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向清朝進貢的鐘表,許多都帶有比較裸露的圖畫,當時的皇帝或大人對這些藝術品持有怎樣的態度呢?

fairyfaye


中國的第一臺鍾是在明朝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進貢的,是一大一小自鳴鐘。當時他為了能夠將鐘錶給到萬曆皇帝,費了好大勁,閒暇時間經常將一些小鐘表,小玩意送給大臣,討好他們,後來終於得到見到皇帝的機會。

就把鍾送給了皇帝,皇帝非常高興,大手一揮,讓他們的鐘表正式進入中國,這也就是鐘錶外交的故事。

皇帝得到鐘的時候非常開心,不料,這讓太后知道了,就派人去向皇帝借來玩玩,皇帝很怕太后喜歡會奪走她的鐘,就命人將自鳴鐘裡的報時功能停了,太后拿到手發現鐘不會鳴,覺得沒意思,就還給了萬曆皇帝。

在此後外臣進貢的鐘表鍾,太后也非常喜歡,由此可看出,當時的皇室對鐘的態度是開明和接受的。以後的康熙乾隆,都非常喜歡。

便自己製作鐘錶了。

(歡迎關注青雅鐘錶,圖片來自青雅鐘錶)

(注:圖片內容與圖文無關)


青雅鐘錶


“無疑,不論是乾隆還是定期來修鐘的耶穌會鐘錶匠對此都毫不理解。只有英國人才能體會到這種情景的滑稽可笑。……英國商人帶往廣州許多有些猥褻的細密畫的鐘表。”

這是十八世紀,一個外交使團來到中國時的記錄中所描寫的,也就是著名的外交家馬戛爾尼勳爵為團長的、成員多達700人的龐大使團,他們帶來了各樣的西方禮物,其中也包括鐘錶。雖然他們帶著很高的期待來見中國最高的帝王,可惜,當時的乾隆爺早被慣壞了,他已經見過華麗的懷錶、可以走動的各種鍾,所以並不為馬戛爾尼他們的禮物所動,再加上馬戛爾尼信息收集工作不細緻,於是雙方的見面並不理想,他帶來的鐘表皇帝都沒看上一眼,這樣的情緒也難免讓他的記錄帶有偏見。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細密畫又叫春宮畫,自古以來無論東西方都有這樣的文化傳統,而西方也一直都有這種題材的鐘表,所以並不罕見。只是對於東方人而言,將傳統的紙畫發揮在鐘錶中,確實新鮮。不過,相對於當時的鐘錶而言,帶有春宮題材的還是少之又少。


常偉談鐘錶


公元1601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嚮明萬曆皇帝進獻了兩座自鳴鐘,這是西洋鐘錶進入中國宮廷的最早記錄。在其後的清代,西洋鍾逐漸在中國流行開來。

根據一些歷史記載,當時的皇室及貴族對於西洋鐘錶是持開明及接受的態度的。



自幼勤奮好學的康熙皇帝對西方科學充滿了興趣 他不僅收集賞玩西洋鐘錶,為了驗證其科學性,還曾經以中國的日晷來PK西洋的鐘表,後來證明時辰鍾與日晷所顯示的時間完全吻合。

康熙三十三年,他曾作詩一首曰:

晝夜循環勝刻漏, 綢繆宛轉報時全。

陰陽不改衷腸性, 萬里遙來二百年。



其後的雍正帝對西洋鐘的痴迷不亞於康熙,在其時,鐘錶在宮中被普遍使用。雍正勤於政事,“日御萬機,宵旰勤勞,殆無寧晷”,鐘錶成了他須臾不離的計時工具。

愛玩的乾隆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命廣東官員從海外蒐羅最精巧、最新式西洋鍾,還命清宮造辦處仿製、研製,至此,鐘錶的收藏和製作達到了高潮。



到了晚清,慈禧太后雖然思想保守,但在生活上對西洋玩意兒卻青睞有加,她的儲秀宮裡就存放有87架西洋鍾。

而三歲登極的末代皇帝溥儀對鐘錶更是達到迷戀的程度,身居禁宮的他,自幼便與玩具、鐘錶為伴。僕臣們迎合他的愛好,不斷向他進獻鐘錶。雖然此時的鐘表質量已不如從前,大多為銅、鐵質地,純金或鍍金的則極少,但數量和類型卻更多了。


浪漫旅者


中國人對於男女之事一直都保持著十分曖昧的態度,人性的本能是渴望的,但是從接受的教育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是不允許出現這樣裸露的圖畫的,但是如果是外來進貢的物品,出於外交禮節,也無法拒絕,即可以有宣洩內心慾望的窗口同時還不會被世人所詬病,這也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