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一提到船舶用什麼燃料,大家都會說到是重油,至於為什麼燒重油,很多人會說因為便宜,那麼面對日益高漲的油價同是採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的卡車,為什麼就不燒重油來節約成本呢?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油價上漲

我都知道重油相較於輕質柴油,有以下特點:

1.密度大。劣質油的密度可達0.94~1.06g/cm³。由此造成燃油淨化和霧化困難,同時油滴燃燒時易產生熱裂,導致機件結碳增多。

2.黏度高。底質油的黏度為50~2000m㎡/s。黏度高會造成燃油儲存、輸送、淨化和霧化困難。

3.成分複雜。重油含有較多的水分、灰分和硫、釩、鈉、硅、殘炭等雜質。油中的雜質加劇了柴油機燃燒室部件和噴油設備元件的腐蝕和磨損。

3.發火性差。這個其實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儲存安全,船舶一次能裝載幾百噸甚至上千噸燃油,如果發生危險後果不堪設想;缺點就是在使用時發火性差。

因為這些特點的存在,也就意味著重油的燃油系統並不會像普通卡車的燃油系統那麼簡單。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船舶

就是因為以上這些特點,所以想燒重油就需要眾多的相關的輔助設備,比如蒸汽鍋爐、分油機、供油單元等,來完成燃油系統需要的加熱輸送、淨化、霧化預熱等一系列的工序,也就是說,如果卡車想燒重油,同樣需要眾多的輔助設備。可能有網友會質疑卡車根本塞不下這些設備,其實這是多慮了。船舶燃油系統的相關輔助設備都是根據主機來定的,卡車的主機功率小,其設備相應的也可以小一點,但是就算小型化了這麼多設備還是會佔據很大的體積,重量也不會太輕,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就當下日益嚴峻的治超形勢來說,必然要犧牲卡車的載貨空間和載重量;同時還會增加其購車成本。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治超檢查

如果你不計較這些,還想繼續燒重油,那麼還要面對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重油系統中相關的輔助設備運行都需要消耗功。就拿給燃油系統加熱的來說,為了經濟性,船上一般裝備燃油廢氣組合鍋爐,更多的利用主機的廢氣熱量來燒鍋爐,產生蒸汽給燃油系統加熱。而鍋爐的體積一般較大,重量也較重,在車上安裝很不現實,那麼就只能採用電加熱了。我們都知道電加熱設備的功率一般都比較大,加上分油機,供油單元等設備,其輔助設備的總功率並不小,對於裝機功率只有幾百馬力的重卡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啊!如果無法在其中做好經濟平衡,甚至會出現重油省下的燃料錢還抵不了輔助設備消耗功多出來的錢的尷尬境地。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燃油廢氣組合鍋爐

還有就是當下全國狠抓環保的大背景下,重油機的排放是比較差的,如果想要排放達標,相關的尾氣處理會很複雜,價格也昂貴。咱們就以輕卡為列,曾經國三輕卡的價格普遍在5~6萬之間,到了國四就變成7~8萬了,而國五就更加貴了(價格各地有差異),而其中增加最大的成本就是尾氣處理設備的,所以就尾氣排放設備又要增加一大筆購車成本。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電站的冷卻塔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重油油品低劣,所以燃燒重油的柴油機容易產生積炭、腐蝕和加劇磨損(這一問題在柴油機轉速越高越明顯),加之重油燃油系統輔助設備眾多,所以其維護保養間隔較短,工作量大,難度會增加,這樣就對維護保養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船上都配有相關人員進行保養維護,而卡車如果頻繁的去服務站保養會大大減少卡車的出勤率,而如果司機自行保養,一般來說卡車會配一到兩名司機,那麼司機既要駕駛又要維護保養,其工作強度很大,還有可能因為駕駛員維護保養的的不專業性,造成維護保養不到位,而大大降低卡車的可靠性,所以維護保養的頻繁,可靠性降低,出勤率降低等問題,無疑都會增加用車成本,減少收入。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卡車司機

而燃燒重油對於船舶來說,因其本身體積巨大,裝載量大,對於燃油系統相關輔助設備增加的重量體積敏感性較低,;加之船舶動輒幾千上萬甚至上十萬的裝機功率而言,其燃油系統相關輔助設備增加的功率,對於船舶來說影響較小;並且船舶的大型低速柴油機本身對於重油有良好的適應性,加之相關保養維護到位,能提高柴油機的使用時間,所以船舶為節省成本燃燒重油是很合適的,其取得的經濟性也很明顯。咱們以馬士基航運公司的“艾瑪·馬士基號”為列,其裝機功率超過十萬馬力,一次往返航程差不多十一週,需要加註八千噸燃油,這樣使用成本更低的重油,加註一次能節省多少錢啊!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艾瑪·馬士基號

所以就卡車而言,針對當下的運輸環境,想著燒重油節約成本,遠不如燒輕質柴油,簡化系統,降低車輛自重(輕量化),提高功率,多拉快跑,來的實惠。

船舶可以通過燃燒重油來節約成本,為什麼卡車卻不行?

卡車

作者:小船人的夢想 2018年10月4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