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熱車,點火就走,真的錯了嗎?

劉秉福


我不知道評論裡說熱車有必要的人是什麼心裡,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現在的車完全沒必要原地熱車,原因有一下幾點。

1,現在的車都是電噴發動機,原地熱車的那點油不如慢慢開起來等水溫上來好。

2,現在的發動機沒有那麼嬌氣,不用去管發動機低溫下的潤滑情況,那麼點摩擦確實對發動機沒什麼影響,又不是塑料做的。

所以我不知道評論裡說必須要熱車,有必要熱車的那些人是什麼心理?鍵盤俠?到處粘貼複製?不懂就不要瞎評論耽誤真正需要這方面知識的人。


線外邦


很多新手在開車的時候,習慣打開引擎,直接出發,但是這樣做正確嗎?熱車是開車前的必要準備嗎?不熱車對發動機會有危害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熱車這個概念源於20多年前,最開始的時候,使用的發動機多為低轉速發動機,而到了冬季,為了保證車輛發動機、傳動系統的潤滑,往往需要慢加油門,讓車充分發熱後,再開始起步上路。

但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也在更新迭代,縱觀現在的汽車,多數應用高轉速發動機、短連桿傳動系統,發動機一啟動,機油被送到各個角落,最慢也就三四秒的事情,冷車點火就走並不會傷機器,所以現在根本無須熱車,也就是說,熱車並不是起步前的必須步驟了。

現在來看,原地熱車,發動機需要原地怠速,這個時候進入發動機的空氣流很小。此時發動機溫度也不夠高,燃燒所需要的是空氣和溫度,這兩個條件都不達標。就會發生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碳。重則變成碳顆粒,也就是積碳,附著在氣門和氣缸表面。伴隨著積碳的累加,將嚴重影響發動機的性能和排放。

所以總的來說,目前的發動機不需要提前熱車,但是不代表不用熱車,大家可以在行駛的路上,低速熱車,既可以保證發動機擁有充分的動力,也可以減少積碳的可能。所以,愛車的同時,我們也要愛護環境,真正地做到節能低碳,環保出行。


汽車很聽話


告訴你一個原地熱車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這是為什麼?並不因為只是氣溫低。

冷車啟動是有兩種情況,造成磨損虧比平時多,而且能多85%,這是非常可怕的。

在專業的實驗條件下做檢測,冷車啟動時候前一分鐘的磨損佔到整個發動機使用壽命過程中的磨損的85%,就是我們車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老舊,就是因為冷車啟動的時候幹摩擦引起的。

幹摩擦是什麼情況呢?


就是我們的發動機,在冷車啟動的時候,因為機油因為重力沉降到機油底殼,這時候活塞環和缸壁以及各摩擦點之間的潤滑油是沒有的,所以這時候是金屬之間的幹摩擦,而這種幹摩擦造成的磨損,是汽車發動機損害的85%的原因。

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看一下非常光潔的金屬表面是不是凹凸不平?

這些凹痕就是形成摩擦的主要原因。也是幹摩擦中最傷害發動機的願意。

用納米技術的保護劑,益飛特引擎保護劑使用後看電鏡下的表面改善。



明顯改善了光潔度,填補了凹痕。

降低了磨損,還保護髮動機,還省油。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的車要坐兩點,

一,冷車啟動要熱車,不要時間太長,但是也要在30秒到一分鐘左右。

第二點就是要使用納米級的保護膜的引擎保護劑去修發動機,每一萬公里修復一次,也能讓我們的車保持如新。

謝謝大家



EF愛車有道


沒有一輛車的使用說明書上面明確寫著點火啟動後需要熱車!那為什麼我們會有熱車這個概念呢?那是因為我們對發動機太過了解了,我們都知道發動機運行的最佳狀態是水溫和油溫起來以後!才是發動機最好的運行模式,所以我們就有了熱車這個概念,以為熱車會對發動機的運行很好!

確實是這樣的,沒有錯,我們啟動後熱車是會對發動機運行有很好的幫助或者說是保護作用!(一般我們熱車就只需要等待30秒就夠了),但是我要告訴你,我們啟動馬上就走,這種情況對發動機的磨損這些,根本對發動機沒啥多大影響!這些基本可以完全不計的!因為一個發動機的設計製作早就把這個問題考慮進去了!如果就因為啟動不熱車就把發動機搞壞了,那真是天大的笑話!


熱車其實就是為了發動機的油溫水溫達到一個理想值,這個概念是沒有錯的!我們要正確的意識到怎麼做,啟動等15-30秒在動車,其實已經完全可以了!其實啟動不熱車直接就也完全可以的,本來當發動機的起動機運行第一次點火的時候,這個時候發動機的整個油路已經開始運行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汽車的發動機沒大家想的那麼脆弱的!


跑的快RUNFAST


到底要不要熱車,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一些老司機(年齡大)堅持說應該熱車,但是一些年輕的司機卻接受了一些新的觀念,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熱車。到底怎麼回事呢?

需要熱車的依據是這樣的

其實老司機的說法也不完全錯誤,但是他們是建立在以前的化油器的模式之下的。實際上從2001年9月開始,就不再允許使用化油器的汽車銷售上牌了,而是使用電控汽油噴射系統,也就是我們說的電噴式。化油器時代,確實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正常工作,相反,如果在低溫未熱車的狀態下行駛,很可能出現加油不來勁,剎車還熄火這樣的情況。所以,當時的化油器時代的汽車確實需要原地熱車才上路。

如今,需要的是低速熱車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今的電噴系統的汽車,不需要那麼長時間的原地怠速熱車,只要在你開車的前幾分鐘控制車速,達到低速熱車的效果即可。那具體是什麼原理,又有什麼要求呢?

首先,需要低速熱車,是因為低溫下,機油對發動機的主要的部件潤滑是不夠的。而隨著機油溫度的上升,機油潤滑效果越來越棒。具體這樣操作即可:

發動汽車後,繫上安全帶,注意一下週圍路況,就可以開走了,也就是說這個時間在幾十秒到一分鐘左右。之後只要保持低速運轉幾分鐘即可,這裡的低速主要是指發動機的轉速建議不要超過2000轉,在1500轉左右即可。其實大家可以感受到,在低速狀態,猛踩油門提高轉速,發現汽車提速也很無力。實際上就是這個原因。

保持低速行駛3-5分鐘,機油溫度升高了,潤滑效果更好了,就可以加速行駛了。以上就完成了低速熱車的流程。

原地熱車的壞處

實際上,現在汽車如果原地熱車,真的很不好:由於原地熱車,導致空氣氣流小,就會導致不完全燃燒,產生一氧化塔(CO),嚴重的產生積碳,進而影響發動機的性能。所以,原地熱點既浪費時間,還費油,跟會對汽車發動機產生影響,所以,點火就走的做法沒啥大毛病的,只要記得低速熱車的要領即可。

時尚渝妹仔,愛車更懂您,12年汽車行業經驗,歡迎來交流!


時尚渝妹仔



嚴格的說熱車是有必要的,但是要適當。點火就走並不好,因為機油還在曲軸箱裡並沒有將發動機內部的金屬原件包裹,換句話說並沒有產生油膜,這種狀態下,尤其時冬季,發動機發生磨損的幾率非常的大。

所以適當熱車非常有必要,我的方法時,啟動汽車,原地熱車30-45秒,讓機油將發動機內的金屬原件完全包裹,並形成油膜,其實有個30秒就足夠了。然後掛d檔出行,發動機轉速保持在1500轉左右,別上2000轉,然後這樣溫和駕駛一段距離,待溫度上來,就可以正常駕駛了。

說到原地熱車,冬季要至少要五分鐘溫度才能上來,與其原地五分鐘產生那麼多積碳,不如柔和駕駛一段距離,溫度上的還快,還不傷車,但記住一定不要超過2000轉。


非專業車評


關於車輛停放了一段時間,水溫下降之後再啟動,到底要不要熱車,這樣一個話題,確實也有很多非常糾結。老司機的習慣是一定要熱車的,時間還比較長,往往是先發動了車輛,然後繞車轉一圈檢查車況,再上車開走。而新司機一般都比較茫然,不知道熱車對車輛到底有什麼作用或影響。

為什麼要熱車?因為車輛停放靜置之後,發動機不工作,機油會全部沉到底部,導致發動機的上半部是沒有機油的,如果一發動車輛就直接開,可能會造成發動機的磨損。這是熱車的第一個理由,不過現在發動機製造工藝越來越先進,機油從底部到重新潤滑到發動機所有零件,所耗時間非常短,十幾二十秒左右。

還有一個原因是,車輛行駛時,需要通過溫度使汽油氣化才能正常工作。而剛發動的車輛,還不具備使汽油完全氣化的溫度,這就會導致汽油在使用過程中燃燒不充分,容易形成積碳。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其實車輛在停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再啟動,最好還是要有個熱車的過程,只是這個過程可以不需要很長時間,夏天半分鐘左右,冬天也就1分鐘的時間,可以看到轉速錶下降了,就可以以低速行駛來代替原地熱車了。等到發動機水溫達到60度以上,基本就可以正常行駛了。

適當的熱車對車輛的狀態維持是由好處的,不過如果每次熱車時間過長,原地怠速過多,其實也不是件好事,同樣會造成汽油不充分燃燒形成過多積碳,這點也要提醒各位車主注意。


汽車觀察家


現在汽車發展成熟了,由原來的化油器汽車都改成電噴了,不要原地熱車了。

最早的汽車是化油器汽車,化油器就是把汽油霧化的一個裝置,如果不熱車就會造成燃燒不充分,最常見的就是汽車剛啟動,直接走的話,煙筒一股黑煙,造成積炭。

現在都是ECU行車電腦來競爭控制噴油量了,這也就是造成剛開車,你發現動力不是特別強,提速緩慢,就是一種保護措施,循序漸進,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那正確的做法呢?

正確的做法,就是冷啟動的時候,不需要熱車,但是也不要猛烈駕駛,啟動之後,溫柔駕駛幾分鐘,轉速最好不要超過2000轉,之後就可以正常開了。

另外,駕校學的開車要繞車一週檢查檢查,雖然是考試項目,平時生活中,也可以應用到。

開車之間,瞄幾眼輪胎,觀察四周有沒有行車障礙物,開車就走就行了,更安全一些。

開車用車,老楊愛車說,用心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朋友!


66號車坊


我來告訴你吧,自己手打,絕對比粘貼複製來的要幹要硬!車輛在冷啟動的時候ECU會自動調整把轉速稍稍調高(日系車最為明顯,2000轉都很正常)為了就是快速把機油從油底殼打入發動機當中避免幹磨同時能快速加熱機油,這個過程可以把他叫做冷啟過程。其實只需要知道兩點1:是否幹磨2:機油溫度是否達到正常工作溫度。

咱們來看第一個,機油從油底殼中打入發動機內部這個過程很快,十幾秒鐘就可以了。

再來看第二個,機油溫度的升高怠速時遠遠沒有行駛中來的快,如果怠速熱車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加熱發動機,機油溫度沒有達到正常溫度,會帶來不必要的磨損。

所以兄弟們,車子打著之後等個30秒就上路吧,慢慢開,不要急加速就ok了,這是比較心細的養車方法,生活中不乏有發動著就大油門開車的車主,車子依然良好,所以,車子沒這麼嬌貴,他的出現是來伺候人的,而不是人來伺候他的!


隔壁的拉風大哥哥


這個問題不好說,因為要看你是什麼出發點,我覺得可以看這幾點:

1、從環保方面說沒錯

記得大眾的說明書中提到:發動機啟動後在視線合適的情況下應該立刻起步,否則會增加汙染物的排放。翻譯成人話就是原地熱車把本來可以用來驅動車輛前進的油都浪費了,等你熱完車再走還要再費油。這樣以來就增加了汙染物排放。

2、從駕駛感受方面來說適當熱車有好處



如果你對北方的車主,特別是新疆、內蒙、東三省,你要是對他們說不能原地熱車的話估計他們殺了你的心都有,冬天氣溫低,不適當熱車的話開起來比較難受,冷的要命,而且發動機暖機時間長怠速居高不下,自動變速箱冷保護不升檔,手動變速箱掛擋生硬又生澀,一萬種不爽,所以對他們來說冬季打著就走確實不太現實。

3、對發動機健康狀況來說



雖然沒有確切數據,但是我感覺發動機冷機啟動後機油很快就到達需要潤滑部位了,我覺得這個時間應該不超過10秒鐘。所以冷車啟動後機油供應應該不是問題。原地長時間怠速熱車理論上會增加積碳,但是我覺得這個量是微乎其微的。等發動機溫度正常後拉高轉速讓進氣流沖刷一下,應該不會積累多少量。所以原地怠速我覺得並沒有那麼傷車。這點可以去問那些專職給領導開車的司機,夏天只要領導出門車幾乎是不熄火的。否則上車後車裡太熱領導會生氣的。你就問他們開的車積碳嚴重不嚴重。





我覺得正常情況下啟動後怠速穩定了就可以走了,一般也就十幾秒鐘,冬季除外。如果真的有急事兒了打著就走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冬天出門怕冷也可以原地熱車,等暖風暖和了再走也無所謂,溫度上來後拉一下高轉速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