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被寬恕,但不能被遺忘——經開一小開展國家公祭日專題活動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制造了“九一八”事變,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為達到以武力吞併全中國的罪惡野心,以殘忍血腥的手段製造了南京大屠殺!1937年8月13日抗日戰爭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淞滬會戰,粉碎了日寇“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72年前的8月15日被徹底摧毀信心的日本天皇以“終戰詔書”的形式,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起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歷史可以被寬恕,但不能被遺忘——經開一小開展國家公祭日專題活動


正視歷史,方能走向持久和平。紀念,不為復仇的怨念,只為復興的心願。當今寰宇,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旋律,但戰爭陰影仍盤繞在世界人民的心頭。地區紛爭不斷,又產生了新安全威脅,世界並不寧靜,槍聲仍不時響起!身處和平國度,有強大國家做後盾,我們倍加珍惜、倍感自豪。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經歷過苦難的中國人民,最懂得和平的可貴。


歷史可以被寬恕,但不能被遺忘——經開一小開展國家公祭日專題活動


經開一小通過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簡單講述南京大屠殺,讓低年級學生了解歷史並理解我們是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的,以及戰爭會帶來災難。中年級的學生,則通過南京大屠殺事件經過的講解,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意識,明白“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增加學生們好好學習的動力。高年級的學生,則引入“恥感”這一心理學概念,通過影視作品《南京大屠殺》的呈現,讓其身臨其境地體會“南京大屠殺”是為“國恥”,從而達到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教育目的。

今天,為那些被殘忍屠殺的逝者默哀,默哀那場不忍回憶卻又不能忘卻的歷史。更提醒你我:勿忘歷史,珍愛和平!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