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潛艇力量哪一國的最為強大?為什麼?

冰雹藍天


二戰期間的潛艇作戰,如果要論戰果,尤其是對敵方海上交通線進行破襲戰而論,德國潛艇這方面做得最好。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德國地理位置不佳,出海口比較尷尬,中間還被丹麥隔開,剛離開港口就要面對英國皇家海軍強大水面艦艇的圍堵。基本上屬於一建造好水面戰艦,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英國海軍繼承,這一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德國“俾斯麥”戰列艦,剛出海巡邏作戰,就遭到英國整個海軍的圍堵,最後被擊沉。

因此,德國另闢蹊徑,劍走偏鋒,轉而重點發展水下力量。

在二戰中德國建造和服役了近1200艘柴油潛艇,這些潛艇排水量多數在1000噸左右,少數達到1800噸級別,依靠出色的狼群戰術對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北大西洋運輸線發動了最有效的破壞,共擊沉3500多艘各類運輸船和艦艇。當然德國自己也損失了近800艘潛艇,損失率高達70%,可見當年北大西洋的反潛戰有多麼殘酷。

不過就潛艇性能而論,德國U艇排水量普遍偏小,一般在1000噸級以下,只有後期建造的IX型和XXV型潛艇噸位提高的1000噸以上,但是不超過1800噸。不過安全潛深比較高,多數在200米,可能是因為需要面對的盟軍反潛力量比較強悍而導致的。


與德國潛艇相比,美國二戰期間潛艇建造數量只有300多艘,但是幾乎取得了和德國潛艇一樣的擊沉噸位,更為特殊的地方在於,美國潛艇擊沉的目標大多都是日軍水面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艦艇,民船反而比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這也是戰場特點所決定的,畢竟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並未存在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伍;另一方面,美軍潛艇的反艦作戰能力應該也比較優秀。

除此之外,美軍潛艇噸位普遍比較大,一般都是2000噸級以上,這樣的遠洋航行能力、舒適度就比較高。發動機功率大,水下水上航速都比較快,另外配置的魚雷數量也是要高於德國潛艇,畢竟噸位提高了,空間就多了。

所以,總的來說,二戰期間美國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並不比德國弱,相反反艦作戰能力要優於德國潛艇部隊。


OK,對於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

如需獲取軍事、航空領域相關專業性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納粹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茨發明了令盟國喪膽的“群狼“戰術,用6至12艘U型潛艇組成水下編隊,白天尾隨同盟國的運輸船及護航艦隊,等到夕陽落下潛入運輸船隊的有效攻擊陣位,但等夜黑風高時,茫茫大海中同盟國運輸船隊競毫無察覺依然行駛。一聲令下,早己待發的魚雷射向運輸船隊,這種有效的攻擊手段頻具殺傷力,也十分有效。1940年10月至41年10月,一年的時間內,盟軍的運輸船隊及護航艦隊共1182艘,均被U型潛艇擊沉,到了42年,上升到1800多艘,可謂戰果輝煌,希特勒喜不自禁,下令嘉獎U型潛艇部隊官兵及象徵榮譽的十字勳章,並專款下撥大力建造U型潛艇。1943年後,由於盟軍加強了海上的力量,飛機和軍艦加裝了雷達組成編隊,對德國的U型潛艇軍艦給予沉重的打擊,故而運輸船隊的損失也大大降低。到了1944年底,失去優勢的納粹U型潛艇群狼戰術不靈了,一共才擊沉盟軍的船艦200多艘。在盟軍的戰機,軍艦的立體打擊下,不可一世U型潛艇己經如日落大海。

隨著德國的節節敗退而加強本國海防防禦,另有少數的U型潛艇和軍艦與盟周旋在大西洋。

縱觀二戰時的大西洋海戰,德國初期佔有優勢,憑藉群狼戰術偷襲同盟國海上戰略補給線,給盟軍的後勤給養軍火的補充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後期同盟國針對德國的群狼戰術而改變策略,行之有效的海空立體作戰體系使驕狂的德國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雙方慘重的損失,必然耗盡國力,畢競戰爭靠實力國力來說話。





硯田劍影


1943年以前德國潛艇最強大,英國這種島國由於資源有限,但是英國養了一支全球戰略海軍,因此組建了龐大的運輸隊和護航艦隊,這些前期都成了德國潛艇的菜。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總是利用護航艦艇之間的間隙潛入運輸隊周邊跟隨航行,然後利用夜間的掩護上浮,偷襲運輸隊,最拽的一次偷襲德國5艘潛艇偷襲英國運輸隊,一次性擊沉了16艘運輸船,然後在英國護衛艦船來臨時潛航逃跑了。

後來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像德國宣戰,這時候德國專門設計建造了1800噸的潛艇深入美國沿岸作戰,同樣打了大國一個措手不及,給美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但是在1943年以後,德國潛艇就沒有這麼愉快的偷襲行動了,首先是美國建造了大量的護航航母,利用艦載機的機動性支援護航編隊,這可比護衛艦、驅逐艦支援快多了,第二就是英國為自己的運輸船也裝上了雷達和大炮,夜間不在成為德國潛艇的掩護;第三就是聲納設備的完善,對潛艇的追蹤獵殺變得更容易了。

1943年以後德國潛艇基本沒有了還手之力了,狼群戰術也宣告失敗,德國潛艇最後只能單艇行動,對英美的艦隊已經造不成太大威脅,而德國被擊沉的700多艘潛艇中,有600多艘都是在1943年以後損失的。

而在二戰後期潛艇裡顯然是美國的霸主了,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主宰了海洋,強大的工業能力啟動,航母都建造了100多艘,完全就是用錢來砸死日本和德國,世界所有同盟國家都享受來自美國的海量援助。但是在潛艇生產上美國並不是很多,整個二戰只生產了300多艘,噸位比德國潛艇大,一般都在2000噸以上,在太平洋與日本交戰取得戰果還是非常大的,最大的再一次就是美國單艘潛艇追殺日本信濃號航母,並完成擊殺。

所以,總的來說,二戰前期德國潛艇制霸了歐洲,後期美國潛艇成為後起之秀!


狼煙火燎


老鷹航空

2小時前 · 青雲計劃獲獎者 優質軍事領域創作者

二戰期間的潛艇作戰,如果要論戰果,尤其是對敵方海上交通線進行破襲戰而論,德國潛艇這方面做得最好。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德國地理位置不佳,出海口比較尷尬,中間還被丹麥隔開,剛離開港口就要面對英國皇家海軍強大水面艦艇的圍堵。基本上屬於一建造好水面戰艦,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英國海軍繼承,這一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德國“俾斯麥”戰列艦,剛出海巡邏作戰,就遭到英國整個海軍的圍堵,最後被擊沉。

因此,德國另闢蹊徑,劍走偏鋒,轉而重點發展水下力量。

在二戰中德國建造和服役了近1200艘柴油潛艇,這些潛艇排水量多數在1000噸左右,少數達到1800噸級別,依靠出色的狼群戰術對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北大西洋運輸線發動了最有效的破壞,共擊沉3500多艘各類運輸船和艦艇。當然德國自己也損失了近800艘潛艇,損失率高達70%,可見當年北大西洋的反潛戰有多麼殘酷。

不過就潛艇性能而論,德國U艇排水量普遍偏小,一般在1000噸級以下,只有後期建造的IX型和XXV型潛艇噸位提高的1000噸以上,但是不超過1800噸。不過安全潛深比較高,多數在200米,可能是因為需要面對的盟軍反潛力量比較強悍而導致的。

與德國潛艇相比,美國二戰期間潛艇建造數量只有300多艘,但是幾乎取得了和德國潛艇一樣的擊沉噸位,更為特殊的地方在於,美國潛艇擊沉的目標大多都是日軍水面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等主力艦艇,民船反而比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這也是戰場特點所決定的,畢竟太平洋戰場上日本並未存在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伍;另一方面,美軍潛艇的反艦作戰能力應該也比較優秀。

除此之外,美軍潛艇噸位普遍比較大,一般都是2000噸級以上,這樣的遠洋航行能力、舒適度就比較高。發動機功率大,水下水上航速都比較快,另外配置的魚雷數量也是要高於德國潛艇,畢竟噸位提高了,空間就多了。

所以,總的來說,二戰期間美國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並不比德國弱,相反反艦作戰能力要優於德國潛艇部隊。

OK,對於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

如需獲取軍事、航空領域相關專業性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青雲計劃獲獎者 優質軍事領域創作者

1.7萬粉絲 · 2.2萬贊


用戶146538702黃長平A


毫無疑問,只能是德國,如果沒有美國的軍援,德國可能會把英國“餓死”。要知道,為了得到美國一百艘老舊的驅逐艦,英國可是把查戈斯群島給美國了,那可是印度洋的中心位置,如中途島是太平洋中心位置一樣,可見德國潛水艇的厲害。


大衛思想


一戰後,因為德國是戰敗國,因此被限制製造大型水面艦艇,所以其將海軍武器的重點放在潛艇上,由於德國一戰之前潛艇的生產技術就已經很先進了,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二戰爆發之時,德軍已經裝備了大量先進的潛艇,所以,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海軍潛艇的戰鬥力是最強悍的!


用戶神州大同天下


德國最厲害,德國的潛艇是在完全喪失制海權的情況下,自我努力依靠狼群策略在苦苦支撐,還取得不錯戰績的。


伽利略視野


潛艇實力包括了單艇性能和數量,數量是德國多,性能上大家都差不多。其實二戰時潛艇主要以破襲對方運輸船隊為主。當時潛艇是無法對大艦艦隊發動襲擊的。所以潛艇多不能取得制海權。


不猜不知道的爸


二戰時德國潛艇力量最為強大,其主要原因是德國有很強工業基礎與德國民族的優秀有關係,再加上希特勒是個戰爭狂人,肯定會對這個方面的事格外關注,德國潛艇實力最強取得很好的戰績不意外。


8910用戶


德國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最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