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當了22年皇帝,為何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Serena丶Du


公元1399年,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正式起兵攻打侄子建文帝,三年後即1402年,取得最終勝利,從而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四個兒子、五位女兒。但他的這些兒女都是他在老家鳳陽(在他17歲那年朱棣與兄弟們在鳳陽住了幾年)與當燕王時候生的,他在當皇帝后是一個兒女都沒生,最小的兒子朱高爔是誕生於1392年。

自1402年登基到他1424年於北征回師途中去世,他22年之間確實是沒能夠生下一個兒女,但他當皇帝時才42歲,按理說是壯年,這是為何呢?

這個沒有正史依據,我們只能靠猜測。

首先一個原因是朱棣在登基後實在是太忙了。因為他自己是搶了侄子的皇位,有點來國不正,所以他在稱帝后,很想要有所作為,讓自己被認為是篡位的聲音儘量小點,這點和唐太宗李世民類似。因為忙於政務,太拼了,沒花太多時間去生娃。

而他原來在鳳陽與北平當燕王時,沒有當皇帝那麼忙,所以與正室徐皇后(徐達之女)生了四子五女。


之後他為穩定北方邊疆,從公元1410到公元1424年這十四年內,親自率兵五次北征蒙古,最終也是死在了北征歸途的路上,由於常年在外忙於戰事,這也可能耽擱朱棣生娃了。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朱棣在登基後喪失了生育能力,這個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在朝鮮的《李朝實錄》裡是有記載的。

裡面記載朱棣在當皇帝后,特別寵愛一個叫權妃的朝鮮妃子,但後來這個妃子卻突然得病身亡了,朱棣的另一個妃子賈呂則誣陷宮人呂氏毒死了權妃。於是,朱棣大怒進行了一次宮女大屠殺。


後來朱棣又聽說賈呂與宮人魚氏私下與宦官結好,朱棣大發雷霆,賈呂和魚氏十分恐懼,上吊自殺。發生了這等醜事後,朱棣打算清算後宮,竟發現這樣的現象不止一例,又牽連誅殺了幾千名宮女,此事被稱為“呂魚之亂”。

臨刑時,有宮女面詬帝曰: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自己不行,我們才和宦官私通,有什麼罪過呢?”通過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可以推測出朱棣在當皇帝后,可能失去了生育功能,這才無法生育了。

不過這《李朝實錄》中的記載是不是真,如今還存疑問,畢竟正史《明史》沒有記載,明朝的野史也沒提都沒有,不喜歡明朝的清朝也沒有說過。


夏目歷史君


波濤洶湧的歷史腳步永不停歇,神秘禁忌的皇帝私生活終將揭開。朱棣當了皇帝的22年間確實未有生育。朱棣的三子五女都是靖難之役前生的。朱棣篡位登基是1403年,當時他43歲,正值壯年,後宮嬪妃無數,那為何沒生個一兒半女呢?要知道朱元璋在68歲時都生了個小公主呢!

第一,靖難後朱棣生理上有病。“啪啪”不行。

朱棣屠殺2800名宮女的事千真萬確,原因是後宮爭寵引起的,這裡面的套路比較複雜,但刺激朱棣自尊、讓他狠下殺手的原因,是有宮女招供說,私下許多宮女議論皇上幹那個不行,於是私下與宮外偷情。這也從側面證明朱棣自當上皇帝后,那個方面是有病的。這就解釋了,為何朱棣登基後那麼殘暴,甚至有點歇斯底里,這與他生理有病的關係很大,生理上的病態導致心理上的變態。

第二,前後兩重天原因還在北平的歲月。

是什麼原因導致朱棣在靖難之前(40歲)就那個不行了呢?是削藩,朱允炇下令消藩,朱棣當時也被嚇的夠嗆,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的護衛百戶倪諒向朝遠告發朱棣派兩個部下為他招募死士且在燕王府內偷偷打造兵器,皇上下令逮捕了這兩個人,他們供認了朱棣謀反的一些舉措。朱棣聽聞後一度緊張無法入眠。過度焦慮煩燥、精神過度緊張,尤其是要裝神弄鬼(裝瘋賣傻),為應付朝廷的監視官員的檢查,朱埭甚至在三九寒天鑽進冰冷的水缸去找水龍王借兵,赤腳祼袖地在雪地裡奔跑,躺在大街上昏睡,極限挑戰,極度刺激,天天重負荷,心理幾度蹦潰……所有這些,都是導致他生理疾病的誘因。


書中有毒


朱棣42歲當皇帝,64歲駕崩,恰逢壯年,海選過幾次,為什麼偏偏不“造蛋”呢?朱元璋二十六子十六女,他的肥胖兒子朱高熾也生了十子七女。歷史上但凡雄才大略的皇帝,生殖能力幾乎過硬。朱棣才四子五女,真有點尷尬!



難道朱棣也跟溥儀一樣,屬於“無能之輩”?在《李朝實錄》(又名“朝鮮王朝實錄”,朝鮮人所編)中記載,擅長吹簫的朝鮮女人權妃死後,朱棣發現宮女對食太監而活剮過近三千宮女,臨近行刑時,一個宮女高聲說道:“你自己都陽衰,我們對食太監,何罪之有?憑什麼判罪?”朱棣又讓畫工,將她和太監的擁抱之樣畫下……



內容僅僅來自《李朝實錄》,而在我們的官方私方史料之中均沒有出現過。孤證不立,這是史學研究的原則,基本上都是“二重證據法”,也就是“地下材料”與文獻印證。



所以從這裡不能說朱棣“無能”,朱棣“不行”。我認為有這麼兩種可能。

第一是忙於政事,無暇顧及,內憂外患啊;



第二是各種原因疊加下致使精子活力低,質量低下;

你認為是哪一種原因?


非常茴香豆


朱棣一生中共有四子五女,在歷代帝王中算不上高產但也是正常水平,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在朱棣的子女中最後一個出生的兒子名為

朱高爔1392年出生,這一年是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還活著,這時候的朱棣也剛32歲。

根據史料記載,從朱高爔之後朱棣再也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此時據朱棣去世還有三十多年,而朱棣也正值壯年,後宮佳麗無數怎麼會沒有孩子呢?

是朱棣不進女色嗎?當然不是,據記載朱棣繼位後,也曾大量海選宮女入宮,僅是冊封的有名有姓位份的後宮就多達二十餘人,但是除了三個兒子

仁宗、漢王、趙簡王的生母明確為原配徐皇后之外,其他後宮並沒有明確誕下子女的記錄。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明朝的史書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在朝鮮王的《李朝實錄》中或許能夠找到一絲端倪

及權妃卒, 誣告呂氏點毒藥於茶進之, 帝怒, 誅呂氏及宮人宦官數百餘人。 後賈呂與宮人魚氏私宦者, 帝頗覺, 然寵二人不發, 二人自懼縊死。 帝怒, 事起賈呂, 鞫賈呂侍婢, 皆誣服雲: “欲行弒逆。” 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親臨剮之。
或有面詬帝曰: “自家陽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

這個故事我給大家翻譯一下,權妃,朱棣的後宮,朝鮮人,因為善吹玉簫而被朱棣寵愛,後來被同為朝鮮妃子的呂氏所妒忌,於是下毒害死權妃,後來又發現呂氏和宦官私通,於是朱棣大怒,殺了兩千八百多人,被稱為“魚呂之亂”。臨刑時有人對著朱棣大喊,“怪你自己不行,我們才和宦官私通,何罪之有?”

最後這句話太勁爆了,恍然大悟,原來朱棣和趙構一樣“不行”,所以這麼多年才沒有生兒育女。當然這種有損大明形象的事情在史書上是不會有記載的,而李朝實錄的內容也不能全信,因為關於這段記載全部來自於從大明返回朝鮮的金黑的口述。而金黑只是朝鮮妃子的隨從。

綜上所述朱棣之所以在壯年之時沒有再生下一兒半女,主要有兩種可能。

1、身體出現了問題。2、常年征戰忙於國事無暇顧及後宮。

對這兩種可能你更相信哪一種?


一點點歷史


和父皇子嗣興旺,多子多福(朱元璋共生26子16女)不同。明成祖朱棣只生了四子五女,數量遠不及他的父皇,最小的皇子朱高爔出生於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成祖在位共計二十二年,但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並沒有生出一兒半女,他所有的子女都是就藩燕王后所生,這是為何?且看我簡短的分析下。




朱棣登基即位的時候已經四十二歲,這個年齡在古代算剛好還在生育的黃金年齡,他最後一個孩子朱高爔出生於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這個孩子出生僅一個月便夭折了,這一年朱棣才32歲正是精力充沛的年華,但此後直到他去世,在長達三十二年的時間裡並沒有再生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分析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有兩種可能性導致了朱棣為何在位22年都沒有再生育。




其一:朱棣與妻子,仁孝徐皇后感情很好。仁孝皇后徐氏乃明朝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的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朱棣靖難起兵後,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南京並即帝位,同年徐氏被冊立為皇后。徐皇后出身名門,知書達理賢良淑德,朱棣與皇后感情篤深,兩人相伴三十一年,徐皇后為朱棣誕下四子五女中的三子四女,其中嫡長子太子朱高熾、嫡次子漢王朱高熙、嫡三子趙王朱高燧皆出自徐皇后。徐皇后所生子女都在洪武年間出生,而朱棣其他一子一女(朱高爔、常寧公主)生母皆不祥,推斷是朱棣在北平藩邸時與側室所生。徐皇后於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崩於南京,壽46。徐皇后死後成祖悲痛欲絕,此後便不再立皇后,正宮之位因此一直空缺。由此可見朱棣對患難夫妻徐皇后用情之深,為了皇后不再臨幸其他妃嬪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徐皇后死後朱棣大開合歡禁忌,但始終沒有誕下一子半女,有人推斷他是身體出了問題。據朝鮮王朝《李朝實錄》記載: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北伐勝利回師途中,隨軍出征的寵妃權賢妃意外暴斃,朱棣為此傷心不已。宮女賈氏向朱棣告密,說權賢妃是被宮女呂氏、太監和銀匠在權貴妃的飲用的茶水中下砒霜毒死的,朱棣大怒,乃使錦衣衛將一干人等下獄嚴刑拷問,結果牽連出越來越多的人,最後牽連此事的宮女太監竟達近三千人,朱棣統統將這些人活剮,臨刑前更是坐鎮刑場,有性格剛烈的宮女直接破口大罵成祖:你自己年老陽衰,宮人與小宦官相好,有什麼罪過。此事在明朝史書中雖未提及,但《李朝實錄》是朝鮮王朝官修史書,更何況當時宮中有不少來自朝鮮的宮女,故推斷當時成祖身體確實有恙,要麼不舉要麼不育。如此公開揭皇帝的傷疤,也難怪朱棣會痛下殺手,屠戮近三千宮女太監。


個人推斷是,朱棣應該是身體出了問題,他幾十年戎馬生涯,六次北伐出征北元,一直到66歲還砥礪前行親臨沙場。此不為別的,乃是以行軍作戰來逃避身體殘疾。要麼不舉,要麼不育,他繼位時42歲, 正是男人生育的黃金年齡,其父太祖皇帝朱元璋六十多歲了還能生孩子呢。


大國布衣


朱棣出生於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共生了四子五女,其中最大的是朱高熾,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生於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這個時候朱棣也才十九歲。

朱棣最小的孩子是他的第四子朱高爔(xī),生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這個時候朱棣是三十三歲,朱高爔活了一個月就夭折了。

朱棣是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朱棣覺得自己是繼承朱元璋的,而不是繼承建文帝朱允文的,所以建文年繼續沿用洪武年的),公元1402年即位的,這個時候朱棣是四十三歲。

而我們剛才也說了朱棣在三十三歲,有了最小的孩子之後,就沒有再有其他的兒女了,並非是在他即位,也就是他四十三歲的時候才沒有兒女的。

不管怎麼樣,這個確實是很讓人費解,三十三歲正當壯年呀,如果還有那方面的能力,那麼是不大可能不再生一兒半女的,那麼唯一的可能,那就是朱棣喪失了這方面的能力。

明史當然不會提及到這一點,但根據《李朝實錄》的記載,有一個宮女在被朱棣處死前,就指出了朱棣在這一方面不行了。另外,我們看公元1392年,這一年,有一件重大的事情發生了。

那就是太子朱標死了,朱允文成為皇太孫,這個可能對朱棣有所影響,而且是兩層的,朱棣感於兄長的去世,是傷心的,又感於為什麼不是自己成為儲君,而是自己的侄子成為儲君,這是氣憤與鬱悶的。

這個當然只是推測之一,或者是朱棣因為某種意外,喪失了這方面的能力,但不管怎麼說,比較能確認的是,朱棣確實在三十三歲之後,就無法生育了。


歷史簡單說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10歲是受封燕王,20歲時就藩北平。在朱朱元璋晚年,朱棣的三個哥哥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先後去世,所以朱棣在家族尊序和軍事實力上也就成為了諸王之首。



等到建文帝削藩之時,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去了天下,當上了皇帝,這一年朱棣42歲,但是當上皇帝之後的朱棣再也沒有子嗣出生,這是為什呢?

實際上不僅僅是朱棣從42歲稱帝以後再也沒有子嗣出生,而是在1392年他的幼子朱高爔出生後,朱棣再也沒有添加過一兒半女,這一年的朱棣年僅32歲。也就是說朱棣32歲以後便再也沒有添加過任何子嗣。



按理說32歲的朱棣正值盛年,怎麼可能沒有子嗣誕生。難道是他的後宮凋零?或者是他不近女色嗎?

實際上這兩點是可以排除的,因為在朱棣當上皇帝后,曾經大肆選妃,挑選了大量的美女入宮,甚至其中還有許多朝鮮美女。其中還有一位叫做權氏的朝鮮籍妃子,朱棣對他的寵愛可謂是無以復加。《明史》中記載;

獻賢妃權氏,朝鮮人。永樂時,朝鮮貢女充掖庭,妃與焉。姿質穠粹,善吹玉簫。帝愛憐之。七年封賢妃,命其父永均為光祿卿。明年十月侍帝北征。凱還,薨於臨城,葬嶧縣



這段話說明了,權氏被朝鮮進貢給了朱棣,因為長相貌美如花,而且擅長吹簫,所以獲得了朱棣的喜愛,甚至在朱棣遠征漠北之時,也把權妃帶到了身邊。不過權妃在回程的路上卻去世了。

既然朱棣後宮佳麗頗多,而且朱棣也是食色之人,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朱棣在32歲之後和趙構、溥儀一樣成為了一個無能的人。



這件事在《明史》 中沒有任何記載,然而在朝鮮《李朝實錄》卻又一些蛛絲馬跡,在權妃去世後,朱棣懷疑有人暗害權妃,於是下令嚴查,最終怒斬3000宮女。

就在朱棣處決這3000宮女時,《李朝實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或有面詬帝曰:“自家陽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宮女受刑時,對朱棣說;“你自己年老無能,我們和這些年輕的宦官私通,又有什麼罪。”



關於朱棣怒斬3000宮女一事,史學界頗有爭論,但是朱棣中年以後無能這件事卻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朱棣無能的事情,後世的史學家推測,很有可能是1392年,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性情大變,開始屠戮功臣和權臣,尤其是在朱允炆上臺後,決定削藩。朱棣過得戰戰兢兢,心理壓力過大,最終導致了身體的無能。


我是越關


是他自己不想生育做了節育措施?這根本不可能。

是後來他臨辛的妃嬪再未遇到一位有生育能力者?這也根本不可能。

是後宮有人使壞,例如使用一些藥物,使其未能生育?也不可能。因為二十二年,那麼多的嬪妃,不可能做得那麼幹淨徹底。

所以,原因只能有一個,就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朱棣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

歡迎點評。


WM曉奇


明史上記載的朱棣四子五女是嫡子女,但是其中最奇怪的是這些人幾乎全是徐皇后所生的。其中三子四女為徐皇后親生的,另外兩個則為徐皇后收養的,所以他們是真正的恩愛夫妻。可以這麼理解,朱棣是對徐皇后的愛使得他無心其他嬪妃。根據現有數據顯示,朱棣冊封的妃子都是在徐皇后死後才封的。也就是說,他們幾乎是一夫一妻制的模範表率!

徐皇后跟朱棣感情好到什麼程度呢?夫妻兩人是每天形影不離同寢共食。據《實錄》記載,徐皇后曾經跟其他妃子們說的話:“我每天都和皇上在一起”。也就是說,朱棣在徐皇后活著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徐皇后陪著,可能只有徐皇后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而朱棣又實在憋不住的時候才去找靶子亂放槍,而這使得其他人中槍的概率也都非常低,只有一子一女。但是偏偏這一子一女的生母還都沒名沒姓的,全部過續給徐皇后。

至於說朱棣稱帝的二十幾年沒生養則應該分為兩部分,在徐皇后生前,由於徐皇后年紀逐漸大了不能再生了,而朱棣又不會亂放槍,所以就沒子女了;在徐皇后死後,雖然朱棣一下子冊封了好多妃子,但是真愛永遠只有一個,比如,權妃,張妃。朱棣對待他們也都是愛的時候只愛一個!身體不舒服又真的需要的時候才打槍約炮。

因此,可以這麼說,當朱棣的皇后與妃子是最幸福的事。這不得不說的是鐵血朱棣真有柔情!


優己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64歲的朱棣死在了北征班師的途中,這一位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皇帝,也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登上九五至尊的皇帝,在位22年,對外五徵蒙古,收復安南;對內改革機構,組建內閣;文化上編修《永樂大典》,對外交流更是派鄭和多次下西洋,在他的統治下,明朝國力強盛,又有永樂盛世之稱。

今天我們暫且不談朱棣的文治武功,來說說朱棣為何登基22年,卻沒有剩下一兒半女。朱棣43歲登基稱帝,在此之前已經有四子五女九個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夭折了,但是朱棣在登基後的22年,坐擁後宮三千佳麗,卻未能再生下一子半女,這生育能力和他老子朱元璋(朱元璋生了四十多個孩子)相比確實有不少差距。

在朝鮮的史書《李朝實錄》中曾經記載,在永樂十九年間,朱棣曾因“魚呂之亂”,斬殺了兩千八百多名宮女,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朱棣的一位寵妃去世,後來發現是後宮呂氏善妒而謀殺的,後來又查到這個呂氏和後宮的宦官通姦,朱棣知道後大怒,大肆株連殺了很多人,這些被株連之人在臨行之前曾經大喊:

“怪你自己不行,我們才和宦官私通,何罪之有?”

由此可見,朱棣登基以後似乎是“不行的”。為何登基以後朱棣那方面不行了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朱棣是怎麼得來的皇位我想大家心知肚明,建文帝朱允炆妄信齊泰黃子澄等人,一登基就進行削藩,對這些親叔叔們下手一點都不留情面,朱棣十分恐懼於是曾以裝瘋來麻痺朱允炆,這次期間做了很多有違常理的事情,再加上精神壓力十分大,在此期間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一些傷害。


其二:朱棣是一位生於戰火,死於征途的皇帝,常年在馬上征戰,可能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一些損傷。

其三:朱棣和他老子朱元璋一個樣,對治理國家政事,都堪稱是一介勞模,他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治理國家上,再加上登基時年齡也不算很小,所以沒有生育也在情理之中。

真正原因具體時怎樣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身為一個皇帝,子女很多有時候並不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明朝,皇帝少生幾個子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算是減輕了百姓們的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