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南寧市有一個廣西最大的城中村——萬秀村。這個如雷貫耳的城中村有著多個奇葩的廣西第一:居住人口第一(7萬多人,數量等同於一個小縣城)、滯留外國留學生第一(非洲、巴基斯坦學生居多)、生活設施齊全第一(市場、商店、倉儲、銀行、診所、學校、小型公交車一應俱全)等等。

萬秀村的“萬秀”由來,是1942年棟村、敬仁村、秀東村三個村莊合併時,從附近“萬安寺”和“明秀寺”兩個寺中分別取一個“萬”字和“秀”字組合而成,蘊含萬物萬事優秀良好之意。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用萬秀村老人們的話說:“橫行四里五,直行五里四”, 萬秀村面積約1200多畝。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萬秀村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土地,歷史上這裡不僅有萬安寺、明秀寺(友愛村)、太子廟、觀音堂、香五廟、敬修書屋、鄧氏宗祠、黃姓宗祠等著名文化遺蹟,還深藏著一座鄧氏進士府第及眾多石碑古蹟。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大約七百年前,正當元朝立國、吐蕃地區(古代康、藏地區)歸統於祖國版圖、元大都初創的特定歷史時期,開國皇帝忽必烈為了安邦定國、鞏固它的統治,極為重視並採用“以儒治國,以佛治心”的建議,崇尚吐蕃地區所盛行的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把它定為國教,這就是萬安寺宗教文化的歷史起源。毫無疑問,當年的萬秀村萬安寺正值如此得以建造。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而明秀古寺興建於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了,當時起名為“聖堂廟”,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至明朝正統九年(1444年)更名為“明秀寺”。

南寧歷史許多精彩的篇章都從宋朝寫起,由於宋朝名將狄青的到來,當古邕州征討儂智高戰事平息後,大批官宦紛紛從中原遷至廣西為官,河南鄧氏宗族第一代就這樣在南寧紮根下來,至今繁衍至第27代。鄧氏可是了不得的宗族,他們不但是安居萬秀村最大的宗族,明清時期更是人才輩出,至今還供奉著進士的府第以昭示後人。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萬秀村宅不克人、人財興旺,緣由歷史中的典故。今天許多外地人,甚至外國人偏偏喜歡住在這個道路錯綜複雜,窄時只容一人行走,“握手樓”、“接吻樓”比比皆是,空氣渾濁的地方,除了房租不貴、生活方便外,許多人享受和緬懷的就是一種歷史文化氛圍。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萬秀村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寓意著:“商通四海生意旺,利運三江財源廣”。它像吸水海綿一樣,成為創業者的廉價棲身之處,是附近高校學生難忘的落腳點。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早在1993年,萬秀村就曾獲得南寧市授予的“市級文明村”稱號。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萬秀村的村民還大多依靠集體經濟、經商或是務農為主。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改革開放後,由於萬秀村身置市區、出行便利,不少的外來務工人員早已將目光投向這裡,萬秀村儼然也成了房屋租賃的大市場。並短短几十年裡,萬秀村原有的8300多畝土地被政府徵用6000多畝,這些土地,逐漸變成了機關、學校、醫院、企業以及商住樓群,緊密的圍繞在萬秀村的周圍。就這樣,鑲嵌在其中的萬秀村,既是歷史文化一顆珍珠,也是一塊揮之不去的城市傷疤。

四個大門口組成一村莊 南寧萬秀村說不完的老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