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看過郭老師和于謙老師醉酒版的《汾河灣》的小夥伴們,用到了一個詞叫“神出鬼入”,是郭老師在搭檔思路不在線,搭話哪哪都不挨著的情況下,硬撐著演完了的一個版本。自此後節目封箱,郭老師笑言再也不和於老師演這段兒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搜一下,回來或許會更能理解相聲搭檔對彼此的重要性。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今天只談小鮮肉版本的。

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郭德綱和于謙版《汾河灣》

九辮兒版 推薦20181117 張雲雷楊九郎瀋陽專場

這是我最愛的一個版本,首先二爺這版的“柳銀環”實在太撩人了;再一個看九辮版的,學唱環節會非常享受,在唱腔上九辮兒組合是從來不設計包袱的,所以你可以聽到很多正宗的曲種;還有一個是我特別喜歡的點,那就是片段中有“逗角執念”的楊九郎把小辮兒逗笑場的那段。人都是易於被情緒感染的,就好比網上會有一些嬰兒大笑的視頻,明明沒有任何“包袱”,但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的跟著笑呢?因為嬰兒的笑聲是最單純的快樂的聲音,而發自真心的笑聲會感染我們的情緒。

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張雲雷楊九郎的“吃雞”守護版《汾河灣》

每當我心情不那麼好的時候,我就會把手機裡珍藏的這一段視頻拿出來,只需聽一聽小張老師那忍俊不禁的哈哈聲,看一看九萌萌一本正經地“吃雞”守護“小祖宗”的小模樣,頓時就會覺得日子好像沒有那麼難過了!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們的九郎之所以每一場,都那麼執著的去逗辮兒哥哥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原因在裡面呢?

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看你單純快樂的笑,彷彿可以感受到我喜歡的鳥語花香

堂良版 推薦20180117 孟鶴堂周九良德雲7隊天橋晚場

其實原本強推孟孟在“分包趕角兒”時忘了搬椅子,到了後半段不得不坐在桌子上表演的那個版本來著,不過因為沒去現場看,網上找的視頻沒註明場次,所以換成了1月份的天橋版本的。堂良的版的《汾河灣》墊活部分都非常精彩,孟鶴堂在這個節目中的角色設定,一直在中二和傻慫之間不斷遊走,大大的眼睛,漂亮的蘋果肌,拿捏著小表情衝著你那麼一樂,詞兒還沒說喜慶的氛圍就已經出來了!而捧哏周九良一貫的特色都是嫌棄中帶著高冷,高冷中又帶著不服就懟的,高興就浪的“精分”特質,兩個人配合起來,節奏總是抑揚頓挫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什麼狀況,但卻又莫名的相信,總會有柳暗花明。

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孟鶴堂周九良版《汾河灣》

尤其是忘搬椅子那一場,強烈推薦大家去看,裡面小先生蔫兒壞蔫兒壞的樣子,和孟孟一臉懵的樣子交相呼應,真的特別可愛!

玲瓏版 選自20180801 張九齡王九龍南京德雲社

張九齡和王九龍的玲瓏組合,是這三組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因為都是九零後,因此他倆的相聲段子中年輕化的元素會更多一些,節奏整體上也要比前面兩組更明快。這一對兒也被戲稱為武打組。基本上只要是二人的相聲段子,很少有不動手的時候,《汾河灣》中自然也不例外。張九齡雖然是九字科的大師兄,但不巧的是,生就一個逗哏的“身子”捧哏的“命”。不同於辮兒哥哥的“秀色可餐”以及堂主寶寶的“呆萌可愛”,粉絲們對9088的愛稱是“小黑總”,膚色雖然黑了一點兒,但人長得還是很眉清目秀的,一身京味的痞帥,個子也不算矮,可惜啊,但偏生碰上了又比他高、又比他白、還比他暴力的王九龍,以至於可憐的九齡,作死的節奏稍稍一起來,就會捱上一通胖揍。

德雲社小鮮肉們花式演繹《汾河灣》,網友|這三組CP老perfect了

玲瓏版《汾河灣》武力太強,截圖會晃到憂傷

當“最費頭髮的逗哏”遇到“最費逗哏的捧哏”,那必須一路火花帶閃電的高能,建議年齡太大以及年齡太小的,請勿獨自觀看。

這是我最喜歡的三版《汾河灣》,作為傳統相聲中的經典節目,其實有好多相聲演員都說過,只不過各有各的風格,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搜一下其他人的其他版本。當忙碌的一天結束,撕下所有的虛偽,打開心防,找個理由讓自己開懷地笑上一笑,也算是對疲憊生活的一種溫柔的反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