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薛姨媽說要給林黛玉和賈寶玉保媒,為什麼最後不了了之?薛姨媽是真心還是假意?

潤楊閬苑



紅樓夢裡,第五十七回中,薛姨媽和寶釵去看望黛玉,除了關心黛玉的病情之外,甚至主動提起要讓黛玉和寶玉結合,替他們跟賈母保媒。但是實際上,薛姨媽根本沒有這麼做。那麼為什麼薛姨媽最終“言而無信”了呢?

一、薛姨媽畢竟是寶釵的親生母親,寶釵的幸福才是首位

自從寶釵父親死後,薛家經濟可以說逐漸走下坡路,薛蟠又不成器,家裡的很多事情實際上一直是靠寶釵打理,所以寶釵可以說是薛姨媽唯一的指望。

所以,薛家來京城投奔王夫人首先是為著寶釵待選的事,可沒想到薛蟠半路又鬧出人命,寶釵待選才人的夢想就此破滅了,所以“寶二奶奶”的寶座成了薛姨媽和寶釵“退而求其次”的目標。

儘管黛玉和寶玉情投意合,又有著賈母在背後支持,薛姨媽仍是不願意輕易放棄。


文中有著這樣一段話,“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的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與他,豈不四角俱全?”看似薛姨媽是真想替黛玉保媒,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客氣話罷了。

別說對於黛玉來說,薛姨媽只是一個外人,即便是在賈府,薛姨媽也只是王夫人的親戚罷了,寶玉的婚事其實根本輪不上她來插手。而且寶玉和黛玉的事情,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了,鳳姐曾說過“寶玉和林妹妹兩個一娶一嫁”,甚至還開玩笑“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不給我們家做媳婦”,連小廝興兒都說“只未露形。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這些言論足以表明,賈母是支持寶黛愛情的。可是賈母因為種種原因卻遲遲沒為黛玉做主,所以黛玉看起來不以為然甚至羞於提起,其實是十分在意的。否則,怎麼會日日流淚,經常跟寶玉是小性子,甚至“一年之中,通共只有幾夜睡著”?


二、王夫人不會同意寶玉黛玉的婚事

其實不管薛姨媽的態度如何,王夫人是不會同意寶玉黛玉兩個人結合的。相比黛玉這個“病西施”,以及有些刻薄的個性,王夫人顯然更屬意寶釵成為自己的兒媳,而且又是親上加親。

薛姨媽是王夫人的妹妹,怎麼會違背自己姐姐的意願呢?而且從薛姨媽跟王夫人提過“金鎖配玉”的事來看,“金玉良緣”是她們共同的需求。所以之後,薛姨媽在紫鵑詢問時反問得紫鵑無言以對,也是自然的事了。

其實薛姨媽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她只是一個更多地為了家族以及寶釵的幸福考慮的母親,所以她的“慈”是建立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的。


少讀紅樓


應該不是真心。

薛姨媽很慈愛,像個鄰家老太,沒有王夫人的冷酷和呆板,反倒時一時清醒一時糊塗。但無論如何,她的大主旨是不會變的。也就是說,她維護兒子女兒的心,絕不會糊塗。

薛姨媽對香菱似乎不錯。剛買來時,收到自己麾下,實際對年幼的香菱也是保護。實在被兒子纏不過了,又看出香菱的人品,才請客擺酒,正式給兒子做妾。兒子遠行,又叫香菱進裡面跟自己睡。

但是,一旦兒子媳婦打架鬧不過了,薛姨媽就想著把香菱賣掉“去掉眼中釘肉中刺”,毫不顧忌香菱的無辜。

在女兒的婚姻上,薛姨媽也是同樣的態度。寶釵有“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的壯志,她就不惜千里迢迢進京,送女兒備選;選秀失敗,她又老著臉皮住在賈家不走,給女兒一個比較好、比較高貴的生活環境。

如果寶釵能嫁入宮中,或者被北靖王之類的高官顯貴看中,那當然是最好。如果不行,寶玉就是最差的選擇,是退到底的底線——雖然寶玉沒有向上之心,好歹有顏值、有家世,性格也不錯。說白了,在薛家人的心中,寶玉就是寶釵的備胎。

薛姨媽怎麼會真心給寶玉黛玉保媒?


紅樓似海,相逢是緣。為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真心瞧不上薛姨媽母女倆的行為。

紫鵑為寶黛的愛情操碎了心,謊說“林妹妹要回自己家裡去了”,以此來試探寶玉是否真心,結果寶玉信以為真,急得幾乎瘋狂。寶黛之戀公開暴露,大家都大吃一驚。



薛姨媽怎麼能不著急呢?眼看著寶黛的愛情越來越深。 自己女兒再優秀、再厲害,深得賈府諸多長輩喜愛、下人敬畏,奈何就是征服不了寶玉。

薛姨媽瀟湘館之行,先是寶釵故意和薛姨媽撒嬌,惹得黛玉傷感落淚。

後來,薛姨媽提出說要為黛玉作主。傻乎乎的黛玉卻當做真的還認薛姨媽作乾媽。

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她,他又生的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妹妹定與他,豈不四角俱全?

紫鵑心水清立馬將了她一軍,讓她在王夫人面前提寶黛的婚事,薛姨媽原形畢露,還狠狠地挖苦紫鵑,堵住紫鵑的嘴。


寶釵還笑要將黛玉說給她哥哥薛蟠,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有意噁心黛玉?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薛姨媽怎麼可能會真心呢?她的瀟湘館之行是為了給黛玉洗腦。

“千里姻緣一線牽”,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

真心對寶黛的唯有紫鵑,在她的意識中寶黛是一種真愛,他們有著共同的思想追求,彼此互相尊重,紫鵑是支持他們忠實者。


清心一棧


薛姨媽保媒在第五十七回,是《石頭記》部分,本書開篇就交代,要反著看方是巨眼。書裡寫道說王夫人菩薩一樣的人,但是幾個丫頭死在她手裡,其實手段非常狠;說薛姨媽慈,但是兒子搶親殺人,她當媽的沒見事後如何懲戒兒子,反而為了夏金桂要賣了香菱。

本書女性角色裡,除了王熙鳳這個破落戶,就她姐妹兩人直接間接揹負人命。所以金釧死時,寶釵才能平靜說出是個糊塗東西的話。

這樣的角色,在利益面前會退?本人認為是薛姨媽與王夫人商議後的暫時示弱,是為繼續住下去爭取條件,為王夫人徐徐圖之爭取時間。畢竟賈母又是說戲文指桑罵槐薛家母女見個男人就想起自己的終生大事,又是要定寶釵妹妹寶琴給寶玉說親,為的都是讓王薛夫人和寶釵難堪和死心。



扎金買個有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說說薛姨媽是個什麼樣的人。

你見過常年住在親戚家不走的人嗎?很少見吧!

人常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就是這個道理。

可薛姨媽卻反其道而行之,儘管京城裡自己有房子,可還是帶著一家人住在親戚家不走,臉皮之厚可想而知。再看看他的兩個兒女,薛蟠吃喝嫖賭樣樣都會,寶釵雖知書達理,可心機之深沉就算是王熙鳳也不敢小視,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薛姨媽並非善良之輩,絕對是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而薛姨媽一家留在賈家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促成寶玉和寶釵的婚事,這薛姨媽心裡應該非常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指望薛姨媽給寶玉和黛玉保媒簡直就如同白日做夢。

薛姨媽這樣說只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豈能當真?也許更重要的目的是想看看黛玉的反應,以便採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應對。

所以說薛姨媽所謂的保媒基本都是虛情假意,冠冕堂皇的話罷了,她怎麼會做捨己為人的事呢?


行業動態觀察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薛姨媽這時能說出來這一番話,都足見薛姨媽的大氣,涵養。要知道在此之前金玉良緣剛剛遭受了一次重創。寶玉因著聽說黛玉要回蘇州瘋魔,逼著賈母答應了留下黛玉,也是當著眾人表了一次心意,寶玉心裡非黛玉莫屬。


我們都知道薛家一心奔著金玉良緣使勁,薛家這些子女中唯一能指望著振興家族的也就寶釵了,進宮不成,退而求其次嫁給寶玉,薛家為此全體總動員,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也不是沒有收穫的,寶釵得到了賈家上下的普遍肯定,而賈母又在寶琴到來後第一次表露出,寶玉的妻子人選並不一定就是黛玉。之後寶釵參與到大觀園,賈府的日常管理中,可以說薛家春風得意,眼看著一步步向著成功邁進。這時寶玉忽然因黛玉失心瘋,這對薛家真不亞於當頭一棒,多年的努力眼看著就要化為泡影了。薛家此時表現的還是很讓人敬佩的,寶釵依然很鎮定,感覺不出受了什麼影響,薛姨媽說出這一番月老紅線,四角俱全的話也是求而不得後的無奈和認命吧。

薛姨媽最後有沒有可能真的去撮合寶玉黛玉的婚事呢,是有可能的,這主要看賈母的意思,如果賈母鐵了心就是寶黛了,薛家何不就做了這順水人情,做一個媒人。甚至以薛家商人處事圓滑老道,都可能提出來婚前接黛玉去薛家居住,把薛家作為孃家出嫁。歸根到底,要看賈母,倘若不是之前賈母立場動搖,讓薛家以為有機可乘,步步緊逼,也不會鬧出來紫鵑試玉,寶玉瘋魔的戲碼。這一次賈母雖有所妥協,但是到底沒有吐口寶黛的婚事,從此時五十七回左右一直到八十回賈母再沒提過二人的婚事。薛家辯不明動向,自是不會多事,自討沒趣。


藍鈴花般的火苗


(我是君箋雅,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薛姨媽是《紅樓夢》比較特殊的存在,這個貴婦人沒有一點架子,為人處事和善,待年輕晚輩動輒誇獎,動輒摩挲,慈愛之心溢於言表。這原本是她的優點,卻因為薛家呆在賈家不肯走,女兒薛寶釵最後嫁給賈寶玉,連累薛姨媽也被黑化,成了與薛寶釵一起圖謀賈家,圖謀賈寶玉,破壞寶黛愛情的惡人。這實在是有意思。


其實薛姨媽就是一個普通母親,兒女遇到問題會手足無措,對兒女過度溺愛,不太懂得教育子女的家庭婦女。或許最大的優點就是心慈嘴巧(這個說的很片面),誠如五十七回,或許就能體現薛姨媽這個個性。

“我雖沒人可給,難道一句話也不說?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得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與他,豈不四角俱全?”

薛姨媽這句話一石激起千層,叫好的有,諷刺謾罵的有。主因在於薛姨媽這句話確實有問題。


第一,薛姨媽說這話是有前提的。

薛姨媽再說這句話前還說了一段月老栓紅繩,千里姻緣一線牽的事,其中一句話是:

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

這句話容易讓人解讀為警告林黛玉,就算賈母願意了,你和寶玉天天在一處,以為定準了,也不一定會有結果。我認為這麼解釋對了一半。主因是這句話包括後邊的話是對寶釵和黛玉一起說的。

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這是暗示“金玉良緣”的,“年年在一處”是暗示“木石前盟”的。薛姨媽這麼說就是告誡和警告兩個女孩子,人生如幻似夢,沒有什麼是確定的,你們要做好準備,很多事不一定會按照心中所想得到結果。事實上薛姨媽一語成讖,寶黛愛情煙消雲散,那金玉良姻呢?算得償所願麼?顯然不是,釵玉婚後不久賈寶玉就飄然而去,我認為是更大的悲劇。


第二,薛姨媽說話是意有所指的。

薛姨媽說將林黛玉說給賈寶玉。是當著薛寶釵的面。這裡揭露了兩個事實,第一,寶黛愛情明眼人一看便知,根本藏不住。第二,薛姨媽不太同意“金玉良姻”了。

“金玉良姻”是薛姨媽一來就大力推動的。她的初心就是和賈家結親。但讓她沒想到賈家有個林黛玉。其後寫薛寶釵往往因為“金玉良姻”沒意思起來,其實也是薛姨媽的心情。“金玉良姻”很早就偃旗息鼓了,只出現在寶玉和黛玉拌嘴之中。這就是薛姨媽也覺得不好意思。而明眼人都能看出寶黛有情,這就更尷尬了。不過知女莫若母,薛姨媽還是發現了薛寶釵對賈寶玉有情意。這讓薛姨媽很掛心。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這句話反過來就成了賈寶玉對薛寶釵的態度。寶玉心中有黛玉無寶釵,薛姨媽早已看出,當面說出做媒的話就是告誡薛寶釵這一點。

再有,“金玉良姻”之所以偃旗息鼓,第一賈家勢力江河日下,薛姨媽門清;第二,賈寶玉不是個成家立業的材料,薛姨媽更清楚。就像王夫人覺得林黛玉不是個好兒媳的人選一樣,薛姨媽也已經看透賈寶玉不是個好女婿人選。

所以薛姨媽當著薛寶釵和林黛玉的面,挑明瞭她們之間的心裡小秘密,又是月老,又是紅線,又是做媒,主要是當頭棒喝,告訴二人天下事稱心如意難,讓二人早有準備。再有表明態度,自己不同意薛寶釵和賈寶玉,要將林黛玉說給賈寶玉了。否則這樣的話,斷沒有當著未出嫁的女兒說的道理!而且薛寶釵還對賈寶玉有情,更是萬難說出口去。真象很多人所說薛家母女密謀說這些話,那也太寡廉鮮恥了。根本就不是《紅樓夢》本意,絕無可能的!

至於薛姨媽為何只有語言沒有行動,我還是那句話,換成誰也不會將一個身體特別糟糕的女孩子說給人家做媒,薛姨媽的行為要用成人世界的規則來考慮,而寶黛釵三人的心事卻要用少年人的行為來認識。這是《紅樓夢》的真義,是要區分的。薛姨媽這次說話醉翁之意不在酒是真的。但目的卻是對薛寶釵和林黛玉提醒,也是用心良苦了。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薛家進京的主要目的,作者一開始就交待得很清楚,是為薛寶釵備選入宮的。當時寶釵約十四歲,不到十五歲。後備選失敗,到第二十二回時,她已到十五歲將笄的年齡了。在古時,到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應該談婚論嫁了。做父、母的也會開始著急起來。到五十七回時,寶釵約十六歲了。但薛姨媽一點都不急,而是穩如泰山。為什麼?因為她已經託底了。一、女兒寶釵命裡的姻緣是"金配玉"。想高攀進宮未成是命中註定,她終於認命了。所以她不會再錯失選帶玉的,作東床的機會了。誰帶玉?賈寶玉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間的聯姻,門對戶對,也虧不了女兒的終身。三、賈寶玉,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與女兒寶釵可謂郎才女貌。加上溫柔體貼,性情脾氣更是難得的好,女兒嫁給他吃不了虧。四、最關健是她與王夫人姊妹間,已經早就勾通好了,形成了共識。二人也知道障礙在賈母。怎麼打消老太太"木石姻緣"的念頭呢?惟有從黛玉下手。讓這個外孫女在外婆心中的好形象,失分子、掉價。

所以她與王夫人二人密切配合。她為試探、監視林黛玉的一舉一動,後來有段時間,還竟然搬到蕭湘館來陪伴黛玉。黛玉這個單純的丫頭,還感動得要認她作娘。她自己還說迎春:"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攤到自己就犯傻了。這不等於引狼入室嗎?正真的當局者迷!那邊王夫人則時不時地,編排出一些莫明其妙的說辭來臭外甥女、貶外甥女。這就是家庭內部的政治。一樣的暗流湧動、且刀光劍影!

所以這些過場話、過場戲只是鋪墊。由此越發襯托出林黛玉的正直、單純和可愛、可憐。


福榮


自然是假意!毋庸置疑!

木石前盟的障礙是金玉良緣,金玉良緣的始作俑者是薛姨媽,讓薛姨媽促成木石前盟?與虎謀皮是也!

讀過紅樓的都知道,寶釵陪讀落選之後,婚姻就定在寶玉身上。至少薛姨媽王夫人都在謀劃此事。薛家自己有大宅大院卻常住賈府不走,女兒過了及笄之年還待字閨中,不就是圖個近水樓臺之便嗎?不就是想讓寶釵得到賈府的認可和寶玉的傾心嗎?

但金玉良緣有兩大障礙,一是木石前盟寶黛相戀,寶玉對黛玉傾心。二是賈母是木石前盟的支持者。書中前部分,因為兒女姻緣基本是父母長輩之命,所以薛姨媽王夫人薛寶釵等都是在賈母身上下功夫的,行為投其所好,以賺取賈母的好感。但賈母也算千年的狐狸,太極的高手,綿裡藏針,油滑至極。薛姨媽王夫人幾番出招,都被賈母輕而易舉的化掉,金玉良緣沒有任何有效進展。

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寶玉對黛玉,為卿痴,為卿狂,為卿病臥床!此時情勢,一,寶黛已到了婚配年級,二,寶玉傾心黛玉到了生病的程度,闔府皆知,寶黛之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眾人心知肚明,但不宜點明。三,寶黛二人可謂門當戶對,算是良配。那麼,順理成章的就應該把二人婚配之事提上日程,只需一人提出,賈母必定首肯,木石前盟就成了!

看此時,薛姨媽說了什麼?“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她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麼大,比別的姊妹更不同。這會子熱辣辣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薛姨媽先給這件事定性。撇開寶黛愛戀,定性為好兄妹。不管事實怎樣,不管大家心裡怎麼想,強力控制明面上的輿論,同時就把接下來可能的寶黛訂婚扼殺。我認為薛姨媽這次出手非常果斷,果然不愧為心思深沉的寶釵之母,雷霆手段的王夫人之妹!

接下來,住進瀟湘館,因為見過寶玉對黛玉的真心後,必須要提高對黛玉的重視,近身觀察黛玉,以便找出可乘之隙。

瀟湘館“慰痴顰”一段,薛姨媽說,“前兒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說給寶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門好親……我想寶琴雖有了人家,我雖沒人可給,難道一句話也不說”。

薛蝌送妹進京成婚,此事眾人皆知,賈母會不知?笑話!不過是放出態度:想要寶琴而不要寶釵,即給了薛家臉面,又叫謀劃金玉良緣一干人知難而退。而且賈母想要把寶琴說給寶玉一事,賈母王熙鳳都沒有明說,大家心知肚明而已。薛姨媽卻把賈母沒說出的話明著說,是有意打擊黛玉,這裡給黛玉的信息很明確:黛玉,你在這家住了這麼久,你外祖母瞭解你熟悉你,可看中的寶二奶奶可是我家的人,不是你,你唯一可依仗的人並不想讓你配寶玉,你趁早死了這個心。

這種情況下再說出“把你林妹妹定於他”,心性高潔自尊的黛玉會怎麼反應?她還會深愛她的外祖母而心無芥蒂嗎?她甘心做別人“退而求其次”的“次”嗎?黛玉反應文中所述是一種可能,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黛玉惱怒翻臉,說出不利於木石前盟的話來。如果是這樣,正好給薛姨媽口實,再去賈母王夫人處說林黛玉不喜歡寶玉之類。竊以為,這是薛姨媽的離間之計😜

並不是非要往陰謀論上想,縱觀全書,薛姨媽絕對不是簡單人物,她心心念唸的推動金玉良緣半輩子,豈能半途改弦易轍?




臨風舉


筆者認為是假意,絕對是假意,為什麼說是假意呢,聽筆者給您道來。

1、薛家財大氣粗,即使薛霸王犯了事,不得以才來賈府寄居,但後來在賈府的幫助下,薛霸王的事情已經了了,薛家雖然缺乏男主事的——因薛姨媽的丈夫已經去世了,但是別忘記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薛家的生意還在正常的運營之中,可以說還是財大氣粗的貴族,卻為何要住在賈府幾年不走,這其中必有原由。甚至連薛霸王娶媳婦這麼重要的事情也是在賈府完成的,這就非常奇怪了。以薛家的實力,完全可以另尋一處豪宅居住,在別人家娶媳婦這算怎麼回事啊,就是放在今天社會,自己在別人家娶媳婦也是非常丟人和罕待選見的現象,因此薛家在賈家常住必有原因。

2、薛家在賈家常住的原因是什麼呢?賈家是官宦之家,與賈家不同,薛家是生意之家,能將生意做到如此之大,絕非一般人家可比。筆者認為,薛家常住賈家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靠賈家是勢力為自己家的生意提供庇護;二是為薛寶釵入宮尋找機會。

作者在書中已經明示薛家入京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薛寶釵的入宮待選,後來作者再也沒有提到過薛寶釵待選的結果,可以理解為薛寶釵入宮的計劃是失敗了。按說薛家入京師為兩兄妹的事情,現在兩兄妹的事情都解決了,薛霸王也已經娶妻生子,那麼薛家留在賈家唯一的原因就是薛寶釵了。別忘記了,薛姨媽和王夫人是親姐妹,她們肯定在私下已經對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進行了約定,所以薛家才一直住在賈家不走。

3、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薛寶釵的婚事,一直沒有人張羅過,也沒有說到薛姨媽要將薛寶釵嫁出去的意思表示,賈府也沒有人提到給薛寶釵介紹對象的事情,這就奇怪了,因為以薛寶釵的年齡,在古時候已經屬於大齡了,為何自己的媽媽和親姨媽王夫人沒有為此有一點著急的跡象呢?唯一的解釋就是二者已經私下達成共識,要將薛寶釵和賈寶玉湊成一對,“金玉良緣”的說法恐怕也是二人故意放出的。

4、因此,薛姨媽說要給林黛玉和賈寶玉做媒,完全就是騙人的,這使得寶黛二人放鬆對薛家的警惕,甚至還將薛家母女視為好人,林黛玉後來還將薛寶釵視為知己,而毫不防備,可見寶黛二人之心思單純,是絕對鬥不過薛家的。林黛玉之所以嫁不成賈寶玉,就是因為沒有父母親做主,試想,如果林黛玉的母親還活著,就可以直接和賈母說寶黛的婚事,二人也早就玉成了。如果薛姨媽真的為林黛玉做媒,賈母也一定會同意的,所以薛姨媽說為林黛玉做媒完全就是虛情假意。直到賈寶玉和薛寶釵成婚,林黛玉臨死之時才意識到自己是完全被薛家母女騙了,但此時已悔之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