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民族危亡還是挽救文化精髓?兩難選擇?為何越南廢除漢字?

樊溢明


談起越南,可以說是一個跟中國最近最有淵源的國家。不僅是指距離近,更是指人文歷史都有很深的淵源。

一、越南跟中國的淵源

我大致概括了一下,主要表現在:1.古越南人本就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歷史上還有大量漢人南遷到越南。2.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現在越南的北部。在公元前111年,漢軍滅南越設7郡,其中在越南境內設交趾、日南和九真3郡,越南成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3.歷史上創立南越王國的趙佗也是中國人。4.雖越南跟中國分分合合,但是千百年始終血脈相連,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5.雖然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式擁有國號。但越南始終都是中國的藩屬國,直至十九世紀成為法國殖民地。所以,越南做為中華文化圈內的國家,曾經長期在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國的影響,可謂是中國最近的親戚。


二、越南使用漢字的歷史

至於越南官方使用漢字的歷史,我個人認為應該從秦朝開始,發展於漢代,畢竟越南此時是做為中央王朝的屬地存在。秦統一中國後,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而漢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隨著儒家文化的傳播,故此漢字在越南也被稱為“儒字”。此外,大量漢人移居到了越南,在帶來了漢朝的先進文化和技術的同時,也使得漢文化在越南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到隋唐時期的科舉制,更是促進官學、私塾和鄉學的興起,這對漢文化和漢字在安南的傳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宋代時期,也就是公元10世紀左右,越南漸漸脫離中原王朝。但作為藩屬國,加之經過一千多年中國文化發展,漢字在越南各領域的使用都已根深蒂固。特別是越南李朝還先後建立了文廟和國子監,也開始科舉考試,一直延續了八百多年。正是由於漢字成為越南人普遍使用的的文字,所以,越南的全部歷史、古典文籍都是由漢字記載,一直流傳至今。


三、越南何時廢除漢字

雖然在唐宋時期,越南人根據越南語的特點,參照漢字字形,創造了字喃,但是並沒有普及開。需要指出的是,字喃是借用整個漢字或是漢字偏旁,然後採取漢字中的會意、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創制而成,本質上是對漢字的補充。甚至可以認為漢字和字喃其實只是一種字,因為字的構造成分完全相同。但是由於越南人深受儒家文化和漢字的影響,非常排斥和拒絕使用字喃。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漢字依舊都是正式的越南書面文字。這種情況直到1858年法軍炮轟峴港,打開了越南的國門,將整個越南變為其殖民地。

越南廢除漢字最重要的原因是,法國殖民者為割裂中越的歷史文化紐帶,19世紀下半葉以來,法國殖民者開始了一系列的去中國化運動,禁止阮朝官方文書漢文(文言文)的使用,並廢除了1915年以及1918年至1919年的科舉考試。漢字、漢文地位的降低,也導致了與漢字關係緊密的喃字的地位下降。在20世紀上半葉,喃字和漢喃文逐漸沒落,而法國殖民者推行的拼音化文字國語字和國語字文開始標準化並在越南通行。早在公元17世紀之時,旅居越南的西方傳教士就開始用拉丁字母拼寫越南語,今天越南的國語字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越南近代國內獨立運動和民族主義的興起,雖然越南的國語字本身有很大缺陷,但由於殖民時代的強行推廣,加之相對易學易懂,因此成為了越南革命者們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族獨立的工具。特別是1945年9月2日,當時的越南領導人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宣讀了用國語字撰寫的《獨立宣言》,越南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國語字正式成為了越南的官方正式文字。

四、漢字廢除後的遺憾

我個人認為隨著越南漢字的廢除,給越南和中國都帶來了很大的遺憾。

一是在文化和思想上割裂和破壞中越兩國人民間的兄弟情。本來中越兩國在歷史上,長期就是一衣帶水的親兄弟的關係,甚至在現代新中國成立後,中越都曾有很長一段 “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關係。

二是越南也隔斷了自己的歷史和文化。隨著秦漢軍民帶來的先進的農耕冶煉技術和儒家文化,兩千多年來,越南一直屬於中華文化圈。中國的漢字,被越南人也使用了兩千年。今天越南所有的古代文獻,全部都是漢字文獻,所有的典籍都是漢字典籍。那時中國的四書五經,曾哺育了無數的越南讀書人,科舉考試也讓無數的越南寒士,改變個人命運。從這種意義上講,越南比海南開化得都早,有專家學者就說過,越南人比海南人更早當上中國人。甚至在漢文化的影響下,曾經讀漢字佛經的越南僧侶,就自以為比鄰國讀梵文佛經的僧侶,高出一等。


可讓人唏噓不已的是,今天的越南人經常錯寫漢越詞,究其原因是不懂漢字不瞭解詞根;看不懂越南19世紀以前的文學作品;大量的漢字歷史文獻也只有很少的人能讀懂,放棄漢字使越南的史學研究陷入困境。為此,廢除漢字後今天的越南人後悔了,越南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建議恢復中小學的漢語教育。

總之,文字做為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載語言的圖像或符號,承載著人類的進步和文明。一個民族隨便改變文字,就意味著割斷甚至是譭棄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傳統,特別是做為已使用兩千多年漢字的越南。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在世界上早掀起“漢語熱”的今天,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越南人,在面對自己的用大量漢字書寫的歷史和文化典籍時,將會做出反省和抉擇。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很多時候,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兄弟間也會打架,但這永遠改變不了兄弟的血緣關係。


EIMICHS天堂鳥


不光越南廢除漢字,高麗半島也一樣廢除漢字,日語也越來越拼音文字化。

漢字本來是東亞儒家文化圈通用文字,類似於歐洲的拉丁語,歐洲只要是文化人就可以用拉丁語交流,儒家文化圈只要是文化人就可以用漢字交流。儒家為代表的漢文化曾是東亞的強勢文化,東北亞地區的女真人、蒙古人,還有西域、中亞的突厥系族群雖然經常強勢入主中原,但文化上始終沒有徹底改變儒家文化圈。

只有到了近代,用漢字的儒家文化圈才真正受到了挑戰。很大程度上不是歐洲來的文化特別強勢,以至於大家拋棄漢字學習歐洲語言,而是民族主義思潮的湧起,各地擁有了自己的民族主義意識,而語言和文字是身份認同的最重要標誌之一,於是原先儒家文化圈的越南、高麗、日本都紛紛進入了漢字廢止階段。


所謂漢字廢止,其實和歐洲人當初摒棄拉丁文一樣。用更接近自己族群口語的文字取代拉丁文,藉此強化族群認同,從而建立民族國家。

本來什麼西班牙語、英語、德語等都只不過是沒文化的下里巴人的口音,後面文化人用這種口音造字,翻譯聖經,創造文學經典,設立新文字的使用典範,於是一門新的語言就誕生了。

本來也沒什麼高麗文、越南文、日文等,文化人正式的文章用漢字寫,後面隨著民族意識覺醒,就逐漸開發了自己語言,並在獲得強勢地位後通過官方強制廢止漢字。

同樣的道理,很難說粵語和北京人的語言是同一種,以後隨著地區意識增強,粵語區遲早會創造符合自己語言的文字。其他方言地區一樣會如此。

同樣道理,印度英語、南非英語、澳洲英語、美國英語等,後面也都會出現分化。


白完公會


越南廢除漢字,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原因!

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以亞洲為中心,以中國為核心的近代華夏文明的意識衰落!自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以及多次強弱直接的戰爭較量,使得在某一時期,亞洲以中國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諸國,開始懷疑華夏文化的發展,開始由自信衰落為自卑!導致了一次次的思想極端運動!

2.中國亞洲龍頭位置的短暫衰落!中國曾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核心發展地,但隨著近代諸次發展,中國的亞洲及世界政治地位開始降低,因此政治原因導致,越南廢除漢字,脫離中國!

3.以廢除漢字,真實內心是向西方國家示好!獲得認可,支持,幫助!

4.千百年來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家,這種小國的自卑心理非常獨特奇怪!一旦主要主國文化衰落,會立刻迎合新的文化,並且內心深處就想擁有自己的文化,是自卑與自負相併行的特性!以當初越南認為自己世界第三一個道理!

總結,隨著中國政治影響力,自己華夏文明的逐漸復興,越南韓國等廢除漢字文明的國家,將會重新拾起漢字,因為亞洲歷史都在漢字中承繼的!

仰閣說:專注華夏禮儀、漢服文化、在歷史中承繼未來。歡迎關注!



仰閣說


越南朝韓的去中國化!

文字進化改革演化,符合文明進程規律。

但越南、韓朝兩國一下甩掉傳統使用的漢字,和孫中山以黨竊國一樣,民族意識作怪,以國家名義禍害國家,既非進步,也非創新,也非文明,只是政治集團利用工具,取得私天下利益。

另外,越南、朝韓兩國不再使用漢字,也和日本明治維新時脫亞入歐一樣,也是一種政治意義上的脫亞入歐,去中國化宣示,說明對中國文字文明不再認可,要進行徹底切割,而且這種切割,比日本更徹底。

總之,越南、朝韓的拋弁使用漢字,是一種去中國化行為。



越南廢除漢字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原因。歷史上,越南曾經是中國的藩屬國,兩國民眾生活習慣比較接近,有部分相同的少數民族,兩國通婚現象早有存在。他們擔心被中華文化同化,缺乏文化的包容心,是不自信的具體體現。

順帶說一下,我們的近鄰韓國也有此舉動,首先把他們的首都"漢城`改為'首爾",企圖請除掉中華文化的印記。據說他們又想改變過來,恢復漢字在部分領域的應用。


固本守源


在現實中,漢語不先進(證據:你有無發現許許多多的以漢語為母語的人開口就是病句的現象?客氣了,用了個"?")是個事實,其決定了漢字的命運。我自信我這個弱勢群體人能改造好漢語。


榮恥鑑定師


越南人為何廢除漢字?一個字:“蠢”!是一種在民粹主義的鼓譟下頭腦發熱的結果。他們能切割自己的歷史嗎?有點想又不敢,只好出此下策,以為廢除漢字就可以否定掉曾經是中國藩屬國的歷史了!越南人的做法類似朝鮮,雖然有了自己的文字,依舊是不堪大用。痛苦卻不能明說!


無船也渡河


越南屬於儒家文化圈內的國家。本來漢字是屬於官方文字。在18世紀被法國侵佔以後,殖民者為了進行文化殖民,推行拉丁字母替代漢字。在一幫排華的越奸配合下,他們成功了!類似成功的還有朝鮮國。而中國和日本也有相似的遭遇,但這兩國的有識之士頂住了壓力,堅持繼續使用漢字。


鑼鳴三花香


對中國敬而遠之,這樣的國家越來越多了,給錢說你好,不給錢就離開,很正常,酒肉朋友不可交,歷史已經證明過的,有人非要熱臉貼別人的冷屁股。


一生213314511


不怪別人,只怪自己的“朝代”換了一茬又一茬,無所適從,別人心淡了,便棄之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