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最傷感的故事有哪些?

與世無爭200166368


啞巴本名叫王勝有,他是先天性殘疾,生下來就是又聾又啞,村子裡人平常都稱呼他啞巴,所以他的本名倒無人記得了。

啞巴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姐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姐姐還是很疼愛他,經常帶著到處玩,反而兩個弟弟嫌棄他,不願跟他在一起。啞巴的父親在城裡工作,只有農忙的時候回來,平常只有啞巴母親一人在家帶著他們。

啞巴長我兩歲,跟我關係較好。我們經常一起放牛、砍柴,一起玩耍。他十分聰明,什麼農活都會做,什麼遊戲也會玩,而且他心地十分善良,樂於助人。記得小時候我們去砍柴,都是他教我方法,怎麼爬樹,怎麼捆柴,怎麼換肩等等。我那時體弱多病,他還常常照顧我,不僅幫我砍柴,還幫我背柴。

啞巴沒有上過學,但我覺得他還是想上學的。早上,我和夥伴們一起上學的時候,他也會出現在路口,有些調皮的故意逗他,要他一起去,他顯得十分尷尬,嘴巴不時發出“啊、啊”的聲音。傍晚,我們放學回家,他有時也在路口,好像是等我們。他確實太孤單了。

啞巴家裡有8畝多稻田,還有3畝多菜地,基本上是靠他和母親操勞,他是家裡的頂樑柱。由於經常在田地裡,他的皮膚背曬得黝黑,身體也很強壯高大。

隨著改革開放,村裡的田地種的人少了,很多都荒蕪了,耕牛也被賣掉了。但啞巴家裡的田地一直由他耕耘著,兩頭水牛還被他餵養著。其實,啞巴也跟夥伴在外地打過工,可時間不長。聽說是工地上要求很嚴,需要辦證,還要考試,沒有辦法,只好回來了。

令啞巴十分難堪的事是找不到老婆。村子裡的一些好事者喜歡拿他開涮,還做一些不雅的動作。每當此時,啞巴都會臉紅,然後默默地溜之大吉。啞巴的姐姐早已遠嫁他鄉,兩個弟弟接了父親的班,當了養路工人,也在鎮上安了家。啞巴的父母也很想跟他找個人成個家,可女方一聽到情況就不談了。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人願意幫忙介紹了。

在啞巴30歲那年,他終於走了桃花運。村裡的李二嬸幫他介紹了一個叫小蘭的姑娘,年方25歲,還是鎮邊上的。小蘭姑娘有一個哥哥在部隊裡,聽說還是軍官。父母親都是老實人,家裡條件不錯。美中不足的是小蘭姑娘小時候生過病,神志有時不清楚,經常離家出走,父母親很是犯愁。

雙方約定見了面,啞巴看見姑娘長得不錯,很是高興。小蘭姑娘父母見啞巴人高馬大,長相也算英俊,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雙方父母都很滿意,並商議請鄰村的王半仙合了八字,看了大喜的日子。臘月初,倆人就匆匆完婚。

村子裡的冬天十分寒冷,天井的水溝結上了厚厚的冰塊,屋簷上掛著長長的冰凌。還是啞巴結婚的第三天,一大早,啞巴一家人圍著火坑烤火,商量著準備回孃家的事宜。火坑裡鐵架上燒著一壺水,小蘭見水燒開了,就去提水,想裝入開水瓶內。不料水壺的手柄被大火烤的很燙,小蘭忍不住失手,滾燙開水潑到啞巴的大腿上,一聲慘叫,啞巴雙手緊緊握住大腿倒在地上打滾。啞巴父親趕緊扶起他,母親則手忙腳亂的脫下啞巴的褲子,誰知大腿的一層皮也隨之被扯掉,慘不忍睹。小蘭姑娘被眼前的情景嚇壞了,哭著就跑出門外。一家人都忙著處理啞巴的事情,誰也沒有注意小蘭。啞巴的叔叔是村裡的郎中,就住在隔壁,聽到吵鬧聲,也趕了過來。見到啞巴的傷勢,馬上舀來一盆冷水,雙手捧著慢慢淋澆。之後,他又跑到屋後的山上尋來草藥,用嘴嚼碎後敷在傷口上,然後用紗布進行包紮。

“不好了,不好了,小蘭嫂子掉到堰塘裡啦!”啞巴的堂弟氣喘吁吁地喊道。

“怎麼回事?”大家都感到大事不妙。

啞巴的父親和叔叔撒腿朝村子曬穀場旁邊堰塘跑去。但一切為時已晚。

喜事轉眼變成了喪事。兩家人悲痛萬分,村裡人也唏噓不已。

“結婚的日子沒有選好,王半仙狗屁不懂!”

“小蘭姑娘在家裡從沒做過事,要她做什麼事咯,真是造孽!”

“啞巴就是個掃把星,聽說出生時電閃雷鳴,兆頭不好!”

村裡人議論紛紛,但更多的是大家的心裡增添了一種無名的恐懼。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啞巴瘋了。他不再做事,不再理人。白天就痴痴地躺在堰塘的堤壩上,晚上就睡在堰塘旁邊的牛欄裡。剛開始,一日三餐還回家吃,可後來連家也不回了。時間長了,啞巴的父母煩透了懶得管他,叔叔見他可憐,常常給他送飯。

沒有幾年,啞巴也走了。村裡人將他跟小蘭合葬在一起。

不知什麼時候,埋葬啞巴和小蘭的山頭來了兩隻烏鴉,村民經常看到它們比翼雙飛,偶爾還聽到“啊”、“啊”的叫聲,像極了啞巴的聲音。


自由飛翔的魚z


我有個朋友,她是個紈絝少女,她說過,愛情都是王八蛋,到最後,她變的一發不可收拾。

我單純的以為,這是她做得孽。直到那次,她喝醉了。告訴我她的秘密。

她這麼說,你知道嗎,我的男朋友,他可愛我了,每次吃魚挑刺,喝水擰瓶蓋,我原以為會這樣下去,可是,變了,都變了,我每次要哭的時候,他只是說風涼話,每次無助,他只會逃避。他說,他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其實你很好。他怎麼沒想到,是誰陪他三年,沒錢的時候怎麼樣過的,一起騎過的單車,她只是比我有錢,為什麼我就比不上她。

她說了很久,發了一次很久的瘋,也卸下了所有偽裝。她終於像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女一樣,沒那麼多偽裝。哦,她最後一句話“他其實一直都很好,只是我沒資格享受他最後的好。”心酸。


命定love


本人認為這個挺傷感的



坤坤農農小橘西西長靖


最傷感的故事

一個女人得了癌症, 晚期, 老公知道後帶著兒子跑了。 女人想看兒子一眼都看不到, 可能就是那種毅力支撐著她活了好幾年, 只想看兒子最後一眼, 後來某臺記者幫助她找到了她老公和兒子, 但是那個男人不讓孩子見媽媽。 經過長時間的協商男人同意第二天帶著孩子去見他媽媽, 但是第二天記者去他家 家裡空無一人。 記者很失望, 他知道那個女人堅持不了幾天了, 走到醫院 那個女人充滿希望的眼神 我很難忘記 。記者告訴她情況之後 她絕望了。 她絕望的眼神我永遠不會忘記。 慢慢的靠著牆看著天花板 。過了幾天 女人走了, 走之前告訴醫生把她的器官捐獻出去, 視網膜也要捐獻出去, 她告訴醫生 希望有機會在看到孩子一眼。


該用戶名已無敵


真實發生的故事

主人公:我弟&他老婆(也就是我弟妹)

有一次看他在朋友圈po了一張拉麵,說大連這地方吃個拉麵不容易。

我弟妹給評論了一句,髒兮兮的,一看就沒食慾,難怪只能賣十來塊錢,連擺盤都不會。

媽媽評論了一句,好吃就多吃點。

我看到這裡鼻子一陣酸楚。

小時候,我和弟弟都喜歡吃對面一家蘭州拉麵。

也不是經常吃,因為家裡三個小孩子,花錢比較省,我媽媽也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女人,所以每次想吃的時候,就會兩個人吃一碗,有時候我姐也會一起和我們吃,就像很小的時候三個人吃一根娃娃頭一樣,到現在回想起來,那些都是童年的美好回憶,現在我們三個都在不同的城市,沒有以前的那種親密了,都在為了各自的生活忙碌著...


哈庫拉嘛塔塔


剛上大學那會,深夜閒聊。

是一個關於方便麵的話題;

大家熱火朝天的討論著方便麵是垃圾食品,家長是怎樣囑咐自己上大學少吃方便麵,多吃營養食品…………

“高考前一晚,我媽為了給我增加點營養,給我煮了一碗方便麵”一個悠悠的聲音從上鋪傳來。

宿舍裡鴉雀無聲。我的內心酸酸的,很難過卻又說不出來的那種傷感。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方便麵的廣告:一個家徒四壁的家裡,母親給兒子煮了一碗方便麵,兒子開心的吃著,然後,等母親老了,兒子終於有錢了,便給母親煮了一碗。(忘記是什麼牌子的方便麵做的廣告了,80後和90後的應該看過吧)。

現在條件好了,可以隨時吃到方便麵了,方便麵也被列入了垃圾食品的行列。小時候為了一碗方便麵我們要等好長時間,一碗方便麵可能是期末考的獎勵,也可以是生日的祝福……那時候方便麵是最美的食物……


筆尖上的戰鬥機


農村裡的故事。有一對剛定婚的年輕人,過一年後結婚。兩個家庭沉浸在喜慶和幸福中的時候,女孩子查出來了白血病。而當時的情況是姑娘和小夥子己經睡過一段時間了,女孩子懷孕3個多月時查出的病。當初誰也不知道女孩子有病,男孩子家堅決退婚。還不管肚子裡的孩子,而女孩子家條件很一般。根本付不起冶療費的情況下,給男孩子家要了一些賠償給女孩子治病。可想而知,女孩子還是入土為安了。兩家人吵也吵了,打也打了。還是沒救回女孩子,後來男孩在40歲才結婚。兩家人在近20年的時間裡,沒說過一句話。我感覺,這對年輕人對各自的家庭太不負責任了。兩敗懼傷,為了什麼?


河北70後李秋良


我父親有一老大哥,他女兒比我大十多歲,生下孩子剛滿月就離婚了,沒要孩子,回孃家居住後一直單身,但也從來不和孩子聯繫,也從來不跟任何人談論孩子,包括她自己的母親,不過她知道孩子長什麼樣子,因為她在商場上班,孩子的爺爺有時帶孩子去商場,但母子二人從未交流過,只是遠遠地相互望一眼,在孩子大約十五六歲的時候,那位大姐去外地出差,路上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她前夫帶孩子來送別,結果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一個大大的旅行箱,打開一看裡面全是孩子的衣服,從小到大,從裡到外,一年一套,最後那一套正好適合孩子穿戴,只是,這些衣服都是什麼時候買的,連和她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多年的媽媽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聽說這件事時就忍不住流淚了,即使現在過去這麼年,寫下這些文字,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清風曉築514


一次在鄭州開往南京的火車上,一位中年男子和一個在火車偷偷賣正航餅乾的姑娘聊自己的人生。他說他想念自己的母親,年輕的時候母親病了,手上沒有錢治病,病逝了,現在手上有錢了想對母親好點兒,母親卻不在了,每每看到母慈子孝的情景,就不忍落淚。

他和她在一起5年了,愛了5年也鬧了5年,該談婚論嫁的年齡,他催她結婚,她遲遲不肯,一定要等到有出息了,出人頭地了才肯;他說他不想要沒有結果的愛情,他想要有結果的婚姻,她說她想要成長。矛盾一天天的加深,她為了成長,為了錢,開始賭,輸了所有的一切,男友知道後說淡淡的說做朋友吧,我要去相親了,就這樣賭掉了愛情,賭掉了青春。


龍華王琴


落葉,黃了

聽過一個故事,在這越來越寒冷的季節。

在我19歲那年,母親去世,在她去世的那天晚上,父親和我一起,把母親放進冰櫃,隨後,我默默拉著他的手回家。一路上,天空晦暗,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那個曾經偉岸無比、一直保護著我的男人,原來是如此的脆弱。

禍不單行,21歲那年,父親去世,那時候的我看著靜靜躺在冰櫃裡的男人,我問自己,你怎麼都不哭呢,“他”扭曲著笑了笑:你覺得,我要哭給誰聽呢?

是的,我真的沒有為父親的去世哭過一聲。

父親火化那天,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訴自己,永遠不要再想今天發生了什麼,只能想明天怎麼過,怎麼活下去。

命運總是這麼諷刺,父親6月1日去世,呵呵,這可是兒童節啊。6月4日我就回到北京,狠狠地睡了一場覺,睡得天昏地暗,好像把這一輩子的覺都提前睡完了。6月5日起來就去食堂買了兩包酸奶,因為我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具有儀式感的事情,正好喝兩包酸奶就是當時想到的點,雖然沒有禱告。

喝完酸奶,我把手臂上的“黑箍”解了下來,扔到垃圾桶,咬牙切齒的告訴自己:我這輩子再也不搞這些形式主義,從此刻開始,這世上就只有你自己了,記住,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堅強,因為,只有你自己能幫到自己。

爬著,前行

6月6日一大早,我就坐公交車去國展。這一天是2002年北京車展開幕日,我當時是給《汽車知識》的陳新亞主編做兼職。我心裡清楚:別人給我一個活不容易,我一定要守信譽,無論此時此刻多難,如果沒了信譽,就沒有下一個活,也就沒有飯吃。

於是,我開始拼命打工賺錢交學費、維持生計;我還申請了學校的困難學生補助,每月能拿到200多。當時我有一個特樸素特單純的想法:將來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報這個學校。後來從30歲開始,我每年都會資助一個母校的貧困學生,幫助他順利完成學業。

不久,我便把農村老家的房子賣掉,傢俱賣掉,只揹著一個電視機和一個洗衣機回到北京的宿舍。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信條:處處無家,處處也是家。人,總是想回家,我知道,要是沒有那個物理層面的家,或許人可以走更遠更遠。

2003年大學畢業,那時候我非常迷茫,不是因為吃不飽飯,而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相當長一段日子裡,我什麼正經工作都沒幹;戶口本十幾年了,上面都還標註著“待業”兩個字,我靠做各種各樣的兼職來養活自己。曾經有一個月裡,我接了12個不同的兼職。期間也遇到了很多騙子。每當幹了活卻拿不到錢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生活本就是這樣,想想別人,也有為難之處。


從那時候開始,我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凡事都努力比別人多付出一點。不是圖表現,而是隻有這樣我才能拿到更多生計的保障。那幾年裡,我還自學並翻譯了很多書,平均一天翻譯6000字,1000字可以拿到60元稿費。當時熬夜熬得特別狠,導致今天給我留下了很多後遺症,雖然邏輯能力很強,但記憶力差的不行。

別人的人生,豐富多彩,吃喝玩樂,潮流時尚,可我的人生沒啥目標,沒有家人,也沒有啥特別的樂趣,有的,僅僅是出於本能的活著;但是我有一點就是,特別能折騰。我曾經給各個歐洲汽車設計師寫過信,毛遂自薦,想和他們成為朋友。我也真的與很多人成為了朋友,一直到今天。Erwin Himmel(奧迪設計總監Sielaff的老師),我每次去德國Ingolsdat時都會去拜訪他。還有很多歐洲設計師出錢請我去歐洲旅行,去不同的設計室參觀。我還參加了華普車隊,跟他們一起全國巡遊;跟馬戲團一樣,每到一個城市,就在經銷商那裡做車技表演。在差不多2個多月的時間,我幾乎去了中國所有的省份。那時侯,每天開10多個小時車是常有的事。車上路途上,有時候很無聊,就折騰車上的物件,我那輛車開了半個月之後收音機就再也沒響過。在秦嶺雪山裡過的聖誕節,在貴州泥濘的山溝裡過的新年,還有差點死在貴州到廣西的高速路上……回到北京後,在家咳嗽了兩天,然後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得了肺炎。那時,心裡還是有一個特樸素的念頭:儘管我沒有人生目標,但只要還活著,就應該每天向前走。


後來,一個朋友來找過我一次,他告訴我,不能過著與世界隔離的生活,我需要有一份工作。從那以後,我就放棄了幾年來習以為常的流浪生活,直到慢慢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我有時候在想,今天的我,算是有人生夢想了嗎?我覺得沒有,真正的人生夢想應該是明天與今天永遠不同。

最後,一首普希金的詩,送給正在遭遇或者曾經遭遇過苦難並勇敢堅持著的人——《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曾經很多個晚上,我都是在反覆默唸著這首詩中度過: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永遠嚮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鬱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