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面的狗兒李衛對年羹堯是否是恩將仇報呢?

BjMr_T


恩將仇報?這恐怕要提前說清楚一個問題,恩究竟是什麼恩?仇又究竟是什麼仇?事實上,無論是李衛還是年羹堯,就兩個人的實際發展來說,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太多的交集,所以根本談不上恩仇關係。

李衛的起點,是從雍正來到江南賑災開始,從要飯的饑民當中帶走了李衛做了自己的僕人,可以說真正給李衛生路的是雍正,而這一期間他與年羹堯實際上是沒有交集的,即便是交集,也無非是身為部下的年羹堯經常出入雍正的王府,與李衛等人比較熟悉而已。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年羹堯曾經對李衛也有過一次恩典,就是李衛與翠兒在雍正府中偷情,意外被王府中的其他人撞見,按照王府的規矩自然要將兩人逐出門外,恰逢被年羹堯撞見,年羹堯向雍正求情,希望自己在西北任職的時候,把李衛留在身邊作為助手,也得到了雍正的同意,但這一件事與其說年羹堯對李衛有恩,倒不如說雍正做了一個順水人情。

因為李衛與翠兒的事,雖然觸犯了王府的規矩但正常是不需要雍正去處理的,而雍正早在江南賑災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李衛與翠兒之間的關係,所以即便年羹堯不去求情,以雍正的態度後期赦免李衛的可能性也會很大,只不過藉著這個機會賣給年羹堯一個面子,更可以藉此將李衛安插到年羹堯的身邊,年羹堯反而不加懷疑,畢竟在明面上是自己營救了李衛。



隨後當年羹堯再一次返回北京,四處在京城各股勢力之間遊走,企圖保持平衡的時候,遠在外地的李衛也及時將這一情報提前傳輸給雍正,這也說明李衛不僅僅是單純被年羹堯營救,在他臨走之前雍正在背後肯定授意了李衛很多東西和任務,以李衛的精明,恐怕一早就知道雍正允許年羹堯將他帶走,是早就設好的局。

至於雍正繼承皇位後,李衛逐漸升遷,那更是雍正的不斷提點,這一期間李衛也離開了年羹堯的系統,開始在江蘇一帶推行新政,他與年羹堯之間也只剩下了多年之前的友情,但隨著年羹堯逐漸被打壓,甚至最後被逼自殺,李衛縱然有不捨,但在皇權面前也只能選擇服從,就跟他多年前對高福的秘密被處決選擇“視而不見”一樣,但年羹堯的遭遇,與李衛沒有關係。


遼寧資深球迷


這個問題問得好。好就好在,它揭示了李衛所面臨的困境:二難選擇。

一邊是自己的主子雍正,一邊是自己的恩人年羹堯。李衛很難選,但又不得不選。最終,李衛選擇了站在雍正一邊。這是否就說明李衛是個恩將仇報的人呢?

我覺得不是。

年羹堯當然是有大恩於李衛的。當初還在雍王府做小奴才的時候,李衛與小翠夜間幽會,被府裡的大太監高無庸逮了個正著。這時候,是年羹堯替他和小翠求情,讓四爺和福晉饒了他倆,並把他倆帶在了自己身邊,然後又把李衛帶上了仕途,讓李衛從小縣令開始幹起,最終一步步成為封疆大吏。

當然,這個事情本身就是雍正瞞著年羹堯設下的局,為的就是讓李衛去監視年羹堯。但從感情上來說,年羹堯對李衛和小翠是真摯的。對於這份恩情,李衛和小翠心中自然是感念的。

所以,雍正要殺年羹堯時,李衛是難過的。但他知道,年羹堯已經不可能活了,他能做的,只是帶上小翠親手做的幾樣小菜,去給年羹堯餞行。

說到底,不管年羹堯和李衛的官做到多大,他倆都是雍正的奴才。奴才,是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更不用說掌握別人的命運。

李衛知道這一點。當小翠哭著讓他替年羹堯求情時,李衛只有丟下一句“婦人之見”。這意思很明白,要是能夠求情,要是求情有用,他李衛早就去求情了。

說到恩情,年羹堯固然有恩於李衛,那麼雍正呢?是雍正把他從小叫花子一步步拔擢為封疆大吏。僅憑年羹堯,李衛也許最多隻能當個縣令。

所以說,不管從恩情大小的角度,還是從奴才效忠主子的角度,李衛都只能選擇堅定地站在雍正一邊。

再說了,即便李衛選擇站在年羹堯一邊,也是於事無補的。在這種情況下,李衛除了心裡難過一番,確實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如果再考慮一下自己的前途,李衛更應該選擇支持雍正。而且,雍正也知道李衛與年羹堯的關係,此番派李衛去賜死年羹堯,是否也是對李衛的一次試探呢?

看似二難選擇,其實沒有選擇。除非李衛想陪著年羹堯一起死(於事無補),否則,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他都只能選擇站在雍正一邊。

此外,年羹堯確實是自己一步步走入了死局。他自己都不去努力求生,怎能讓別人承擔這個重任呢?


趣談秘史


李衛的選擇問題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會遇到的,一邊是對自己有生殺榮辱大權的主子,一邊是幫過自己有恩於自己的長者兼同事。但對李衛來說,這個選擇並不困難,就是一個字:“忠”,因為他讀書少反而幫了他,就是沒有什麼這道哪個理,只認主子就對了。他的正確是因為他賭對了,跟了個成功的主子,試想,假如四爺失敗,他的下場會如何?至於年羹堯,李衛並沒有認他作主子,只當是為同一主子效勞的同事,個人恩情是遠遜於主子恩情的。當年的恩情畢竟未及生死交情,在關涉生死的大是大非面前,當然選主子了。

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沒有兼顧的智慧,就不要頭腦一熱,所謂“義氣”根本不值什麼。


天高雲淡153975946


這是個人淺見。


逗說歷史


恩將仇報?這沒有吧!扯不上把!《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跟李衛同是雍正府中的潛邸奴才,同樣有著他的使命!當初,李衛跟翠自由戀愛被發現,被綁了起來要懲罰,正好年羹堯路過,李衛求年羹堯替他求情!然而,年羹堯確實也替他求情了,並且把他和翠一起帶到了四川!而年羹堯卻不知道,他已經是四爺的安排在身邊監視自己的人了!雖然電視劇裡沒有演他們之間的故事,但是從年羹堯投身兵營起,可以看出來,年羹堯是一個有擔當,對待手底下的士兵們管教嚴厲,同時也對他們十分喜愛,是一個特別好爽的的人,就拿江夏鎮剿奪的金銀,基本上都是分給他的士兵了!那麼李衛跟著他走了,於公於私都是受到優待的!

後來,李衛也被下放到地方當官!他們不屬於一個轄區,誰也管不到誰,就這麼一直過著各自的生活,沒有交集!因為李衛和年羹堯都知道,每個當皇帝的都十分忌諱結黨營私,那麼他們倆也不會有著多少聯繫!但是,年羹堯在西北出任大將軍王,他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能夠傳到李衛耳中的,李衛對他應該是有一個很深的瞭解的!看到這個老大哥這一步一步的走向絕路,李衛只能看著,因為他沒有什麼能力阻止的了年羹堯,畢竟他自己的分量太輕了,即使在那個時候給年羹堯寫信,年羹堯也未必能夠看到!

別看李衛在劇中就是一副奴才的嘴臉,但是這個人不傻,有些時候看事情要看的很明白,對雍正的這份忠心做的比雍正的其他奴才都要好,所以他一直都得到了雍正的信任,當他接受到命令去處理年羹堯的時候,我相信,他知道雍正的脾氣,對於年羹堯這麼多條大罪,他對雍正的話只能是,“主子,年羹堯犯下這麼多罪,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麼,能留下他一條命麼?”,這一句話也就是對年羹堯最好的報恩了,相信朝廷之上已經沒人敢這麼說了!

而最終李衛送年羹堯最後一程,也是可以的,這哥倆跟著雍正這麼多年,最終能夠有一個老朋友把年羹堯送走,年羹堯還要求什麼呢?看看隆科多,看看老八,老九,老十,自己已經是很好的了!還是那句話NO ZUO NO DIE!不作就不會死!


可樂男孩


其實來說,主子只有一個,前期可能年羹堯去四爺府上早,其實李衛和他是同類人。都是雍正的奴才。到了四爺當皇帝后,他們就是臣子,古語說,皇上要臣死,臣子不得不死。這是不變的規律,李衛只是一個對付的工具而已。


我正能量一份子


封建社會,忠君是維護國家統一的最高標準。君恩是公,是大,是天。私恩是個體,是小,是地。所以,李衛是政治正確。😂😂


謝勳烈1


年羹堯自己所犯下的死罪,又不是李衛逼著他去犯罪的,何來恩將仇報一說,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情況下,李衛只不過是在奉命行事,這不叫恩將仇報。


我行我素狂野世界盃


這個問題要從那個角度看了。如果單純的就他們兩的交往看,李不是個好朋友。年對他有提攜之恩,維護之義。但是換個角度呢?李如果不那麼做,最後會比年更慘!


king58499958


天天見你發雍正王朝問那麼多 怎麼不去陪雍正皇帝說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