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將領是誰?

全浩浩


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將領,個人比較推崇白起。

公元前475年,中國進入到戰國時代,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逐漸崛起的泰國,產生了一位卓越的軍事統帥,他就是白起。

(白起劇照)

白起也叫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人,也就是今天陝西郿縣東北人。他是秦國曆史上戰功最為顯赫的大將,征戰沙場三十餘載,攻下城池不計其數,成為當時六國無人敢迎戰的軍事將領。他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典範,與王翦、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了統一天下,打開了東進的大門,攻戰了韓國的新城。韓國為了奪回新城,聯合了實力非常強盛的魏國與白起率領的秦軍在伊闕展開了一場殊死戰鬥,這就是讓白啟一戰成名的伊闕之戰。
(秦軍方陣)


伊闕為韓、魏門戶,兩山對峙,伊水流經期間,望之若闕,地勢險要。聯軍據險扼守與秦軍呈對峙態勢。秦軍在數量上只有韓、魏聯軍的一半,但聯軍為了保存實力相互推諉,不肯先戰。白起針對這種情況,客觀分析當時的敵我形勢,並且針對韓魏聯軍的弱點,採取避實就虛、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辦法。先設疑兵牽制聯軍主力韓軍,然後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軍,一舉將其殲滅,殺其主將犀武。隨後立即轉用兵力攻打韓軍,韓軍翼側暴露,遭秦軍夾擊,潰敗而逃。

白起乘勝追擊,全殲韓軍,並俘虜了韓將公孫喜。此戰白起殲滅韓魏聯軍24萬,攻佔伊闕等五城,是先秦戰史中一次較大規模且以少勝多的殲滅戰。此戰,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割地求和。白起因戰功卓著擢升國尉,開啟了其輝煌的軍事歷程。自此秦國以不可抵禦之勢向中原擴展。
(秦軍方陣)


白起用兵非常靈活,素以精通韜略著稱,伊闕之戰之後,在攻打楚國時的鄢郢之戰中採取掏心戰術,僅用萬餘人便攻克楚國都城。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先佯裝敗退,然後斷敵糧道,分割後圍殲。開創了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圍殲戰。長平之戰既是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改寫歷史的關鍵戰役,也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殘酷、最慘烈的重大戰役,更是中國歷史上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
(白起劇照)


此次戰役,趙軍40萬降卒被活埋。然而勝利的結局卻給主宰這場戰役的白起,埋下了深深的禍根。白起的這次行動使趙國極為震驚,為求自保,趙國和韓國聯合起來,派蘇代去秦國使反間計,拉攏了秦國的應侯。此後秦昭王多次命令白起進攻趙國,白起認為滅趙的好時機已經錯過,幾次三番抗命不尊。加上範睢在秦昭王面前煽風點火,氣的秦昭王一怒之下,賜白起一把寶劍,讓他自刎。

臨死前白起嘆道:我何罪於天,竟落得如此下場!沉思一會兒,他又說:我是該死啊!長平之戰我坑殺趙國降卒40萬,僅憑這一點就足矣讓我死了!說完拔劍自刎,一代名將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白起劇照)


白起戎馬一生,征戰沙場三十七年,攻取七十餘城,殲敵過百萬,未嘗敗績。他勇謀兼備,長於野戰進攻,料敵用兵,戰必求殲,為秦國統一大業立下功勳。司馬遷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一個概念,最具軍事天賦和取得的勝利最多最輝煌,取得的功績最大最彪炳是兩回事,雖然,軍事天賦不是空口白說,必須有所附麗。

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將領是以下三位。

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羽,後經夏侯嬰推薦,在劉邦手下拜治粟都尉,但是未得到重用。蕭何慧眼識才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直接拜並無軍事指揮經驗的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劉邦分析了楚漢雙方的形勢,舉兵東向,三秦可以奪取。劉邦採納了這一建議,立即作了部署,很快佔取了關中,取得了堅實的根據地後方基地。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 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前203),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歷任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

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今多已失傳。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徐達

徐達 (1332-1385),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十七年(1367),率軍消滅張士誠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統治。

洪武元年(1368),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

所謂最有軍事天賦的標準是以下三個:

1、實戰起點不高,陡峭直線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涉及全國性的戰略佈局。

2、在作戰、治軍、統帥全局各方面具有不但高邁而且平衡發展的姿態。

3、同時代一般意義的名將和軍事家觸之即潰,彷彿有天外飛仙一樣的外掛。

在這個意義上,談古論金覺得只有以上三位稱得上,個人意見,知我噴我,一任諸君。


談古論金


古往今來,四野八荒,最有軍事才能的人莫過於偉大領袖毛主席!

毛主席在軍事上的天才才能5000年來無人能及,簡單說一下毛主席的軍事才能有這些。

1,毛主席軍事理論創作相當豐富。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就寫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游擊戰理論,抗戰時期他寫的《論持久戰》成為抗日戰爭的指路明燈。

若論誰能在戰略上和毛主席相提並論,蔣百里勉強算一個,其他都不值一提。

毛主席的軍事理論,一直指導這亞非拉能民族的游擊戰,成為他們的人生偶像。

2,毛主席的戰鬥指揮經驗豐富。

二十多年時間中,毛主席天才般的軍事指揮技能,把古代軍事著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運用的爐火純青,而且一生少有敗績。

很多人崇敬的薛嶽,他的天爐戰法不就是毛主席“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思想體現嗎?而且薛嶽贏了兩次就翹尾巴,第四次長沙會戰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

以四渡赤水為例,毛主席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把幾十萬國民黨軍玩的團團轉,尋找機會殲滅了敵人部分有生力量,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3,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天馬行空。

抗日戰爭結束後,面對300萬國民黨軍的圍攻,毛主席鎮定自若,先後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重點進攻,三大戰役則徹底扭轉了雙方局勢。

渡江戰役後,國民黨軍在西南山區還有大量軍隊,如果任由他們逃亡海上,新中國將永無寧日。毛主席指點四野,以大地為棋盤,把大部分國民黨殘餘圍困在西南地區,一場西南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達90萬。

毛主席的軍事指揮才能是超一流的,毛主席是世界上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天才這是毫無疑義的。

有人說,毛主席是統帥,不是將領,好吧姑且算對,那麼中國歷史上最有天賦的將領是誰?毫無疑問是粟裕等毛主席的好學生。


歷史知事


軍事天賦似乎有點與生俱來的意味,代指那些能夠百戰百勝的軍事天才,在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天才數不勝數,古有白起、韓信、周亞夫,近代有粟裕、林彪、彭德懷等等。



然而要評價出之最,似乎比較困難,難就在於他們的戰績相近而且名將太多,若問中國歷史軍事天賦之最,我覺得只有偉大領袖毛主席才堪無可爭議!

他老人家雖然沒有出生在名門之家,沒有出國留學深造,甚至連軍校都沒有上過,卻能夠憑藉個人經驗與經歷實踐探索出許多實用的戰法與奇略,寫下《論持久戰》這種很有深度的兵家奇書,並適用於中國國情,軍事天賦可見一斑。

毛主席上可馭百萬大軍橫掃天下,下可領小隊偏師攻城拔寨,戰略與戰術融會貫通,這也是很多名將最不好把握的一點。從秋收起義到長征之路,從三大戰役到渡江戰役,隨處可見毛主席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和無比的鎮定自若,這種格局與眼界真不是一般將帥能比得了的。

(配圖來自網絡)我是納蘭軒若,歡迎關注互動。


納蘭談史


說起最具天賦的將領,古有“孫吳韓白,衛霍李嶽”八大名將,近有“彭(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陳(賡)韓(先楚)”7人,誰的軍事天賦能名列第8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發表高見!

彭德懷

彭德懷家境貧苦,小時只讀過兩年私塾,靠砍柴、放牛為生,從此開始漫長的軍事生涯。

從紅軍到八路軍,從解放軍到志願軍,彭德懷始終屹立在我軍指揮前線,剛猛型的風格讓人覺得和天賦不沾邊,但僅讀過1年湖南陸軍講武堂的彭德懷,能長期擔任紅軍前敵總指揮、八路軍副總司令、解放軍副總司令和志願軍司令,充分證明了彭德懷的軍事天賦和統帥能力。

彭德懷生涯的巔峰之戰有兩場,一是指揮百團大戰,超長戰線全面開花,打得日寇魂飛膽喪;二是指揮抗美援朝戰役,打得美帝野心狼甘拜下風,迫使停戰,並尊之為“世界級名將”。

能夠指揮取得我軍史上對外戰役最重大的兩次勝利,僅靠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是淵源不夠的,彭德懷指揮戰役氣勢如虹,軍事天賦是決定性的。

林彪

林彪的知識底子很厚,他有完整的中小學教育經歷,並且是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受過比較系統的軍事教育,但這些畢竟只是理論知識,林彪能成為黃埔軍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成為蔣介石口中“黃埔最優秀的將軍,把整個黃埔軍校的師生都打敗”,跟他的軍事天賦是分不開的。

林彪的軍事天賦很早就得到綻放,他是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八路軍最年輕的師長、最年輕的開國元帥,率領的四野成為殲敵最多的部隊。

林彪的軍事指揮風格最大的特點是穩,即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往往是佔盡優勢時才進行決戰。有人誤認為這種沉穩的風格說明林彪不敢冒險,不算什麼軍事天才,但《孫子兵法》雲打仗要“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籌算本來就是軍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林彪善於籌算,穩中求勝的風格正是他軍事天賦的表現,超人的軍事天賦造就了林彪輝煌的軍事生涯。

劉伯承

劉伯承是我軍著名謀將、智將、儒將,有“軍神”之稱,這四個稱號就足以表明他的指揮風格和軍事天賦。劉伯承少年時也因故輟學,但後來考入重慶蜀軍將校學堂學習,後來更是到世界四大軍事名校——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系統學習軍事理論。

劉伯承悟性極高,他年輕時喜讀古代兵法,戎馬倥傯之際,常在炮火之中細扣兵書,置生死於一旁,手不釋卷,學而不厭。劉伯承在蘇聯學習期間,以驚人的天賦攻克外語關,畢業時能準確翻譯俄語軍事理論著作,成為我軍第一位翻譯科長,後來更是深入進行軍事理論研究,成為我軍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教育家。

劉伯承不是死讀書,他的軍事天賦堪稱才華橫溢,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著稱,判斷敵情準確,戰鬥準備縝密,善於出奇制勝,頗具古代名將風範,鄧小平稱“伯承同志是我黨我軍的大知識分子,大軍事家。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軍事理論造詣,在國內外屈指可數。”

徐向前

徐向前一生低調謙虛,性格內斂,不爭不搶,因此成為十大元帥中最被低估的一位,有些不熟悉徐向前的人甚至不知道他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

早在黃埔軍校期間,校長蔣介石就對徐向前的軍事天賦“看走了眼”,他認為徐向前這個木訥的學生不會有什麼成就,但出人意料的是,徐向前在黃埔一期生中卻是國共兩黨中第一個擔任方面軍軍事主官的,他在1931年(30歲)就擔任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兼第四軍軍長,而一期生中號稱“天子門生”的胡宗南,直到1936年才成為是黃埔生在國民黨陸軍中的第一個軍長,徐向前領先胡宗南整整5年時間。這樣一比,大家知道徐向前的軍事天賦有多牛了吧?

徐向前的軍事天賦在紅軍時期當屬第一,bug一般的存在,最擅長以寡敵眾,以弱勝強,他指揮的紅軍數量是最多的,著名的

反六路圍攻是紅軍戰史上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次戰役,以紅四方面8萬人對川軍20餘萬,最終殲敵10萬而同一時期,彭德懷、林彪只是指揮1、2萬人的軍團長,粟裕只是軍團參謀長。徐向前的軍事天賦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山西期間再度綻放,他硬是帶著一支兵少將寡、裝備差、經驗弱的非主力部隊,打敗了閻錫山數十萬的晉綏軍兵團,徹底解放山西全境。

粟裕

在我軍軍史上,粟裕就等於軍事天才。粟裕參加革命甚早,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五次反“圍剿”……這些重大事件一個不落,但由於沒有參加長征,而是留在南方和陳毅一起組織游擊戰爭,遠離領導核心和紅軍主力,一定程度影響了粟裕軍事生涯前期的表現。

抗戰期間,粟裕的表現不溫不火,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粟裕開始展現出超人的軍事天賦,他的軍事才華被毛主席發掘並其委以重任,常常擔任重大戰役的指揮工作。整個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先後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指揮了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豫東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一系列影響戰局走向的重大戰役,淮海戰役是巔峰之作,一戰封神。

與林彪的穩健不同,粟裕指揮並不講究必須有8、9分勝算才進行決戰,他敢於“險中求勝”,5、6分把握就敢打,而且時常有妙至毫巔的神來之筆,就連另一位軍事天賦爆棚的元帥林彪對粟裕的軍事填詞啊也是心服口服,感慨道“粟裕盡打神仙仗”,粟裕的軍事天賦讓人歎為觀止。

陳賡

陳賡的軍事天賦嶄露最早,早在黃埔軍校一期讀書時,陳賡就是學校的風雲人物,當時一期生中有“黃埔三傑”之說,分別是陳賡、蔣先雲、賀衷寒,但同時也有“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比不過陳賡的腿”,可見陳賡的軍事天賦是相當高的。

陳賡的才華早早引起蔣介石的注意,後來的東征中,陳賡更是捨身救過老蔣的命,蔣介石一直想把陳賡拉入麾下,但陳賡很不感冒,在周恩來領導下主持中央特科工作,在隱蔽戰線大顯身手。

抗戰期間,陳賡擔任第129師386旅旅長,靈活詭異的戰鬥風格打的日軍暈頭轉向,成為我軍殲敵最多的部隊,日軍對他頭疼不已,視為頭號眼中釘,甚至提出“專打386旅”的口號,就連林彪都沒得到這個待遇。解放戰爭中,陳賡沒有擔任野戰軍司令,只是指揮一個兵團,但陳賡兵團長期肩負戰略機動任務,加之陳賡過人的勇略和指揮,戰鬥力數一數二,屢立奇功。可以說,陳賡的軍事天賦在大將之中僅次於粟裕。

韓先楚

韓先楚出身大別山區,少時家庭貧困,沒讀過書,當過放牛娃,幹過篾匠,後來參加革命後,長期在地方部隊作戰,沒有打過著名戰役,晉升也很慢。韓先楚後來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進修過,但直到抗戰結束還只是一個旅長,跟同時出道的其他將領相比,怎麼看都不像是有軍事天賦的名將。

韓先楚的軍事天賦在解放戰爭開始爆發,他的天賦主要體現在戰略眼光、謀略決斷上。在東北戰場,韓先楚經常以自己的天賦對戰場形勢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且最終往往證明是“正確的少數派”。韓先楚在他東北戰場指揮3縱迅疾如風,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打出了“旋風部隊”的名號,他自己也被譽為“旋風司令”,追隨林彪從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解放了半個中國。

最能體現韓先楚軍事天賦的有兩場戰役,一是解放海南島,韓先楚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提前發動攻勢,並且身先士卒,率軍渡海作戰,一句解放海南,避免成為第二個灣臺;二是抗美援朝,韓先楚坐鎮前線,指揮志願軍

突破“三八線”,直搗漢城,對戰局起重大作用。

最具天賦的將領中,古代有八大名將,但我軍只列出了7個,其他開國元帥、大將和上將、中將裡,還有哪些人能夠入選?是十大元帥中的朱德、聶榮臻?十大大將裡的徐海東、蕭克?上將中的陳錫聯、鄧華、許世友、楊得志?還是中將裡的聶鳳智、王必成、王近山?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第一吳起,第二白起。

吳起是早於白起100年,吳起出生於衛國,曾在魯國、魏國、楚國出仕。

據說白起之名,就是因為白父仰慕吳起的才能,將自己的兒子命名為“起”。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出身於強大的秦國,秦昭王是個野心勃勃的霸者,白起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軍事奇才。白起從公元前293年,滅韓魏24萬人一戰成名。白起的戰法以冷血、殘忍聞名,在長平之戰中滅趙40多萬人,晚年的白起與秦王發生矛盾,誓死不為將,結果被秦昭王賜劍自刎。

而吳起,被稱為兵家亞聖、兵神,是與孫武並稱的兵家人物,是一個複合型人才,不僅能帶兵打仗也能治理國家,軍事上的成績就是76戰不敗。但是最終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最後也是死於亂箭之下。

論水平:

白起以實戰成名,而吳起以用兵出名,二人都未有敗績。白起的功勞主要是體現在軍事上,但是政治上不夠成熟,範睢在秦王面前幾句話就能要了白起一命。

而吳起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才,每戰必勝,用兵如神,可以為相,總攬國政,變法圖強,軍事理論上有《吳子兵法》,按現在的話說,吳起是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

論戰績:

每戰每勝是二人的共性,但具體的戰例上,區別還是比較大。

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

前389年,秦惠公出兵50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5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創造最懸殊的以弱勝強戰例。

而白起則是有名的長平之戰,當時趙國兵力45萬人,秦國兵力60萬人。

而吳起遠超白起的能力還遠不止以上這些。

白起身在一個歷史上最有強大的秦國,而吳起事奉的每一個國家都是弱國。

吳起輔魏時,魏國還不是那麼強大,但吳起能夠以10倍之弱,擊敗強敵秦;到了楚國時,楚國還非常弱小,但經過吳起變法,楚國8年就變成強大的國家,大敗當時風頭正勁的魏國。

所以,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吳起作為兵學家與孫武並稱,作為政治家和變法者,他與商鞅並稱。有這樣評價的軍事天才,歷史上找不出第二人。唯一的汙點是殺妻求將的事件,但吳起愛兵如子的風格也是歷史上有名的。


國學說歷史


最有天賦的將領?

我說一個,不算特別出名,可能是因為能打仗卻不懂謀自身吧,死的很慘,所以不算特別出名。他就是戰國時期的名將——武安君李牧。

李牧是第一個將入侵的十萬匈奴兵圍殲的中國將領,並創造了以步兵為主戰勝騎兵的奇蹟!

李牧守邊抗匈奴,終日像烏龜一樣龜縮示弱,部屬誰敢不聽令出戰就斬誰。匈奴不斷進攻硬攻仍是數年一無所得,李牧就是利用城牆堅固輕易打退匈奴,但匈奴終究還是認為李牧膽怯。

邊地軍卒得到豐厚的供養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請求一戰。老狐狸般的李牧覺得時機終於成熟了,馬上精選戰車1300乘,精騎1.3萬匹,勇士五萬人,射手10萬人,加緊演習戰術。同時放縱邊民畜牧,使民眾佈滿原野,誘使匈奴人侵。

匈奴小股人馬侵入時,趙軍假裝敗走,並拋下數千民眾給敵人。匈奴單于貪得民眾財物,便率大軍入侵,李牧常設奇陣,用兩側弓箭手包抄,像布袋一樣圍住匈奴騎兵,然後出動戰車兵大肆砍殺,把匈奴兵引進早以挖好的大片陷阱,沒掉進陷阱被擋住的匈奴騎兵,被團團圍住的十萬弓箭手射成了刺蝟或篩子,最後成功殲滅匈奴10餘萬騎兵。

接著,李牧乘勝出擊,氣勢如虹接連又滅掉襤(匈奴部),攻破東胡,降服林胡,單于落荒而逃,匈奴部騎兵死傷慘重,難以恢復過來,以後10多年再也不敢接近趙國邊城。

李牧的軍事天賦無疑是神級的,中國歷史上,只有李牧可以一次殲滅入侵的匈奴精銳十多萬騎。








鬼谷伍


對於中國歷史上誰最有軍事天賦這個問題,我看大多數人都回答了好幾個人,但是問題裡面有一個“最”字,就是隻能選一個人,那麼我肯定選擇韓信,韓信就是我心中最具有軍事天賦的將領,沒有之一,原因如下:

第一、韓信一生無敗績。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說的是帶兵打仗輸贏都是常事,誰也不可能一輩子不打敗仗。但是韓信做到了,韓信的一生從未打過敗仗,兼職不可思議。韓信曾說過一句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得”,韓信帶兵打仗就是這樣,每次打仗之前都要派兵偵查好一切,越詳細越好,想的多了,肯定能發現之前沒有發現的漏洞,這就是“一得”。

第二、韓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大家都聽過吧,這個成語就是在韓信這裡來的,韓信用這個戰術成功地用很少的人打敗了數倍於自己的敵人,這個戰術是韓信首創的,也只有韓信成功了,千百年來沒有第二個成功的案例,你就說厲害不,服不服!(不知道背水一戰典故的可以百度一下,我就不寫在這裡了,容易被誤會是抄襲。)

第三、謀略不輸張良,軍事不輸項羽。

韓信在謀略上是不輸於張良的,治理上也非常厲害,行軍打仗方面更不用說了,如果不是韓信改投了劉邦,項羽也不會輸得那麼慘。還有韓信在掌握敵人心理上也非常厲害,項羽就是被他的陰謀詭計給擊垮的。

韓信唯一的缺點就是政治上弱了一些,所以他會被蕭何和呂后合夥給殺了。可是這和他的軍事天賦無關,毛主席也曾說過韓信是最偉大的軍事家,謀略家之一。當然我認為之一可以去掉。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韓信的分析,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可以到留言區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謝謝!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解放戰爭時期四大戰略區彭(德懷)劉(伯承)陳(毅)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唯有林彪是以多欺少以強凌弱,全黨全軍支援東北的黨員幹部和部隊官兵竟然多達二十一萬多人 ,國民黨軍的部隊從來沒有越過吉林省的長春市(蔣介石規定的),林彪卻把四野的指揮部設在了遠離戰場的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離前線的部隊竟然有二百五多公里,換彭德懷劉伯承和陳毅到東北戰場都會比林彪打得好不會比林彪打得差,換林彪去西北中原和大別山林彪絕對沒有本事和膽量與國民黨軍決戰,又得跑到蘇聯去泡病號了


792突擊步槍


  誰是最具有天賦的將領?

  其實這個問題有些歧義?很多帝王也非常具備軍事才能,是否應該算在其中呢?如果是比較軍事統帥能力的話,其實很多帝王也可以參與此項競爭。我覺得中國歷史上最有軍事天賦的統帥應該是成吉思汗。這不是因為毛主席曾稱讚過他是一代天驕。更重要的是,這次比拼的是軍事天賦。

  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不論是春秋時代的先診、孫武,還是趙國時代的廉頗、李牧、白起、王翦,亦或者漢代的周亞夫、衛青、霍去病等等,甚至唐代的李靖、李績、侯君集等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出身貴族(衛青出身為奴)從小就經歷各種各樣的教育,當然也包含著軍事教育。所以,他們是在教育中啟發了軍事技能。相對而言,後世宋代和明代中後期,由於軍人地位低下,就很少有解除將領出現。明代中後期,更成為了文人領兵征戰的局面。

  相反,成吉思汗從小父親不幸中毒死亡。所以不得不帶著母親和一大群兄弟姐妹在草原上謀生。而且,由於草原上弱肉強食,他們經常遭到其他部落欺凌,所飼養的牲畜經常遭到掠奪。而且,由於其父曾經與多個部落結怨,所以也經常遭受偷襲。成吉思汗為了應對生存,可謂是疲於奔命。而且,由於蒙古人沒有文字,成吉思汗也無法獲取書本知識。所以一切軍事常識,都是其在長期的生活中積累和總結的。

  比如,為了奪回自己的妻子,對蔑蔑部落發動的是偷襲;在對札木合和王罕聯軍作戰中,他採取的反間計;在對金朝的作戰中,他懂得依靠木華黎經略中原,消耗金朝實力;在對中亞的西遼和花剌子模作戰中,他運用的是大迂迴戰略。所以,無師自通的成吉思汗,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有天賦的統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