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47萬買表當生日禮物 發票顯示買的只是“購物卡”

用購物卡購物 也可索要發票

花47萬買塊表給自己當生日禮物 發票顯示譚先生買的只是“購物卡”

○商場堅稱譚先生是通過購物卡消費,所以只能開購物卡發票

男子花47万买表当生日礼物 发票显示买的只是“购物卡”

購表時,商場開給譚先生的發票。

男子花47万买表当生日礼物 发票显示买的只是“购物卡”

譚先生購買的表。

○專賣店稱“一般商場開票後,我們不會重複開票”

○譚先生稱工作人員並未詳細介紹過預付卡的使用方法

○律師說用購物卡在商場內購物也可索要發票

近日,市民譚先生給重慶晨報966966熱線打來電話,傾訴買了一塊自己喜歡的表,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原本應該高興,但隨表拿到的發票,卻讓他摸不著頭腦,併為此把心情搞“糟了”。

精挑細選他47萬買塊表當生日禮物

11月初是譚先生的生日。10月30日當天,譚先生在九龍坡逛商場,路過位於1樓的江詩丹頓專賣店時,被櫥窗裡精美的手錶吸引,“想買塊表給自己當禮物。”

經過挑選,譚先生選中一塊手錶,價格在59萬元左右。經過譚先生和店員的討價還價,最終確定在原價的基礎上打八折,以47.2萬元成交。因這塊表需要從外地調貨,譚先生向店員支付了1萬元押金,等待取表。

11月18日,譚先生到江詩丹頓專賣店取表,店員告訴他,商場在搞活動,用購物卡購買有禮券可領,“此前,都沒有提過購物卡的事情。”譚先生稱,自己當時一心只想拿到手錶,並沒有太在意用什麼方式購買,就跟著店員前往商場團購中心付錢47.2萬元取表,“到底怎麼付錢的我並不清楚,我就跟著店員的引導交錢。”

付錢後,工作人員將裝著表的盒子連同一張發票一起給了譚先生,譚先生隨後離開。

查看發票沒寫手錶卻寫著“購物卡”

回到家,譚先生對自己的這塊表越看越滿意。直到12月1日,譚先生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走私表的新聞,新聞中提到的走私表,大多是世界一線的名牌手錶。

譚先生想到自己購買的江詩丹頓,“將近50萬的東西,我就決定好好檢查一下。”譚先生找出當時隨錶帶回的發票,才發現發票上的貨物名稱一欄寫著“預付卡銷售和充值”,並沒任何關於手錶的信息。譚先生找出了自己哥哥此前購買另一塊江詩丹頓手錶時商家開的發票,發現上面不僅有品牌名稱,還有手錶的編號等信息。

“手錶的發票怎麼會開成購物卡?以後要是出質量問題找誰負責?”譚先生不能接受收到的內容為“預付卡銷售”的發票,他害怕以後出現質量問題無法找商家負責。

12月3日,譚先生聯繫了江詩丹頓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希望能夠拿到一張商場開具的有手錶詳細信息的發票。但一週過去後,譚先生想要補開的發票,仍舊沒有開具。

譚先生通過購物卡消費 所以只能開購物卡發票

商場稱

上週五,譚先生再次來到商場,希望能夠拿到商場開具的手錶發票。但商場工作人員稱,譚先生是先充值47.2萬元到商場的預付卡,再通過預付卡購買的手錶。

之後,工作人員拿出一張提貨卡申購單,上面有譚先生的簽字,譚先生這才想起,自己當時確實簽過這樣一張單子,“但我並不清楚這是什麼,只當是付款取表的程序。”譚先生說,自己都沒有見到所謂的購物卡,“所謂的優惠我也沒有享受。”

當日,譚先生最終還是沒有拿到自己要求出具的手錶發票。

前日,重慶晨報記者陪同譚先生再次來到江詩丹頓專賣店,店員介紹,譚先生的手錶確實是通過預付卡形式購買。但譚先生稱工作人員並未詳細介紹過預付卡的使用方法,“如果知道用預付卡就沒法開手錶發票,我肯定會拒絕用預付卡。”

記者隨後詢問為何譚先生購買手錶沒有得到與手錶信息相關的發票時,江詩丹頓專賣店店員稱,“一般商場開票後,我們不會重複開票”,而前來溝通的商場工作人員說,譚先生是購買的購物卡,通過購物卡支付的手錶,“我們只能開具購物卡的發票。”

對對方的解釋,譚先生無法理解,也不認同。為此,他已向重慶市消委、工商及稅務機關投訴。目前,相關部門也已介入調查。

昨日,譚先生再次與江詩丹頓門店和商場協商,商場稱可請專賣店方面出具手錶發票,但譚先生並不認可,“我的錢是交給商場的,我需要商場方開具的有手錶具體信息的發票。”

律師說法

重慶金牧錦揚律師事務所吳治香律師介紹,購物卡在商場內被當成貨幣使用,消費者用這張購物卡購買商品,是商場承認的行為,購物卡的功能也是商場承認的。

消費者通過購物卡在商場內消費,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用購物卡購買的商品,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場開具能夠體現具體商品信息、體現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正規發票。無論專賣店與商場是租賃關係還是直接管理,消費者在商場內消費,商場都有開具發票的責任。

如果消費者遇到無法開具發票或開具的發票與商品信息不符,可向稅務機關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一時間細查發票? 許多人要“看情況”

調查

譚先生回憶,在購買手錶時,他並沒有第一時間查看發票的內容,“我下意識覺得那就是手錶發票,如果不是看到新聞突然想要檢查,現在可能都不知道。”

昨日,記者就“購物時是否會第一時間查看發票信息”隨機對20位市民進行了調查,有7人表示“會”,而其餘人“看情況而定”;有9人曾遇到“問題發票”的情況。

江北的程女士就是一個對發票非常仔細的人,“我到書店買書都會要求開具發票,而且會詳細查看,因為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程女士還會索要電子發票,以免自己把發票弄丟。

27歲的趙小姐則只會在購買的東西價值較高或需要保修時,才會詳細查看發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