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黃帝內經》中“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李神奇123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出自《黃帝內經.素問》中開篇的《上古天真論》一文。該文以對話體式,通過皇帝向天師岐伯請教關於“上古之人“為何比“今之人“健康長壽的問題,對於人體發育衰樣的過程原理以及養生之道的闡發。(後世將中醫統稱為“岐黃之術”大概是源於此處典故。)

穀雨通觀全文,發現岐,黃二人旨在通過提問討論說明人體健康長壽的秘密。首先有個大前提:道家認為,宇宙和世界存在一個本源——“道”。這個“道”,蘊含萬物和生命的一切原理和規則。同時,天地宇宙之間,除了汙穢濁氣虛賊邪風等危害健康的因素,也存在山川日月之間的清風正氣和靈秀精華。人作為生命體,和萬物一樣當然也要遵循宇宙自然的根本規律。

岐伯認為,上古之人能長壽的秘訣,就是在於不僅要遵循人體的根本規律,更要積極主動地通過自我調節與修養,與自然界和天地宇宙陰陽的大道偕同相和,運用自己對於規律(道)的理解和把握,吸取天地之精華,摒除外物和自身慾念干擾,不妄自透支勞作耗費,持守自身的形(身體器官肌肉骨骼等)與神(思想情緒意識信仰等),因此能夠長壽。(個人理解,也許與專家正解有出入,僅供參考討論。)

而“今之人”也就是黃帝時代的大多數普通人,大多不懂得這些道理,為了一時的快樂享受,不遵守基本的作息規律,對身體支取無度,導致不到五十歲就衰老了。其中,岐伯提到幾個極為有害身體的行為,那就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古時的“漿”非是指瓊漿玉液,而是日常的某種流質食物,此處不作具體考證。“以酒為漿”,就是把喝酒當做攝入食物一樣的平常必需行為。“以妄為常”指的把縱慾行為當做正確的應該的。這裡要注意“妄”不僅僅是錯誤的意思,而是包含著放縱自己,任意妄為的含義。看後面,還有一個“醉以入房”,指的是醉酒後行房。岐伯認為這些錯誤的行為,會導致精水,體力和神思的過分消耗而枯竭,於是導致早衰。

岐伯的論述中,對於腎之精的重要性有所強調。腎主水,匯聚了五臟六腑的精華並且有貯藏保存的功能使命。青少年時期人體能夠生長是因為腎氣充溢。到了中年之後腎氣漸衰所以人體出現老化。因此,自然可以理解為,過分消耗腎氣的行為無異於慢性自殺。世人的縱慾行為,不外乎貪圖享受,起居飲食無節制。

篇末黃帝還對史上長壽之人做了總結分析。長壽之人,包括四種,真人,至人,聖人,賢人。

上古真人是得道之人,能夠透徹地掌握天地宇宙陰陽之道,故而能實現修道長生。

中古至人也能歸入得道之人,他們品行高尚並且合乎大道,能做到超脫世俗,通過修道強大自身。

然後是聖人,生活於世俗之間卻能不失本心,不被外物勞累困擾,不被自身情緒思想所煩惱,恬然自得,所以能夠保持健康長壽到百歲。

最後是賢人,個人理解大概是積極修養自身,向上古真人學習的有知識有智慧的人,他們也能通過良好的修養實現長壽。


穀雨時空


表面的解釋很簡單,醉酒行男女之事,但重點在“以妄為常”。

我接觸這麼多人,很少思維不混亂的,而且這樣的人會把混亂的思維當成正常狀況轉而覺得別人不正常。我記得曾有位朋友很蕭索地對我說自己以前做房地產後來誰出事牽連了他,所以不想幹了在混日子,結尾說歡迎你來考察投資😁😁是不是很好笑?他自己不覺得,哈哈

這是為什麼呢?認知,自我認知出問題了。自我認知準確的人不會把偶然當必然,然後從中找到征服的快感或者退讓的理由,這其實是種隱形的人格分裂。

中醫牛在什麼地方,很多內容你去仔細琢磨,它說的是天賦和個體的差異性決定疾病的產生和發展狀況。也正因為這樣,不是誰都能學好中醫的,中醫思維體系和發展思路與西醫完全是兩碼事。中醫傳承都要講究天賦悟性仁心,這不是應試教育的成績能決定的,但中醫自己號脈是能推斷個大概的。

連創新都只能是提供社會土壤任人才發展,不是想當然。中醫發展更不能想當然,沒兩把刷子溜也沒用。中醫水平當然有高下了,還有六不治呢,所以中醫管理的決策思維上就得與西醫分開。

西醫按技術學科考慮,中醫以決策思維應用層次分門別類進行統籌規劃發展。保護中醫的發展傳承不必學西藥販子隨口胡噴,但用西醫的思維來管理中醫是在自斷傳承,更😡😡。


節度使95


“以灑為漿”,“以妄為常”是兩種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加速衰老。

“灑是百藥之長”少量可引藥入經,可驅除風寒溼三邪。過量則迷人心志,傷人腸胃。“:瓊漿王液”是仙人的飲料,對長生久視強體延壽有良好的作用。如果把酒當作瓊漿過是飲用是很不利養生的。《內經》雲:飲食有節。那麼對有害的酒更應節制飲用。

“妄”在《說文解字》中雲:亂也。自然界溫暑涼寒四時有序,一旦錯亂就會發生災害,任何災害都會影響萬物的發育成長終結。人是萬物之一必須順應自然之序,並採取有效措施就利避害,有效保證自已的正常存在。《內經》雲:起居有常。人一旦亂了起居有常的規則,就是逆道,順逆生,逆道亡。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叢,節陰陽而調剛貢。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湯谷沖霄



海浪30636993


這是岐伯對黃帝說上古時代人們的保養之法、上古之人保養得當,不像現在的人沒事把酒當水喝,(熬夜、泡吧、追劇)這些不好的習慣當做正常的生活方式。謝謝採納、


南方健康


黃帝內經是祖國文明中的文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黃帝內經闡述的是有關人健康的原理,而且這一原理沒有半點悖論。它的基本理論根據是萬徑之首的巜易經》。是哲學的高度,非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性。把人的健康擺在一個相當高的位置,是非常科學的。人如果沒了健康或早亡,什麼都是零。為了健康就要放棄名利的追逐,放棄美食不飽的妄念,放棄不動的懶體。美酒千杯不醉那是不可能的,以酒會友沒有仁義的底線也是不可能的,人不是總要以我為中心,有錢大肆狂酒,整天昏天地暗,忘乎所以。年紀輕輕便見了閻羅王,拋下一家老小餓斷腸。酒並非是人們所說的什麼美酒,其實是毒藥。酒精麻醉神經,使人神魂顛倒,中和具有重要消化作用的胃酸,使人脾脹肝疼。長期飲酒絕對是慢性自殺。決不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超然智者


感謝悟空問答小秘書。這句話出自內經的開篇,且在問答之端,黃帝首問,岐伯初對。相當於《易經》鍵卦初爻曰“寖龍勿用”川卦對曰“禮霜堅冰,至”。這句話要放回到原文才好懂些。不妨引一下原文,稍加削減編譯便於閱其要“

黃帝登天問於天師曰:上古的人能活百歲且做活麻利;當今的人年半百就哆哆嗦嗦了。退化了 嗎,脈種多秕糠嗎?
岐伯作為天師答話:上古知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能形與神俱,盡終天年,百歲乃去;今時不然,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半百而衰;上古聖人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於是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人人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綜上所述,上古之人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引文完畢,以上是大致翻譯,要弄清這麼幾個關鍵詞:①“上古知道”。②“聖人教下”。③“不懼於物”。④“德全”。那麼可以看出,以酒漿心、妄內耗真的做法其實是勞目勞耳勞肢體、愚心愚神愚智慧的不肖之徒所為,其真氣不扶,元形被“物慾”擊敗,乖離“道智”。


今人皆知“色是刮骨鋼刀”其實不全是色本身的過錯,多半是耳目之錯、心智之失。就像財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那麼君子愛美縱之亦有道,這樣才能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之從並固定守內而軀體更加精神。這樣,以心待物,不以色縱,不以財束,人們的精神操守將接近於“德全不危”的“大道”境界。這樣修行,度百歲而去是不難做到的。


兆昌416


這裡只要理解兩個字就可以了,一個是漿,一個是妄。

漿是指瓊漿,或說瓊漿玉液,是神仙的日常飲料,凡人飲了瓊漿則會脫胎換骨長命百歲。

妄是迷幻,是指人的心志處於不正常的精神狀態,容易把張三看成李四,把陌生人當成了親朋,也常看錯了東西,說錯了話,辦錯了事。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合起來講,就是把酒當瓊漿玉液這樣的好東西來喝,喝多了以後意識不清醒了,把酒後的幻覺當成正常的感覺了,可能會把母豬看成了貂蟬,把繩子當成了蛇。


柒道友


那個海吃海喝呀,那個想入非非呀,那個不顧自己身心機體的感受和生命狀態呀......

“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一句話,本末倒置的生活方式!

常見的很,就當今而言,也是生活處處,俯拾皆是的例子。本來,人本為體。身體是本錢,但世人往往捨去本錢,捨本逐利,損失本是豐富的生命活動變成了唯一的抽象出來的只是餬口的生存。人的類本質完全異化外化。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不完全是個人的意願,也是客觀環境使然。但,人若沒有夢想,與鹹魚有啥區別,人若沒有希望處處皆是牢籠,那麼,就就著鹹魚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也是生命的一次瘋狂......真有好酒,不妨漿一漿,喜出望外也大可妄一妄。可惜,弄些假酒,醬啥醬,生活在妄中,常啥常?

人各有活法,漿也有漿的匠心獨運吧,酒也有酒的把酒當歌;常也自有常的長命百歲,妄也有妄的轟轟揚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生首先是自家的,自家看著活吧。

好了,就先說這些......


再升一級


酒可以讓人喪失理性,“以酒為漿”,指的是現在的人在做非理性的事。妄,是胡來,就是你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就不去做;常,是東西南北春夏秋冬。除了胡來,人還有一個妄,就是關於名的慾望。具體表現在總想讓別人說自己好,時時刻刻都擔心得罪別人,一定會肝瘀。比如有些老太太的病不好治,是因為總想著孩子們的事,管閒事,別人又不聽她的,又不說她好,她就生氣、鬱悶,所以她的病就總好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