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是如何根據“霧”來判斷的?

姚雅君


翡翠賭石中的霧,即存在於皮殼與肉之間的一種物體,霧有厚有薄,主要由

白霧,黃霧,黑霧,紅霧,霧雖然不能直接影響色,但它是山石種嫩或種老的表現,即是說明石頭硬度高,種老,因而是判斷玉石敞口,質量和真偽的重要標誌,也是決定開價的因素。

翡翠賭石中的白霧

一般人喜歡白霧,把外皮磨去後露出來的白色,如同白蒜皮蓋在顏色上,稱之白霧。這種霧裡的石頭顏色淡,但一旦把霧去掉,色就會濃了,白霧一般在白鹽沙和白蟒下邊。

白霧的好壞主要看霧層的厚薄,霧層越薄越好,薄層白霧,但還達不到“白糊”程度的。都不算種老,不過,翡翠的種質已經夠老,達到糯種,局部還有冰味。厚層白霧的種質一定很差,而薄如蟬翼的白霧往往會出現玻璃種翡翠。

翡翠賭石中的紅霧:一般來講底灰的多,大部分人不喜歡賭紅霧。同時紅霧愛跑皮,跑到皮上來。霧最怕的是跑到皮上,凡是霧跑皮的石頭十個有九個灰,是講底子灰。

紅霧在冰種翡翠中則很少出現,更不可能出現在玻璃種翡翠中。這是因為“大個頭”的膠體粒子根本無法滲入結構極其緻密的翡翠中。對於紅霧來說,玻璃底帳猶如刀槍不入的銅牆鐵壁,絕對不會被紅霧浸入的。因此可以說,凡是紅霧翡翠,肯定不會是玻璃種的,甚至連出現冰種、冰糯種翡翠的機會都不會多。這就說明為什麼在市場上還能夠見到冰黃翡翠,而唯獨難以尋覓到冰紅翡翠的影蹤。

翡翠賭石中的黑霧:如果霧厚,則底子灰,黑霧也高綠,也有低色,也屬於常見的一種霧,但比黃霧少,大馬坎比較多,大部分人不喜歡賭黑霧。黑霧愛跑皮。

黑霧的好壞同樣是要看霧色的深淺、濃淡以及霧層的寬窄、厚薄等形態特徵。由於黑霧的變化比較大,與紅霧不同,黑霧不僅生在皮肉的結合部,而且還會深入到玉肉之中,其分佈範圍及霧層的寬窄變化一般都很大。因此,不能簡單地說凡是厚層黑霧一定很差,更不能說凡是黑霧一定是差的霧。

翡翠賭石中的黃霧:如果該塊料有黴松花,一旦把松花擦掉,看著霧很黃,擔擦掉霧,色會泛藍。黃味不足。如果是大件貨,要慎重考慮。也有的松花一擦看不見色,是霧把色隔開,結果就不敢賭了。其實再擦下去就露出色來了。

總的來說,不管是何種顏色的霧,其霧色越淡越好,色淺的霧其翡翠種質要比色深的好。霧層越薄越好,霧層薄的翡翠一般多是老種。若霧層薄而密集,霧色純淨無摻雜,而且霧與玉肉的接觸界線平直而清晰,即是好霧,其翡翠種質相對較老。

反之,如果霧層寬而厚,霧色不純淨有摻雜,而且霧與地子界線不清相互穿插呈犬牙狀,那就是很差的霧了,其翡翠的種質就比較嫩。例如,豆種翡翠的霧一般屬於這種類型,因而種嫩。

另要特別注意一種叫跑皮霧的,也稱為“霧跑皮”。

總結來說,有霧的玉石主要出自大馬場區和老場區。老場區的四通卡的石頭沒有霧,大谷地的石頭僅有少量的有白霧。新場區、小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的石頭沒有霧。


廣博翡翠凌雲論壇


霧層是翡翠原石特有的現象,特指翡翠原石皮殼和肉之間的一層有色差的區域,各種敞口的皮殼,都可能有起霧的表現,霧的顏色大致有白霧,黃霧,紅霧,黑霧等。

霧是判斷翡翠原石種水的一個標誌,只有種水到了一定程度,原石才會有霧層,沒有霧層的原石,通常種都比較差。

白霧,黃霧一般都象徵著石頭種老,底子乾淨,所謂~欲求亮水霧必白,說的就是白霧的珍稀!

日常看石頭,要多多對比有霧的皮殼,才會對霧層有一定的眼感,翡翠賭石的霧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