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最近看各種小視頻平臺,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冬釣都沒聽過,上的魚也是五花八門,有上青魚的,上羅非的,上鯽魚的,上鰱鱅的都有,所以說只要釣友們想,就沒有冬天釣不上不來的魚,但是大致總結了一下,會發現釣鯽魚的還是偏多,而且體型都還不算小,尤其是漁獲,也不見得比夏秋季少,唯獨在不少視頻中,都提到了一個共同點,漂相雜、亂,而且口輕;當然不排除是拍視頻的釣友故意引導,但是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這樣的。

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首先我們說鯽魚的吃口,在野釣中,出現截口大多都是雜魚鬧窩;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野外的水域中,很少有人給鯽魚餵食,覓食的主要習慣是水底覓食,而養殖鯽多是由人工拋食機拋食,所以餌料是從水面落下的,所以坑釣養殖鯽,經常會出現截口;而野生鯽不同,因為一直在野外生長,進食都是先試探,也就是先撞餌,判斷適口,直白的說就是能吃還是不能吃,然後覺得可以吃才會頭朝下,吸食,進嘴後鰓突出殘渣和水,然後抬頭,遊走。

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那麼這幾個動作,我們想象一下就能明白漂相為什麼會雜亂了,首先的撞餌,這就是野釣鯽魚時常會出現的小點漂,不少釣友會誤認為這就是頓口,一提,肯定是沒口的;然後吸食進嘴,吐渣吐水,在口中這種一頓,就是漂相的頓口,然後刺魚,鯽魚抬頭,頂漂,當然實際上肯定是不僅僅是我分析的這麼簡單,會更為複雜,但是這種初步分析,能得出以下這麼幾個應對手段:

一、鯽魚通過撞餌來判斷餌料軟硬,從而決定是不是吸食,那麼餌料必然要開的軟、大小適中,鯽魚是非常典型的吃軟不吃硬。至於大小,這沒對比,所以不好說;餌料過硬,很容易導致點漂不斷。餌團過大,頓口幅度很小,餌團小了,可能頓口很快。

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二、鯽魚在吸食餌料時,會出現明顯的頓口,當然,也有可能是大魚進窩撞線,畢竟2兩的鯽魚和8量的鯽魚,8兩的鯽魚撞線可能和2兩鯽魚吸食的頓口跡象差不多;冬釣時因為鯽魚的魚口極弱,頓口不好抓,或者說頓口極輕抓不住,那就乾脆抓頂漂,因為即使吸餌也會有吐餌的可能,但是中鉤後抬頭頂漂,這就坑定刺魚成功了。

三、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說了,鯽魚在吸食餌料進嘴的同時鰓要濾渣,如果餌料適口不好,即便被吸進嘴也會吐出去,所以多建議餌料粉末細碎,如果不嫌麻煩的,可以用篩子篩一下。

冬季鯽魚為主,可是鯽魚口弱,冬釣漂相雜亂怎麼應對

四、我們光是分析鯽魚自身的動作,就能看出很多浮漂的小動作,何況實戰時,因為颳風、水壓洩壓等各種原因會導致浮漂的動作肯定是非常多的,所以釣鈍的效果就明顯會比釣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