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為什麼那麼討厭他的兒子雅科夫呢?

Kimi-Dan


雅科夫是斯大林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兒子。那時斯大林整天在外鬧革命,與妻兒聚少離多。後來雅科夫的母親患傷寒去世,斯大林傷心難過了許久。但那時斯大林不但行蹤不定,還常有生命危險,加上雅科夫年幼,所以由姨媽和舅舅撫養長大。

斯大林掌權後,才將雅科夫從格魯吉亞接到身邊。此時斯大林已再婚並有了孩子,雅科夫也已上中學。由於父子之間長期分離,倆人的關係從來不親密。在家裡得不到溫暖與愛的雅科夫,在學校也過得不快樂。他本來就生性靦腆內向不太合群,又因格魯吉亞口音而被同學們嘲笑,認為他很老土。這讓雅科夫更加自卑,讓斯大林更加反感。

上大學後的雅科夫,長期不願回家見斯大林,父子之間更加隔膜。後來他愛上了一位猶太姑娘,帶回家見面,沒想到被斯大林一頓破口大罵,要趕猶太姑娘走。雅科夫回到自己的房間,掏出槍想自殺,被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攔下奪走手槍。斯大林得知後,鄙視地說雅科夫,連自殺都不會,真是大草包。

雅科夫回到學校後,堅持與猶太姑娘結了婚並生下一個孩子,斯大林氣得幾乎與他斷絕了關係。雅科夫後來被俘,戈培爾拿他大做文章,聲稱要拿雅科夫換保盧斯。斯大林認為雅科夫被俘而不是戰死或自殺,太過丟人。他說雅科夫的軟弱和自私,都是因為娶了猶太媳婦的緣故,因此下令逮捕了她。

後來,雅科夫在戰俘營自殺,斯大林認為好歹替自己挽回了一點面子,才釋放了兒媳婦,併為她和她的孩子批了一筆生活費。


世界真的很大



這是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被納粹俘虜時的照片,後來他是死在了納粹的集中營裡。這件事是這樣的:

1941年德軍全面入侵蘇聯,在一次戰鬥中蘇聯第14坦克師被擊潰,一箇中尉雅科夫·朱加什維利被俘,他就是斯大林的長子。

雅科夫被俘後斯大林也是心急如焚,並不像有的說那樣毫不在意。事實上斯大林曾兩次派兵去營救,但均告失敗。

後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俘虜了納粹高官保盧斯上將。這個保盧斯可是來頭不小,他是德軍元帥,並且是策劃巴巴羅薩計劃的軍事家之一。希特勒得知一員大將被俘便通過中立國的紅十字會告訴斯大林,說願意用斯大林的兒子雅科夫交換保盧斯元帥。

斯大林說:“我不喜歡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無論斯大林說的是真心還是假意,他的這一舉動讓蘇聯人民更敬愛他了,認為他毫無私心,一心為蘇聯人民。

納粹也將斯大林的這個意思告訴了雅科夫,雅科夫非常沮喪。我永遠不知道他那一刻是怎麼想的,是恨斯大林還是……

不久後雅科夫在集中營與一名英國俘虜打了一架(雖然都是同盟國,但英蘇兩國的軍人互相看不慣,即使在納粹的集中營中也經常發生衝突)。雅科夫整個人就像瘋了,他衝向集中營的電網!納粹看守讓他退後,但雅科夫還是一往無前衝向電網……就這樣雅科夫被機槍達成了篩子。

有人認為這是雅科夫看不到希望,而決定故意找死,他實際上是自殺的。


玉儒於成


斯大林追妹子的手段大概很有一手,28歲的斯大林追上一個18歲的女大學生娜塔莎(蘇聯女性好像挺喜歡叫這名的),次年就誕生了愛情的結晶,雅科夫。

隨著這個雅科夫的誕生,兩人之間的愛情也就此破滅。年幼的雅科夫一直跟著自己母親生活,對於自己的父親斯大林幾乎沒有什麼感情。雖然後來雅科夫回到了斯大林身邊,但也未來能修復父子之間的感情。


之所以會有人說斯大林父子關係不太好,主要還是因為在蘇德戰爭中,雅科夫不幸被德軍俘虜。當德國方面得知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兒子後,希望用雅科夫來交換保盧斯(擔任過德國元帥)。

沒想到斯大林直接拒絕了,並且說了一句:我不會拿元帥換回一個士兵!這裡還有一句流傳更廣的話:蘇聯沒有俘虜,他們都是叛徒!雖然不知道原話究竟是什麼,不過大概意思應該差不多。雅科夫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絕望的撲向了電網(雅科夫之死,版本很多,比如說自殺,比如說被德軍折磨致死)。


其實斯大林和雅科夫之間雖然關係不好,不過還不至於冷漠到那種情況。斯大林之所以沒有選擇救自己的兒子,還是因為他所處的位置所決定的。

斯大林不僅僅是一個父親,更是蘇聯的最高統帥。兒子的性命,國家的利益,二者之中斯大林選擇了後者。


胡史亂翔


斯大林雖然具有領袖的鋼鐵般的意志,不過在許多事情方面,斯大林卻有著與常人完全不一樣的邏輯和思維,因而一直有人認為斯大林患有嚴重的病態的偏執狂綜合症,而不是單純的領袖意志。斯大林對自己的兒子雅科夫見死不救就是其中一個明證,斯大林在雅科夫被捕後拒絕了德軍提出的用德軍元帥保盧斯來交換雅克夫的建議,直到雅科夫死在監獄中,斯大林都未曾進行過實質營救。

雅科夫是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斯瓦尼澤的兒子,童年時期,因為斯大林一直顛沛流離,所以雅科夫和斯大林之間的聯繫並不多,從1907年到1920年這13年間,雅科夫和斯大林之間甚至連續長達13年沒有見過面。在1921年之前,雅科夫一直生活在老家格魯吉亞,雅科夫不會說俄語。1921年,雅科夫到了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的家裡,雅科夫由於不會說俄語,因此在此後的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不過雅科夫非常擅長踢足球,因此在學校裡面還是受到了很多同學的歡迎。

1937年,雅科夫聽從斯大林的建議進入炮兵學院學習,在炮兵學院學習期間,雅科夫與一名芭蕾舞演員結婚,並育有一女,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雅科夫奔赴前線,在上前線之前,雅科夫只是與斯大林通過一個電話。7月份,雅科夫所在部隊陷入德軍包圍,在突圍的過程中,雅科夫失蹤,下落不明,後來到了1943年,德軍開始向蘇聯紅軍散發傳單,傳單主要內容是雅科夫被俘的消息,因為雅科夫特殊的身份,因此可以想象此事在蘇聯紅軍中的震動。據說斯大林對於雅科夫被俘一事非常生氣,甚至曾經將雅科夫的妻子抓進監獄,說雅科夫的妻子是德軍的間諜。

1945年,德國投降後,關於雅科夫的被俘後的相關資料和檔案被英國人獲得,根據檔案顯示,雅科夫曾經被輾轉關押在幾個監獄,他曾經拒絕了德軍的誘降。德軍曾經想用雅科夫去換被俘的德軍元帥保盧斯,但是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絕。令人驚訝的是雅科夫最終是自殺身亡。

雅科夫雖然是斯大林的兒子,但是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雅科夫的一生:“沾了偉人的光,受了偉人的累。”斯大林與兒子雅科夫之間只是關係略冷淡,還談不上斯大林討厭自己的兒子。


青年史學家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斯大林討厭他的兒子雅科夫。相反冷酷的斯大林對他兒子的嚴厲和冷嘲熱諷恰恰是一個黑色性格的人表達關愛的方式。

年幼的雅科夫和他的母親

雅科夫是個可憐的人,自幼喪母,缺乏父愛造就了他的內心自卑的性格,但不意味著他懦弱。當時歐洲的大環境都是歧視猶太人,但他毅然決然不顧父親的反對要迎娶猶太女孩。德軍入侵蘇聯又毅然決然的從軍抗擊敵軍。這這都顯示了他的果敢。




他運氣不好被俘虜了,斯大林作為領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戰爭仍在進行,怎麼可能跟德軍做這種換人的交易?換做任何人當領袖都會猶豫吧。如果我是斯大林的位置,我也會說不會用士兵交換元帥這種話。

雅科夫被俘後,斯大林多次派作戰小組跨敵佔區去援救雅科夫,但不幸都失敗了。納粹害怕雅科夫被救走,所以多次轉移雅科夫的位置。

在監獄中聽到父親父親對自己批評的消息,被德軍守備折磨凌辱,被德國媒體偽造投降信件,被英法俘虜排擠毆打,最後這個可憐人在絕望中衝向了鐵絲網被德軍守衛打成了篩子。

作為一個士兵和領袖的兒子,他沒有背棄蘇聯和信仰。他只是個可憐人,一生坎坷崎嶇,結局也很悲慘。

我沒有看到斯大林討厭雅科夫的一面,他只是個嚴厲不好相處的父親。

最後德國納粹在斯大林的滔天怒火中灰飛煙滅!


大明終始


之所以會有人說斯大林不喜歡兒子雅科夫,有兩個傳言。

一種說法是雅科夫患有神經衰弱,並且不成器。

另一個種說法是雅科夫被德國納粹俘虜後,希特勒一度想以雅科夫作為籌碼,交換被蘇聯紅軍俘虜的德國將軍保羅斯·阿爾弗雷德。然而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絕,並稱:“我是不會用一個將軍交換一個士兵的。”

(斯大林舊照)

那麼這兩個傳言真的能作為斯大林討厭雅科夫的證據嗎?

說起來,雅科夫雖貴為領袖之子,但他的人生卻比較坎坷。

早在他幾歲時,其生母,也就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葉卡捷琳娜·斯瓦里澤便被傷寒奪去了生命。

當時斯大林正忙於革命,根本無法照顧年幼的雅科夫。所以把他送回格魯吉亞舅舅和姨媽家,讓他們代為撫養。

也就是說,雅科夫早年喪母,緊接著又成了留守兒童。

在雅科夫14歲的時候,蘇聯已經獨立,身為元首的斯大林把他接到了身邊。

由於多年來雅科夫和斯大林並不在一起的緣故,雅科夫對斯大林的感情難免有些淡薄,斯大林和他亦無話可說。

斯大林先是把雅科夫送到鐵路運輸學院,之後又讓他去炮兵學院進修,希望他能成為國之棟樑。

斯大林不光為雅科夫設計了他的人生道路,還很強勢地干預著他的生活。當然,不光是雅科夫,斯大林對所有的孩子的日常生活都比較干涉。

雅科夫參加工作後,和一個猶太姑娘戀愛了。當他帶著猶太姑娘回家並告訴斯大林他要和這個姑娘結婚後,果然遭到斯大林的嚴厲拒絕。憤怒之極的雅科夫最終搬離了斯大林別墅,並不聽勸告地和猶太姑娘結了婚。

(雅科夫舊照)

就在此時,蘇德戰爭爆發。

雅科夫二話沒說就上了戰場。

由於德國納粹在蘇聯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進攻,所以雙方開戰三週,蘇聯紅軍就有百萬官兵陣亡,還有好幾萬人成了納粹的俘虜。

低迷的士氣籠罩在軍中,有人做了逃兵,還有人乾脆直接投降了德國納粹。

為了鼓舞士氣,也為了減少士兵被俘虜的幾率,斯大林出臺了一項非常嚴厲的政令:凡成為俘虜的,視為叛國罪,其家人也等同於叛國,應判處死刑。

然而,就在政令宣佈不久,雅科夫被俘的消息就傳到了蘇聯。

德國納粹以為自己手中握到了一張好牌,準備好好利用雅科夫要挾斯大林,他們提出用雅科夫交換被蘇聯紅軍俘虜的德國元帥保羅斯,然而遭到了拒絕。

斯大林暗中命突擊隊去德國戰俘營營救雅科夫,但由於德國納粹對雅科夫看守嚴密,因此派去的幾支突擊隊都遭到德國納粹伏擊,全部陣亡。

(雅科夫被俘舊照)

德國納粹也利用雅科夫的身份,多次炮製他叛國投降的公開信,並把印有雅科夫大幅照片的公開信撒在蘇聯境內。

斯大林看到公開信上,的確是雅科夫的字跡後,認定了雅科夫已投降德國,惱怒之極的他,按照新頒佈的政令,處死了雅科夫的舅舅和姨媽,同時關押了雅科夫的妻子。

蘇聯紅軍見斯大林如此大公無私,軍心大受鼓舞,戰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德國納粹在英勇的蘇聯紅軍面前,節節敗退。

德國納粹手中的雅科夫頓時失去了任何價值,殺又不能殺,只好繼續關在集中營中。

不過,雅科夫還是太年輕,當他聽說心愛的妻子被斯大林逮捕後,他認為斯大林一定是認為他背叛了國家,所以他一心想要越獄,然而幾次都沒能成功。萬念俱灰的雅科夫最終自殺身亡。

蘇聯勝利後,蘇聯情報局費了很大勁,才得知雅科夫沒有叛國的真相。斯大林這才下命令釋放了雅科夫的妻子。

如果說,由於斯大林沒有用德國元帥交換雅科夫,就是討厭雅科夫的表現,那肯定是不成立的。因為他一旦同意了希特勒的條件,就會導致蘇聯紅軍軍心渙散,而德國也會大做文章,最終讓蘇聯倒在德國納粹的鐵蹄之下。所以,他不答應這個條件,是因為他是人民的元首,而不僅僅是雅科夫的父親。

(參考史料:《勝利與悲劇:斯大林政治肖像》)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提得並不準確。


世人只是因為斯大林不願用一個俘虜元帥換回自己被俘的兒子而言傳出來的。


哪有父親會眼睜睜看著兒子送死,而不願意去救的?這個不合人之常情。



斯大林並不是不願救自己的兒子,作為一個父親,他應該是比任何人都在乎兒子的生死。


但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帥,他得以大局為重。根據當時蘇聯的國家狀況,斯大林在私下展開的援救失敗後,還需要維護國家的利益,他只能犧牲兒子的生命,保大家。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整個事情的經過。


題中的兒子指的是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朱加什維利。


雖然斯大林和長子十幾年沒有相處過,對兒子的照顧很少,但他對這個長子仍然是寄予厚望的。


雅科夫也很上進,他大學畢業後,在莫斯科斯摩稜斯克工程建築學院任工程師。


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雅科夫報名參軍,並進入坦克師服役,不久升任蘇聯第14坦克師的中尉軍官。


二戰爆發後,納粹德國入侵蘇聯,雅科夫為了保衛祖國,指揮坦克師與德軍血戰。


1941年7月,不幸被德軍俘虜。


德軍知道他是斯大林的兒子後如獲至寶,將他關押在薩克森集中營,並強迫他跟德軍合作。


但雅科夫很硬氣,他擁有堅強的意志,並且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無論受到怎樣的誘惑和嚴刑,都不願意作出妥協,出賣斯大林和蘇聯。


雅科夫被捕後,斯大林非常傷心,幾乎天天睡不著,他曾兩次私下派蘇維埃軍事情報局有關人員對雅科夫進行營救,但都以失敗告終。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蘇聯國家狀況。


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起進攻之後,蘇聯就開始節節敗退,一場又一場的敗仗,讓蘇聯元氣大傷。



僅僅10天,北部戰線24個師,中部戰線30個師,全部被殲滅,死傷無數。南部戰線,70個師血戰10天,僅有少數突圍,66萬餘人被殲滅,其中有6萬名軍官,被希特勒稱為“史上最大的圍殲戰”。


在年底的冬季攻勢中,蘇聯軍隊再次被徹底擊潰,在開戰第一年的半年中,蘇聯軍隊就有300多萬人被俘虜。


為了挽救危局,1941年斯大林頒佈命令:投降者將被視為逃兵,家庭成員將遭到逮捕並剝奪國家權利與救助。


這條命令看起來殘忍,其實是在戰爭時期不得已的做法,如果沒有嚴厲的保障措施,長期以往,因為投降,蘇軍將面臨徹底潰敗。


為了維護自己頒佈的法令,作為全軍的最高統帥,斯大林當然更要以身作則。


1942年冬天,德國第6集團軍佔領斯大林格勒的企圖被挫敗。弗里德里希·馮·保盧斯將軍手下的軍隊遭到蘇聯軍隊的圍攻,15萬德軍被殲,德軍將領保盧斯更是成了蘇軍的俘虜。


保盧斯是德國第十集團軍參謀長兼國防軍副總參謀長,巴巴羅薩計劃的制定者之一,在納粹德國上層的地位很高。


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能夠俘獲德軍元帥,極大地鼓舞了蘇軍的士氣。



而此時的希特勒想利用雅科夫來交換人質,在希特勒的意識中,這樣的交換對於雙方來說應該是一樁划算的交易。


於是,希特勒通過國際紅十字會與蘇聯交涉並告知斯大林,如果想自己的親生兒子平安回到蘇聯,就用保盧斯換雅科夫。


但是斯大林的回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的回覆只有一句話:“我不喜歡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


他認為自己兒子在國家民族面前,也是一名普通士兵,不應享受什麼特權。


斯大林身為當時的蘇軍統帥,肩負著領導蘇聯人民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他拒絕用德軍元帥交換自已的兒子,是本著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也是為了安撫傷亡慘重的蘇軍以及穩定國內形勢。


事實上,無論哪個領袖都不會同意這種交換,既損害自己的聲譽,也影響部隊的士氣 ,在世界上具有很深影響力的斯大林,並不會蠢到這個份上。


對政治家來說,生命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此緊要關頭,斯大林作為最高統帥,必須以身作則,不論他多麼愛自己的兒子,都必須以大局為重。


在國家民族和親生兒子面前,斯大林選擇了國家民族。這一點,斯大林本身是無可指責的。能做此決定也是令人欽佩的。無法營救自己的兒子,斯大林的內心也是非常無奈和悲酸的。


雅科夫在集中營裡呆了2年,始終沒有背叛蘇聯。犧牲時,年僅36歲。


有說他是自殺的,有說他是越獄逃跑時被德軍開槍打死的,還有說他是德國納粹特工人員在獄中謀殺的,至今也沒有定論。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偉大的戰士,他是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他是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而犧牲的,他深得蘇聯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不會用元帥去換一名士兵”。這是斯大林非常著名的一句名言。也是他是為了大義棄子,名留俄羅斯的美傳。然而也有說“虎毒不食子。”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在自己的親生骨肉受到威脅之時,肯定會去救他們,即使失去自己的生命。


然而作為前蘇聯的建立者,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偉大領袖斯大林,為何對自己的兒子在被納粹俘虜之時,卻視而不見呢?他是真的討厭自己的親生兒子嗎?

1941年起德國開始全面入侵蘇聯,在入侵的過程中。蘇聯的一個坦克師被全殲,其中有一名炮兵連長中尉被俘。然而這個中尉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

接到消息的斯大林可謂是心急如焚,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他也派遣了許多的部隊去營救雅科夫,但都以失敗告終。納粹在得知他是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時喜出望外,覺得這是拿下蘇聯的一枚棋子。可雅科夫不是一個孬種,他和他的父親非常像,也是極其的頑固,無論是軟磨還是硬泡他都不肯配合希特勒。作為斯大林的兒子,他的確是一條硬漢子。


馬上到來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可謂是蘇聯的好運。在這場戰役中,作為德軍整場戰鬥的主帥,保盧斯竟然被蘇軍所俘。這下希特勒可笑不出來了,保盧斯是德軍一名主要的將軍,可謂非常重要。於是,希特勒就通過聯合國紅十字會,向斯大林提出建議,願意用雅科夫來換取保盧斯。

斯大林畢竟也是一代偉人,他做出的決定讓所有人瞠目結舌。他向希特勒說:我是絕對不會用元帥來換一名士兵的,我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在戰鬥中殺身成仁。後來雅科夫在納粹集中營中想要逃跑跑了,越獄了幾次失敗後。便義無反顧的衝向電網,身邊士兵根本來不及阻止,他就死在高壓電網之下。

雅科夫是斯大林和第一任妻子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的唯一孩子,所有蘇聯人都知道在卡捷琳娜死的時候,斯大林曾說過:“這個嬌嬈的精靈曾叫我那鐵石心腸為之融化,她一死,我對人們最後的一點溫情也隨她去了。”我們可以看出斯大林對他的第一任妻子卡捷琳娜是非常愛的。而作為他的長子,又是自己最愛妻子的唯一孩子,斯大林怎麼可能不愛自己的兒子呢?


再說雅科夫作為斯大林的兒子,本應該可以在本國享受非常好的生活條件。但是他毅然從軍,投入到蘇聯衛國戰爭最前線上,不得不佩服他是一位英雄。也讓我想到了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他們都一樣,都是為民族奉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所以斯大林怎麼可能討厭自己的這個兒子呢?

而且斯大林這樣的決定,也是一個優秀領導人與政治家的遠大見識和卓越政治思想。如果當時斯大林同意用保盧斯去換雅科夫,那麼蘇聯人民會怎麼想?其他被俘虜的蘇聯士兵的父母,也會要用保盧斯來換自己的兒女。

如果保盧斯回到納粹陣營那麼他接下來的軍事策略,又會對蘇聯造成多大的傷害,造成多少蘇聯人民的死亡。可能導致蘇聯的毀滅,甚至是改變整個二戰的形式。所以在民族大義和戰爭全局考慮中,斯大林作為最高領袖,也是絕對不會去換的。


史之策


當今中國人對斯大林是一片喊打聲,是獨裁血腥的同義詞。但是與他同時代的人又是如何評價的呢?斯大林對蘇聯和世界的影響和作用又是如何呢?他對人類歷史的貢獻如何評價呢?丘吉爾是個堅定的反共產主義反蘇聯領袖,

且看丘吉爾如何評價斯大林。

英國首相 丘吉爾 在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80誕辰之際(當時斯大林逝世已經6年)在下院發表演說時說:“對於俄羅斯萬幸的是,在它經受艱難考驗的年代裡領導它的是天才而且堅忍不拔的統帥約.維.斯大林,他是一位傑出的人物,贏得了他所生活的我們這個殘酷時代的敬仰。斯大林精力過人,博學多識,意志堅定,無論處事還是談話,他總是果斷`堅決`毫不留情,連我這個英國議會培養出來的人也不能提出什麼反對意見。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無比的力量,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的領導人中,他彷彿是無與倫比的。他對人們的影響是不能抗拒的,當他走進雅爾塔的會議廳時,我們大家就好像是聽到了命令似的,站起身來。而且,真是怪事,兩手下垂,放在褲縫邊,斯大林具有深刻的,邏輯性極強的,清晰的智慧,絕不會驚慌失措。他是無人能比的大師,能夠在困難時刻找到擺脫絕境的出路。他是一個能夠假敵人之手消滅敵人的人,它迫使我們這些被他公然稱為帝國主義者的人去同法西斯主義者作戰。斯大林接受的是還在使用木犁的俄羅斯,而他留下的卻是裝備了原子武器的俄羅斯”。


6609815143


雅科夫被俘後,斯大林並沒有放棄他,而是派情報人員進行營救。

斯大林登上權力巔峰後,很少照顧家人和孩子。

雅科夫作為長子,一直到14歲才來到莫斯科與斯大林生活在一起。

由於雅科夫童年遭受的教育問題,一直成為父子相處不和睦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雅科夫來到莫斯科的新環境,面對繼母和同父異母的兄弟,更為不安。

雅科夫曾嘗試自殺,結果斯大林譏笑道,居然沒打中。

雅科夫被德軍俘虜後,關押在高級戰俘營,德軍原本計劃用雅科夫交換德國元帥盧卡斯,卻遭到斯大林拒絕。

雅科夫後死於戰俘營,英美兩國一直對雅科夫的死保持沉默,據研究顯示,雅科夫在戰俘營內,因意識形態與英國戰俘發生衝突,並且多次揚言,等戰爭結束後,蘇聯會踏平英國,把英國的公爵,子爵,男爵全部都消滅。也有分析顯示,卡廷大屠殺是雅科夫自殺的主要原因。

其實,雅科夫被俘後,蘇聯情報人員曾兩次嘗試營救雅科夫,最終失敗。

換言之,斯大林並非討厭雅科夫,不然也不會在他被俘後,嘗試營救他。而是作為冷血元首,家庭、兒女只能在政治面前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