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武漢—— 大武漢,九省通衢,一座離祖國哪裡都不算遠的城市。這座大城,可以滿足大部分旅行者的需求:美食,美飲,美景,美路,美人,美物。365天,每天都會有小驚奇小驚喜,讓人留戀。

長江大橋,戶部巷,黃鶴樓,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大地標。今天,我要介紹給大家的,卻不是這些人人所知的景區美食街。而是一些藏在犄角旮旯,我在武漢的這三年按照自己的喜好一點點挖出來的一些館子小吃和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驚豔偏隅。這次介紹的也是一條老街,她的名字叫做—— 大成路。

第一次到達武漢的時候,就被武漢的各類小吃征服了味蕾。然後老武漢們給了我一個方向,武漢八大名吃——

前四大:蔡林記的熱乾麵,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小桃園的煨湯

後四大: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麵,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

外加一甜點—— 曹祥泰的點心

前四大和後四大中的小吃排名不分先後,都是百年老店了。如今,這些有的大街小巷遍地都是,有的卻很難看得見。

下面來給各位小主奉上武漢大成路都藏啥好吃的了。。。

寫在前面,和我口味差不多的小主們應該可以比較接受。我家鄉是東北的,所以,對南方吃食一是好奇比較大,再是就怕吃不慣。

比如,燒梅(南方)=燒麥(北方),兩者一樣又不一樣。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餡料。剛開始吃的時候完全接受不了,現在已經完全接受,時不時的也搞著吃。

再如,豆腐腦是加糖還是加鹽還是加滷醬的問題。我們東北一直都是配滷醬的吃法,所以,豆腐腦到現在我還不能接受那個加糖版的和加鹽版的。

諸如此類,個人精選的特色小吃不一定到底是否適合各位看官的口味,也正因此,留下了一個去嘗試的機會~~~

大成路的位置

大成路離戶部巷最近,看下圖。同時我把附近大家比較熟悉的美食商圈都圈了出來。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及附近美食圈圖

大成路戶部巷一個在長江大橋左橋區,一個在右橋區。(原諒我不分東南西北啊,尤其長江在這段好像還拐了個彎。。)黑圈圈起來的就是大名鼎鼎的THL=曇華林(泛悅匯美食廣場),LDJ=糧道街

看著戶部巷到大成路有段距離的,其實,從戶部巷頭往鶴來商城的大成路頭走的這段路,一點都不會寂寞,這是個很大的商圈,也會遇見其他美食和老鋪子 。

I-路過的美食美景

I-1. 曹祥泰

創始人曹南山,在1863年(清同治二年)提籃叫賣開始已有155年的歷史。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曹祥泰-綠豆糕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曹祥泰-月餅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曹祥泰最有名的就屬綠豆糕了,35元500g。吃的慣的非常好吃,吃不慣的會覺得甜的膩牙。

曹祥泰,其前身為曹祥泰雜貨店,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想當年也是叱詫一方的國企,糕點業中的翹楚。

最近有緣結識了一位曹祥泰的老員工,一位85歲高齡的家家(外婆),她倒是給我講了不少當年做糕點的事情。我只記了感興趣的綠豆糕的做法。簡單概括起來,就是綠豆蒸熟去皮成粉,加油糖和成麵皮,包紅豆沙壓上花模,上鍋蒸熟即可。我頭次嘗的時候,超級不習慣的,像牙掉到糖罐子裡去的感覺。現在也是偶爾吃吃,感覺不錯,再配上壺紅茶。。。曹祥泰的綠豆糕並不是一年365天供應的,而是隻有在綠豆的季節才有賣。他們家的食材絕對靠譜,也是為何經久不衰至今仍是經典店鋪的原因之一。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曹祥泰

I-2. 界立方3藝術街區

武漢有很多個界立方,最早的是漢口的。

此處是界立方3,原來是一座教堂。改編完這裡有點雜,不僅有美食各種小店,還有很多藝術品和女生bling的小飾品等等。打造的是童話世界,公主們一定要來喲。我的照片拍的不美,也算是原汁原味。你們的一定要美美的喲。這裡的元素不少呢,櫻花樹,龍貓,裡面各種動畫片故事的場景人物爆棚。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界立方3-司門口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界立方創意空間

界立方創意空間位於武漢市江岸區,由5棟磚木結構的老廠房改建而成。這裡曾是俄商“新泰洋行”舊址,後來又被改建成為百貨公司、物質倉庫、菜市場等,如今成為創意空間,煥發了新的生機。如今這裡已已成為武漢人眼中最有文藝範的休閒去處。創意空間保留了老廠房原有的老磚牆、門洞和木樑等,帶著一份歷史的沉澱與歲月的凝重。空間分為外街、內街、后街三個區域,外街主打歐式風情,以餐飲為主;內街位於天井的正下面,以各色主題店為主,老磚老牆,非常小資;后街是帶入戶花園的LOFT結構,以各類精緻主題會所為主。界立方的二樓入駐的都是文化、創意、藝術類的機構,極具藝術氣息。

穿過這兩個美食打卡點,就會來到大成路啦。。。。

II-大成路的美食集

II-1. 矮子餡餅

剛轉過大成路,就會看到排隊的長龍了。矮子餡餅是湖北荊門著名的傳統小吃,皮酥軟,不粘牙,入口即化; 餡香糯,不很甜,回味無窮。額~ 個人覺得有點像北方的火燒,酥火燒這類的。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矮子餡餅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矮子餡餅(大成路店)

主要經營多種口味的酥皮餡餅

II-2. 蔡林記

蔡林記算是家連鎖企業了,武漢乃至湖北各地都有。

簡單介紹一下熱乾麵,漢族小吃,起源於武漢市。面是鹼面製成,加油擔勻,爽滑筋道,黃而油潤。上料後則香飄四溢,食之滿齒留香,回味無窮。是廣大武漢市民最喜歡的小吃早點之一。

武漢熱乾麵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

1945年,熱乾麵發明人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創建蔡林記熱乾麵(正式立店的時間)。據說原址在戶部巷內。本人有幸曾去過那家吃熱乾麵,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原因無他,簡單粗暴點:不!好!吃!

前些日子也是巧了,一位曾在大成路附近工作過的阿姨說蔡林記的煎包還不錯,於是,2年沒踏入蔡林記大門的我,終於又邁進了蔡林記的大門。

我們只點了三樣:糊米酒,熱乾麵,煎包。卻是把我的鄙夷之氣給轉換了。好吧,我承認,蔡林記也是分店家的。所以,大成路的這家蔡林記可以納入我的美食小吃名單。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糊米酒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熱乾麵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 糊米酒

最平民的街頭甜品之一。其材料是酒糟,糖桂花,紅棗,小湯圓,藕粉,水,糖。老武漢們說,之前的糊米酒就是湯圓湯做的,湯圓的湯本身就是糊的,那是老武漢們懷念的味道。

現在都改進用藕粉調稠了,可以看到清澈透明的靚糊。藕粉本身具有養生價值,其味甘性平,能治熱渴,散留血,開胃。喝一口則是酸酸甜甜的,香香糯糯的小湯圓,加上清甜的桂花,夏冬適宜的飲品。

不過,糊米酒還有另外一個意思說一個人的腦子不清醒。嘿嘿嘿~~~

- 熱乾麵(Hot Dry Noodles)

——這個高級了,還查到英文,而且已經成功申請非遺。

前文介紹了一些熱乾麵的來歷和身份,這裡說說全料熱乾麵的搭配。大多熱乾麵館會配有基礎料和自助料。

基礎料則是由燙麵之人操手,加鹽,芝麻醬,肉湯,滷水,肉醬等複合型調味料。以上所有調料都是獨門秘方製成,比如,鹽搭配花椒粉還是雞精粉?芝麻醬用白芝麻還是黑芝麻?芝麻炒幾層熟再來磨油比較香?肉湯和肉沫醬要添幾勺比較適合熱和乾的程度,又不會太乾?等等。。。每家料都是不一樣的呢,所以,每家的味道也自然不同。

自助料則是單一調味料,包括:細香蔥花,香菜沫,酸豆角,雪菜絲,酸蘿蔔,辣椒油,醋等調味料。客人可根據自身喜愛的口味進行調拌。所以,當進一家熱乾麵館子的時候,要看這些自助型的輔料是否齊全,也可以用來判斷這家熱乾麵是否好吃的一個重要原因。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拌好料的熱乾麵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額~生意好的店來晚可就沒份了,就是給你們看一下全料

拌好的面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熱乾麵本身也是一道養生小吃。蔡林記的熱乾麵芝麻醬料是選用的黑芝麻,黑芝麻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保肝,健胃,生髮等功效。鹼面可以中和酸性體質中的垃圾,再者湖北得胃癌的人必其他省要低,也與食用熱乾麵有關。而且,此早點非常扛餓,所以,非常適合來武漢旅遊的你過早哦(過早,武漢話的吃早餐)。

- 煎包

蔡林記的煎包沒有什麼特別的,有點像山東的水煎包和上海的生煎包合併的感覺,主要是味道竟然還不錯。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蔡林記(大成路店)

II-3. 湯圓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湯圓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好像沒有店名,就是湯圓,大家看圖對上就是啦。。。這也是老武們漢比較喜愛的一家店。冬天到了,什麼比飯後來一碗甜食更讓人暖心的呢~~~湯圓是手工做的,比超市口袋裡的那種要彈很多,黑芝麻的餡料。

II-4. 小秋水餃

除了蔡林記,這條路上最有名的就屬小秋水餃了。武漢的水餃就是餛飩的意思,小餛飩,裡面一點點陷,本人不是很喜歡吃,吃過一次小秋水餃,覺得裡面豬油湯很膩,吃不慣,不過武漢人還是蠻喜歡的。據老武漢們說,之前小秋水餃可是純純的大骨湯啊~~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小秋水餃

II-5. 精武大包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 精武大包

這家好吃的比較多,價格也很實惠。主食倒是適合本地不願做飯的市民。最好吃的要數饅頭和包子。每次去買包子都趕不上~饅頭和山東的饅頭很像,面實惠實成,味道越嚼越甜。其它的美味待挖掘~~~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精武大包(大成路店)

II-6. 廣州燒烤

一直懷疑店名起錯了的,不是燒烤店,而是燻臘店。。。這家店有30多年了,做的廣州燒臘是很好吃,正不正宗不知道,味道不錯,質量也好。其它好吃的有待挖掘~~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廣州燒烤

Tips:

可以問老闆切好

II-7. 豆皮

這是個爭議比較大的食物。我們北方理解的豆皮是黃豆漿凝的皮子,而這裡的豆皮卻是綠豆漿攤出來的厚煎餅,有點像老北京的餎炸盒,或者河北的餎餷。一般這邊最完美的搭配就是臘肉炒豆絲(豆絲就是豆皮切絲),但是河北北京做法更多樣了。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大成路-菜場

Tips:

豆皮旁邊的是芝麻糖,有白芝麻糖,黑芝麻糖,和花生糖。買之前可以品嚐。這家油絕對是好油,糖很香純。還有很多當地的小零食,像貓耳朵這些,還有其它叫不出名字的,味道都不錯的。

II-8. 糊湯粉

糊湯粉也是老武漢一經久不衰的小吃,可以理解為武漢的“羊肉泡饃”。只不過這裡的羊肉湯換成了胡椒濃魚湯,泡饃換成了泡油條。

據老武漢們講,之前糊湯粉的湯都是小魚熬一夜熬製出來的,見骨不見肉,外加生粉調糊,再加上胡椒生薑的調味料,一碗濃稠鹹鮮的糊湯就好了。粉就是普通細圓米粉。

李記的糊湯粉也有三十多年了,一位老武漢三十年在這邊上班,一直喜歡吃這家的糊湯粉。想必,是這條街上最好的了。嚐了一口,入口的感覺就是糊辣,胡椒和姜的味道不是蓋的。所以,胡椒和姜可以把魚腥味蓋掉,再有就是熱的魚湯也不會那麼腥。雨天和冬天來爽歪歪一口糊湯粉,胃裡頓時覺得暖暖的。

一碗糊湯粉不算好,正宗的吃法,一定要配上一根油條才行。

我不敢說糊湯粉是不是最好喝的,但我敢說,這家的油條是我在武漢吃到的最好吃的油條。色澤金黃,脆皮嫩裡,別人家的油條涼了就抽了硬了,這家的油條涼了也是酥軟糯口,回味無窮。對我來說,糊湯粉可能沒那麼吸引我,但每次來我會必點油條。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尋找武漢美食——新武漢人的發現——大成路

李記鮮魚糊湯粉

額~不知道這個poi是不是大成路的那家李記,反正大家對照片去認定就好啦!

寫在最後

大成路里還有很多美味的小吃,等待著感興趣的你們去發掘。如果我還找到了什麼好吃的,也會慢慢補充進來的~

食,色也,味也,度也。食本美,卻應食之有度。請美好的我們愛護自己和家人們的健康和愛護我們所路過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