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自律好像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泛滥却也最稀缺的品质。我们一边高呼自律的习惯有多可贵,又一边为自己的懒惰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我们羡慕那些优秀的人,他们看起来好像“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的受益方一样,好运好事总是落在他们身上,做什么都好像不费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嫉妒或者看轻那些“成功”,觉得如果自己拥有同样的条件,也许会做得更好。事实上,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或者纯粹的好运,他们不过是过着高度自律的生活,才让自己的成功“理所当然”。

01

自律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王小波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自律的人会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他们不会浪费时间去做无意义的抱怨,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自己成长起来,不给“无能”蔓延的机会。

一个高度自律的人,看上去大多是无趣的。在大家都出去玩乐的时候,他一个人窝在那里看书;在别人享用着美食的时候,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周末的时光,很多人慵懒地睡到中午,他依旧雷打不动的早起、跑步、学习……这样的人,不仅看起来无趣,还让人觉得活得一点都不洒脱和自由。

但真实情况是,因为自律,他们从书中获取知识,从健身中获得健康的体魄,从学习中汲取能量。他们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原则,去建立稳定、规律的节奏和秩序,不管遇到什么,都能从容面对。那些因为自律而严格要求自己所做的健身、阅读,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02

自律,需要坚持。

说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坚持自律的人很少。自律就像爬一座险峻的高山,越临近山顶,能够咬牙坚持往前走的人越少。好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自律。

去年,一位叫沈华的96岁老爷爷走红网络,健身26年的他体格健壮,精神矍铄、身形健美,完全不像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

沈老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从不超过晚上十点睡觉,早晨四点多就起床活动身体,每天下午准时到健身房报到。

七十多岁的沈华最初进健身房,总遭遇很多白眼,很多人都觉得他一把年纪,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可现实是,很多年轻人只是健身房的过客,沈华却坚持二十年如一日的健身,变成了为人熟知的“肌肉爷爷”。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董卿在《诗词大会》上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让人惊艳不已,在与节目选手的交流中,脱口而出的古诗词,真正体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样的气质正是源于她自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直到现在,董卿依旧保持着每晚睡觉前看一个小时书的习惯。

坚持阅读,让董卿成为了“真正的女神”,虽然没有惊为天人的外貌,但站上舞台,她依旧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经典又高产。而高产源自于他的不间断。

从决定开始写小说的那一年起,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不用闹钟,不泡咖啡,立马进入写作状态,一写就是4个小时,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这样坚持写作,换来的不仅是一本又一本的畅销书,更是留存于书架上的经典作品。

03

越自律,越优秀。

很多时候,不是优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会变得优秀。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自律是所有优秀人的特点之一,他们将所有事放到前面做完。他们不逃避困难,跳出舒适圈,将命运赠予的礼物自己明码标价,并交出筹码交换。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怎样活着,可是如果当你选择成为一个自律的人,你会发现人生会更加美好,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真正能够登顶远眺的人,永远是那些心无旁骛,坚持着往前走的人。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愿我们真正成为自律的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越勤奋,越努力;越自律,越优秀。

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