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市場衝擊|瀘州“菜籃子” 門店越來越少

​從2013年開始,瀘州市實施“菜籃子”工程,城區各個區域陸續建成多家“菜籃子”便民店,市民可以在店內買到各種各樣的蔬菜、肉類、大米、豆製品、調料等食材。可以說,“菜籃子”便民店給市民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遭遇市場衝擊|瀘州“菜籃子” 門店越來越少

可近段時間,不少市民反映,不知道什麼原因,現在身邊的“菜籃子”便民店越來越少了,大家的生活沒有之前那麼方便。

遭遇市場衝擊|瀘州“菜籃子” 門店越來越少

接到反映後,記者走訪了城西片區、龍馬大道沿線,以及江南新區等區域後,發現“菜籃子”便民店確實很少。很多市民都表示,以前街上到處都是“菜籃子”便民店,現在已經很難見到“菜籃子”便民店的蹤跡了。

市民張大姐經營龍馬潭區新民街“菜籃子”便民店已經5年了。對於近年來“菜籃子”便民店越來越少的原因,張大姐有自己的看法。

瀘州城區的“菜籃子”便民店為什麼會越來越少呢?對於這個問題,瀘州市農業局產業發展科科長劉雲富解釋說:“前幾年有政策支持和補貼,扶持便民店的發展,但是後來補貼取消了,又受到了大型農貿市場的衝擊,‘菜籃子’便民店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也就關閉了。”

遭遇市場衝擊|瀘州“菜籃子” 門店越來越少

既然市民對“菜籃子”便民店有需求,接下來市農業局將在這方面下功夫,積極協調,爭取補貼和相關扶持政策,刺激社會資本投資“菜籃子”便民店。(瀘州陽光政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