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軍閥雖然名聲不怎麼樣,但是面對日本侵略者時,卻讓人敬重?

錢包空了怎麼辦


看到好多人說劉湘、龍雲這些軍閥面對日本侵略還是保持了氣節。


我只能說持有這樣觀點的朋友真的太善良了,他們以為這些歷史人物只有一面,其實不然,歷史上劉湘、龍雲這些軍閥有許多面,他們有堅持氣節的一面,但是同時也有與日本勾勾搭搭的一面。


今天我就簡單說說劉湘、龍雲這些軍閥和日本人勾勾搭搭的一面。


現在大家對劉湘的印象都非常好,認為他是一個愛國軍閥,可是在當時,劉湘的名聲並沒有那麼好。


根據宋哲元第一集團軍參謀長張樾亭以及川軍將領範紹增都披露,1937年年底劉湘與韓復榘、宋哲元聯繫,企圖聯合起來反蔣。根據張樾亭的回憶,劉湘與韓復榘打算聯手,劉湘先派川軍封閉入川道路,韓復榘佔領南陽、襄樊、漢中,希望宋哲元率部佔領潼關以西,劉湘和韓復榘商量的策略直接通電“和日倒蔣”。


而韓復榘的親信將領孫桐萱也認為正是因為蔣介石洞悉了韓復榘和劉湘的圖謀才決定除掉韓復榘的。


通過張樾亭、範紹增、孫桐萱的記述互相印證,我傾向於相信劉湘確實打算“和日倒蔣”。更何況劉湘早在1930年代就通過親信張梓芳與日本取得了聯繫:劉湘的代表以遊歷為名,繞道越南,潛入東北,覲見了偽“滿洲國”國務大臣鄭孝胥,並通過鄭孝胥與日本取得聯繫。


所以,如果劉湘不是在恰當的時間去世,也許我們今天對劉湘的評價會完全不同。


說完劉湘,再說龍雲。


如果說劉湘的“和日倒蔣”只是一個計劃的話,那麼龍雲企圖聯合汪精衛,公開在雲南“起義”就已經不是紙面上的計劃了,如果龍雲沒有在最後一刻在蔣介石軍事壓力和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懸崖勒馬,那麼龍雲就和汪精衛在雲南建立偽“民國”了。


汪精衛內侄陳春圃關押在提籃橋監獄時曾寫下回憶。他說1938年夏秋間曾隨陳璧君從廣州轉往昆明,在昆明前後活動長達一月之久,並多次約晤龍雲,直至1938年10月初才由昆明返回重慶。


根據汪精衛以及陳春圃回憶,當時龍雲已經完全同意汪精衛與日本談判的主張,只是覺得希望日本把全面撤出中國的時間改為一年。


“龍雲聽了後說:‘汪先生說那裡話,我完全同意。只是有一點,日本要兩年之內撤兵,時間太長一點,最好改為一年。’”(陳春圃回憶)


而蔣介石方面負責龍雲聯絡的陳昌祖也回憶稱一段時間裡,龍雲在信件裡“稱汪為鈞座,而稱中央重慶方面”,甚至龍雲還寫信安慰汪“至於鈞座主張各節,將來必有實現之一日也”


當然以上資料只是表明劉湘、龍雲這些軍閥在抗戰過程中依然以自己小團體利益為最高利益,並不是為了指責這些軍閥是“漢奸”,畢竟龍雲還是懸崖勒馬,而劉湘也在恰當的時間去世。


蘭臺


提到軍閥,或許每個人都會對他們有一種自然而然的人物畫像,殘暴或者好色。但是,在面對中華民族危亡之時,很多人又往往洗心革面,與內戰時的表象大相徑庭。

比如,孫殿英。這位出身於河南的小軍閥,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時代,今天跟著這個大帥,明天跟著那個大帥,可以說毫無“節操”,不過是依靠手中有兵有馬發戰爭財。所以,當其發現軍隊有可能保不住之時,不惜炸開清東陵盜取國寶,獲得賄賂高層和招兵買馬的資金。作為東陵大盜,孫殿英被永遠的刻在恥辱柱上。但是,當日進入侵之時,他卻痛改前非。1932年,日軍攻擊熱河,孫殿英奉張學良的命令馳援熱河。結果,熱河省長湯玉麟跑了,正牌東北軍萬福林跑了。結果這個屢次更換“主子”的摸金校尉,卻在赤峰與日軍鏖戰7天。在力戰不敵之後,退到猴頭溝門後,又與日軍打了10天。之後,全面抗戰爆發,孫殿英也曾經屢屢出戰。只不過,晚節不保,在1943年被日軍大包圍後,選擇了投降。

除了孫殿英之外,還有一位小軍閥,在抗戰中也是極為英勇。那就是西北的馬步芳。這位西北軍閥,如果不是依靠地利和民族的優勢,讓他割據一方之外,單憑其財力和軍力,估計在軍閥混戰的時代,很快就能被大股的軍閥吞併。但是,馬步芳堅持下來了,當然也留下了殘忍弒殺,好色的惡名。不過抗戰爆發後,馬步芳雖然號稱位82軍軍長,但實際不過只有一個師的編制。但是,馬步芳還是將這個師拍到了抗戰前線。從1937年到1945年,這個師先後與日軍鏖戰無數次,多次重創日軍。但是也先後在攻淮陽城激戰中,損失官兵2000人,戰馬1000匹;在1940年的與日軍的一次遭遇戰中,僅有2000人突圍成功。

當然,除了這些個別軍閥之外。四川軍閥作為一個集體,可謂是讓人敬重。抗戰爆發前,四川大大小小軍閥林立,劉廂、楊森、劉文輝、李家佳鈺、鄧錫侯等等,而且這些軍閥都是用於內鬥。不過抗戰爆發後,四川軍閥不僅罷兵言和,將四川讓出來做抗戰的大後方,而且紛紛請纓出川抗戰。在長達8年的全面抗戰中,歷次惡戰幾乎都有川軍的身影,包括李家鈺、王銘章將軍等都以身殉國。

由此看來,很多軍閥在軍閥混戰時,還有個人道德上,有很多地方讓人不齒,但是在民族大義前他們的表現絕對讓人敬佩。


潞州節度


這樣的軍閥不少,但最讓我感動的是曹琨。

曹琨年輕時推車賣布,被士兵欺負,於是立志當兵,跟了袁世凱成了北洋軍閥的大腕。

曹琨這一生,有這樣幾個稱號。

1,曹三傻子。

曹琨這個人,是個大老粗,為人實誠,用一個“傻”字,最終得到最高權力。曹琨因為傻得到淮軍鄭謙賞識提拔,因為傻成為袁世凱最信任的人,因為傻不會成為任何人的威脅。

2,豬仔總統。

然而,看起來很傻的曹琨,一直掌握軍中權力,直皖戰爭打掉段祺瑞,第一次直奉戰爭打敗張作霖。曹琨一統天下,用1000萬銀元,買到480選票,成為賄選總統。被孫中山譏笑為豬仔總統。

3,創建河北大學。

曹琨是河北大學創建者,曹琨愛給學生訓話,每訓必強調尊重教授,說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請來的,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就要誰的腦袋。曹琨的尊師重教,是那個時代的脊樑。

4,不懼日寇武力。

1931年,日寇侵佔東北,請曹琨去東北主持局面,土肥原賢二多次邀請,齊燮元扥發漢奸也登門造訪,但曹琨的回應只有一個字“滾!”

曹琨有個好媳婦,就是四姨太劉鳳偉,在拒絕日寇誘降上,劉姨太功勞很大。

評選民國最可愛的總統,毫無疑問曹琨第一。


歷史知事


相比面對日本侵略者時大義凜然的“壞”軍閥,還有一個人,也同樣名聲不好,但他在日本侵華期間,不僅做出過重大貢獻還曾嚴辭拒絕過日本人的威逼利誘。

這個人,就是曾被毛主席評為“有本事,沒脾氣”的青幫頭子杜月笙。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

這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寫的對聯,而聯中的“小杜”,說的正是杜月笙。

雖然杜月笙曾被數位偉人給予過很高評價,但在身份上,他終究只是個“大流氓”而已。世人眼裡,杜月笙之流,就是無惡不作、心狠手辣的代名詞。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面臨日本侵華時,他創下的義舉,卻震驚了整個中國。

日本攻陷了上海之後,海軍順著長江一路坐著船直抵南京。

千鈞一髮之際,為了阻止日本順著長江往上打,蔣介石號召這些民營企業家、船政公司的人把自己的船炸沉了堵死江路。

隨即,杜月笙帶頭把自己輪船公司整的十幾艘大船鑿沉了,沉到長江,成功拖延了日本水軍。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黑幫老大杜月笙迅速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的名義,組織成立了上海救護委員,併成立了救護隊,協助抗戰。

據不完全統計,淞滬抗戰期間,杜月笙組織的救護隊,共救護了抗日受傷軍民近五萬人。


與此同時,杜月笙還積極為淞滬會戰、綏遠抗戰等籌集了大量物資。

抗戰全面爆發後,杜月笙更是同戴笠合作,組織了“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成為忠義救國軍的前身。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個世人眼裡的“地痞流氓”,還曾數次拒絕日本人的威逼利誘。

因為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日本人試圖拉攏他為自己辦事,為了達成目的,他們甚至不惜請口才絕佳的說客出馬,試圖說服杜月笙。

日本人甚至以“上海市長”的職位為誘餌,想讓杜月笙同意合作。


這些,杜月笙通通嚴辭拒絕了,他對日本人說:

“我是一箇中國老百姓,礙於國家民族主義,未敢從命”。

今天,杜月笙已經離開人世半個多世紀了,但他當時拒絕日本人的這句話依舊振聾發聵。

相比這句宣言,杜月笙離世時的遺言也同樣讓人感慨,臨終前,他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

“我沒有希望了,可你們大家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這位在黑白兩道馳騁半生的“黑老大”,死前記掛的竟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國家的希望”!

相比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杜月笙這樣的“真流氓”,無疑更可敬!


記者李滿


在中國歷史上,北洋軍閥的名聲都不太好。可是,日本侵華後,不管日本人如何拉攏,北洋軍閥的那些大牛們幾乎沒人落水當漢奸。

1931年日寇佔領我國東北後,立即著手物色傀儡。剛開始,日本人選擇的並不是溥儀這隻死老虎,而是北洋軍閥的大佬們。可是,皖系的段祺瑞嚴詞拒絕,直系的曹錕也嚴詞拒絕。奉系的張作霖更不用說,早在五年前,他就因為不向日本人屈服,被他們炸死了。

後來,日本人實在沒辦法,才找了溥儀這個廢物來湊數。

1935年日寇佔領我國華北後,又想故伎重演。這次,他們把目標鎖定在了直系真正的大佬吳佩孚身上。

吳佩孚這個人,性格倔強,骨頭很硬。一開始,日本人拉攏他做傀儡首腦,吳佩孚嚴詞拒絕;此後,日本人又退而求其次,只需要吳佩孚當一個傀儡顧問即可。意思很明確:只要你擔任一個虛職,表示你順服日本人即可。

可吳佩孚是誰啊?他怎麼可能給人當狗呢?因此,仍然嚴詞拒絕。

吳佩孚的堅決態度,讓日本人徹底失望了。於是,日本特務尋了一個時機,便用毒藥把吳佩孚暗殺了。


趣談秘史


民國時期,各大軍閥,都傭兵自重,然後相互打仗,造成民不聊生,然後就是貪汙腐敗呀,尤其是對學生先進分子,工人等迫害。所以很多軍閥中不怎麼得人心,但是他們在對待日本侵略時,他們所表現的態度卻是令人敬重的。比如:

段祺瑞:段祺瑞這個大軍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雖然在國內是個軍閥頭子,名聲不怎麼樣,但是,他在對待日本人的態度上,可以說是讓人敬佩的,多次拒絕日本人的高官俸祿,也不恥於和日本人合作,曾接受採訪說,日本,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國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強,求人不如求己,合力應付,則雖有十個日本,何足畏哉?所以說,段祺瑞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民族操守。



張作霖:最近在看少帥這部電視劇,對張作霖這個東北王有了新的認識,雖然張作霖和日本人走的很近,但是張作霖從來沒有想過投靠日本人,他說,日本人幫他,他給錢,感謝日本人,但是至於國家利益,他是絕對不會出賣的,也是由於他堅決不出賣國家利益,不同日本人同流合汙,也導致日本人對他起了殺心,最後製造了皇姑屯事件。

以上兩個軍閥是我所覺得的,也是所知曉的,比較有民族氣節的兩位軍閥,在和日本人的打交道當中,都保持著自己的高尚的民族氣節,這裡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補充補充,你們覺得還有哪些軍閥也是如此。



我是餘雯雯,一個愛歷史的女生,歡迎大家關注我,鼓勵我,謝謝大家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雯雯聊熱劇


北伐戰爭時,直係軍閥吳佩孚自稱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北伐戰爭失敗後,吳佩孚下野後隱居在北平。1937年北平淪陷後,日本人在北平建立偽政權,想請吳佩孚出山。


吳佩孚一生不置產業,沒有房子、土地和存款。吳下野之後非常缺錢,又好面子,架子非常大,他的生活全靠部下和朋友接濟。吳佩孚缺錢,自然就成為了日本人拉攏的對象,日本人派代表去給吳佩孚送錢。吳佩孚也不傻,日本人給吳大帥送錢,吳佩服照單全收,但一提到出任偽職的時候就裝傻充愣。

吳佩孚雖然是北洋軍閥,但在日本人面前還是很有氣節。1939年,吳佩孚因吃餃子引發了牙疼,去日本人開的醫院看病,結果就死在了日本人的醫院。

吳佩孚死後,國民政府對昔日敵人的民族氣節大力嘉獎,並追贈其為陸軍一級上將。


歷史軍魂


北洋軍閥有齊燮元、張敬堯、張景惠等投降日本。但也有很多不為所動,諸如吳佩孚等,更有很多聲名一般的也堅拒偽職,諸如湯玉麟、曹錕,有的積極抗日楊森。

1、湯玉麟

在熱河抗戰中積極作戰的孫殿英後來成了漢奸。在熱河抗戰中基本不抵抗,用運兵車運輸自己的私物資,十日而承德丟失的湯玉麟確實沒做漢奸。

(湯玉麟)

雖然他一度被陸海空軍副司令張學良通緝,但在宋哲元收編所部後,給了29軍參議,國府也隨之解除通緝。

在抗戰中,湯玉麟在天津多次拒絕出任偽職,保持了氣節。

2、曹錕

曹錕因為“賄選”大總統而讓議會聲望一落千丈,自己名譽也一落千丈。更關鍵的是,當上了大總統後,反而直系的實權逐步歸了吳佩孚。在第二次奉直戰爭中,馮玉祥倒戈,吳佩孚戰敗,曹錕被捉,自己的政治生命戛然而止。

(曹錕)

在九一八之後,日本人就在積極聯絡這位失意政客,日本人甚至讓齊燮元拉攏他,但曹錕不為所動。在1938年病逝,國府追封為一級上將。

3、楊森

楊森是典型的亂世軍閥,投靠這方投靠那方,吳佩孚可以、段執政也可以,甚至國民政府也可以。而且行政上喊“新四川”,也一塌糊塗,倒是自己娶了多位太太。所以口碑一直都行。

不可思議的是,抗戰後,楊森所部在淞滬、武漢、長沙會戰中都與日寇血戰,打出了川軍的光榮。之後還參加長衡、桂柳會戰。

(楊森)

人都有多面性是人性的體現,在國仇家恨面前的堅持就是原則的體現,他們在諸多不光彩中留下了自己光彩的一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個人認為,奉軍軍閥張作霖有點意思。

張作霖駐守東北時,日本關東軍殫精竭慮而未能進一步,他一慣對日本奉行拖油戰術,既不得罪,也不示好,敵不犯我,我不犯人,敵若犯我,我必犯人。

其實,張作霖與日本還是有點交際的,早年他做馬匪的時候,曾經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從子彈下救過他的命。後來在直奉鬥爭中,田中也對其有過至關重要的援助,扶助其在東北一家獨大。甚至後來他的手下叛亂,田中也派人幫他平過亂。

可以說沒有田中,張作霖早就死了,也不會有後來博得東北三省一方天地的可能。私下裡,張作霖與田中很為要好,感情深厚。而田中對張作霖也有超脫政治利用之外的友誼。


當時的田中分析局勢,認為武力攻打中國,必定會遭到英美與中國軍民猛烈抵抗、進攻,而日本國力耗不起,所以他奉行以華治華的戰略,想通過扶持張作霖來做日本在華代理人,而日本則作背後坐享其成的老闆。

但是就算是對田中這個救命恩人,張作霖也不曾有過賣國求榮的舉措,對田中不得罪,但絕對不會有多麼配合,涉及到主權、土地的問題一慣是拖油戰術,面子上示好、口頭上敷衍、實際上拖沓、根本上不幹!

而田中也認為扶持在華代理人非一日之功,所以也打算緩緩圖之,用耐心與時間贏取信任與勝利。

有一次,張作霖應邀參加田中的一個宴會,其中有日本名流覺得張作霖出身綠林,斗大字不識一個,有意在眾人面前向張作霖求字,出張作霖的洋相。只見張作霖揮筆大氣地在紙上寫了一個字“”字,題名“張作霖手黑。”然後把筆一丟,昂首闊步回到座位,那個日本人看了一下張作霖手黑的黑字,讀了出來,頓時滿堂上下無不譏諷嘲笑,此時張作霖秘書附耳說“

大帥,您的墨字少了一個土字,應該是張作霖手墨才對。”只見張作霖眼睛一瞪罵道“馬了個巴子,我還不知道墨字怎麼寫麼?!對付日本人就是要手黑,寸土不讓!”頓時在座的中國人無不愕然,紛紛拍手嘖嘖稱奇。

可惜的是,張作霖沒有一直手黑下去,最後被田中的政敵河本大作以炸彈炸死在了火車上。

而張作霖的小六子卻一點也不手黑,日本關東軍一來,不放一槍一炮,拱手相讓東三省。


不書公子


應該說民國時期大部分軍閥在面對日本侵略者時,都堅持了民族大義,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北洋軍閥諸如吳佩孚、曹錕、段祺瑞,新軍閥諸如閻錫山、盛世才、劉湘,甚至名聲一向不好的馮系軍閥和東北軍都有無數人物保持了民族大義。

在日本侵佔華北後,企圖在在野的擱政界要人中尋找他們統治華北的代理人,他們先後找過的北洋大員有段祺瑞、吳佩孚、曹錕、唐紹儀、孫傳芳等,皆遭到拒絕,應該說在國家大義面前,北洋軍閥是毫不含糊的,為此吳佩孚甚至遭到了日本人的謀殺,拒絕日本人的威逼利誘後南下的段祺瑞更是受到了老蔣的親自迎接。

抗戰爆發後劉湘率川軍出川抗日,最終積勞成疾因病去世。閻錫山率領山西軍民殊死抗日,在太原淪陷後甚至開展游擊戰與日軍周旋。即使是割據一方自我膨脹的新疆軍閥盛世才,在抗戰期間也對國民政府從蘇聯運送軍火的車隊大開綠燈、保駕護航。所以在日後盛世才倒臺後雖然遭到各種口誅筆伐,卻依然能安度餘生。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在國家大義面前,在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面前,民國的大部分軍閥還是恪守底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