?

內容概要:

各機構平衡表綜合來看,產量相對一致。消費比上年要差。棉花商業庫存和工業庫存偏高,處於近年來高位。去庫存程度低於預期。棉紗庫存在增加,1-10月紡織服裝出口相對不錯,有搶出口可能。11月出口明顯下滑。國內零售整體不斷下滑。棉花消費下滑屬於整個大環境消費下降原因。廣交會紡織服裝下滑較多,需要四季度數據驗證全球需求下滑。現在棉紗加工利潤較好,國外棉紗加工利潤較差。倉單歷史同期最高,倉單壓力持續存在。

總結:需求取代供給成為市場更關注的一側。目前看全球消費數據尚可,但四季度數據十分關鍵。市場會逐步將目光轉向下年度的種植工作。

《中國玉米期貨投資機會分析》

主講:大連北方國際糧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馮吉龍

看漲邏輯導致前期遠期期貨高升水,港口現貨價格開稱價格略有回落後,之後一路上漲150元/噸左右。山東市場探底後價大幅度上漲300元左右,目前產區農民嚴重惜售,媒體推波助瀾,各路人馬開始囤積玉米,深加工開始提價收購,中儲糧急於高價補庫,大型飼料企業開始建立庫存,行業外資金也積極進入市場囤糧。

看空邏輯導致的現象是:一是無量上漲,上漲不堅實,目前已經開始下跌模式。二是需求不給力,市場一直處於倒掛階段。三是市場存在大量期現套利盤,拉高新糧拋陳糧,套利力量強大,交割量大。

展望:春節後2-3月份是最大的考驗,大部分農民變現到後期,囤糧的變現也到了時間節點。豬瘟可能導致需求嚴重下降,玉米進入傳統飼料消費淡季。同時再有一個月左右國家拍賣又要開始。進入拍賣季後,看國家拍賣政策導向、新季玉米種植面積、天氣、進口政策等因素,但是時間比較遠,也比較複雜,需要後期分析評估。總之今年市場相當複雜,各種情緒影響市場,很難找出明確頭緒,靈活應對,把握節奏是關鍵。

《非洲豬瘟下的生豬形勢展望》

主講:山東漢世偉公司銷售總監 劉蘭偽

發展歷程:發生疫情的60個國家裡根除的13個國家中少的5年,多的20年。真正的豬瘟疫情要重點抓防控。沒有疫苗,沒有可行性方案,只能嚴防死守。

疫情對生豬行業的影響:養殖結構發生變化,生豬區域價差擴大,影響運輸業發展等。

未來投資機會:冷鏈物流存在機會;疫情加速散戶出清,未來行業養殖水平將整體提高。生豬養殖公司具有投資機會。

《農產品期權市場特徵分析及對交易的啟示》

主講:中信期貨研究員 劉高超

農產品期權市場概況:豆粕期權總持倉量高於白糖,趨勢來看較17年持倉量有增加。白糖期權來看,看漲期權高於看跌期權。成交量來看,較17年翻了一倍,熱情提升。行權量較17年增加182%。

1.期權市場有哪些特徵:1.期權價格影響因素各自關係。期權價格與波動率時間關係。隨著到期日臨近,波動率對期權價格的影響程度快速減弱。隨著到期日臨近,期權時間損耗加快,但IV對Theta短期衝擊較大。

2.標的資產價格與期權IV關係。標的資產價格走勢與C相同,與P相反delta可以解釋80%期權價格波動。標的資產價格運動方向與對應期權IV大小並無固定的關係。IV本質上反應的是價格運行速度變化。

3.IV與HV關係。HV與IV重心走勢較為一致,表明期權市場的有效性;HV與具體期權合約的IV短期走勢差異明顯,直接根據HV交易IV有較大風險。

4.期權價值狀態與流動性關係。平值期權或近平值期權活躍度流行性較好期權掛牌初期活躍度偏低,臨近到期日活躍度下降。期權流動性不是一成不變。

單一期權策略制定步驟:判斷方向,判斷髮動速度,確定投資策略,選擇合約狀態,評判期權價格。

《蘋果期貨分析及展望》

主講:中信期貨研究員 高旺

行情回顧:市場預期全國蘋果減產30%以上。我們調研的省份中,陝西減產58%左右,甘肅在40%左右;根據中國蘋果網的數據,全國減產35.6%。歸結為一場倒春寒引起的牛市。

預計2019/20年度,中國蘋果產量將創新高,主要原因有:1、種植面積繼續增加,新樹掛果量增加;2、受倒春寒影響,本年度為小年,預計明春樹體營養豐富,明年大年。

總結:舊合約關注消費及蘋果質量,春節前偏多為主,節後或偏空。後期關注蘋果質量。

本文源自中信期貨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