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寧願玩手機刷動態也不想學習充實自己?

靜湖冷月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即使在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大家也會通過其他方式來打發時間,而不是用這些時間來學習和充實自己。

究其原因,我認為是我們潛意識認為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玩手機是一件很輕鬆地事,所以,潛意識幫我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選擇輕鬆愉快的事,而逃避了辛苦的事情,至於這件事情對自己成長是否有幫助,潛意識並沒有考慮進去。

我經常有這種情況,我決定下午要寫一點東西,已是我坐下來開始寫,但是不用多久,我就會去看看我自己的手機,今天我的問答瀏覽量多少啊,有什麼有趣的新聞啊,然後看看抖音,小視頻,結果很快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字卻沒寫幾個。為什麼會這樣?寫作有的時候還是蠻辛苦的,當拿到手機的時候,這種辛苦的感覺很快就沒有了,而且現在的推送很智能的,彷彿知道我想看什麼,結果越發不可收拾。

如果你想要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學習,提高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手機關機,然後放到很遠的地方去。這樣,你就可以安心學習了。如果你需要用到手機或電腦上的內容,我建議你下載下來,然後關掉網絡,這樣,你就不會跑偏了。

希望對你有用。


中間那條路


  首先,看看刷手機動態者一般都持什麼目的,一般說有以下幾種:

  一是獲取社會信息。現在刷動態者,大都出於此目的。社會信息可謂五花八門,而每個人關注的目標點各有不同,全出於喜好。從手機APP發展的現狀來看,以社會時事和娛樂信息為側重點。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關注社會負面新聞和娛樂信息。

  二是獵奇心理讓參與感越來越強。現在知名網站的信息大都可以評論,每一位閱讀者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就有了參與感。彷彿每個人都可以指點江山,都可以激揚文字,可以發洩內心的各種情緒,甚至是可以暴粗口。

  三是拓展學習渠道。提到學習,題主所講刷動態和學習沒有關聯,這個觀點需要商榷。除了上述兩種目的外,很多人也能從中學習一些知識,只不過這種知識呈現碎片化,淺表化,不能深入,更不繫統。正因為很多人只獲取了零星的知識,才導致盲目自信,自認為懂得很多,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次,再看看刷手機動態對專業知識學習和非專業知識學習的影響。

  一是刷手機動態對專業學習如同毒藥。專業學習需要靜下心來,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專業書籍或教程,而手機動態在獲取專業知識方面顯然是有限的,因為極少有專業人士把少量的專業知識放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發表。儘管網絡上有專門有供專業學習的網站和數據庫,但那可不能靠刷喲。

  二是專業性學習往往伴隨著枯燥,這恰是很多人不願意靜心學習的原因。手機APP網站現在做的頁面越來越漂亮,文字、圖片、視頻,看似精彩紛呈,但這些大都和專業學習無關,只是為供人們娛樂性欣賞和參與互動性的“

遊戲”。

  三是刷手機動態對非專業學習也無益處。凡是動態感十足的信息,大都是一些知識性很少的內容。與其說學習倒不如說快速瀏覽,匆匆而過的瀏覽,幾乎引發不了思考,只是獲得有限的信息,這些信息如同看風景,看過了就忘卻了。如《讀者》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寫的一般都不錯,如果靜心賞讀和思考,是可以獲取知識的。

  四是學習和寫作兩者有密切的關係。真正的學習,往往離不開教材和筆記,不管是以往的純紙質的教材和筆記,還是現在用電子版教材或電子版筆記。在學習的過程中都用得上。就拿記筆記來說,當過學生的人都不陌生,不管是記大綱,還是記知識點,都是一個把書由厚讀到薄的過程。而寫作不管是你寫專業文章還是憑興趣愛好寫自己文章,都是極好的思考的過程。而動態的刷手機動態,則完全沒有這個功能,即便寫一些評論,內容有限不說,完全沒有文章的模式。

  最後,刷手機動態可以成為你餐後的甜點,但不能成為主食。

  既然成不了正餐,對學習自然無多大益處。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很多人已經對手機產生嚴重的心理依賴,這種成癮現象可要當心啊,你整天抱著手機刷動態,浪費大量時間不說,還容易影響工作,影響與家人的親情溝通。

  當你放不下手機時,便意味著你浮躁的內心無法靜下來。靜不下心來,又何談學習與思考,亦或是寫作呢。當一個人長期不能保持有規律的學習狀態時,慢慢就會被知識更新所淘汰。看看網絡上越來越多能讀懂文字的“文盲”還少嗎?非旦不少,反而越來越多呢,由此,在看似網絡時代繁華的背後,網絡暴力正在風起雲湧,你會不會是網暴成員中的一位呢?

  

  

   


韓國成老師


因為我們太過於在乎「穩定性」地獲得快感了。

什麼意思呢?看電視劇,刷朋友圈動態以及玩遊戲,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

那就是此時此刻投入的每分每秒,都能體驗到快感,也就是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穫

而讀書和學習呢,你說一說你此時此刻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什麼時候能夠獲得回報,以及可以獲得多大的回報?

今天多背一個單詞,也不能讓你成為英語的專家,更不能讓你和外國人談笑風生;

今天翻多幾頁世界名著,並不能給你增添多少談資,更不能讓你在別人面前高人一等;

今天努力學多點心理學知識,也不能讓你更瞭解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緒和看穿他人。

那這種無明確回報時間的投入,請問你會繼續去投入嗎?

99%的人是不會去做,因為他們想要的是穩定性,此時此刻就能看得到,摸得著,即使不能看得見和摸得著,也要能夠體驗到的

所以我經常和自己的讀者說,不要過分在意學習的即時回報,今天學習到的知識,不可能一下子就讓你看得到效果,你要忍受這種漫漫的回收週期。

如果你能忍受得到,你就能夠更心平氣和地去讀書,而不是整天叫嚷著:啊啊啊,我天天讀書,卻沒有任何收穫!

我原本可以講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故事,但我選擇不講,因為我想讓你們自己去體會,自己去琢磨。

你讀書是為了什麼呢?你又是怎麼樣堅持讀書的?歡迎留言評論!


曾少賢


手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佔據了所有人的閒暇時間,也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為什麼寧願刷手機,也不願學習,這並不是手機的錯。


不是隻有讀紙質的書才叫學習,電子書,聲頻和視頻課程也是,只不過是載體不同而已。

只要願意學,何必拘泥於形式。kindle閱讀其效果接近於紙張,給很舒適的閱讀感受,又便於攜帶,適合碎片時間閱讀。

相對於文字的閱讀,視頻類的內容有一個缺點,便是學習不容你多思考,往往一閃而過,但重複觀看也行。一般讀書的時候常有的一個動作,便是掩卷沉思。當然只對學習的書和愛思考的人而言已。

在文化快餐的大環境下,流行著娛樂至死的社會精神。學習畢竟是一件費心費力,且累人的活。人之初本是喜歡享受的,好逸惡勞也是人的本性。

不過元元倒是有個習慣,就是在手機上看文章的時候,往往也會停機而思考,覺得有價值的會的藏起來慢慢再讀,和讀紙質書沒有什麼兩樣。不過紙質閱讀更容易讓人免受干擾。

手機上的垃圾信息太多,選擇也有很多。能夠輕鬆獲得,何必去費力些搜尋?何況很多時候,閱讀對你的現實生活並直接的作用。有人會問:唐詩宋詞能當飯吃嗎?名著名篇能提高你的知識水平嗎?生活如此沉重,何不搞笑搞笑!



在舒適區閱讀成了習慣,即省時又省力還不用動腦,開心快樂,順手點個贊,說上兩句發發牢騷,互動性也不錯,一晃就幾個小時就過去了。躺著也好,坐著也好,站著也好,走著也好;可文字,可聲音,可圖片,可視頻,形式多樣選擇無限多。

有人說手機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謀殺了億萬人的時間。有段子說坐牢失去自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手機。如果我們能夠更快,更便捷的獲取到相關的信息,為什麼要與從前一樣慢慢的在書山裡尋找?



連遊戲都從PC端轉移到了手機,更快更自由。世界如此簡單,為什麼要搞複雜?

至於要做大咖,深度專業的閱讀,買書慢慢研究吧。

所以手機不是耽誤人學習的罪魁禍首,而是使用它的人,不能掌控手中的工具,成為機器的奴隸罷了


元元的天下


你追了劇,或者被某個綜藝節目迷住了,一直刷個不停,導致正常學習和生活受到了影響,這時候想停下來,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我們說,你是停不下來的。


生拉硬拽讓你回去學習,你肯定還是心心念念,因為令人激動的事情總是讓人魂牽夢縈,就像《動物兇猛》中的王朔,白天見了交際花米蘭之後,回去滿腦子都是米蘭的一顰一笑。 追劇、綜藝這些是令人激動的事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讓人從激動迴歸平靜,接受無聊的學習,相比於讓人從無聊到激動,其實難得多。


劇追不完我們是不會停下的,只有繼續去追----所以,我們只有去追嗎?


NO!一部劇的劇情太長了,追下去得不償失,這並不是我們要的結果。 前面說,由儉入奢易,如果我們找到一件比追劇更加刺激、更加容易代入的事情呢?


你會說,這不是會更容易導致我們限於Plan B 嗎? 是的,如果你只是有煙癮,那讓你陷入大麻的溫柔鄉之後,肯定可以讓你戒掉煙癮---因為你此時煙已經滿足不了你了,只有大麻可以滿足你的癮欲!


但是,大麻只是一個比喻,我們萬萬不建議任何人這樣去嘗試。我們這裡說的是怎麼從追劇這樣的事情中走出來,而相對於電視劇、綜藝節目,有什麼可以等同於大麻嗎?


可能很多人的答案不一樣,但是有一個估計很多人是能夠接受的,那就是:電影! 尤其是那些刺激人心的大片,看完一陣就累趴!


之所以我說從電視劇轉戰令人激動的電影可以讓我們戒斷,因為:一件事情沒有完成的話,我們會一直很揪心的,追劇是的,但看電影更是,從電視劇轉戰電影,我們就會更把這種“揪心”轉移到電影之中,但電影有個好處,就是長度只有兩個小時左右,緊張激動的兩個小時之後,我們就會感受到一股原本就應該有的累,這時候,你終於停了下來。


一定要找激動人心的電影,因為如果不是這樣,你的注意力根本就不能從電視劇之中掙脫出去。 從電視劇中跳到更刺激、持續時間更短的電影中去,這其實只是其中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它更像一個比喻,可以給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事情提供一種解決的思路。


白詩詩


說到為什麼不學習而是想看動態這個問題,卻是很燒腦。就說我吧大一剛開學不久現在還在軍訓呢,怎麼說呢,就是軍訓過後不是很累麼很想洗澡呀之類的,更恨不得對著風扇猛吹,那酸爽。可涼完之後呢,好想衝個冷水澡啊!!!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沒有水啊_(´□`」 ∠)_

電風扇下很涼快,更是十分愛了。兩腿一抬到桌子上,就忍不住看看手機,看看有誰發了消息給我,如果沒有啊那就發說說朋友圈唄什麼應用都開一下……

叮叮噹噹又有一條消息,更何況是男朋友的消息呢!分秒必回!還談什麼學習!kkkk



熟233


一個立刻能看到結果,另一個反饋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

刷手機,不停地劃劃劃,總是期待能看到新的、有意思的東西。一劃,一點,馬上就看到動作的反饋——網頁、視頻、音頻、動圖等。

看完之後,馬上又划向下一個。

看書學習,如果注意力沒有跟上,就會看完了一段卻完全不明白這段裡講地是什麼。

假如沒有和腦中已有知識進行鏈接,過幾天還可能忘記。

即便是有一天能用上,也是看書很久以後得事情了。所以,看書的動作和結果之間有延遲。


朗讀者晟煥


首先我覺得不只是學習可以充實自己,刷手機動態也可以充實自己。

刷手機動態不僅可以瞭解朋友的日常生活,更好的聯絡彼此的友誼,你也可以查看最新新聞動態,瞭解國際大小事,甚至查看你不知道的民生。

學習不一定必須要放下手機,如果你僅僅侷限於書本知識,不通過手機放眼世界的話,你學到的都是方寸之地的知識,時代迅速發展,每天都在更新事物百態,刷手機動態在家長眼裡荒廢學業的事情卻是你追逐世界腳步的進步,所以請不要在片面的說刷手機動態是浪費時間,荒廢青春。

當然,也有部分追星族沉迷娛樂八卦無法自拔,刷明星八卦的確是虛度光陰的做法,明星你可以崇拜,但不要僅限於崇拜,通過學習知識充實自己,拉進你們之間的距離,做一個別人眼裡的明星。


用戶53266801448


是因為,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不想學習不想工作,什麼也不想做,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不能讓自己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勞逸結合,如果平時學習壓力大的話,偶爾適當的放鬆下也是可以的,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向上,相信生活還是美好的時候多,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奮鬥的自己。



小明紀實


誘惑太大,有的時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可能這也和人的自制力有關吧。學習可能對大多數人太枯燥,手機可以帶來最直接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