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霞山的四中、電大、附院、廣百一帶,你猜原來是什麼地方?

說起湛江霞山最繁華的地段,無疑是廣百、國貿、電大、附院、四中一帶,也就是椹川大道南和文明中路交匯處。不過,你知道七八十年前,也就是法國人統治的廣州灣時期,這裡是什麼地方嗎?按老人家的說法,這裡是西營(霞山)最偏僻和荒涼的地方,老地名叫“番鬼園”和“麻瘋院”。

湛江霞山的四中、電大、附院、廣百一帶,你猜原來是什麼地方?

法國老式墓地

“番鬼園”是啥意思?廣東人都知道,“番鬼”是對外國人的蔑稱,尤其是在廣州灣,表達了老百姓對殖民者法國佬的不滿。“番鬼園”其實指的是法國人的墓地。法帝侵佔湛江人,很多法國人都陸續進入廣州灣,其間也有人死去。於是法國人便在現在的四中附近,修建了一座集中埋葬法國人的墳場。墓園按西歐傳統模式建造,入口是雕塑花紋裝飾拱門,每墓立有十字架和雲石墓碑。

1945年,廣州灣結束了恥辱的被殖民歷史,湛江建市,法國人撤離,部分墳墓也隨之遷移回法國,“番鬼園”從此荒廢。解放後,這座殖民色彩的墓園沒有得到保護,而是被夷為平地,這一帶,也成了市政建設的重點用地。

湛江霞山的四中、電大、附院、廣百一帶,你猜原來是什麼地方?

法殖民時期的西營(霞山)

至於“麻瘋院”,其實是麻風病院。麻風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患病者全身長滿班疹,神經粗大麻木,手像個爪子,嚴重者甚至肢端殘廢。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廣,我國則流行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區。建國後由於積極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發病率顯著下降。

以前的人缺少科學知識,不知道麻風病是傳染病,認為麻風病人是瘋魔了,所以稱之為麻瘋院。說起來,這還算是法國人在廣州灣做的一件好事。1940年,法國天主教會廣州灣教區開辦的一所麻風病人收容所,設施十分簡陋,由於陳舊失修,1946年崩毀。

湛江霞山的四中、電大、附院、廣百一帶,你猜原來是什麼地方?

湛江霞山的天主教堂

1950年,湛江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這個收容所,對麻風病人,採取了科學和有效的治療措施,為改善病人住院環境,投資建設了新院,1956年,這所麻風病院遷到了現雷州市調風鎮。

由於醫療條件的改進,治病力度的加強,病人不斷治癒出院,湛江市基本控制和消滅了麻風病。麻瘋院搬遷後,這一片黃金寶地與番鬼園連成一片,進行平整,統一規劃建設,昔日的荒涼地帶現在已經成為霞山區最繁華的地段,大家所熟知的四中、電大、附院、國貿、廣百就在這一帶,取代了霞山東堤路逸仙路的商貿龍頭地位。

湛江霞山的四中、電大、附院、廣百一帶,你猜原來是什麼地方?

昔日的墓園和麻風院已經成為繁華街區

特別鳴謝:湛江民間歷史學家駱國和老師


"湛江縱橫哥"是一個介紹湛江及周邊地區民俗歷史、風土人情和美食特產的自媒體,創作形式有視頻、圖文、問答等多種,原創能力強,內容豐富接地氣,深受群眾喜愛。如果你對我們的作品感興趣,記得關注、收藏、轉發、打賞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