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究竟先學哪一種書體更好呢?

深林之口


要先選易懂易練易掌握的字體。我建議選擇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

2008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中《語文寫字》教師教學用書。那上面用了三節課集中講了《大字陰符經》的所用筆法,而且還講了鋼筆臨摹《大字陰符經》的方法。開始感到,初中生學書法,為什麼不選四大家歐顏柳趙。後來細看《大字陰符經》的筆體,才明白選擇此帖是有道理的。這本字帖的書寫風格略近《雁塔聖教序》,筆勢平正穩重,橫豎清晰,自然流暢。隸書的結構和筆畫還是好掌握的,但它不如練楷體入手見效快。而此帖的結構特點是方中見扁,一些筆意從隸書字體來,橫勢較多,寬博裡顯出空靈之氣,撇捺開張,注重提按與線條的粗細對比,巧妙地搭配了筆畫的纖巧與厚重,疏密得當,重心平穩。

一般來說,初學書法者對這項難度較高技藝在短時間內是還是摸不到門徑的,選擇字帖是的關鍵的工作。選擇字帖我的淺見是,選易懂易練易掌握的字帖。我建議選擇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

2008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中《語文寫字》教師教學用書。那上面用了三節課集中講了《大字陰符經》的所用筆法,而且還講了鋼筆臨摹《大字陰符經》的方法。開始感到,初中生學書法,為什麼不選四大家歐顏柳趙。後來細看《大字陰符經》的筆體,才明白選擇此帖是有道理的。這本字帖的書寫風格略近《雁塔聖教序》,筆勢平正穩重,橫豎清晰,自然流暢。隸書的結構和筆畫還是好掌握的,但它不如練楷體入手見效快。而此帖的結構特點是方中見扁,一些筆意從隸書字體來,橫勢較多,寬博裡顯出空靈之氣,撇捺開張,注重提按與線條的粗細對比,巧妙地搭配了筆畫的纖巧與厚重,疏密得當,重心平穩。


從總體看,體現了楷書以平穩端莊為美的原則。有書家評論此帖使轉細微,擒縱自如,使得此帖已非典型意義上的唐楷,而是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隸之美。此帖結字欹正相生,寓拙於巧,變化多端,不落蹊徑,堪稱楷中《蘭亭》”。此帖是褚字墨跡本,保存了褚體的原貌,被歷代名家推崇為楷字典範,甚至有人稱臨寫此帖為書法初學者的一條入門捷徑。

孫過庭《書譜》論書法,”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還說,”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孫過庭《書譜》中的這段話,把學書分了三個階段,所說的“但求平正”就是初學時所要掌握的要領。第一階段要“平正”。就是說結字要勻稱,點畫要舒展,橫豎得當,骨肉和諧,穩重典雅。

我們看看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是不是都符合了這些條件呢。此帖的書寫確實符合了孫過庭對“平正”法度要求。


手機用戶中和之水


一、根據你的年齡可以選擇不同的書體,28歲以下學習書法,當然是從楷書學習最好,28歲到40歲學習書法行書最好,40歲以上學習書法,隸書開始學起最好,也有從篆書學起的,隸書最好,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我國書法源緣悠長,不論那一種“書體”都形成了自身的體系,楷書、行書、隸書、草書、篆書,都是以簡單的筆畫、結構、章法、佈局、印章學起,儘管印章只要求篆書,這是為防偽、防假的一種手段,從印章的要求上講也只有篆書最合適。不論學習那一種書體簡單的點、豎、橫、撇、納都有字體本身的要求,都得從最基本、最簡單的筆畫學起,打下基本功,一種字體掌握好後,是可以觸類旁通的。

二、從性格上來講:急性子學行書、草書、慢性子學楷書、隸書、篆書;也有為改變性格而逆向學習的,關鍵看你學習書法的目的,和對書法藝術的認識,有些人學習書法是修行養性;有些人學習書法是增加文化修養,也有些人把學習書法藝術做為一門生存的技能,……。不能從何目的學習,基本點、豎、橫、撇、納的要求必須學,楷書點、橫、豎、撇、納和行書的點、橫、豎、撇、納都是有區別有特點的,總之,不論那種字體掌握特點、吃透筆畫、結構的規律,運用好紙、墨、筆、硯都是學習好書法藝術的基本途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溼馨爽談


這是初學者普遍會有的困惑,以前也聽過想學毛筆書法的朋友說問了幾個書法老師,結果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那麼到底該從哪個入手?

書法有五種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從書寫狀態上,我們把這五種書體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書體包括篆、隸、楷。動態書體包括行、草。行書、草書這兩個動態書體比篆書、隸書、楷書這三個靜態書體的變化更加豐富,更具流動性。這兩個書體無論是在筆法、結構還是在章法上都變化多樣,需要的技法要求很高,對初學者來說太難學了,所以不推薦初學者嘗試。可以在有一定的毛筆書法基礎之後再進入行書、草書的學習。

篆書、隸書、楷書三種書體初學者都可以嘗試學習,而且這三種書體入門都各有優勢。這就是為什麼不同的書法老師會給初學者不同的入門建議。

隸書的結構、筆法、章法都比較簡單,在認字方面也不是很難,入門很快,初學者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出效果。而且以隸書入門,可以在點畫的豐實和筆法的均勻性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日後的深入學習意義重大。因此,現在很多書法老師讓學生們從隸書入門。但是隸書的實用性不是很強。

楷書很實用,是日常手寫的基本書體,學習楷書對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上起很大的幫助。而且楷書筆法豐富,結構完善,以楷書入門,以後無論是學習篆書、隸書還是行書、草書,都可以因之受益。但是從學習的難度上來講,以楷書入門會比以篆書和隸書入門難一點,短時間內難以見效。

篆書的結構、筆法、章法也都比較簡單,在書寫上入門比較快。而且篆書要求中鋒用筆,能夠培養初學者中鋒用筆的習慣,幫助錘鍊線條。年齡較小的初學者往往掌控不好筆鋒,從篆書入手,可以養成中鋒用筆的習慣,打下紮實的基本功,這樣以後進入其他書體的學習會容易一點,也為日後的篆刻學習打下基礎,學篆刻繞不過篆書的學習。

但是由於篆書對我們而言比較陌生,我們對篆字基本不認識,所以學習篆書就需要花很長時間在記篆字上面。另外,篆書不像楷書那樣實用,這也是初學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初學書法可以從隸書或楷書入門,兩者結合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


寫字那些事兒


一般而言,楷書入門為宜。楷書的基本法則完善。

楷書的點、橫、豎、撇、捺、鉤、挑、轉、折八種筆畫形式,不但是楷書之法,也是其它字體的基本法則。《翰林禁經》論永字八法說:“古人用筆之術,多於永字取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楷書之所以是書法入門最佳選擇,還源於它獨特的結體特徵,它從隸書演變而來,又改變了隸書的結體,方正的字體,橫平豎直,點畫分佈均勻,極具規範化。古人對楷書的字體結構研究頗深,有歐陽詢36法、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和黃自元的楷書92法,還有在永字八法的基礎上又細分為64法。這都是寫好楷書的法寶。書法大家大都主張書法從楷書開始學,著名書法大家沈尹默極力主張學書宜從楷書開始,楷書是一切字體的基礎,鄧散木認為:初學以正楷為宜。在掌握了正楷的基礎上,寫得流動些,就是行書;行書再草些,就是草書。正楷學好了,再學行、草書,就比較容易了。


陋石書藝


從漢隸學起吧,可以承上啟下,不要一下子就受到什麼楷書的影響。



屠龍無技


這種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一般大多是從楷書學起,有了一定基礎後,再慢慢向行草過渡。個人認為初學者楷書以歐體為好,行書以二王及趙體為好,草書有當然就是懷素張旭還有《書譜》為帖。


蘆笛悠揚


在文字史上,隸書及以上書體是古代文字,楷書、魏碑以及行、草都是現代文字。作為現代人,應該從現代文字開始學習,所以應該從楷書學起。但是其它書體並不是不能學,學好隸書也很快能學好楷書。但是,何必繞這個圈子?


傳藝樓


從正楷入手應該是比較公認的路子。當然,各種說法很多,但我還是贊同從正楷入手比較正確。正楷字是中國最成熟的書體,它包含了書法所必須的最基本的技法。 有些人從寫字的歷史來說,我覺得是一個笑話。


瘋鳥無忌1


學習書法沒有究竟和唯一,有的只是你的喜歡和選擇。可從楷書入手,也可從隸書入手,還可以從篆書和行書入手。這個時候以興趣為主,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有了主動就有了追尋,追尋的結果就是清醒的認識。

有了清醒的認識,你才能確定先學什麼、後學什麼,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興趣盎然的學書之路。


尤年1


反正我是從楷書的筆法練起,我敬拜的書法老師也是要我從楷書開始練習,斷斷續續已經練習2年了,但自己認為基本功還很欠缺。昨天老師說:將教我如何寫出一幅楷書作品。

我的書法老師真好!他老人家已經古稀之年了,對我的教育很認真、細心,並且講直話,盡量指出我每次作業的注意事項和不足。

在此,感恩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