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喻秀才

《我就是演員》收官,韓雪不出意料拿到了年度總冠軍。拋開幾位演員的表現誰更優秀這個有些爭議性的話題,一個現象倒是值得關注:韓雪確實在這檔綜藝裡展現出了紮實的演技,但作為演員,近年來她也沒拿出什麼夠硬的影視作品。遺憾之餘,也有一種錯覺,現在看好演員表演,怎麼大都是在綜藝裡。

為我強化了這種錯覺的,還有很久不見最近出現在綜藝裡的喻恩泰。

好久不见,喻秀才

這次久違的亮相是在最近一期的《一本好書》裡(這檔綜藝雖然不算太火,其實很值得一看,一期講述一部經典作品,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演員也都在其中有精彩演繹),喻恩泰飾演《塵埃落定》裡的傻子二少爺,在舞臺上以角色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原著小說來自著名作家阿來,是一個發生在四川北部藏區的厚重故事,歷史感十足,原版電視劇是由李解演的傻子二少爺,很經典。

好久不见,喻秀才

節目裡,喻恩泰的任務很繁重,他要一邊抽出身,以第三人稱來講述當時發生的事,一邊代入進去,用第一人稱再來演一遍。形式類似舞臺劇。

好久不见,喻秀才

看他演繹的這位藏族大土司的二公子,有股奇怪的力量,不僅眼睛挪不動神了,耳朵也會一頭扎進他的臺詞裡。

喻恩泰的聲音談不上有多好聽,但他把臺詞的節奏拿捏得特別好。他自我介紹說,“我就是個傻子”,然後指著自己笑了,不為別人把自己當作是傻子而有絲毫懊惱,反而,有一股傻子的憨直。

這是個眾所周知的傻子,但看得出來,他的傻,其實更多是一種單純,他不理解那些勾心鬥角和利益紛爭,他不撒謊,他說話前總是要把胸前的複雜配飾理得整整齊齊的。

好久不见,喻秀才

有一段他在講,家裡人都在為這一季該種什麼作物感到疑惑,他似乎也很疑惑。講完背景,喻恩泰掀開簾子走進屋,坐下來。聰明哥哥對爸爸開口,說我們還是種罌粟吧。

好久不见,喻秀才

喻恩泰不發表意見,偏頭問身邊的侍女種什麼,侍女也說罌粟。聽罷他傻傻地笑了,沒想這惹惱了哥哥,譏諷他說:“你不至於傻到這種問題都要問侍女吧?”。喻恩泰立馬接了話,“那侍女說的怎麼和你一樣?”一句反問,用“傻子”的邏輯,嗆得對面啞口。

好久不见,喻秀才

最絕的還是喻恩泰的吃相。拿起一塊餅就塞了大半在嘴裡,眼角的紋路都在用力,絲毫不在意嘴裡的餅渣正撲簌往外掉,一面嚼,一面說:“種糧食,全都種糧食。”這一幕的感染力和他嗆哥哥的力度一樣強,讓人誤以為他說希望種糧食,只是因為自己愛吃。

好久不见,喻秀才

他傻嗎?或許是真的傻,因為他選擇放棄種更值錢的罌粟,他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不在乎大家叫他傻子,唯獨願意沉浸在卓瑪的溫柔鄉里。不過又很奇怪,跟一直在幹蠢事的聰明哥哥比起來,結局告訴我們,他做的,都是聰明事。

其實喻恩泰本人看起來也像個“傻子”。知乎有個問題就在問,為什麼當年《武林外傳》的主演們,都憑這部9.4分的“神劇”走上了璀璨星途,唯獨喻恩泰沒有?

好久不见,喻秀才

是他的呂輕侯呂秀才演得不好嗎?沒有的事,他演得太好了。不少人都說,曾經看《武林外傳》喜歡老白的風流倜儻、妙手偷心,回過頭品,越來越喜歡呂秀才的那份踏實和擔當。

演《武林外傳》的時候喻恩泰很白淨,屢試不中來到同福客棧,平日裡是個懦弱摳門、迂腐窮酸的人,看起來有些呆吧,爆發出來的力量驚人。特別是臺詞。

好久不见,喻秀才

說死姬無命這段,堪稱比肩諸葛亮說死王朗的經典。

姬無命要殺秀才,秀才忙而不亂,反問“我是誰”,問得極其認真。

好久不见,喻秀才

姬無命確實傻不否認,但喻恩泰的臺詞功力也真不低,搬出唯心主義、存在主義、弗洛伊德……語速由慢到快,從短劇到長句,從頭到尾死勾勾地盯住對方眼睛,把對方說蒙了。到高潮處,秀才講得青筋暴起,整個過渡急促卻又自然。沒這個臺詞功力的,真的就難免尷尬了。

好久不见,喻秀才

完了表情平緩下來,莞爾一笑,輕飄飄地奉出了經典臺詞“知識就是力量”。

好久不见,喻秀才

秀才的舌戰功力是一絕,對郭芙蓉說起的情話也讓人過耳難忘。和郭芙蓉在夜裡同坐屋頂,他盯著天的這段獨白,依然夾著肩膀,看上去怯懦帶著猥瑣,一張嘴,真是山海不可平的。

好久不见,喻秀才

第三十回“佟石頭離鄉闖江湖 郭芙蓉回家探父母”,郭芙蓉被佟掌櫃允了自由要走,秀才著實捨不得,但見著自由的郭芙蓉這麼快樂,還能怎麼辦呢。本想說“我怎麼這麼倒黴”的,可到嘴的埋怨,被心上人的一個擁抱變成了轉折。

好久不见,喻秀才好久不见,喻秀才

拍《武林外傳》的時候喻恩泰還在讀研,他當時其實不想接戲的,父親在生病,他想多陪陪。但父親一直勸他要出去工作,不能老待在家裡,已經幾年沒有工作了。他這才接了戲。完了電視劇大火,如果這時候把身子放輕點,乘著東風,也就順理成章飛到更高更遠處了。

但喻恩泰不,他在這時候全身而退,選擇了去攻讀中央戲劇學院的博士學位。為此,兩年中他一口氣推掉了十幾部戲的主演邀請,其中包括後來大熱熒屏的《闖關東》,頂多出於人情,去尚敬的電視劇裡打個醬油,客串個出場兩集的小角色。他後來上《快樂大本營》,解釋說,覺得作為男演員,演藝壽命是很長的,所以不急於現在趁熱打鐵。

好久不见,喻秀才

同樣在那兩年,喻恩泰還不僅在演藝道路上選擇急流勇退,在炒股上也是。或許換句話說,他沒有追漲。

這事兒說起來真是傳奇,上《鏘鏘三人行》,喻恩泰就講,那一年是2007年,他在股市的最高點寫下最後一篇博客,標題叫“告別一場遊戲的記憶”,內容也就是說現在的點位太高了,我要撤了(果不其然隨後2008年股市大跌)。

好久不见,喻秀才

拍戲遇到了《武林外傳》這麼好的作品,炒股也趕上一輪牛市,這運氣是何其好。儘管在當時的朋友看來,在上漲時他說要撤了,是有那麼點耐人尋味,或者說傻。

我們都是普通人,天才和傻子的世界我們永遠看不透。節目裡邊許子東評價喻恩泰演的秀才說:“我知道演呆逼的,通常是學歷很高的,(除了你)還有演憨豆的羅溫·艾金森”。

好久不见,喻秀才

總之等喻恩泰正式結束學業歸來時,他已經33歲了。他戲謔的說,“剛上大學的時候小侄女還在上小學,當小侄女上大學的時候,我自己還在大學裡上學。”

也是在他完成了學業的這一年,來了一部好戲,喻恩泰演了《大秦帝國之縱橫》裡的張儀。

張儀這個角色和秀才有相似之處,都是讀書人,嘴上功夫了得。跟渾身呆萌整天將“子曾經曰”掛再嘴邊的秀才不同的是,張儀終日將名利掛在嘴邊,說得坦坦蕩蕩、不卑不亢。

初登秦殿,秦王問,為名為利?他就把話說的明白,我全都要。

好久不见,喻秀才

堂上文官武官都刁難他,諷刺他,張儀也不惱,張開雙臂,直面問題。

好久不见,喻秀才

在舌戰惠子的橋段,喻恩泰又是有大段臺詞。《大秦帝國》全是現場收聲,語氣的急緩強弱,都能在喻恩泰的動作及神態上看到統一。

惠子來為魏國求和,初來姿態很低,但是言語中有些不服氣,怪罪秦國暴虐。張儀一聽不對啊,明明是是魏國挑起的戰爭,怎麼現在成受害者了,於是歷數前事,把對方數落的啞口無言。

好久不见,喻秀才

到最後於國家尊嚴起了爭執,咆哮起來,你們魏國亡都亡了,還要尊嚴往哪放?又把惠子說到了自閉。

好久不见,喻秀才

演這樣的歷史人物,還要看人物在不同階段所表現的精神面貌。在成為秦國謀士之前,他的氣勢神態要弱得多。

張儀還在布衣躬耕的時候,與昭文君論世,以魚生比作亂世,昭文君大加賞識,有一個鏡頭裡,喻恩泰的張儀微微含淚,然後用一種略帶自嘲口吻的說了句:“遇到識貨的了。”遇到伯樂是欣喜,但熬了這麼久,難免也有不甘和桀驁。

好久不见,喻秀才

而在暮年戲裡,謀士們一言興國一言亡國,歷盡浮沉,到頭來,終究握不住自己的命運。前有蘇萱,嫁做他人婦,現在的公主,又要遠嫁。張儀說得含蓄,說完眼神一耷,那些什麼蓋天的豪情,現在只剩無能為力了。

好久不见,喻秀才好久不见,喻秀才

張儀與犀首再次重逢,演得最為感傷。昔日兩人政論不同,在秦廷爭鬥數年,如今在荒村相遇,不僅同樣都窮酸落魄,還都老了。

好久不见,喻秀才

兩人喝醉了酒,互相模仿起對方當初在朝廷的說話的樣子。雙雙醉倒,張儀躺著舉碗,敬了大爭之世,又敬小酌之時,臉上有笑,此時都是看穿和釋然。

好久不见,喻秀才

要說喻恩泰莎士比亞學來,不就應該來駕馭這些正劇裡的角色嘛,只可惜,他在《大秦帝國》後邊,也難接到好的劇本了。就那幾年陸續拍的《做次有錢人》《李可樂尋人記》《擦槍走火》《八棺索財》,都不及格,純屬玩笑之作。

好久不见,喻秀才

演員再好,不也還要看劇本好不好。

前幾天,剛演完話劇《哈姆雷特》的濮存昕說,“娛樂市場真的沒有我的活”。我想接不到和不想接,濮存昕要說的意思其實是後者,沒有喜歡的劇本,所以自己沒有想拍影視作品的意思。

好久不见,喻秀才

此後的喻恩泰,索性也不多拍戲了,倒是常出現在各類文化節目上:在國家大劇院講莎士比亞戲劇,在《鏘鏘三人行》跟竇文濤聊得開心,在《漢語橋》裡做評委,在《中華好詩詞》裡誦讀古詩詞。和藝術家聊做書,向民間匠人學傳統工藝。

好久不见,喻秀才

來《一本好書》薦書,順帶能在舞臺上表演,那就盡心力地表演。做不了最聰明的人,那做個“傻子”,不也挺好。

好久不见,喻秀才

打開支付寶首頁搜“565326437”領談資紅包,領到大紅包的小夥伴趕緊使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