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期延長至2057年,農村新增人口如何獲得土地?

農村第一輪土地承包是從1983年前後開始的,承包期為15年。第二輪承包從1997年開始,承包期再延長30年不變,這樣就到了2027年前後。當前,中央又作出承諾,承包到期後承包期將會再延長30年,也就是說至少2057年之前農村土地依舊不會進行大的調整,新增人口到底應該怎辦?這確實是一個值得討論和關注的問題。筆者感到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獲得。

第一個就是繼承、分家。這是新增人口獲得土地的主要方式,雖然說土地所有權個人不能繼承,但如果在同一戶口簿是的人,是可以自動獲得土地的使用權的。成家立業之後,家庭內部可以將土地使用權進行分配。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多,這就造成了人均土地越來越少,全村來講就會不平均。

第二是獲得方式是申請承包機動土地。很多村集體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預留一部分機動土地,用以劃分給新增人口,若村集體內機動土地沒有劃分完的情況下,可申請劃分機動土地,但這個機動土地也是有限度的,如何分配還需要村集體研究。

土地承包期延長至2057年,農村新增人口如何獲得土地?


第三種獲得方式是小調整。《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規定,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這就說明村委會可以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小調整,但這是基於有人自願退出承包經營權,或者有無人繼承的土地空餘出來,而又有很多新增人口沒有土地的情況下,村委會經集體研究方可進行。

第四種方式是開荒。《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規定,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這是利國利民的好方式。

首先為國家的惠農政策點贊。這樣的土地承包有延長30年,給更大的你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是第三輪的土地承包政策的年限,加上還有的第二輪的最後10年,正好要到2057年了,滿懷喜悅啊!那麼,農村新增人口沒地怎麼辦?

土地承包期延長至2057年,農村新增人口如何獲得土地?


根據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說法,就只有自己在自家原來承包的土地上想辦法了。這個是國家從穩定的大局著想,按照絕大多數的農民利益為出發點的。不過還是有辦法的。無地農民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耕地,也就是如果無地農民需要土地可以通過流轉方式獲得。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農村集體組織依法預留的機動地、通過依法開墾增加的土地、承包方依法、自願交回的土地應當用於調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給新增人口,也就是沒有土地的農民能夠通過申請這些土地來獲得土地承包權益。

看到沒有?起碼在2057年以前,新增加農村人口可以通過3個途徑獲得土地。

第一,集體預留的機動地。

第二,開墾出來的新地。

第三,自願交出的土地。

如果以上三個方面有地,那麼恭喜,你還是可以有機會的。

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這個肯定會有失公允,可是站在大局著眼,就是本著穩定民心的大局,也只有如此了。

還有應該注意的是,承包者土地撂荒3年國家或集體有權回收,耕地局部矛盾突出的可以在當地批准,2/3村民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微調。

補充一點啊!有網友問了,你那個增加30年,不是到2047年嗎怎麼是2057呢?其實呢第二輪承包期還有10年到期,所以說是2057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