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史運玲

這是2018年的一個冬日。

我一個人,靜靜地站立在汝州市臨汝鎮郝寨村原翻砂廠舊址上,弔古懷今,思緒萬千。

冬日的陽光裡,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翩飛。飛馳的車輛、繁華的街道、絡繹不絕的人群,向來來往往的世人,展示著這個有千年歷史的豫西古鎮的地理、交通、商貿重要性。但這一切,並沒有驚動在靜默裡回眸歷史、思考人生、感悟祖國波瀾壯闊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歷程的我。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汩汩流淌的時光流水裡,我彷彿又回到了在翻砂廠隔壁的臨汝鎮鄉中讀書的青春少年時代。颯颯的風裡,依稀有朗朗的讀書聲傳來,而學校東隔壁,那個剛建起來的汝州市鑄鋼廠的機器聲,也在時空裡隆隆地迴響著,恍然如昨。

30多年前的那個1983年,也就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第六個年頭,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和我同村的一個叫李留法的26歲年輕人,毅然放棄縣第二化肥廠的工作,同幾戶農民合股,租賃了我腳下這個棄之不用的僅有5.8畝面積的原郝寨村翻砂廠,辦起了一個近似於小作坊式的企業,開始了他艱苦創業、辛苦打拼的輝煌歷程。

一場精彩的創業劇目,在這個千年古鎮,緩緩拉開序幕。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1988年,鑄鋼廠告別租賃的郝寨村翻砂廠,在一街之隔處建起了自己的大本營。1991年改名汝州市鑄鋼廠。1993年,兼併豫西煤機廠;1994年,兼併鄉辦企業白雲山水泥廠。

這種現象,被河南日報以《汝州出現"蛇吞象"奇觀》為題做了報道後,在全省影響很大,並受到省政府發展中心、省體改委等部門的充分肯定。時任省委主要領導,對此多次批示,通過社會大討論,統一思想,鼓勵並引導更多非公有制企業家參與到這場波瀾壯闊的社會大改革中。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民企汝州市鑄鋼廠兼併國有企業,當時,也許只是改革大潮中一朵小小的漣漪,可對於河南國有企業的改制,卻意味著一個嶄新的開始。曾有人評價說,汝州市鑄鋼廠的一小步,推動了河南國有中小企業改制進程的一大步。2018年,河南日報原高級記者於為民到天瑞集團指導文化宣傳工作時,談起天瑞集團當年創造的這個劃時代里程碑時,依然連聲稱讚。

1999年,汝州鑄鋼廠兼併了磊裕公司,併成立天瑞集團。

又是多年後,企業華麗蛻變,化蝶翩飛,從"蛇吞象"到"象成群",從小作坊到大集團,再到一連7年躋身全國500強企業。而且它的創始人,那個敢為天下先,敢於爭第一,不唯書,不唯上,敢闖、敢冒、敢試,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李留法,也成了河南首富,數度蟬聯富豪排行榜。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人生呵,充滿了太多無法預知的世事與變局。三十五年前,有多少人能夠看出來,這個不起眼的小小翻砂廠裡的這個小小的企業,若干年後,會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三十五載風雨兼程、拼搏創業,三十五載驚濤拍岸、風鵬高舉。在國家政策導向出來的改革開放大環境下,許蛟龍以大海,予鯤鵬以長空,徹底激活了發展的一池春水,各路英豪齊聚天瑞大平臺,八仙過海,各呈其能,秉承"建家興業、知恩感恩、忠誠團結、拼搏創新"的企業精神,順時應勢,擊水行舟,乘風破浪,砥礪奮進,一路浩歌向天涯!時至今日,企業從創業之初資產僅60萬元的小鑄鋼廠,發展成為集旅遊、水泥、鑄造、互聯網物流等產業為主體的股份制企業集團,總資產超500億元,員工16000多人,企業遍佈河南、遼寧、安徽、天津等省、市。2018年,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56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168位。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天瑞的每一步發展,每一次質的飛躍,不僅僅是藉助國家政策的東風扶搖直上,更是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各級領導的關懷和社會各界對企業付出的心血。除此之外,天瑞掌門人李留法性格里那種柔中帶剛、頑強不屈、知難而上、堅韌不拔、但求進兮不求止,則更是成就企業輝煌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前提。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那是犧牲了安逸換來的;不要羨慕別人的財富,那是經過努力與付出換來的;不要羨慕嫉妒別人的成功,那是用你所不知道的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我曾從天瑞的門崗嘴裡聽說過,很多個夜晚,他們的李董事長都是工作到深夜一、兩點,才披著月色或冬日的淋漓寒風走向自己的住處——那個高樓大廈林立裡的獨特瓦房。

辛苦一人,換來萬家幸福。他的辛勞,為當地人解決了很多就業崗位,幫助人民群眾過上不用背井離鄉打工的好日子。尤其他的福利企業鑄鋼廠,至今已先後安排殘疾人7600多人次上班。殘疾用工最多的年份在崗職工超過2000餘人,成為全國最大的福利企業。在廠裡工作二、三十年的殘疾人數不勝數,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在這裡工作。許多青年殘疾人,則藉助企業提供的平臺,利用工廠殘疾人多的優勢,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結婚、成家、生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截至目前,鑄鋼廠已為二十多個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殘疾職工,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領到了退休金,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天瑞,從臨汝古鎮裡一路走來

喜歡住瓦房的大集團董事長,骨子裡該有很多古典情懷,他,該是一位因循守舊的人吧?錯!大錯特錯!在我還不知道什麼是工廠智能化時,他已經在他的水泥公司完成了30多家水泥工廠的智能工廠建設工作,水泥企業智能工廠普及率達100%,走在了全國大型水泥集團智能化生產的前列。他旗下的大易物流,更是藉助雲計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手段而衍生出來的一個現代化企業!30多年的生產經營歷程裡,天瑞集團始終具有獨特的戰略眼光和超前的思維,也正是靠著這個,始終屹立時代潮頭!

三十五年,漫長而又似乎彈指一揮間。三十五年的時光裡,李留法作為這樣一個大型企業的領頭雁,風裡來,雨裡去,經歷了多少資金的困難?經歷了多少是是非非?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闖過了多少激流險灘?當年古鎮裡高大俊逸的帥哥,臉上早已佈滿了歲月的濃濃風霜,但那種不服輸不放棄的堅毅個性,依舊深深的寫在他的臉龐上。他行走的步伐,也更加堅定自信、睿智從容。始終堅守實業興國的他,在企業完成原始積累後,正帶領他的團隊,勇於承擔企業責任,大搞安全建設、礦山復墾綠化,在建設好天瑞大家庭的同時,積極幫助員工建設好自己的小家,用發展好天瑞的各項產業,去振興民族工業,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時光的車輪,過得可真快啊!轉眼間,天瑞已經走過了35多年的精彩發展歷程,而自己也在天瑞幹了將近20年!作為一個同樣的臨西村人士,我和李留法的關係,屬於我認識他,而他不認識我的那種,但這並不妨礙我對他的仔細觀察。可以說,我親眼目睹著他從一個小作坊起步,克服經驗不足等障礙,闖過家族化、多元化和國際化難關,戰勝了治理整頓、宏觀調控、國際國內市場變化、全球金融危機等重重困難,一步步發展到今天

他的低調努力、智慧運作,他的飛躍發展、拼搏創新,他在驚濤駭浪中的堅韌不撥,他手下的謀士如雲、人才濟濟,給予我了許多深刻的人生啟迪與反思,並在無形中薰陶著我的性格,激勵、督促自已也去奮發向上。它以它的成長,激勵著我的成長。記得出於佩服,我還為企業寫下過這樣的藏頭長聯:"天降英豪,潛龍飛自臨汝小鎮,以鑄鋼而起家,以水泥而騰飛,張巨弓,涉旅遊,石人山上石人笑,六羊山上聖光照,第一大佛世界殊,百花竟豔譜新篇。瑞氣氤氳,欣逢盛世而大騰飛,業界颶風飛揚,幹法新線林立,統中原,晉百強,兵精將勇寫榮耀,勵精圖治功成早,大業遠曠且高瞻,英傑攜手鑄輝煌。"

一部天瑞的發展史,其實也是中原河南改革開放的縮影,是老百姓告別貧困的成長史。昨日的艱辛探索,靠著勇氣和勁頭,個人和國家都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未來的日子裡,一定會再闖一片更加開闊的新天地,為老百姓謀取更多福祉和幸福。

這個冬天,千年的臨汝古鎮上,恬然的光陰飄過,綿密而幽長。天瑞和我們國家的事業,在大踏步走向未來;天瑞的故事,天瑞帶給人的思考,仍將做為一個傳奇,在這個古鎮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