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發現印有6個漢字的文物,學者: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伊朗發現一封信,內有6個漢字,學者:原來波斯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使蒙古人的腳步走出了東亞,而1253年的第三次西征,則是直指西亞的阿拔斯王朝。這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發動的,經過五年的鏖戰,1258年,蒙古大軍消滅了阿拔斯王朝,建立蒙古歷史上的四大汗國之一伊爾汗國,定都大不里士(今伊朗)。

伊朗發現印有6個漢字的文物,學者: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伊爾汗國西亞的一個強大國家,疆域囊括了伊朗、伊拉克和小亞細亞。而它的締造者旭烈兀,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嫡子拖雷的兒子,也是忽必烈的親弟弟,正是因為這個血緣關係,伊爾汗國與元朝的關係比較親密。伊爾汗國一直視元朝為宗主國,接受元朝的冊封,其最高統治者自稱“伊兒汗”,也就是藩王的意思。

伊朗發現印有6個漢字的文物,學者: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1266年,旭烈兀病逝,他的兒子阿八哈繼任汗位,可是阿八哈一直不願登基,大臣們詢問原因,他的回答是:沒有伯父忽必烈的承認,我是不會即位的。但是阿八哈這一等就是4年,忽必烈的聖旨直到1270年才到,這一年元朝特使帶著聖旨、王冠和禮品趕到,正式任命阿八哈為伊兒汗國大汗,並帶去了一塊王印,上面印有6個漢字“輔國安民之寶”。從此伊爾汗國發布的所有敕令上,都須蓋上這個王印才能生效。

伊朗發現印有6個漢字的文物,學者: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20世紀中期,一名歐洲學者在伊朗發現了一封古老的信,這封信寫於元朝時期,全文寫在一張羊皮紙上,是伊爾汗國的第四位大汗阿魯渾所寫,信是寫給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阿魯渾希望法國能助他一臂之力,雙方聯手夾擊埃及,並保證對方如果願意出手,那麼他們願意將耶路撒冷送給歐洲,並接受皈依基督教。

伊朗發現印有6個漢字的文物,學者:原來這裡曾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封信中的蒙古文字,並沒有引起學者的太多興趣,反而上面的6個漢字讓他很是驚奇,而這幾個漢字正是當年忽必烈頒發給伊爾汗國的王印印製的。這個歐洲學者翻閱了大量史料,得知伊爾汗國所有的國書都是用這個王印來印蓋的,尤其是當他得知,伊爾汗的最高統治者,從不自稱大汗,而是自稱波斯的總督時,曾在自己的一本著作中感嘆:原來在13世紀時,波斯竟是屬於中國的一個行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