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事裝備真實水平如何?

皮蛋搬運工


印度空軍裝備了非常多的先進戰機,包括俄羅斯生產的蘇-30、米格-29、法國的幻影2000、印度還計劃購買法國的陣風戰鬥機、美國的F-16和F-18戰鬥機。印度目前有美國生產的10架C-17運輸機、17架伊爾-76運輸機、11架C-130運輸機、105架安-32運輸機、還有100架其他型號的運輸機。印度海軍擁有160艘主力作戰艦艇。其中包括2艘航空母艦、2艘船塢登陸艦、13艘驅逐艦、20艘護衛艦、19艘潛艇等主力作戰艦艇。印度的國防政策是立足南亞,稱雄印度洋,爭當世界軍事強國,目前印度的軍事目標已經達到。



唐豆豆說事


印度現在號稱是世界上僅次於五常的軍事大國,這有他的道理,但是也不能代表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水平就很好了,事實上,印度的武器裝備都是國際軍貿市場上的貨架產品,也並不先進,在同一領域沒有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產品,但是印度之所以強大,就在於其軍備規模很大。

印度海軍的拉吉普特級驅逐艦,也就是蘇聯的61型護衛艦,是當年印度花費巨資引進的令人羨慕的先進軍艦,現在看來不過一個落後的艦船,印度卻捨不得扔,因為替代軍艦還需要耗費巨資去購買。


我們簡單的舉個例子,比如說印度的海軍。印度的海軍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擁有航母、核潛艇、盾艦等艦艇為一體的海軍,曾經還號稱比我們的海軍還強大,當然現在已經不敢了,但是印度海軍作為二戰後亞洲第一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還是很有特點的。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印度的海軍就是規模大,裝備差的典型了。

印度的航母維克拉馬迪亞號也在重複著這一過程,在過去還能因為是亞洲唯一航母國家自居,現在卻難掩其落後的真實面貌了。


印度海軍的國產核潛艇,因為長期不出海,已經鏽蝕在港口,被批喪失了作戰能力,而印度海軍購買自俄羅斯的基洛級核潛艇則在港口魚雷爆炸擊沉了自己。印度海軍最能拿出手的武器,也就是超日王(維克拉馬迪亞)號航母,排水量4.5萬噸,卻因其艦島和垂直升降機的佈局不合理,以及其X型設計的跑道和沒有佈置擋焰板等問題,導致其只能同時起飛1架戰鬥機,甲板效率非常低下。

圖為印度的幻影戰鬥機,過去是先進武器,現在是待替換的老裝備了。


印度海軍還裝備有從蘇聯進口的61型驅逐艦,這些驅逐艦在當年都是令人羨慕的軍艦,裝備有防空導彈和燃氣輪機,但是現在已經成為印度海軍落後的象徵。實際上這些問題反應就是印度無法國產武器的悲哀,當年耗費巨資引進的武器,現在就退役成為一堆廢鐵,確實是一個非常讓人心疼的事情,可是自己無法給自己提供先進的武器,只能再次耗費巨資買國外的武器來替換,那就只能慢慢來了。

如果不發展自己的國防工業,購買的武器總會要面臨著新老替換,可是總不能每一次都找國外購買吧?


同樣的,印度的空軍和陸軍也面臨著一樣的問題,比如印度當年耗費巨資購買的幻影戰機已經落後,但是卻捨不得花錢買更多的戰機來替換。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量的製造國產武器裝備,去替換日益老舊的進口武器裝備,但是印度國內軍工企業太不爭氣,截止目前還沒有能夠提供一款先進的技術裝備給軍隊,因此我們也只能說,好自為之吧。


海事先鋒


從軍事規模上來看,印度位列全球第四,擁有世界第四大的武裝力量。印度常規部隊總兵力更是達到了132.5萬人,並且還是擁核國家,實力自然不可能太差。但是其限於自身軍工製造能力,也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強大:太多武器依靠進口,戰時如何做到後勤保障是個大問題。目前,印度不僅在常規力量上投入巨大,還在積極開發導彈防禦系統和強大的核武軍事能力。



印度的“驕傲”:國產阿瓊坦克

印度的野心不小:要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要成為世界強國、亞洲最強。印度吹牛的本事也不小: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僅次於美國、俄羅斯。類似言論,印度高官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查。儘管印度一直被人嘲諷:印度國產戰機、坦克問題不斷,還有摔戰機、戰艦側翻、潛艇進水、航母下水數次等等,但是印度也是有“本錢”的。



印度開始“向西看”,拉攏美國

印度如此自負,也是有實力的,來看看印度的軍事實力。印度軍事發展的思想就是:立足南亞、稱雄印度洋、爭當世界軍事強國。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印度推行 “地區性有限威懾”的軍事戰略以及核威懾的政策。

印度已有可攜帶核彈的遠程轟炸機,另外還在研製中遠程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

印度空軍的伊爾-78加油機正在為一架蘇-30MKI“側衛”進行空中加油。上方的兩架戰機是美國空軍的F-15

一、首先來說說空軍,總兵力12.7萬人。

擁有1400多架各型作戰飛機,包括空中預警機、戰鬥機、加油機、運輸機、偵察機和直升機等。其中,戰鬥機約780架,包括:蘇-30MKI戰鬥機,實際應為208—226架;“幻影”-2000H/TH戰機總數為49架;米格-29UPG/UP戰機數量為77架;米格-27ML共55架;LCA戰鬥機大約20架左右;米格-21UPG應當在140—158架之間;“美洲虎”-M/S的數量為105架。

2017年12月印度空軍終於同意購買83架LCA Mk1A戰鬥機(上圖),總價80億美元

其它作戰支援、運輸、預警等飛機:3架A-50EI預警機,6架伊爾-78MKI空中加油機。 戰略運輸力量,近百架安-32、約40架D0-228、20餘架BAe-748、以及24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5架C-130運輸機(原為6架,墜毀1架),10架C-17戰略運輸機。

根據印度總審計署的報告:蘇-30MKI戰鬥機妥善率(出勤率)只有55%至60%。也就是說,可見印度在保障戰機“出勤率”方面大大低於西方國家——西方出勤率在85%以上(日本世界最高,達到了90%)。這就能看出:軍事規模並不等於軍事實力,更不等於戰鬥力。


印度陸軍的T90坦克

二、陸軍,總兵力113萬人。共裝備了大約4300輛坦克,以引進的俄製T90、T72為主力。另外,還裝備了大量的武裝/運輸/多用途直升機、步兵戰車(僅BMP-1/2的總數就在1500輛之上),裝甲偵察車/運輸車,戰鬥支援車,裝甲救援車等。火炮方面,裝備了數量眾多的加農炮、榴彈炮、防空火炮、多管火箭炮、迫擊炮等。反坦克武器:反坦克導彈、反坦克火箭筒。導彈方面:地空導彈、地地導彈。


印軍裝備的“天空”防空導彈

三、海軍,擁有5.5萬人,其中有5000名海軍航空兵和2000名海軍陸戰隊。共擁有各類艦船155艘,包括2艘航空母艦(其中一艘國產航母在建),2艘船塢登陸艦,5艘坦克登陸艦,11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19艘潛艇(包括1艘租借俄羅斯的核攻擊潛艇,不過其正在“罷工”,何時再重新執行任務還未知),其他戰鬥支援艦20餘艘,以及數量不少的導彈艇、巡邏艇、掃雷艇(即將全部退役,尚無列裝計劃)、登陸艇等其他作戰艦隻,海軍的艦艇不僅種類齊全,性能上也算得上是不錯。


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海軍航空兵共裝備:戰鬥機40餘架,武裝直升機70餘架,另外還有數量不少的預警、搜救、反潛、通信等直升機(具體數據不詳)。


儒道之主


印度擁有南亞地區最強大的軍隊,印度的軍事工業發展比較落後;因此印度購買了大量國外先進的武器,目前印度的軍事裝備非常精良。



1.印度是南亞地區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印度擁有29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3.3億人口、2017年GDP是24390億美元。由於印度與巴基斯坦存在克什米爾

歸屬問題,因此兩國多次爆發戰爭,所以印度建設了一支南亞地區最強大的軍隊。印度目前是世界第四軍事大國,擁有135萬軍隊、印度官方公佈2017年國防預算是535億美元(可能更多)。由於印度近年來經濟飛速發展,因此印度加大了對軍事建設的投入。



2.印度有坦克3500輛,其中T-72坦克1800輛、T-90坦克1000輛(印度最終希望裝備1700輛T-90坦克),印度有6500輛裝甲車。印度目前裝備了多種近程、中程、遠程導彈。其中烈火-五型導彈射程達到5000公里;烈火-六型導彈射程達到8000到1萬公里。印度目前至少擁有150枚左右的核彈頭。

印度軍隊正在迅速提升武器現代化水平,目前正在積極開展導彈防禦系統和核武器打擊能力的建設。



3.印度空軍裝備了非常多的先進戰機,包括俄羅斯生產的蘇-30、米格-29、法國的幻影2000、印度還計劃購買法國的陣風戰鬥機、美國的F-16和F-18戰鬥機。印度目前有美國生產的10架C-17運輸機、17架伊爾-76運輸機、11架C-130運輸機、105架安-32運輸機、還有100架其他型號的運輸機。印度海軍擁有160艘主力作戰艦艇。其中包括2艘航空母艦、2艘船塢登陸艦、13艘驅逐艦、20艘護衛艦、19艘潛艇等主力作戰艦艇。

印度的國防政策是立足南亞,稱雄印度洋,爭當世界軍事強國,目前印度的軍事目標已經達到。


杜達特洛夫斯基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被歸到軍事版?不該去娛樂版麼?

我上次好像回答過類似問題,再丟出來

步兵班槍械混搭風,軍需罵娘系列。AK、M16、Tar21、Insas什麼鬼都有


三四十年前立項的阿瓊坦克和光輝戰機,現在還在解決不拋錨和不掉下來的問題上

在港口停著的自產核潛艇能漏水的。

賣給厄瓜多爾的直升機全掉下來的

所以真實水平這個問題....我真不相信這個國家能幹嘛


瘋狗的輕武


早在2005年,印度想在軍事裝備由現在的30%的自給率上升到70%的自給率的目標。位於印度南部的重型車輛廠,雖在製造T-72M1坦克,卻正在洽談從斯洛伐克購置89輛V-72B裝甲搶救車事宜。它先前已購置了113輛該裝甲搶救車。

印度實施的一系列計劃,諸如輕型戰鬥機計劃、“阿瓊”主戰坦克計劃和先進輕型直升機計劃等,其採用的,進口部件的百分數之高令人吃驚。此外,3艘“德里”級驅逐艦和3艘正在建造的“布拉姆普特拉”級護衛艦的情況亦然。

據報道,印度每年進口價值約2.85億美元的備件,其中有60%的進口備件供印度空軍使用。

印度為了減少外匯外流和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成立了一個“自給能力評估委員會\

總說裝甲


我感覺“裝備”其實意義不是很大,一個軍隊的戰鬥力“裝備”僅僅是個表象而已!就阿三那“禿子二線部隊”水平的戰鬥力,給他全美製也不過是個“硬菜”的結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