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看到過大學生吸毒的新聞?毒品從什麼時候開始離大學生這麼“近”的?

頭條四川


題主說的沒錯,隨著冰毒、麻古、K粉等合成毒品的出現,吸毒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少年吸毒人員,毒品濫用呈現低齡化趨勢 。

根據《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我國18至35歲的吸毒者有141.9萬人。四川省禁毒辦表示,今年來,毒品濫用低齡化趨勢明顯,全省現有35歲以下吸毒人員13萬餘人,佔現有吸毒人員的61.7%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告訴我們,青少年已經成為毒品犯罪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

以大學生為代表的青少年毒品濫用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痛,為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涉毒?究其原因,青少年對毒品認知的偏差,周圍朋友圈的誘導,以及新型毒品的易得性等,導致了越來多青少年邁入吸毒的深淵。

對毒品的認知偏差:新型毒品不會上癮

“溜冰(吸食冰毒)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溜,沒錢了就不溜,很興奮,也不難受,不上癮。“

“海洛因我是不會吸的,其實冰毒的危害也沒有多大,朋友說可以減肥,感覺很新鮮,就試了試。”

“不會上癮”成為青少年涉毒的主要原因,他們清楚鴉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的危害性,但卻對新型毒品存在很大的認知偏差。

傳統毒品主要是麻醉藥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可卡因類,不同的種類在生理上具有強度不同的致幻性和成癮性,一旦開始接觸毒品就會成癮不可自拔,對毒品產生強烈的依賴。按照這個邏輯,吸食如果不成癮,或者成癮性弱,並且可以根據需要有效地自我控制那就不是毒品。新型毒品的使用者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將他們的吸毒行為與傳統的吸毒行為區別開來,這種認知上的偏差,是眾多青少年誤入歧途的重要原因。

新型毒品以冰毒、k粉、搖頭丸為主,中國藥物依賴治療中心的杜萬君認為,成癮性小是相對的,實際上新型毒品對人體的作用與海洛因相差不大,只是依賴性相對較小,但是作用的週期長,更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抑鬱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新型毒品不僅是帶來精神上的危害,在吸食後會產生強烈的性興奮和幻覺,更有可能使梅毒和艾滋病在不知不覺傳播。

朋友圈誘導是關鍵

青少年的人生價值觀還處於朦朧階段,習慣於模仿自己的同伴群體或者明星。朋友或偶像的誘導是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

青少年常常不願意因為與眾不同而被嘲笑或者遭到群體成員的排斥,他們會認為做出群體期望的行為就不會被其他人忽視。

“大家都在吸,很時髦,溜冰會顯得很有檔次,大家在一起玩的時候很刺激,而且會交到很多朋友。”

“開始,每次他們吸時,我都在旁邊看,覺得這不應該吸,後來他們一再勸我,甚至覺得如果我不下水是不是會告密,我也就開始了。”

娛樂圈吸毒現象愈演愈烈也給青少年傳播著一種觀念:吸毒是一種時尚的體驗,是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更是一種高端的娛樂方式。“溜冰”已然成為一種時尚的符號,有的人竟公然在娛樂場所拿冰毒請客。

新型毒品易得性是催化劑

新型毒品的易得性成為青少年吸毒的催化劑。無論在迪廳、網吧,普通私人住宅,新型毒品經過朋友之手的轉播很容易得到。

與海洛因這種從天然植物中加工得到的毒品不同,新型毒品是化學物質合成的,原料介於藥用與非藥用化學原料之間,鑽了兩套監督體系的漏洞,這就使得新型毒品原料易得、製取容易、售賣容易。

隨著近年來警方打擊力度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販賣毒品者依靠吸毒者以小批量的方式推銷毒品,同時利用青少年作為傳播和吸食的雙重工具,使他們成為販毒者兼吸毒者,同時扮演誘惑他人的角色。

此外,海洛因等傳統毒品多采用吸菸式或注射等方法吸食濫用;新型毒品大多為片劑或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這就容易被動機不良的人利用,例如,趁機放入飲料、啤酒中使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入毒品,產生更大的社會危害。目前就已經出現了”奶茶“、”跳跳糖“、”郵票“”巧克力“”茶葉“”乾花“”果凍“等毒品偽裝形式,外表與一般的零食、飲料無異,青少年一定要警惕這些披著”外套“的毒品。

青少年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接受毒品預防教育,明白新型的合成毒品也是毒品,擅用自己的好奇心,不要以身試毒,更要遠離那些吸毒的朋友,遠離毒品經常出沒的是非場所,提高警惕,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送的飲料、香菸和酒類,更不要聽信“吸一口不會上癮”的謠言,遇到情緒低落的情形一定及時向家人和老師尋求幫助,不要因為一時空虛就靠毒品來疏解,不然反而會至自己於萬劫不復之地。


頭條四川


吸毒可能一時爽,害人害己屬你強。

大學生吸毒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步入大學相當於踏入了半個社會,交友圈子更加廣泛,提高了接觸到吸毒群體的可能性,且大學生雖已成年,但是其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加上其好奇心的影響,容易收到一些吸毒人群的教唆,而且輻射速度快,範圍廣。其次,國外一些國家對於毒品的管制並不那麼嚴格,之前留學的時候就看到有些人會當眾吸毒,所以一些中國留學生在外國朋友的影響下養成了吸毒的習慣,回國後很難戒掉,並且進一步將是非判別能力不強的同學盆友拉入深淵。再者,明星效應是很強大的,某些腦殘粉看到偶像吸毒的消息,首先不是反思這種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是抱著“自己的偶像這樣,我也想試試的”可怕心態去以身試法(所以說腦殘粉),大學生這個年紀易衝動,不計後果,所以此類事情容易發生。總之,人在社會走,毒從天上來。法在家中立,試法是蠢材。👮👮


桃醉ωǒ的


也就是差不多2000年左右吧。那個時代大學生有人吸毒嗎?有的。但是不多,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這部分人中基本都是好奇裝酷到酒吧吸食k粉或者嗑搖頭丸的,有很少的一部分吸食麻古或者冰毒的。當然了還有一些藝術系的學生飛葉子。吸食海洛因的基本沒有,我見過的太少,那個時代大學生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總的來說還是不要碰海洛因這樣臭名昭著的東西。

北山荃


大學生吸毒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處於好奇心,對於未知的領域,人們從來是希望不斷探索的,而毒品,更是被譽為禁品,人們的好奇與逆反心理,想要讓他們嘗試。真的吸了之後,才知道很難戒掉,後悔莫及。


芭爪娛


大學生的還沒聽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