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中國有三款戰鬥轟炸機進行競爭,為何殲轟7飛豹會勝出?

李飛


殲轟7在我國的空軍裝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中國第一款自主研製的全新噴氣式戰機,為中國積攢下來的經驗成就了後來的殲10殲20。當年一同和它競標的的還有殲轟8和強6計劃,但最後是殲轟7笑到了最後,拿到了飛豹的桂冠。當年的三個項目都很先進,為什麼最後是殲轟7勝出了呢?其實它的背後有一個國家幫了大忙,那就是英國。

殲轟7是一款直接受戰爭刺激而誕生的飛機。1974年,中國在南海與越南的衝突中取得輝煌勝利,但這場戰爭也暴露了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中國空軍的遠程打擊支援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新形勢戰爭的需要。戰後,海軍強烈要求研製一款有足夠航程和掛載能力的先進戰鬥轟炸機,以取代轟5執行支援任務。

1976年,沈飛和南飛兩家公司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轟5後繼型號方案,這兩個型號都參考了米格23的部分設計。沈飛的殲轟8以自己的殲8為基礎,大幅改變主要結構,為其安裝類似米格23的機頭和新型大推力發動機,載荷提升到4.5噸,航程增加到3000千米以上。南飛的方案與其類似,但採用了米格的可變後掠翼設計,技術指標也和沈飛相近,主要強調了信息化能力。

1977年,西飛提出了自己的轟7方案,採用傳統的常規佈局並優化結構,其他數據也與前兩者近似。但轟7有一個強大的助力,就是採用了來自英國的斯貝發動機。1975年中英兩國簽署協議引進斯貝發動機和相關技術,1980年中國在其基礎上研製的秦嶺發動機定型,它比中國之前的 任何一款發動機都要強大和可靠,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發動機。1977年,轟7正式確定為下一代戰鬥轟炸機,定名為殲轟7。

發動機僅是一個方面,其實前兩個方案自身的一些問題才是導致它們輸給飛豹的主要原因。沈飛的殲轟8沿用了殲8的機體結構和氣動外形,而殲8是一架高空高速戰鬥機,原本的設計是為高速飛行而優化,即使改變結構也很難實現較好的對地攻擊效果,後續發展潛力較小。

南飛的強6則是在米格23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採用可變後掠翼試圖平衡飛行速度和飛行性能,但中國當時還沒掌握可變掠翼技術。並且中國評估後人認為,可變掠翼只是一種以結構換性能的折中方案,綜合性能並不先進。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兩型飛機研製時都面臨著巨大的技術困難,實在是超出了當年中國的能力。


諸葛小徹


殲轟-8和強-6出局最主要原因在於發動機,殲轟-7選用斯貝發動機就已經贏了一半

當初與殲轟-7競爭的還有兩個,一個是沈飛的殲轟-8項目,另一個南昌的強-6。這兩個項目,其實都與米格-23比較有淵源,雖然中蘇交惡之後,我們沒辦法跟以前一樣從蘇聯那邊獲得先進戰機技術。但是1978年埃及總統薩達特跟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轉投美國,跟蘇聯斷了關係,我們以為埃及空軍提供米格-17和米格-21的零部件和維修支持為條件,從其獲得了多架各型號米格-23,以及相關導彈。

現存航空博物館的米格-23,米格-23後發展出專用的對地攻擊機型米格-27。

沈飛的殲轟-8計劃,實際上就是把殲-8借鑑米格-23進行修改,改殲8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配置,尾部設置同樣的腹鰭,機翼增加邊條翼,增加翼面積。這裡借用下網易談兵的CG圖,製作比較精良,除了邊條個人覺得做得稍微大了點。但是殲轟-8方案最大問題在於,其設計平臺殲-8是立足於高空高速,在70年代末,我國空軍還壓根沒掌握高空高速情況下進行精確轟炸的能力,對地攻擊必須要強調低空低速性能。儘管殲-8為此進行優化設計,但是這種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陡然變化,依舊很難適應,過於細長的機身,三角翼機翼展弦比太小都不適合這一任務。

另一個方面在於其使用的還是渦噴-7A發動機,耗油量太大,而後面改進的殲-8II內部油箱本身也就4.2噸,只能支持其800公里作戰半徑,如果攜帶大量炸彈重載去轟炸的,作戰半徑可能要縮水到500-600公里左右,完全沒有吸引力。但是殲轟-8包括進氣道和機尾等研究,後來被應用在殲-8II改進型上面,也算是項成果。


與殲轟-8這種屬於殲-8進行米格-23化不同,南昌的強-6是在米格-23進行仿製和升級,陸孝彭設計師還非常大膽和有野望,進氣方式改為腹部進氣,不僅發動機計劃使用渦扇-6渦扇發動機,而不是米格-23用的圖曼斯基R-29渦噴發動機。而且還打算學美軍F-14一樣,計算機自動控制可調後掠翼,而不是米格-23和米格-27那樣固定三個檔位手動調整。不僅對地攻擊能力非常強悍,而且空戰性能也相當不俗。如果強-6能夠達到設計成功,達到預期效果,那可以說是當時相當不錯的戰鬥轟炸機,小號的F-14D“炸彈貓”。

但是很遺憾,強-6方案被渦扇-6坑出血,做為我國第一款渦扇發動機,渦扇6在1964年開始正式研製,在那個浮誇風盛行的年代,渦扇-6一開始指標就定的非常高,後來改進型渦扇-6G更是達到最大推力14噸,推比7,比太行都還牛!可以說當年一開始渦扇-6指標就完全脫離我國發動機實際研發生產能力,要知道殲-7的渦噴-7發動機都是80年代與西方國家技術交流後才成熟的。但真正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研製過程中嚴重的浮誇風,受動亂影響,渦扇-6四次上馬、三次下馬、五次轉移研製地點,十年未能加工出一臺試驗機,研發歷程非常不順利。但結束之後,短短4年時間就交出成果,研發成功了。然後一上機試驗,幾乎可以用“炸裂”表演來形容,大的問題列出二十幾項,退回給研發單位。而研發單位不負眾望,半年多功夫又來邀功說解決全部問題,之後又是炸裂表演退了回去。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三四次後,上級把整個項目取消了。


所以說殲轟-8和強-6出局原因,最主要還是其自身問題導致。殲轟-7雖然設計中庸,但是其方案技術風險最小,性能也滿足軍方需求。關鍵在於其一開始就選擇英國斯貝發動機就贏了一半,該發動機本身美軍就拿來裝備A-7攻擊機,性能出色,可靠性非常強,避免了當時很多個戰鬥機研發方案最終受困於發動機問題而下馬的命運。而這實際上武器研發時從之前的躍進激進思想,迴歸務實的思想和思路。強-6和渦扇-6實際上很可惜,很大原因是因為當時整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相關制度沒有跟上,科研機構浮誇造假風甚行有關,軍方怕了,還是殲轟-7保險點。


五嶽掩赤城


根據目前的公開資料,與殲轟7進行競爭的是殲轟8和強6兩個方案。

殲轟8是在殲-8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戰鬥轟炸機。殲轟8的設計方案是最大飛行速度1.75馬赫,載彈量4.5噸,作戰半徑有1300公里。單從數據上來看,確實不錯,但是殲轟8的改進基礎是高空高速截擊機的殲8,並不適合用於對地攻擊,而且當時殲8自身作為戰鬥機也在改進中,殲轟8的進程緩慢,最後就出局了。

強6則是一款新設計的飛機,以蘇聯的米格23為基礎,不過改成了腹部進氣。強-6的性能指標是亞音速飛機,載彈量4.5噸,作戰半徑900公里。但是強6最大的問題是當時國內沒有可變後掠翼的設計基礎,很多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加上可變後掠翼自身有很多侷限性,最後這個方案也不了了之。

殲轟7最大的優勢是雖然各項性能指標沒有特別出眾的地方,但是技術儲備比較充實,風險最小,最早實現了試飛,而且殲轟7載彈量大,達到了6噸,能滿足當時軍方的需求,最終笑到了最後。




不沉的經遠


沖天飛豹,我的最愛,當年高一物理課本最喜歡的章節就是有飛豹插畫的那一章。



likeyan352


有兩個原因導致殲轟7的勝出,一是發動機,斯貝發動機是中國第一款中國戰機使用的渦扇發動機,也是第一款從西方引進的發動機,在當時的年代性能基本不落後,推重比大,省油,使用時間長,維護簡單,這一切都導致殲轟7的性能比強六,殲轟八先進很多,第二個原因就是殲轟7在當時符合殲轟機的世界潮流,殲轟7其實在設計方面是模仿了歐洲狂風的一種機型,狂風的設計本來就非常成功,到現在還在西方國家服役證明了狂風設計的成功,作為模仿狂風的殲轟七,性能也不會差,至於強六,殲轟八,都是模仿蘇聯的米格23,21的產品,母機就已經是落後的機型,模仿出來肯定不會太好,肯定會被殲轟七淘汰。


趙永峰23


殲轟7中選,確實是當時的最佳選擇了。雖然無直接的參考樣機,但一架飛機基本的東西相對齊備:

對比強六,變後掠看起來先進,實際體驗卻差(從埃及置換回來的幾架,被搞怕了……)。

對比從殲8改的殲轟8,除了搞了十多年都未穩定外,關鍵氣動外形註定不合適。

而殲轟7發動機有穩定又省油著名的斯貝(確保海軍需要的長航程!這非常重要,個人覺得也是海軍堅決支持她的原因),發動機對比殲8超前1代以上,對比還在測試的渦扇6,就更不用說了。

至於需要的航電,三家都一樣,都在等(當時我們的單脈衝射雷7還在持續開發中)。

至於為啥當時空軍不愛,我覺得是受現實影響……最實用先進的還是殲7II,殲8還在試飛小批量生產,要一架重型大航程飛機幹啥?飛去當時令人產生無力感的蘇聯投核彈?開玩笑了。

殲轟7技術雖然保守,但可信度高(還是因為顫振問題摔了試飛的飛機),在90年代中起,確實是最好的了,如果蘇聯不崩潰,我們拿不到27,現在改進型肯定是繼續了。


手機用戶3756101832


當時的情況就能看出來各個工廠的特點。

保守的沈飛在一架飛機上改來改去,就沒有自己畫的圖紙。謹小慎微。

激進的南昌從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看別人的好就想學,不管自己什麼基礎。眼高手低。

西安撿自己會的時候抄,哪個保險照哪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