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長了“青春痘”?宮頸納氏囊腫為何物

在婦科門診經常會碰見患者手裡拿著B超單或門診病歷,一臉焦慮:“醫生,B超檢查發現我宮頸上很多囊腫,是不是宮頸癌啊?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宮頸囊腫到底是個什麼“鬼”。

宮頸囊腫由來

宮頸長了“青春痘”?宮頸納氏囊腫為何物

宮頸腺體囊腫由德國解剖學家最早在1707年描述了這種特殊的囊腫。為紀念其傑出成就,人們用他的名字將該囊腫命名為宮頸納氏囊腫,有時簡稱納囊。

宮頸囊腫形成

宮頸

是女性生殖系統中重要組織器官之一。

正常宮頸肉眼看表面光滑,呈粉紅色。

而這種”完美“的宮頸其實不太多見,由於宮頸表面是有很多腺體的,與面部皮膚腺體一樣具有分泌功能,面部皮膚分泌的皮脂如果排出不暢,在細菌的作用下臉上就冒出“青春痘”。同理,當宮頸的腺體開口被堵塞,宮頸腺體分泌的液體排出受阻,就會形成一個“水泡”樣子的腫物,這就是宮頸囊腫,因此,某種程度來說,宮頸囊腫也相當於宮頸上的“青春痘”。

宮頸長了“青春痘”?宮頸納氏囊腫為何物

宮頸囊腫臨床表現

(1)白帶增多,色黃伴有或不伴有異味。

(2)有時候有白帶夾帶血絲或接觸性出血。

(3)伴有腰骶部墜脹痛等。

偶爾長的青春痘(無臨床表現,單發且較小)是無需治療的,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好了,過不久可能又會冒出幾個。宮頸囊腫也一樣,不需要治療,過不久可能自己就消失了,當然以後也可能有新的囊腫長出來。所以,囊腫無非反映了宮頸的某個腺體發生了阻塞而已。

但對伴有嚴重宮頸炎的女性,或多發囊腫、囊腫大於1CM以上可積極治療或採取物理治療(微波、電灼、激光、LEEP刀等)。預後好,不影響生育,極少癌變。

宮頸長了“青春痘”?宮頸納氏囊腫為何物

但是,定期的宮頸檢查還是非常必要的。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有性生活的育齡期女性每1~2年都應進行宮頸細胞學(TCT)篩查,必要時聯合人乳頭瘤狀病毒(HPV)的檢測,對宮頸癌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可大大降低宮頸癌的危害。再者就是要注意個人衛生。

至於宮頸上的“青春痘”,隨她去吧,反正它也不需要“見人”。

切記

我們肉眼見到的光滑、糜爛和囊腫,只有宮頸細胞學檢查正常,也就是未見上皮內病變細胞或者惡性細胞,才能稱之為正常的宮頸。反之,則需引起高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