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內買車,該買純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

閃光的心星


主要還是看你用車場景:

1、家裡充電方便,到單位單程在40公里左右,買車主要上下班使用,那麼可以考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這樣的結果就是你上下班可以用純電,不用燒油。

2、充電不方便,還是上下班使用,那可以考慮買一臺豐田、或者本田的混合動力車型,城市使用確實能比純汽油低那麼一升的油耗。

3、買車家用、自駕遊、長途駕駛等場景比較多,那麼還是買純汽油的比較靠譜。不需要多揹著那麼一塊電池,動力選擇也更多。

買車不需要看行業發展趨勢,汽油車還可以存在30年沒問題,要不然法拉利、蘭博基尼這些車不得哭死,哪還敢發佈SUV。至於保值,那當然是熱門汽油車保值。二手車?可以考慮,前提你得有靠譜渠道,不然,還是建議買新車。


有品君


燃油車。

混動和純電動都不划算。



混動方面不划算理由:

拿豐田的卡羅拉燃油版和混動版對比,混動版比燃油寶貴約3萬元,混動版油耗在4L/百公里,燃油寶在5.5L/百公里,混動每百公里節省1.5L油約10.5元(按照7元/升計算),家用一年使用1.5萬公里來算,15000/100=150,150×10.5=1575元,即一年節省1575元,10年才1.57萬,這個時候該換車了,多花的3萬元都還沒賺回來,並且豐田混動的電池質保是8年/10萬公里,也就是說10年後電池需要更換了,電池也要大幾萬,怎麼算都是不划算的。

純電動方面不划算理由:

純電動汽車有一說法,買車便宜,換電池難。什麼意思?買車時有補貼,算下來是便宜的,可以做到和普通汽車差不多的價格,但是用起來問題就多了,電池出了問題需要更換怎麼辦?拿錢吧,換電池是沒有補貼的,那麼如果換電池,價格將會比買車的整車價還貴,你還換電池嗎?不換又不能開。再說了,國內充電也不方便。

綜上建議買燃油車。


遊天下001


先說燃油車型,燃油汽車歷史長河發展近百年,多少年來承載著人們的出行需求和其他行業的運輸任務,隨著肘代的變化,節能減排是全人類的共識,許多國家以宣佈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雖國內官方未宣佈燃油車停售時間,但國內汽車新排放標準實施以進入倒計時,排放標準提高一步,就使車企研發和製造成本翻倍,目前國內燃油車大幅降價銷售,預示著燃油車走向終點為時不遠,目前購買燃油車型價格低優惠大是最實惠的選擇。

再來說油電混動車型,油電混動車型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套永磁電機和電池組,使車型更適合城區道路擁堵環境用車特點,由於有降低車型油耗和減少尾氣排放的優勢,車型油耗控制可圈可點,目前油電混動車型技術成熟質量可靠,由於製造成本高於燃油車型,所以普遍油電混動車型價格稍貴,重點是油電混動車型不屬於新能源車型範圍,車型電池容量小,僅在起步/停,加/減速時供應/回收能量,未獲新能源車型政策補貼,車型地位尷尬普及率不高,但就油電混動力車型油耗低的特點,是值得考慮和對比選擇的實用車型。

最後來說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這兩種動力車型屬新能源車範圍,享受國家新源車型政策補貼,雖然有政策補貼車型價格,但目前使用插電和純電車型存在諸多不便,充電設施不完普是制約車型普及的瓶頸,插電混動車型也是在燃油車型基礎上,加裝一套可以外部充電和純電模式行駛≥50公里的新能源動力車型,車型電池組容量大可以單獨純電模式行駛,重點是車型電池電量用完後,智能切換燃油發動機繼續行駛,並適時為電池組充電,插電車型實用性還是比較高。

純電動車型是由可充電電池和電機驅動車輛行駛的車型,電力驅動和控制系統是純電動車型重要核心,特別是電動機的調速控制裝置是重點,目前純電動車型普遍使用納硫,鎳鎘,鎳氫或鋰離子電池,用於車型動力源的新能源車型,由於電池技術瓶頸限制並未獲突破,所以存在電池價格高,壽命短,重量大和充電時間比較長的缺點,加之充電設施未普及和純電模式行駛≥200公里以上標準,純電動車型實用性和便利性條件尚未成熟。

你問3年內買車,該買純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個人觀點認為,如果你不在限牌城市工作和生活,選擇燃油和油電混動車型比較好,車型質量穩定技術成熟,實用性和便利性優勢明顯,重點是要購買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省心省事,如果你在限牌城市工作和生活,哪選擇插電混動車型比較好和恰當,即可以解決車型上牌問題,又可以帶來出行方便和享受及實際需求,並在車型油耗上省下不少費用開支。純電動和燃料電池車型及智能自動駕駛車型,是人類未來出行和發展的大方向,要相信人類聰明智慧,定能實現智能方便和清潔便利的出行方式。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老蘿閒語


由於工作原因,本人算是最早接觸並使用電動汽車至今的人之一,使用過北汽,激勵,東南,比亞迪,眾泰等眾多車型,續航從100km-300km都有。我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與運營工作,所以談談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當然我只是在一些前提下給你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你。

首先如果你是在市區上下班及週末逛街,代步用,城市不限號的話,那麼還是買燃油車,燃油車25萬以內的可選範圍很多,這個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就可,當然油車的話,可能養車的費用要高於新能源汽車。

如果你是在市區上下班及週末逛街,代步用,城市限號、限行的話,那麼可以買純電動汽車,但是目前建議你買8-11萬這個區間的電動車,續航一般在300km左右,使用上足夠了。當然,你家附近或者公司附近要有可充電的地方,一般1-2公里以內都行,可能好多人說還要步行或者取車不方便,其實如果你確實是按照我的前提來使用的話,這種方式我都已經用了將近3年了,沒感到任何不舒服,相反每天取車的時候當飯後散步了,挺好的。為什麼不讓你選擇更貴的呢,因為僅僅是代步的話,這個價位足夠你使用了,更高的價位的車實際上在目前階段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在飛速發展,一年之內都可能會更新換代,因此在這個階段沒必要選擇高價位的車。

再說說混動吧,別講什麼性能不性能,如果你是在市區上下班及週末逛街,代步用,給你當性能車使用的機會不多,就目前階段,工薪階層不建議買混動。性價比是以上兩種最低。

有些人可能想到了養車的成本,網上許多媒體也列出了相關表格數據進行比較,單純的從油耗對比電耗,保養成本,電車目前確實好一些,但是目前階段動力電池技術並不發達,汽車廠商對待電池的回收問題也是沒有一個良好的政策。當電車和油車同時使用3-5年以後,油車還能繼續使用,電車就要面臨更換電池,屆時電池成本可能會更高。

以上觀點是本人幾年來的一些使用心得,不喜者勿噴!


小樣兒的自留地


來過純電動的人就知道,提速特爽,我去年10月份開曹操專車到今年春節,開兩個月,300公里續航實際可以開到250到260公里,現在市場上450公里續航都出來了,我估計大約可以開370公里,就是你隨便怎麼開,做幾個人,還是怎麼加速,都可以開370公里,比如我回江蘇老家一趟,別人帶4個人坐滿,路上路過的城市都有充電站,而且,充滿電最多一個小時,所以我們平時也不回家,在杭州開開,充電一次在杭州隨便跑,不心疼,因為電費便宜呀,每天在外面充電也就1塊六一度電,等於一公里二毛錢,提速覺得是99%的車位輕鬆超過去,太爽太爽了,不多說了,你沒開過永遠體會不到!


最佳行動


1、車真的要買嗎?

想必有車一族都知道,其實當時買車大都是是消費衝動,買來之後實際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實在太低了,再來算下買車前前後後的費用,從上路費、保險、汽車費、免檢費等等雜七雜八至少上五位數了吧,所以給要買車的小夥伴小建議,你買的車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說通俗點就是帶來的經濟效益夠大嗎?如果是負債的話,還是慎重剁手,畢竟汽油費加上堵車帶來的躁動會讓人奔潰的。

2、三種車的區別?

從未來環境保護的趨勢來看,買前兩者肯定是划算,畢竟隨著環境問題加重,汽車價格上升,誰也不知道哪天汽車的價格會暴漲,到那時,手上的汽車就是一堆破銅爛鐵,毫無用處。

當然了,我們都知道電動汽車在現在仍然是個雞肋產品,畢竟關於續航的問題還沒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電池的更換,算下來實在是不划算。

值得慶幸的是,特斯拉今年銷售了 20 萬,實現盈利,如果對純電動感興趣的話,比較推薦這一款,當然蔚來也不錯。

混合動力車,在這不評價了,如果有興趣,打車的時候問問出租車師傅,他們的評價更有說服力。

3、電動車的未來

根據去年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來看,3 年,在整個電動車未來普及的時間線上還是太短了,所以說,迴歸第一段,如果目前汽車能夠給你帶來經濟效益,還是比較推薦燃油車的,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純電動充電樁比較完善,綜合價格,電動車也可以考慮,對於混動,可以完全忽略。


stormzhang


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爆,就算補貼政策退坡也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而且隨著北京車展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將亮相北京車展。但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者而言,則有些不會選擇。在純電動車、混動以及燃油車之間的選擇中,犯了難。

以小編的建議,如果是3年內買車,且在一線城市有購買指標的話,還是第一時間考慮燃油車吧。畢竟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與地方政府的限號限購政策有著很大的關係。以北京舉例,新能源汽車排號的時間可是遠比你搖到一個燃油車指標短的多。而且工作日,燃油車還會受到限號的限制,但新能源牌照則沒有這個顧慮。所以說,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熱的景象,有一大部分是政策推波助瀾的結果,這不是消費者自發的。而且在用車時候會有諸多的不便,遠門出不了,時刻還要想著有沒有電,實在是令人心煩。

如果再不濟買一個混動車型也行。當然了,現在國內買插電混動車型才能享有和新能源汽車同樣的政策,像日系車的非插電式混動車型,你只能當燃油出去買。但即便如此,插電混動也要比純電來的踏實一些。如果你的上下班通勤時間比較短,那麼插電混動車型的純電模式則完全夠用,只要每天一充電即可。並且就算沒電了,你還有發動機可以提供動力,免去了一直擔心沒電的情況。


高氏觀市


這個要分購買者的實際情況!

1,如果是非限牌城市或者是家裡的第一臺車,建議還是選燃油車,已經經過了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當然買混動也可以,當然整車價格會不菲,但帶來的是後期的油費大幅下降。估計會減少油費30%吧!

2,如果你在限購限牌的城市,並且是家裡第一臺車的話,可以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享受補貼,可以解決牌照問題,可以解決長途擔心充電的問題!

3,如果是家裡的第二臺車,並且是處在限牌限購的城市,還是強烈建議買純電動汽車,日常的保養費用非常低廉,因為沒有了發動機和波箱,同時可以節約大概80%的油費,很多人反映動力電池的後期購買成本會很高,我認為問題是不大的,首先國家強制要求自動電動汽車的公里電池質保期為六年,同時動力電池價格以每年20%的速度在下降

4,25萬以下的燃油汽車太多了,不再為樓主推薦,插電式混合動力可以選擇比亞迪,加一些錢的話可以選擇沃爾沃,純智能電動汽車可以選擇威馬汽車!



車友會群主,玩越野,玩飄移,利用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點贊並關注,想發私信提問的也可以一對一解答!


車問診


未來3年是買純電動、混動還是燃油車?關於這個問題壹車熱評僅從自己的角度說下看法。


先來說純電動汽車,這個是現在某些國產車企最容易生產的車型,它的技術難度較低,研發成本不高,也有國家的政策支持而且還可以拿到補貼,所以例如像北汽、眾泰、華泰等在燃油車領域沒什麼建樹的車企,都很熱衷於生產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的確真正實現了零排放,但購買純電動車後在實際生活中所受的制約也是比較多的,最直接的就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方式這兩點。如果題主是愛出行的人,那麼純電動車基本就不要去考慮了。


目前已知的續航里程最長純電動車是特斯拉的models,官方數據是579公里,比亞迪的唐二代純電動版汽車也可以達到500公里以上,另外還有捷豹和蔚來也有續航里程5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汽車。但題主要求25萬以內的售價,那可能也就只有唐二代了(看最終補貼後的售價)。

純電動還存在充電方式的問題,但每個人所在的城市、小區不一樣,所遇到的困難度也不一樣,如果有自己的停車位問題還好辦。但網上也有物業要求安裝充電樁需要全小區住戶簽字的新聞報道,雖然這種做法無法可依,但的確也是個現實問題。


不過好在買純電動汽車的國家補貼還比較可觀,2018年的補貼新規是:10-30kw以600元/KW進行補貼,但同時也提高了相應的補貼門檻(具體內容可網上搜索)。

下面來說下混動式汽車,這類汽車分為兩種:插電式和不插電式。需要注意的是,國家目前只承認是插電式混動汽車是新能源車,購買不插電式混動汽車是不能上綠牌,也是沒有國家補貼的。


不插電式混動說白了依舊是燃油車,它是一種燃油為主、電機為輔的車型。汽車在燃油驅動狀態下,將車輪的轉動、制動、滑行等所產生的動能轉換成電能,同時通過電機輔助讓發電機始終處於一個高工效的狀態。

插電式混動正好相反,它本質上依舊是臺電動車,只不過在需要長途駕駛或者找不到充電樁時可以使用燃油驅動。這類車型雖然比純電動汽車跑的更遠,但同樣也存在需要安置充電樁的問題。


而且目前大部分國產的插電式混動,它們在動能回收方面做的都不是特別好。很多國產插電式混動汽車短途可以實現純電動駕駛,但當你在長途旅行時想通過燃油驅動的方式給電池充電,效果就並不是特別理想,畢竟很多這方面的專利技術是被本田、豐田、通用等牢牢抓住的。

所以插電式混動汽車在電量耗盡後,基本就只能用燃油驅動了,而且此時你的車還要額外揹著一塊重量不輕的電池跑,油耗也不定會比普通燃油車低多少。


插電式混動與不插電式混動看似都差不多,但國家之所以把插電式混動劃為新能源車,壹車熱評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普及充電樁的建設,為今後逐步淘汰傳統燃油車,推廣節能環保理念打下基礎。

目前市面上25萬售價以內的混動汽車(插電式與不插電式)比較靠譜的有凱美瑞雙擎、蒙迪歐插混、比亞迪秦、宋DM、榮威ERX5、三菱祺智PHEV、卡羅拉雙擎、雷凌雙擎等。


最後簡單的說下燃油車,25萬售價以內可選擇的燃油車非常多,這裡就不進行介紹了。3年內買燃油車是完全可行且值得推薦的,而且以目前的現狀來看燃油車的技術和市場是最成熟的,使用和購買也是最便利的,只是如果所在城市需要搖號的話就要麻煩點。

雖然網上在傳2035年左右我國就要禁售燃油車,但今年才2018年,還有17年時間,早著呢!

關注壹車熱評,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壹車熱評


結論:燃油或者混動(看所在城市的政策)

眾所周知,混動有兩種,插電的和不插電。所以上述的燃油和混動的結論實際上包含了3種車型:燃油、插電混動、普通混動。

其中,現在體驗最好購車成本相對最低的是燃油車,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基本上只要有公路的地方都不用為續航里程擔憂。

其次,以豐田、本田等日系廠商為代表的普通混動車,在體驗上比較接近燃油車,通常在最費油的起步階段利用電力驅動,來節省燃油。但是目前來看,混合動力系統成本較高,導致了車價相對較高。

而目前,限牌的城市越來越多,不用搖號(或是有單獨搖號政策)的新能源車受到了青睞。而插電式混動車由於配備了傳統燃油發動機還能享受相關政策而被很多人選擇,個人認為,插電式混動車還是政策的產物,純電續航能力不及純電動車,油箱也不如燃油車和普通混動車型,補貼也不如純電混動車型這麼多。但是,對沒有指標的人們還是首推插電混動車,畢竟不存在純電車輛一樣的里程焦慮。從周邊朋友的用車情況來看,買了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朋友,平時上下班通勤,都會進行充電,而長途自駕遊則當做汽油車開。這樣看來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至於純電動車,特斯拉之類的高端電動車作為家庭的第二輛甚至第三輛車還是很值得購買的,結合題主的預算,在這裡不推薦。

希望可以幫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