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一新!海曙區今年完成577座農村公廁改造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陳朝霞 通訊員張縱橫 陳慧 張琦)

“蠅蟲滿天飛,臭氣燻人遠。”曾幾何時,農村公廁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讓人唯恐避之不及,更不用說乾淨方便地使用了。隨著海曙區農村公廁改造持續推進,這樣的景象已漸行漸遠。

面目一新!海曙区今年完成577座农村公厕改造

(章水鎮朱梅村公廁)

今天,記者從海曙區住建局瞭解到,截至12月12日,海曙區已經完成農村公廁改造577座,超額完成了2018年全年的改造計劃,到月底,有望突破588座自我加壓的預期目標。

為做好農村公廁改造這一民生實事,海曙區住建局實行了項目清單化管理,對全區的改造指標,具體落實到每座廁所,建立“一廁一檔一表一案”,並繪製了以時間進度和改造任務完成率為控制節點的改造“作戰圖”。

面目一新!海曙区今年完成577座农村公厕改造

(集士港鎮山下莊村肖家公廁改造後)

“集士港轄區內原來農村公廁大部分建造的時間有15年以上,已不符合時代發展需要,嚴重影響了人居環境。”集士港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鎮原計劃今年改造142座農村公廁,投入資金約1575萬元。截至目前,已經超額完成40多座農村公廁改造。

記者在海曙廣大農村看到,這些改造後的公廁內部設施齊全,乾淨整潔;外牆或用磚瓦等鄉土元素搭砌,或在白底上繪上了彩色山水畫或垃圾分類等宣傳圖,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

面目一新!海曙区今年完成577座农村公厕改造

(廣昇村胡家公廁改造後)

農村公廁改造後,村民讚不絕口。“現在樣子好看了,氣味沒了,環境整潔了。”集士港鎮廣昇村村民華雪芳指著建造在道路旁的村公共廁所說,原來氣味重,附近垃圾遍地,每次讓人掩鼻而過。現在公廁舊貌換新顏,周邊環境也跟著提升了,村容村貌也跟著“蝶變”。

據悉,海曙區還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健全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五有”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農村公廁一旦建成,長久、方便、乾淨地供大家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