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意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陈奕迅在《红玫瑰》里,一句歌词唱哭了很多人: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性格偏执的人,总是容易在情感中成为受伤的一方。

于是,当痴心人看开放手的时候,他一定是明白了这样一句话: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可是你一定不知道,作者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有豁达深沉的另一层意味。

写出这句缠绵悱恻名句的词人,是个中年非油腻大叔。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荣华富贵的当朝宰相,产生了这样“心酸”的感慨呢?

难道是他的爱情之路不顺利吗?

1

在一千年前的北宋王朝,太平盛世歌舞不休。

有一位长年流连于各种宴席的名人,从小就特别聪明,诗词歌赋信口拈来。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这人正是宰相里最会写词的晏殊,开创北宋婉约词派,连李清照也要叫一声祖师爷。

这一日,当他端着小酒杯,和友人喝得微醺,看着美丽的亭台楼阁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

美人会迟暮,英雄会衰老,自己家美丽的小花园,也会在以后变成一片残垣断壁。

一股忧愁涌上心头,晏殊顿觉这小酒索然无味。

要说这有才华的人就是不一样呢,要是一般人心里有如此感触,最多来一句:

唉,难受,想哭。

然而他,却即刻提笔作词,这一写,就是流传千古。

绝世名篇,借着酒意,挥笔而就。围观的同僚和舞女们纷纷喝彩,夸赞他写得好。

晏殊自己也笑了,与其悲伤于未来注定的消逝,不如且醉花间,享受当下的幸福感。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2

因为“浣溪沙”的平仄调非常适合演唱,所以晏殊在宴席上即兴创作的这首词,很快就在当时的各种宴会上流行开来。

谁家朋友聚会,要是不让歌者唱上两首晏殊的词,那就是赶不上时代潮流的土老帽。

说到“社交达人”,晏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NO1,毕竟当时的晏殊职位不低,再加上文采出众,于是天天流连在各种宴会中。

当时的宴会,文化气息特浓厚,琴棋书画,诗歌文章,才是主流的玩乐。

比晏殊稍晚的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晏殊:

“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

喝着小酒,唱着小曲,灵感来了再创作一首,这日子神仙都不换呀!

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即使“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也难掩心中对时光已逝的忧愁。

于是晏殊借这首词,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祝愿:

眼前的快乐终究会逝去,人生原本就世事无常,谁也无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与其在山河风雨中悲叹,那还不如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晏殊在这首词中传达出来的是他的人生态度的转变: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才有更多幸福的可能。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3

晏殊在词的创作上不仅这一首出色。王国维曾用三首宋词,来比喻人生成就大事必须要经历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

这句“望尽天涯路”充分表达出对人生的迷茫感,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也许也是晏殊当时的心情写照。

晏殊的仕途虽然经历过几次的波折,但是比起被越贬越偏远的大文豪苏轼来说,晏殊这辈子还是功成名就的。

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晏殊14岁那年,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荐参加殿试,他“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得到了宋真宗的嘉赏。

而在两天后的诗、赋、论考试中,晏殊居然直接上奏说:

“我曾经做过这些题目,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耿直和自信可见一斑。

因为他的才华出众,被授予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经过三年的苦读,终于出任太常寺奉礼郎,正式开启宦海生涯。

当时天下太平,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就允许朝臣大夫们各自宴饮聚会,可是晏殊刚当官,口袋里也没有什么钱。

没钱怎么买酒喝呢?他就只好闷在家里,给兄弟们讲习诗书。

晏殊的行为很快就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觉得晏殊这人不错,于是召见晏殊,让他做太子舍人,教太子读书。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皇帝告诉晏殊封他的理由,是:

“近来群臣热衷宴游,只有你闭门读书”

晏殊却直言不讳地说:

“臣并不是不喜欢游玩宴饮,只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办法去。”

这句老实话却让皇帝对他大加赞赏,说晏殊诚实,并且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后来越加重用,最终做到“万人之上”的宰相。

或许正是因为晏殊一生顺遂,基本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所以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歌颂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

然而好日子过得多了,他难免也觉得空虚,当他想到这些幸福的生活,也将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复返的时候,伤感的情绪当然随之而来。

这种愁绪在另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体现得更加直接,尤其是其中的这一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的凋落,春的远去,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觉得很惋惜却也留不住,教人要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不要等到时光不再而后悔。

这些词之所以出色,就是因为晏殊跳出了当时的小我,从哲学的角度来探索人生哲理,点醒了很多迷茫的人。

4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追悔过去,忧虑未来,却唯独没有好好把握现在。

“如果那时候再努力一点就好了……”“从明天开始,好好学习,好好健身……”

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

而真相是,遗憾着曾经没有更努力的我们,也并没有把握现在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努力;而那个踌躇满志地列好了明天计划的自己,在无数个已变成过去的明天里,仍迟迟没有展开行动。

殊不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契机,就在于当下的每一次努力,而不是在对过去的悔恨与未来的展望中。

而把握幸福生活的开关,也就在我们对现在的珍惜与重视之间。

因为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晏殊:穷死不要撒谎,难死不要骗人


惠特曼在《草叶集》中说:

“幸福不在别处,就在此处,不会为了别的时刻,就是为了这一刻”。

同样的,生活也不在别的地方,它就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和此时与你一起的人和事。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享受这一刻,让此刻的生命更快乐更富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