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為何會有“貴生不貴熟”的說法?

靜心亦可


愛喝普洱茶的人對普洱的市場多多少少會有些瞭解,對普洱茶貴生不貴熟的說法也一定有所耳聞,那麼為什麼會有抬高生茶貶低熟茶的市場行為呢?其實這也是有一定根據的,且由我為茶友們細細道來。

歷史原因

普洱茶的歷史由來已久,關於普洱茶起源的傳說也不絕於耳,既然都講到這兒了就先給大家講講這些傳說故事吧。

《神農本草經》是這樣說的:“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於是便有了神農氏嘗百草而終得茶的說法,這種說法在茶文化經典著作,陸羽的《茶經》中也能看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將古代具有神話傳奇色彩的神農氏與神秘的東方樹葉——“茶”聯繫在一起似乎沒有一點突兀,並且廣為大眾所接受。

有人認為茶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以此為前提,就出現了茶葉是達摩祖師割掉的眼皮所變的傳聞,當然這種說法就比較難以置信了。除了這些傳說人物,還有諸葛亮發明普洱茶的說法。

以上只是一些傳說故事,有本記的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 已自唐時。”可見從唐朝時期普洱茶就已經出現,並且流行與邊疆地區。。。。。。

劃重點!!!

以上嘮叨了那麼多關於普洱茶的歷史,但都是我們現在所指的普洱生茶!不是熟茶!熟茶並不是一直就有的,1973年昆明茶廠人工渥堆發酵成功製成“熟茶”後,我們所知的熟茶的歷史篇章才打開。所以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有超過三四十年的熟茶,一句話,別買。

普洱茶特性決定

普洱茶是一種後發酵茶,越陳越香是其最大的特色,因此普洱茶是具有相當的儲藏價值的,愛茶之人不僅沉迷於等待普洱陳化的期待,也會收藏普洱茶作為一種投資。

由於生茶製作完成後,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等待其完成自然發酵的過陳,所以才會有熟茶的產生,其實製作熟茶就是為了通過人工渥堆加速普洱茶的發酵,減少等待時間,這對減少商家庫存,想快點喝茶的人來說都是雙贏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製作工藝的不同,生茶與熟茶的品質有很大的不同,與生茶相比熟茶可以更快的飲用,但是卻失去了與生茶一樣的陳化以後能得到的口感,也就是說生茶更具有儲存價值,而熟茶則遜色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如果買到熟茶做投資就是被騙了。

就儲存價值和陳化後的口感來說,生茶的優勢就決定了它的價格。

熟茶工藝複雜難出好茶

熟茶的製作工藝比生茶更加複雜,生茶只需精製後等待其自然發酵,而熟茶必須經過渥堆發酵。人工渥堆的歷史並不長,而且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原料、季節、地點、潑水比例、原葉投放多少等,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師傅也不能保障完全不出問題,所以,

熟茶的複雜工藝就決定了好的熟茶十分難得

市場影響價格

價格除了商品本身的價值,也被市場所操控。熟茶的口感比生茶更溫和,更容易被接受,所以其實熟茶的銷量是比生茶高的,各種茶樓酒館,一般家庭飲用都會選擇生茶,這也減少了儲存時長,這就導致熟茶的大批量製作,量大自然很難精,於是加重了茶廠把好的毛茶生產生茶,而熟茶則不被重視。

好的熟茶不易出,廠家也不願把高檔毛茶、名山頭茶葉用來做熟茶,這樣一來貴生不貴熟的觀點只會循環往復。


關於生茶與熟茶價格差異的原因就是這些了,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交流。


茶百事


你好! 還真不一定是因為生普比熟普好,其實,生普和熟普各有各的優點,同等原來等條件下,生茶的口感層次豐富濃烈,卻易有苦味出現,而熟茶口感卻更加醇厚溫和。真正具備品質區別的是生茶的後期轉化空間確實比熟茶大。之所以形成了貴生不貴熟的觀念,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多的是受“先入者為主”的影響,因為生茶飲用歷史悠久,而熟茶則是在70年代才研製而成的,加上長期以來消費者和商家已形成了貴生不貴熟的觀念,從而也影響了廠家的觀念,往往會把最好的原料先用來製作生茶, 好的原料成本高銷售價格也就跟著高,如些往復循環,更加奠定貴生不貴熟的觀念。

1.在普洱茶長達數百年的歷史中,生普飲用歷史悠久,熟普算是新面孔,是上世紀70年代才創制的茶葉,之所以研製出熟普,可能是為了更快的銷售和飲用,是用一種人為的渥堆快速發酵法,以達到模擬生茶陳化的現象和口感。這也使消費者進入誤區,認為熟普不如生普好。

2.熟茶製作過程中通過渥堆發酵使茶葉實現快速熟化,那麼茶本身的活性就比生茶弱,所以,熟茶後期的轉化空間比生茶小,生茶是在自然條件下逐步陳化變熟的,生茶在自然熟化的過程中隨存放時間的增長形成了越來越獨特的氣韻和滋味。

3.原料方面,長期以來消費者和商家已形成了貴生不貴熟的觀念,從而也影響了廠家的觀念,所以廠家往往會把最好的原料先用來製作生茶, 好的原料成本高,銷售價格也就跟著高,如些往復循環,更加奠定貴生不貴熟的觀念。

4.而從口感來看,由於普洱茶是一種講究後期變化的茶,在相同的氣候條件、倉儲條件下,生茶的後期變化比熟茶來得明顯,口感上更加豐富鮮活,而熟茶,由於在出廠時就具備一定的發酵度,提前改變了生茶在新茶時期生利的口感,使口感醇厚溫和。

所以,只有在原料和其它條件都相同是才有可比性,才能說普洱茶為何貴生不貴熟。


國家高級評茶師










侍覺山茶鄉小段


己寫過專文,擇成幾條:1、熟茶用料較差,多為夏茶、邊角料或受潮的炒壞的等等較便宜,雖加工成本高,但總體成本低於生茶2、熟茶口感很多人接受不了,市場不好推廣3、熟茶比較挑工藝,好原料做損耗大風險高,認真做熟茶的人少,以至好的熟茶難找,稍好一些的價還高


刀哥說茶


簡單回答,因為大部分人對熟茶比較排斥,生茶有市場。

熟茶雖然工藝複雜成本高,但是市場不討好,負面新聞高於生茶


仁易說茶


1、熟茶用料茶,選的料會比較差;

2、市場主推生茶,生茶價格自然會上去;

3、熟茶渥堆發酵,不懂茶的茶會覺得髒,更加會選擇生茶。畢竟生茶屬於輕發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