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治汙“戰報”:排查整治汙企18056家 空氣質量改善

山西治污“战报”:排查整治污企18056家 空气质量改善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戰進展情況。 任麗娜 攝

中新網太原12月13日電 (任麗娜)山西省生態環境廳1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最新“戰報”稱,排查整治“散亂汙”企業18056家,2018年山西環境空氣質量呈現加快改善態勢:1月1日—11月30日,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0.7%。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大氣汙染防治處處長賀中偉表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山西省政府部署在全省範圍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排查整治“散亂汙”企業18056家,完成清潔取暖改造86.45萬戶,淘汰燃煤鍋爐4766臺。

同時,山西省燃煤機組現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鋼鐵、化工、有色、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率達93%,焦化企業特別排放限值改造率達50%。

此外,山西省積極主動應對重汙染天氣,秋冬防期間每日開展空氣質量會商,發佈空氣質量預警日報和週報,做到早預警、早應對。進入11月份以來,全省多次出現大範圍重汙染過程,4次發佈預警調度,各城市同步啟動預警,區域聯防聯控,對降低汙染峰值起到了積極作用。

秋冬季期間(10月1日到11月30日),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主要指標保持了持續改善態勢。山西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9%;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0.2%。長治、晉城、太原PM2.5平均濃度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分別位列前2、3、4位;呂梁PM2.5平均濃度降幅在汾渭平原中排名第1位。

2018年11月份的重汙染過程對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當月山西7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不同程度上升,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9.0%。

從整體來看,2018年山西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呈現加快改善態勢。1月1日—11月30日,山西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0.7%;優良天數平均增加5天,重汙染天數平均減少2天。6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有下降,其中,PM2.5下降6.9%、PM10下降2.8%、SO2下降41.5%、NO2下降7.3%、CO下降17.2%、O3下降1.6%。

從分市情況看,1—11月份,山西11個地級市綜合指數排前三位的分別為大同、朔州、長治,排名後三位的城市依次為臨汾、太原、晉城;改善幅度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長治、晉中、忻州,排名後三位的依次為大同、朔州、太原。

賀中偉表示,目前,山西省已進入完成全年目標的衝刺階段,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還在進行過程,山西將鐵腕治汙和精準治汙統一起來,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抓好每一天空氣質量的改善,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