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華為會絕地重生嗎?為什麼?

低調阿振


外行人覺得華為好像在水生火熱之中一樣,其實華為只是在通信設備市場上走向一家獨大的路上受阻,根本不存在什麼絕地重生的說法。

華為的業務版圖:國內市場佔60%,國外的市場主要是,歐洲,日本韓國,華為在歐洲已經簽了很多26個單子了。主要受損的是日本和韓國的市場。

拒絕華為的幾個國家一一分析一下:

1首先美國,華為從來沒進入美國,從來沒有過,不管是3g4g,所以美國拒絕華為,只是沒有讓華為繼續擴大地盤,雖然華為想進入美國這個大市場久已。

2.然後加拿大,澳大利亞:有不算多的業務,丟失了影響不是很大,至於新西蘭的市場,對比中國市場完全可以忽略。

3.英國也只是拒絕5g的核心網,並沒有拒絕基站。

4.華為損失最大的是日本韓國市場,這個確實沒有辦法,日韓緊跟美國後頭。

全球四大經濟體:美國,中國,日韓,歐洲,華為起碼可以佔兩個,可能會出現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足鼎立的情況。

最後,華為在通信市場,慢慢趕超愛立信,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後,不斷擴張,他的速度比外企快多了,像愛立信,諾基亞其實都有擔心會被華為趕垮。很多國內的愛立信諾基亞員工都擔心失業,因為華為太猛了。

華為目前沒啥問題,大家可以看前段時間發的華為財報呀:營收近千億,截一張圖,大家自己看。




華為的研發狗


華為是遇到了一些困境,但是遠遠沒有到要在“絕地”“重生”的地步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幾個國家拒絕華為參與到本國的5G建設中去,這些國家包括了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英國、印度、新西蘭等,當然了,這些國家有幾個還留有餘地。

其實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基本上就是以美國為首的那麼幾個國家,每次有什麼事情都是他們幾個。總之,這股反對華為的勢力從很久之前都是存在的,他們反對的不是華為,反對的是崛起的中國,早就在預料之中了。

雖然說美英日韓澳這幾個國家體量不小,但是畢竟也是少數幾個國家,別的不說,就中國的5G市場就佔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華為只要抓緊了國內市場,至少在5G就不會賠錢,而且歐洲也不是鐵板一塊,中東地區還有大量的國家需要發展5G網絡,所以華為依舊是在全球市場突飛猛進。根據第九屆2018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透露出來的信息:

“華為以領先的5G端到端能力、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獲得運營商的認可。目前華為在全球已經獲得22個5G商用合同,並與全球50多家運營商開展5G商用測試。”

然後算上12月7日華為繼續與葡萄牙最大的電信運營商Altice簽署的5G合同,華為2018年年底之前一共簽署了23個商業合同,有新聞稱華為是所有通訊設備商裡簽署合同最多的。這23個合同中,有15個來自歐洲,5個來自中東,3個來自亞洲。

如下圖所示,是觀察者網總結的目前與華為簽署5G合作協議的國家和地區,因為這些合作協議裡面包括技術開發合作,所以英國也在其中

再加上2018年年底,法國財長表示:對法國來說,華為是一家重要企業,法國歡迎華為在法國投資。德國政府官員也表示:德國政府不考慮禁止外國供應商提供5G設備。德國電信企業正在與包括華為在內的多家廠商就5G網絡開發進行合作。

所以說華為只是因為某些國家的歧視而在少數幾個國家受到抵制,但是總體的前景還是不錯的,那些妄圖通過行政干預影響正常貿易行為的國家,最後只能是被愛立信、諾基亞這樣的廠商猛敲一筆了——畢竟這些企業在沒有華為的時候本來就是漫天要價的,現在有了機會,還不坐地起價?

總之,希望華為越發展越好吧!


SilentTurbine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絕地重生?現在局面還沒有這麼嚴重,還遠沒到這個地步。

世界通信業市場中,中國佔比高達60%,是世界第一大通信業市場。

目前華為的海外之路暫時受阻,但是還遠未到絕地。就華為本身的業務範圍而言,包含三大領域:消費者業務、運營商業務以及企業業務。就消費者業務而言,華為的手機的市場份額還在持續擴大,並且華為的其他產品也在走強之中。不知道光伏算什麼部分,不過華為的光伏逆變器現在是全球第一,這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領域吧?

從華為的2017年營收可以看到,運營商業務一直是華為最大的收入來源,其實也是利潤來源。而隨著中國通信業的不斷髮展,到了4G時代,中國的4G基站佔比已經高達全球的60%甚至還要再高一些,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通信業市場。

佔據國內35-40%的通信業份額的華為,背靠著龐大的國內市場,就遠遠走不到絕地,現在面臨的問題也只是出海受阻而已。

目前拒絕或者部分拒絕華為的國家,暫時來看,並不足以讓華為傷筋動骨。

就美國市場而言,華為基本上也沒有太多的設備。可能這些國家裡,相對損失比較大的是日本和韓國市場的失去,不過這也暫時沒有什麼好辦法。不過起來,歐洲的市場並沒有對華為關閉,而且因為和諾基亞以及愛立信的市場交換,歐洲市場也註定不可能對華為關閉。這樣一來,華為的5G之路還是很有希望的。

而英國的被剔除核心網,可能會影響一些華為的市場份額,但是隻要是基站部分可以賣,畢竟基站數量要比核心網多不少,也可以減少一些損失,問題也不是特別嚴重。

總而言之,憑藉著華為不斷壯大的消費者業務,以及背靠中國運營商的支持,華為的5G出海之路雖然暫時受阻,但是遠不到絕境,也沒有什麼重生的問題可以討論。至於那些說華為被國內三大運營商拒絕,則完全是國內的媒體自媒體的造謠,現在國內5G頻譜以分,大家會慢慢看到真相,時間不會很久。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實話實說,我認為華為的處境不妙。發達國家的抵制直接會導致運營商BG業務收入下降20%, 利潤則會下降更多一些。消費者BG和企業網BG影響不大。而這些損失無法靠國內市場來彌補,別忘了還有一中興嗷嗷待哺。華為的利潤其實挺高的,在運營商那裡也是高價,但他的人員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高薪,所以一定會出現冗員。雖然華為底子厚,又有國家支持,但目前面臨的處境不是短期能夠改善的,勢必提前過冬。

另一方面,華為在雲業務方面全面落後,其傳統的優勢通信設備面臨新模式挑戰,由於溫水效應,他並沒有開放平臺迎接挑戰。所以他在未來競爭中已經處於劣勢。這一點在當下更是雪上加霜。

希望平安度過困難時期。


雲端子達人


強度遠超中興的制裁將會接踵而來。從華為的供應商列表來看,來自美國的供應商無法替代,華為不可避免的將陷入黑暗時期。

訂單萎縮,大量裁員。離職員工分流到其他企業,會將華為的管理和理念帶入到更多的企業,有助於全產業鏈的成長,實現國家的2025產業升級計劃。

這也許是華為能為國家做的最後的貢獻了。


wwddhw


華為,你認為華為絕地重生是哪方面,首先你要了華為的企業文化,華為作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吸引了很多眾人的目光,在中國很多人中都會出現以下幾個詞,薪資高壓力大,實力強不錯,華為也是如此,很多人都說華為的工資高待遇不錯,但是這只是表面的,他內部的運作肯定是不一樣運作方式方法,所以在行業內發展迅速的進500強,很多都取決於他的企業文化,狼性。華為非常崇上狼,想要生生不息的發展,就要保持和狼一樣的習性 敏銳的嗅覺,主動進攻的意識。

我們以前用的手機來看,那個時候最好的手機是蘋果,我還記得很清楚的諾基亞,也很不錯,小米那個時候也是為發燒而生,我們都深有體會,到今天可以看到發展帶來了多大的變化,十個人之中,有幾個人用華為大家都可以看看周圍的變化,華為也是認真的在做自己的品牌,


國志


華為沒到“絕地”,不過處於險地。高管獲保釋不是事情告一段落,而是剛剛揭開序幕。能不能化險為夷,就看是不是應對有方。所以現在來做預言,一種是祈願,一種是說寬心話,還有一種是信口開河。因為,現在有幾個人知道下面對方會出什麼牌,己方會如何應對?不知己,不知彼,能說出什麼有用的話來?


ZBLiu


我認為,競爭無情。其中既有商機,又有惡浪,若要搏擊商海,需要有一顆平常心。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職場中人為了生活日日奔波,面臨方方面面的壓力,無須事事與他人比較,越比越有壓力,越比越不知足。在競爭中保持一顆平常心吧,只有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長與短,得與失,成與敗,才能真正當明白人,做明白事,掌控好自己的心情,主宰自己的職場命運。“職場生意三件寶,貨真、價實、服務好”。


時光顏笑8


會!民族企業一定會做大做強👍國人支持,國家政策也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